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以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1
作者 曹鑫 郭岩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33期44-45,共2页
大学生党员是一支具有朝气与活力的队伍,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联系学生党员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大学生党员是一支具有朝气与活力的队伍,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联系学生党员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督促着我们必须加快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步伐,建设一支政治理论强、理想信念坚定、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适度规模、能够发挥模范作用的高校学生党员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党支部 建设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理念的课程改革实践——以西安工程大学高技术纺织复合材料方向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支超 谢光银 余灵婕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8年第11期62-64,共3页
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基于这一理念对本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技术纺织复合材料方向进行的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还可不断地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持续改进 高技术纺织 复合材料方向 达成度评价
下载PDF
“颜色科学”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践探讨
3
作者 王春梅 尹宇 +2 位作者 陆少锋 王雪燕 刘瑾姝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58-60,共3页
颜色科学是轻化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含测色的方法、仪器与计算机配色原理及步骤,不仅有理论教学内容,还有实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对颜色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增强学习信心的方... 颜色科学是轻化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含测色的方法、仪器与计算机配色原理及步骤,不仅有理论教学内容,还有实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对颜色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增强学习信心的方法、体会与途径,并结合思政元素,探讨了轻化工程专业颜色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颜色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轻化工程专业的专业认同感。从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创新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进行阐述,对轻化工程专业颜色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科学 教学实践 思政 轻化工程
下载PDF
新工科时代轻化工程专业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研究——以西安工程大学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师文钊 习智华 +2 位作者 刘瑾姝 王雪燕 任燕 《纺织报告》 2018年第7期71-75,共5页
西安工程大学针对轻化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信息化存在的教育资源与行业发展脱节、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响应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要求及陕西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结合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研究开设了以专业教师、... 西安工程大学针对轻化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信息化存在的教育资源与行业发展脱节、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响应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要求及陕西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结合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研究开设了以专业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为主体的具有新工科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轻化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模拟企业实际生产加工,完善工程教育资源,实现印染企业角色变化,通过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方法实现高校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的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轻化工程专业 工程教育信息化
下载PDF
再生角蛋白凝胶对纺织退浆废水中浆料分子的吸附性能
5
作者 杨美慧 李博 +1 位作者 沈艳琴 武海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为实现废弃角蛋白纤维资源的高值化循环利用,在采用“还原预处理-甲酸”溶解法获取角蛋白多肽并引入α-硫辛酸进行化学改性基础上,制备再生凝胶材料用于纺织退浆废水中浆料分子的吸附处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测试技... 为实现废弃角蛋白纤维资源的高值化循环利用,在采用“还原预处理-甲酸”溶解法获取角蛋白多肽并引入α-硫辛酸进行化学改性基础上,制备再生凝胶材料用于纺织退浆废水中浆料分子的吸附处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测试技术对角蛋白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针对聚乙烯醇(PVA)和淀粉2种浆料,探究凝胶对不同浆料分子的吸附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角蛋白凝胶具有均匀的三维孔隙结构,其化学组成和官能团结构与原纤维基本一致,且结晶程度较高;该凝胶对溶液体系中PVA分子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16.278 mg/g和30.013%,对淀粉浆料则可达到133.234 mg/g和28.868%;此外,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显示,角蛋白凝胶对2种浆料的吸附规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中对PVA分子主要为物理吸附作用,而对淀粉则可能存在化学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凝胶 天然生物质 生物吸附剂 纺织退浆废水 染料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纺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协同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呈坤 孙润军 +2 位作者 谢光银 支超 罗璐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8年第10期62-64,共3页
本校纺织工程专业作为传统的老牌特色专业,如何在纺织新经济大背景下实现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使之能在纺织领域的各类新产业中具有用武之地值得深思。论述了纺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两者在新型工... 本校纺织工程专业作为传统的老牌特色专业,如何在纺织新经济大背景下实现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使之能在纺织领域的各类新产业中具有用武之地值得深思。论述了纺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两者在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工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新工科建设 协同作用
下载PDF
专业创新能力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教学改革——纺织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范立红 盛翠红 宋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7期53-56,共4页
