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与S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霍雄伟 高燕凤 +2 位作者 尚亚飞 魏光兵 孙学军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普通外科见习教学中以PBL与S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见习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以急性... 目的探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普通外科见习教学中以PBL与S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见习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以急性阑尾炎为切入点,试验组采用以PBL与S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方法,两组学生通过统一试题考核及反馈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考核成绩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PBL与S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见习教学的效果。结论 PBL与S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为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SSP教学 普外科 临床见习
下载PDF
抑肽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预防术后腹腔粘连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雁灵 曹华梁 +1 位作者 徐小平 岳树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研究抑肽酶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抗体预防小鼠术后腹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96只BALB c小鼠随机分成 4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抑肽酶组、TNF α抗体组、抑肽酶联合TNF α抗体组 ,每组 2 4只。经过同一标准的腹膜损伤手术后 ,分别... 目的研究抑肽酶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抗体预防小鼠术后腹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96只BALB c小鼠随机分成 4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抑肽酶组、TNF α抗体组、抑肽酶联合TNF α抗体组 ,每组 2 4只。经过同一标准的腹膜损伤手术后 ,分别在关腹前腹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及抑肽酶和相应抗体。术后 2 0d将小鼠处死 ,观察腹腔内粘连的情况 ,通过对粘连的程度、位置以及粘连类型的综合评价得出粘连分数。结果抑肽酶联合TNF α抗体组的平均粘连分数和 2— 3级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 (P <0 .0 1)。结论抑肽酶和TNF α抗体能够对术后腹腔粘连形成起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抑肽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腹膜粘连 小鼠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雁灵 曹华梁 +1 位作者 徐小平 岳树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1期664-665,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 12 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40只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40只 )和TNF α抗体处理组 (C组 ,40只 ) ,于肝脏缺血 60分钟 (再灌注开始 )及再灌...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 12 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40只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40只 )和TNF α抗体处理组 (C组 ,40只 ) ,于肝脏缺血 60分钟 (再灌注开始 )及再灌注1h、3h、6h、12h后 ,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丙二醛 (MDA)含量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 ,肝脏瘀血明显 ,B组血清ALT和MDA含量均较A组明显增高 (P <0 0 1) ;与B组相比 ,C组肝组织瘀血减轻 ,血清ALT和MDA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TNF α抗体可以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缺血再灌注 围手术期处理 大鼠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A-FABP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亚萍 邹余粮 +2 位作者 张琳 黄新 秦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的相关性及子痫前期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就诊的76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子痫前期42例,重度...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的相关性及子痫前期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就诊的76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子痫前期42例,重度子痫前期34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健康孕妇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AFABP、空腹胰岛素(FINS)、胎盘组织A-FABP、空腹血糖(FBG)等指标,计算HOMA-IR。