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雍芳 狄政莉 +4 位作者 贾晓涛 刘志勤 顾乃兵 郝敏锋 燕玉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2-135,153,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和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4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5只。适应饲养1周后给予C组大鼠腹腔注射20μg/kg右美托咪定,给予A组和B...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和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4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5只。适应饲养1周后给予C组大鼠腹腔注射20μg/kg右美托咪定,给予A组和B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均连续腹腔注射7 d。随后B组和C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制作大鼠癫痫模型,A组大鼠不做处理。造模成功1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TUNEL技术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组织中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TLR-4相对表达水平。结果:C组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A组,但显著短于B组(均P<0.05);C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少于A组,多于B组(均P<0.05)。B组和C组大鼠海马组织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C组大鼠各指标显著低于B组(均P<0.05)。C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比例显著高于A组,但显著低于B组(均P<0.05)。C组大鼠海马组织pNF-κB、Iba-1和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但显著低于B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通过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炎性反应,还可以通过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进而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海马神经元 癫痫 细胞凋亡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下载PDF
对比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莉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327-32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8例危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组),每组49例。对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经比较,肠内营养组的营养指标与并发症...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8例危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组),每组49例。对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经比较,肠内营养组的营养指标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层面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的应用比肠外营养护理对危重症患者具有更好的效果,相对而言患者可尽早应用肠内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护理
下载PDF
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实验室指标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董亚茹 薛秀云 +2 位作者 韩彩萍 张琳 顾乃兵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771-775,共5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8月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常规...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8月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损伤、凝血功能指标、炎性反应指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损伤、凝血功能指标、炎性反应指标以及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vs.63.64%,χ~2/P=6.988/0.008),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凝血因子Ⅷ(F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P=17.769/<0.01、16.626/<0.01、15.940/<0.01、15.310/<0.01、22.218/<0.01、5.427/<0.01、11.455/<0.01、13.652/<0.01、18.254/<0.01、8.104/<0.01、6.839/<0.01),PT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t/P=11.314/<0.01、7.004/<0.01)。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增强临床疗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脑梗死 急性 神经功能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黄芪甲苷拮抗Aβ1-42所致大鼠氧化应激,神经炎症和认知功能损伤(英文) 被引量:12
4
作者 潘艳芳 贾晓涛 +1 位作者 宋二飞 彭小忠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9-37,共9页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protective action of astragalosideⅣ(AS-Ⅳ)on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 induced by amyloid-beta 1-42(Aβ1-42)in rats and elucidate its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Methods Adult...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protective action of astragalosideⅣ(AS-Ⅳ)on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 induced by amyloid-beta 1-42(Aβ1-42)in rats and elucidate its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Methods Adult-male Sprague-Dawley rats(230-250 g)wer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randomly:control,Aβ1-42,AS-Ⅳ,Aβ1-42 plus 5 mg/kg·d AS-Ⅳ,Aβ1-42 plus 25 mg/kg·d AS-Ⅳ,and Aβ1-42 plus 50 mg/kg·d AS-Ⅳgroups.Aβ1-42 were delivered by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brain stereotaxic apparatus.The Morris water maze test(hidden platform test,probe trials,visible platform test)was performed one week after Aβ1-42 injection to obtain the ability of rat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AS-Ⅳ(5,25 and 50 mg/kg·d)was administrated intraperitoneally once per day from the 8th day after Aβ1-42 injection for 5 consecutive days.Average escape latencies,distances for searching for the platform under water and the percentage of total time elapsed and distance swam in the right quadrant after removing platform were determined by behavior softwar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yloid-βprotein astragalosideⅣ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OXIDATIVE stress NEUROINFLAMMATION
下载PDF
缺氧/复氧损伤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狄政莉 田晔 +4 位作者 马红兵 杜芳 雷辉 张格娟 梁画荻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不同时间的表达,以探讨PPARγ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新生1d的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技术,给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缺氧、缺糖1...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不同时间的表达,以探讨PPARγ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新生1d的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技术,给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缺氧、缺糖15min后再恢复氧和葡萄糖供应,建立体外神经元类缺血再灌注模型,JEM-200EX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缺氧/复氧后不同时间神经元结构变化,采用RT-PCR检测PPARγmRNA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PPARγ蛋白表达。结果:神经元缺氧/复氧处理后不同时间,神经元正常结构出现损害。复氧0h,PPARγ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复氧6h,PPARγ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出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降低,到48h达到最低,不同时间点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PARγ参与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有望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原代神经元培养 缺氧/复氧 缺血再灌
下载PDF
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田晔 狄政莉 +1 位作者 梁画荻 陈惠玲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69-171,共3页