围绕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课堂的问题,开展纺织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改革实践。采用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一体化的思想,重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措... 围绕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课堂的问题,开展纺织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改革实践。采用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一体化的思想,重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措施。经过对学生设计能力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改革思路正确,实践措施有效,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创新思维、人文素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感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设计 改革实践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纺织品染色与印花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4
8
作者 任燕 习智华 +1 位作者 邢建伟 徐成书 《纺织服装教育》 2019年第2期174-177,共4页
以西安工程大学轻化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导向,结合印染厂实际生产加工,通过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比例,合理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改革考核方式,逐步提高... 以西安工程大学轻化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导向,结合印染厂实际生产加工,通过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比例,合理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改革考核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工厂输送真正具有专业技术和工程能力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轻化工程专业 纺织品染色与印花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清梳联工程的配棉工艺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建设与应用
9
作者 高婵娟 谭艳君 金波 《纺织服装教育》 2023年第4期89-93,共5页
依据国家新工科建设要求,在纺织工程专业教学中构建以清梳联工程为背景的配棉工艺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弥补纺织工程在清梳联工程和配棉工艺两个知识体系中实体实验的空缺,丰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清梳联工程实验,可有效引导学生掌... 依据国家新工科建设要求,在纺织工程专业教学中构建以清梳联工程为背景的配棉工艺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弥补纺织工程在清梳联工程和配棉工艺两个知识体系中实体实验的空缺,丰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清梳联工程实验,可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清梳联工程设备组合、工作原理、设备间的连接方式;通过配棉工艺设计实验,可引导学生掌握配棉的方法,以及原料选配和排列规律对纱线质量和成本的影响。采用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创新性,在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清梳联工程 配棉工艺
下载PDF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轻化工程专业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燕 王立 +1 位作者 尚玉栋 习智华 《纺织服装教育》 2021年第1期50-52,58,共4页
针对目前轻化工程专业教育与艺术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以纺织、服装、轻工、材料等特色学科资源为基础,通过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梳理出艺工融合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链,并以纺织品印染加工为主线,构建特色... 针对目前轻化工程专业教育与艺术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以纺织、服装、轻工、材料等特色学科资源为基础,通过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梳理出艺工融合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链,并以纺织品印染加工为主线,构建特色鲜明的轻化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将现代纺织高新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相融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轻化工程专业 艺工结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纺织用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11
作者 崔君洁 师文钊 +4 位作者 刘瑾姝 陆少锋 吴若楠 张领 董涧锟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4期11-21,共11页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材料因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低温柔韧性和高温稳定性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纺织品功能整理成为研究热点。对比分析使用不同有机硅材料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的方法,如共混法...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材料因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低温柔韧性和高温稳定性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纺织品功能整理成为研究热点。对比分析使用不同有机硅材料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的方法,如共混法、共聚法和互穿网络聚合法等对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及优缺点,阐述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在纺织品功能整理中的应用,展望未来研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有机硅 改性 纺织品 应用
下载PDF
石墨烯的抗菌机制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复合应用
12
作者 魏玲玲 王丞 +2 位作者 王进美 陈彦成 陈海通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4期31-34,共4页
近年来,由于细菌病毒的暴发导致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受到危害,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石墨烯抗菌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抗菌性能成为了各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单一材料石墨烯的杀菌率低,需要结合复合纳米材料、金属离子、抗菌涂料等进一... 近年来,由于细菌病毒的暴发导致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受到危害,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石墨烯抗菌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抗菌性能成为了各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单一材料石墨烯的杀菌率低,需要结合复合纳米材料、金属离子、抗菌涂料等进一步加强抗菌性能。综述了石墨烯的结构与特性、抗菌机制以及石墨烯抗菌纺织品的制备与应用,最后对石墨烯抗菌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指出未来应更加注重抗菌纺织品的制备工艺及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抗菌机制 复合纳米材料 抗菌纺织品
原文传递
纤维材料在智能纺织品的研究与应用
13
作者 陈海通 王进美 +1 位作者 王丞 陈彦成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纤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直接关系到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相关革命性制造业的发展。然而,传统的纤维和纤维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智能、前卫、时尚、独特的消费需求。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新的... 纤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直接关系到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相关革命性制造业的发展。然而,传统的纤维和纤维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智能、前卫、时尚、独特的消费需求。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新的纤维器件和新的应用领域不断被发现。综述了先进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不同可穿戴应用的代表性研究以及主流纤维材料和可穿戴电子产品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材料 纤维器件 应用 智能可穿戴