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胎盘A-FABP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及胎盘A-FABP水平、FINS及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及胎盘A-FABP水平、FINS及HOMA-IR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胎盘A-FABP表达强度与血清A-FABP水平呈正相关(r=0.054,P<0.01),且血清及胎盘A-FABP水平均与HOMA-IR呈正相关(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体内A-FABP水平及HOMA-IR均升高且A-FAB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提示AFABP对HOMA-IR的调节可能是导致子痫前期发生、进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子痫前期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卵巢癌诊断新基因HELQ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亚萍 邹余粮 +2 位作者 张琳 黄新 秦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卵巢癌易感基因HELQ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对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Ex PASy服务器中的工具分析HELQ蛋白的理化特征;分别采用PSORTⅡ和TMHMM预测HELQ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卵巢癌易感基因HELQ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对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Ex PASy服务器中的工具分析HELQ蛋白的理化特征;分别采用PSORTⅡ和TMHMM预测HELQ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跨膜拓扑结构;采用Signal P 4.0预测HELQ的信号肽;采用Scan Prosite和SMART分析HELQ的功能结构域以及结构域分区,采用PSIPRED和I-TASSER预测HELQ蛋白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以及配体结合位点;最后采用STRING 10.0预测HELQ与其他蛋白质的交互作用。结果 HELQ主要定位在细胞核(47.8%)和细胞质(39.1%)中,有4个保守结构域DEXDc、HELICc、HHH_5和PRK02362,并包含解旋酶ATP结合区和解旋酶C端结合区两个功能结构域;成功建立了HELQ的二级和三级结构模型,其中二级结构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及折叠结构比例分别为54.0%、31.0%和6.0%。三维配体结构分析结果可见,HELQ包含一个酶活性中心位点His341,催化Ile333、Lys335、Tyr337、Gln340、Pro360、Thr361、Ser362、Gly363、Gly364、Lys365、Thr366、Leu367、Glu464和Ala711等结合位点与配体ATP结合。交联蛋白质分析发现HELQ可能与RAD51、POLA1、PLON、FANCD2、DHX8等蛋白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HELQ具有ATP依赖性解旋酶活性,参与DNA损伤的修复过程,可能是其低表达时引起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发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Q 肿瘤 结构 功能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再手术原因及方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恒 周勇 +1 位作者 孙花粉 梁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410-412,共3页
作为临床上一种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报道其发生与生活方式、遗传、环境以及大肠腺瘤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的变化,其发病率逐年攀升[1]。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创... 作为临床上一种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报道其发生与生活方式、遗传、环境以及大肠腺瘤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的变化,其发病率逐年攀升[1]。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效果不甚理想。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根治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得以应用,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越性,得到了医学界的一致认可[2]。然而作为一种创伤性活动,手术也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部分并发症较为严重,常规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控制,需要再次行手术治疗[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疾病 腹腔镜根治术 大肠腺瘤 结直肠癌 饮食结构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微创技术 早期再手术
下载PDF
抑肽酶和白细胞介素-1β抗体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杨雁灵 曹华梁 +1 位作者 徐小平 岳树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97-598,共2页
目的:研究抑肽酶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抗体预防小鼠术后腹腔粘连的能力。方法: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1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抑肽酶治疗组,IL-1β抗体治疗组,抑肽酶联合IL-1β抗体治疗组,经过同一标准的腹... 目的:研究抑肽酶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抗体预防小鼠术后腹腔粘连的能力。方法: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1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抑肽酶治疗组,IL-1β抗体治疗组,抑肽酶联合IL-1β抗体治疗组,经过同一标准的腹膜损伤手术后,分别在关腹前腹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及抑肽酶和相应抗体。术后20d将小鼠处死,观察腹腔内粘连的情况,通过对粘连的程度、位置以及粘连类型的综合评价得出粘连分数。结果:抑肽酶联合IL-1β抗体治疗组的平均粘连分数和2—3级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无一例小鼠出现腹壁切口疝。结论:抑肽酶和IL-1β抗体能够预防术后腹腔粘连形成,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白细胞介素-1Β 抗体 预防 术后并发症 腹腔粘连 实验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癌12例报告
8
作者 陈长虹 唐毅 马小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54-955,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输尿管癌 治疗 诊断 病例分析
下载PDF