原文传递
无机抗病毒材料在纺织领域的研究现状
14
作者 吴蒙 刘亚明 孟家光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综述了抗病毒纺织品的研究现状,以及无机抗病毒材料与纺织品结合的方法和应用现状,并对抗病毒纺织品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抗病毒纺织品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促进抗病毒纺织品的研究开发。
关键词 无机抗病毒材料 抗菌纺织品 应用
原文传递
OBE理念下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方向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索
15
作者 周丹 尹伊秋 +1 位作者 姚一军 盛翠红 《福建轻纺》 2022年第7期48-50,共3页
将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引入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从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课外实践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对实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 将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引入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从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课外实践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对实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驱动,以教育产出为目的,提高学生的纺织品设计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市场需求 纺织品设计 创新设计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染整工艺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8
16
作者 任燕 习智华 +1 位作者 邢建伟 徐成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在全国深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通过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求特点,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改革实验内容,完善考核制度,引入在线课程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措施对染整工艺实... 在全国深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通过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求特点,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改革实验内容,完善考核制度,引入在线课程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措施对染整工艺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力求通过改革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满足行业需求、获得行业认可的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轻化工程 染整加工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纺织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举措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呈坤 孙润军 +2 位作者 郭西平 张克英 任燕 《纺织服装教育》 2018年第3期186-188,199,共4页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陕西省高等学校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单位,强化推进"艺工结合"和"5+X"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结合纺织特色,构建了"三主体、三联合"的创新创业...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陕西省高等学校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单位,强化推进"艺工结合"和"5+X"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结合纺织特色,构建了"三主体、三联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学院作为培养主体、学生作为创新主体、企业作为需求主体,通过院校联合、院院联合和院企联合,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创新实践教学的融合,力求达到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要求,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完美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纺织特色 改革试点 探索实践
下载PDF
3D打印纺织服装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露 孟家光 薛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77,共6页
文章从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出发,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类别、工艺及打印产品等。阐述了纺织服装3D打印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3D打印纺织织物的结构及特点、3D打印织物组织结构装配服装、3D打印纺织服装与色彩及3D打印纺织智能服装。最... 文章从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出发,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类别、工艺及打印产品等。阐述了纺织服装3D打印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3D打印纺织织物的结构及特点、3D打印织物组织结构装配服装、3D打印纺织服装与色彩及3D打印纺织智能服装。最后对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发展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可为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优化纺织服装产品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纺织服装 打印材料 柔韧性 舒适性
原文传递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纺纱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婵娟 谭艳君 李龙 《纺织服装教育》 2020年第3期233-236,共4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从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纺纱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强调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混...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从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纺纱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强调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遵循“虚实结合、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程的教学结果能更好地支撑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纺纱学 混合式教学 虚实结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染整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燕 习智华 +1 位作者 邢建伟 徐成书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9年第1期62-64,共3页
以轻化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结合印染厂实际生产通过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改革实验内容,完善考核制度,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逐步提... 以轻化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结合印染厂实际生产通过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改革实验内容,完善考核制度,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工厂输送真正具有专业技术和工程能力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轻化工程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