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莫琳 刘保荣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中2例因右下腹疼痛、恶心伴腹泻1和3 d入院;2例因恶心、呕吐伴右下腹疼痛3和5 d入院... 目的探讨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中2例因右下腹疼痛、恶心伴腹泻1和3 d入院;2例因恶心、呕吐伴右下腹疼痛3和5 d入院。4例发病初期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误诊时间(5.67±3.28)d。2例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发现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行盲肠及阑尾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2例先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后行腹部CT检查示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行盲肠穿孔修补术或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4例住院治疗21~40 d均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1~3个月,皆预后良好。结论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盲肠化脓性炎并穿孔的警惕性和该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以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肠炎 肠穿孔 误诊 阑尾炎
下载PDF
基于中医气机升降理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敏 朱海军 +2 位作者 蒋冬梅 周洁 朱丽娜 《中国医药导刊》 2022年第12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研究氟西汀联合基于中医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对乳腺癌合并抑郁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乳腺癌合并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氟西汀联合基于中医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对乳腺癌合并抑郁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乳腺癌合并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氟西汀联合基于中医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5-HT、NPY、DA、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乳腺癌合并抑郁患者中采用氟西汀联合基于中医气机升降理论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并通过上调血清神经递质水平来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合并抑郁 氟西汀 气机升降理论 血清神经递质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肝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李龙 温陈 +5 位作者 解维敏 刘文玉 刘波 陶开山 窦科峰 慕喜喜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建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肝细胞缺氧/复氧培养模型,从细胞水平探索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大鼠肝细胞BRL3A 购于上海中科院细胞库,将复苏后呈指数生长的BRL3A ... 目的建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肝细胞缺氧/复氧培养模型,从细胞水平探索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大鼠肝细胞BRL3A 购于上海中科院细胞库,将复苏后呈指数生长的BRL3A 细胞按照2 000 个/(100 μl·孔)的密度种植于96 孔板,加入H2O2(终浓度为200 μmol/L)刺激细胞2 h,取2 ~ 3 代培养的BRL3A 细胞随机分为4 组:①正常对照组;② H2O2 处理组;③ H2O2 + 10 U/ml rhEPO 处理组;④ H2O2 + 20 U/ml rhEPO 处理组。将各组细胞继续培养4 h 后,采用CCK-8 测定细胞存活率,化学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吖啶橙染色检测肝细胞自噬小体形成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LC3-Ⅰ,LC3-Ⅱ和p62 表达情况,PI3K/AKT 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体外培养的BRL3A 细胞经过H2O2 刺激,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AST 和ALT 的释放量明显增加,且细胞中酸性自噬小体形成明显增多,LC3-Ⅱ表达增加,同时p62 蛋白减少,p-p85 和p-AKT 表达亦减少。rhEPO 处理后上述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增加,AST 和ALT 释放减少,自噬小体减少,LC3-Ⅱ表达减少,且p62、p-p85 和p-AKT 均表达增加。结论 rhEPO 处理能显著减少肝细胞的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PI3K/AKT 蛋白磷酸化,降低自噬性细胞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肝细胞 氧化应激 自噬
下载PDF
胰管结石的外科分型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68
12
作者 陈勇 何勇 +6 位作者 赵建 刘洋 刘云峰 曹华梁 何辉 高志清 窦科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7-420,共4页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外科分型并根据外科分型制定相应的有效处理对策。方法 结合文献对 33例胰管结石的诊断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胰管结石治疗方法与结果 ,提出胰管结石的外科分型和处理对策。结果 根据影像学 (B超、E...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外科分型并根据外科分型制定相应的有效处理对策。方法 结合文献对 33例胰管结石的诊断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胰管结石治疗方法与结果 ,提出胰管结石的外科分型和处理对策。结果 根据影像学 (B超、ERCP、CT)检查结果和手术探查结果 ,将胰管结石分为四型 :(1)Ⅰ型 :结石主要位于胰头部 ,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内镜取石 ,介入治疗失败或疗效不佳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Whipple手术 ) ;(2 )Ⅱ型 :结石主要位于胰体部 ,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 (Puestow手术 ) ;(3)Ⅲ型 :结石主要位于胰尾部 ,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胰尾部加脾切除 ;(4 )Ⅳ型 :结石广泛分布于头、体和尾部主胰管 ,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Puestow Gillesby和胰颈部离断 ,胰管探查取石加胰管两断端空肠Rous en Y吻合手术。 结论 正确的术前及术中诊断、分型 ,结合针对性的个体化处理对策在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管结石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结石 外科分型 处理 回顾性分析 诊断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磁压榨技术联合内镜实施犬胃造瘘术 被引量:21
13
作者 严小鹏 任冯刚 +5 位作者 刘雯雁 董鼎辉 张静 张达 白纪刚 吕毅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2-834,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实验犬模型上利用磁压榨技术联合内镜操作实施胃造瘘术的可行性。方法磁压榨胃造瘘磁性装置包含一对带孔的圆柱状子磁体和母磁体。其中母磁体的孔内固定有14F胃管。健康雄性杂交犬4只,胃镜下将借助斑马导丝将子磁体送至犬胃... 目的探讨在实验犬模型上利用磁压榨技术联合内镜操作实施胃造瘘术的可行性。方法磁压榨胃造瘘磁性装置包含一对带孔的圆柱状子磁体和母磁体。其中母磁体的孔内固定有14F胃管。健康雄性杂交犬4只,胃镜下将借助斑马导丝将子磁体送至犬胃体部,然后在犬左上腹切开皮肤并分离肌层至腹膜,将母磁体置于腹膜外,胃内子磁体和腹膜外母磁体自动相吸压榨胃壁和腹膜,利用穿刺针将夹在子磁体和母磁体之间的腹膜和胃壁反复穿刺打通,磁压榨胃造瘘术即完成。术后2周开腹观察瘘口形成情况并获取造瘘口标本。结果4只实验犬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11-15 min。术后可快速通过胃造瘘建立肠内营养通道,造瘘管通畅性良好。术后2周开腹可见造瘘口胃壁与腹膜愈合良好,腹腔无粘连。结论磁压榨技术联合内镜实施胃造瘘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有望向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压榨技术 内镜 胃造瘘术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网片修补兔腹股沟疝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喜光 向国安 +2 位作者 陈小勋 张达 陈开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56-2757,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脐正中襞覆盖网片修补兔腹股沟疝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健康新西兰雄兔64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只,一组行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网片修补术(TPIPOM);另一组行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POM),两组于术后第7、15、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脐正中襞覆盖网片修补兔腹股沟疝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健康新西兰雄兔64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只,一组行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网片修补术(TPIPOM);另一组行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POM),两组于术后第7、15、30、60天各取8只镜下测量两组兔内环口破裂瞬间所能承受的抗压值;切除TPIPOM修补区域,组织切片观察脐正中襞、网片与腹膜组织融合情况.结果 研究期内兔无死亡.术后IPOM组发现肠粘连6例,TPIPOM组未发现肠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兔均未发现肠穿孔、肠坏死、疝复发等并发症.TPIPOM组抗压值在术后第7、15、30、60天均优于IP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正中襞、网片与腹膜融合良好,未出现萎缩.组织切片观察:TPIPOM修补区域愈合符合慢性非细菌性炎症修复过程.结论 腹腔镜脐正中襞覆盖网片修补兔腹股沟疝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脐正中襞 动物实验 腹股沟疝 疝模型 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网片修补术 腹腔内网片植入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内侧襞加强修补腹股沟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喜光 陈小勋 +4 位作者 张达 向国安 张兆明 陈开运 王汉宁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22-1726,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脐内侧襞加强术修补腹股沟疝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将健康新西兰雄兔(先天性双侧内环口未闭合)64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腹腔镜右侧疝囊高位结扎+脐内侧襞加强术,对照组行腹...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脐内侧襞加强术修补腹股沟疝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将健康新西兰雄兔(先天性双侧内环口未闭合)64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腹腔镜右侧疝囊高位结扎+脐内侧襞加强术,对照组行腹腔镜右侧疝囊高位结扎术;两组分别于术后第7、15、30、60天各随机取8只进行腹腔观察,及修补侧内环口的抗腹压能力测量。结果:实验期内无动物死亡。术后两组兔均无腹腔内并发症发生,实验组脐内侧襞与原腹膜融合良好。两组兔在术后修补侧腹股沟区承受抗腹压值均随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且均在术后30 d基本达最高,但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的抗腹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脐内侧襞加强术修补兔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可为临床推广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胰管结石影像特点及临床处理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勇 何勇 +6 位作者 赵建 刘洋 刘云峰 曹华梁 何辉 高志清 窦科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影像学特点及选择治疗策略。方法 对 4 3例胰管结石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结石分布部位、大小、胰管形态学特点、诊断方法和内科保守治疗方法、ERCP取石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  4 3例胰管结...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影像学特点及选择治疗策略。方法 对 4 3例胰管结石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结石分布部位、大小、胰管形态学特点、诊断方法和内科保守治疗方法、ERCP取石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  4 3例胰管结石经影像学诊断 4 2例 ,1例术中探查发现 ;其中B超确诊 2 0例 ,CT 10例 ,ERCP 12例。结石位于胰头部 10例 ,胰体、尾部 2 9例 ,广泛分布 4例。对2 0例位于胰体、尾部的单发胰管结石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 ;6例结石位于胰头部者行ERCP乳头切开取石 ;17例患者胰管结石为多发 ,且广泛分布 ,大小在 0 .8~ 2 .5cm ,并伴有胰管形态学改变 ,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B超、CT或ERCP是确诊胰管结石较理想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结石 影像学 并发症 慢性胰腺炎
原文传递
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网片与经腹腹膜前修补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喜光 向国安 +4 位作者 张达 陈小勋 陈开运 张兆明 王汉宁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脐正中襞或脐内侧襞覆盖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网片(TPIPOM)与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修补腹股沟疝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TPIPOM手术患者资料,并与同期行TAPP患者资料进...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脐正中襞或脐内侧襞覆盖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网片(TPIPOM)与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修补腹股沟疝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TPIPOM手术患者资料,并与同期行TAPP患者资料进行对比。比较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使用止痛药例数、术前1 d、术后4 h、术后1、2、3 d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以及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住院费用、术后随访情况等。结果 TPIPOM组完成96例,TAPP组完成72例。TPIPOM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费用、使用止痛药患者例数明显少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605、3.7748、6.1778、5.5989、15.2444,χ^2=4.495 9,P=0.000 0、0.0002、0.0000、0.000 0、0.000 0、0.0340)。术前1 d,二组患者WBC、CRP和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46、1.0233、1.284 2,P=0.139 5、0.3077、0.2008)。术后4 h、术后1、2、3 d,TPIPOM组WBC均低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16、7.147 8、2.388 6、2.0520,P=0.001 7、0.0000、0.0180、0.0417)。术后4 h、术后1、2、3 d,TPIPOM组CRP均低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52 0、3.057 8、3.695 8、3.299 0,P=0.000 0、0.0026、0.000 3、0.0012)。术后4 h、术后1、2、3 d,TPIPOM组IL-6均低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90 5、6.4618、4.8054、2.485 9,P=0.0000、0.0000、0.0000、0.0139)。术后随访24-48个月,二组均未发现肠粘连、肠梗阻以及疝复发。结论 TPIPOM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不易复发、微创等优势;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路来社 马锋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比较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文理学院协作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成年男性患者的临... 目的比较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文理学院协作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成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组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Rutkow组),比较二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3)分vs(3.9±0.8)分,P<0.05];二组异物感比较,分别为2例和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补片感染、尿潴留以及手术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是安全有效的修补方式,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后疼痛程度轻,异物感少,修补更彻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原文传递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修补兔腹股沟疝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喜光 陈小勋 +4 位作者 向国安 张达 张兆明 陈开运 王汉宁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兔腹股沟疝模型模拟小儿疝腹腔镜高位疝囊结扎术后修补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新西兰雄兔32只行腹腔镜右侧疝囊高位结扎术,于术后第7、15、30、60天分别随机取8只兔观察腹腔情况,并测量右侧内环口破裂...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兔腹股沟疝模型模拟小儿疝腹腔镜高位疝囊结扎术后修补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新西兰雄兔32只行腹腔镜右侧疝囊高位结扎术,于术后第7、15、30、60天分别随机取8只兔观察腹腔情况,并测量右侧内环口破裂瞬间所能承受的抗腹压值;切除修补区域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修补区域愈合情况。结果研究期内实验兔无死亡。术后均未发现肠粘连、肠梗阻、疝复发等并发症。实验兔在术后第7、15、30、60天腹股沟区承受抗压值分别为(42.69±6.98)、(69.31±6.52)、(102.64±7.91)、(106.53±7.54)mm Hg(1 mm Hg=0.133 k Pa)。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修补区域愈合符合慢性非细菌性创伤愈合过程。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修补兔腹股沟斜疝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动物实验 腹股沟疝 疝模型 疝囊高位
原文传递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67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浩 祁光裕 +4 位作者 王康 韩亚丽 幕为民 盛薇 王春荣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4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疝环充填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 治疗 腹股沟复发疝 手术 腹股沟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