目的 :观察丹参 (SalviaMiltiorrhiza)对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丹参对体外培养的类缺血神经细胞进行干预治疗后再复氧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F κB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组和丹... 目的 :观察丹参 (SalviaMiltiorrhiza)对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丹参对体外培养的类缺血神经细胞进行干预治疗后再复氧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F κB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组和丹参治疗组NF κB的表达分别为 (38.7± 4 .83) %和 (2 0 .8± 3.2 4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丹参对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神经细胞 缺血再灌注 核因子ΚB
下载PDF
放射迟发性臂丛神经损伤1例并机制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旭蓉 朱葛敏 +2 位作者 王天仲 狄政莉 王新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8-839,共2页
臂丛神经支配上肢、肩周、胸上部和外侧部骨骼肌的运动及感觉,是一组重要的外周神经,并且走形复杂。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会导致上肢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致残率高,而且难以恢复。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病例汇报如下,并将其机制进行探讨。1病... 臂丛神经支配上肢、肩周、胸上部和外侧部骨骼肌的运动及感觉,是一组重要的外周神经,并且走形复杂。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会导致上肢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致残率高,而且难以恢复。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病例汇报如下,并将其机制进行探讨。1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农民。因右手麻木3 y,加重伴活动不灵6 m入院。患者于3 y前受凉后出现右手麻木,无肢体活动不佳,无头痛头晕,无双下肢疼痛,未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双下肢疼痛 上肢部 胸上 放射治疗 乳腺根治术 外侧部 病理征阴性 照射范围 右手指
下载PDF
单纯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学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志勤 雷辉 +3 位作者 张卫萍 贾晓涛 王新来 田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常见病因及不同病因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性纳入的84例单纯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盲法随访1a。结果 84例患者中动脉瘤性26例(31.0%),交通动脉瘤性23例(88.5%),糖尿病性18例(21.4%);随访1a时治疗总... 目的探讨单纯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常见病因及不同病因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性纳入的84例单纯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盲法随访1a。结果 84例患者中动脉瘤性26例(31.0%),交通动脉瘤性23例(88.5%),糖尿病性18例(21.4%);随访1a时治疗总有效率为80.9%。不同病因患者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P=0.065),动脉瘤组与糖尿病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6,P<0.001)。结论后交通动脉瘤为单纯性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的病因,病因学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且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优于动脉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病因学 后交通动脉瘤 预后
下载PDF
脑血疏口服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雷辉 刘志勤 杜晶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0期102-103,共2页
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3-06—2014-09我院收治的7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1]... 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3-06—2014-09我院收治的7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1],并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收住院后接受抗凝和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血疏口服液 脑血管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表现为急性间脑综合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晓涛 刘志勤 +2 位作者 狄政莉 常明则 潘艳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754-756,共3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组主要由体液免疫参与、抗原-抗体介导的CNS炎性脱髓鞘疾病谱,其有6组核心临床症候,其中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延髓最后区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最具特征...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组主要由体液免疫参与、抗原-抗体介导的CNS炎性脱髓鞘疾病谱,其有6组核心临床症候,其中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延髓最后区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最具特征性,而表现为间脑综合征者少见,国内鲜有报道。我们现报道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以低钠血症首发,表现为间脑综合征的NMOSD病例,加深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低钠血症 急性间脑综合征 NMO-IGG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热应激诱导大鼠延髓内脏带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辉 赵正卿 +5 位作者 刘俊华 段丽 曹荣 万琪 赵钢 饶志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298,共6页
为了探讨不同温度下,大鼠的行为表现及大鼠延髓内脏带内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将成年SD大鼠置于不同温度(24℃、34℃、38.5℃、42℃),相对湿度60%的实验仓内60min,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延髓内脏带内Fo... 为了探讨不同温度下,大鼠的行为表现及大鼠延髓内脏带内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将成年SD大鼠置于不同温度(24℃、34℃、38.5℃、42℃),相对湿度60%的实验仓内60min,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延髓内脏带内Fos和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和数量的变化。行为学结果显示:(1)24℃时,大鼠无异常表现,直肠温度为36℃左右;(2)34℃时大鼠直肠温度升高至38℃左右,但动物行为亦无明显变化;(3)在38.5℃和42℃时,大鼠直肠温度升高至39℃以上,且大鼠的行为最初表现为精神萎靡,而随后转为兴奋状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24℃时,延髓内脏带的孤束核与延髓腹外侧区内Fos阳性胞核较少;(2)34℃时,上述部位内Fos阳性胞核的数量增加;(3)38.5℃时,Fos阳性胞核的数量达到峰值;Fos/TH双标神经元的比率分别占TH或Fos单标神经元的69%和43%;(4)42℃时,Fos阳性胞核又降低,并观察到三种Fos阳性细胞:胞核为Fos阳性,胞浆为Fos阳性,以及胞浆、胞核均为Fos阳性。以上结果提示:延髓内脏带参与了热应激过程,Fos蛋白的表达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明显的变化,且TH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了这种作用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内脏带 热应激 FOS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硫酸镁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Bcl-2表达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亚茹 张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n=15)、硫酸镁组(n=15)和正常对照组(n=2)。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制模后分别给予缺血组和...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n=15)、硫酸镁组(n=15)和正常对照组(n=2)。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制模后分别给予缺血组和硫酸镁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5 ml/d)及硫酸镁(90 mg/kg.d)。缺血再灌注第1、3、7 d分别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学改变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多,排列整齐。缺血再灌注1 d时,缺血组及硫酸镁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均未见明显死亡;3 d时,缺血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可见少量死亡,残存神经细胞呈较严重缺血性改变,硫酸镁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无明显死亡;7 d时,缺血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部分死亡,伴有小胶质细胞增生,硫酸镁组仅见部分神经元死亡。与缺血组相比,硫酸镁组神经元受损程度较轻,坏死区较小。硫酸镁组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大鼠Bcl-2阳性细胞较缺血组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硫酸镁能上调脑组织Bcl-2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硫酸镁 神经保护
下载PDF
大鼠神经元体外类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及神经元损伤的动态监测
13
作者 狄政莉 张格娟 +5 位作者 田晔 雷辉 饶春光 李安泰 张琳 梁画荻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83-1585,共3页
目的:建立类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单个神经元缺氧/复氧后不同时间细胞结构变化。方法: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通过缺氧/复氧建立体外神经元类缺血再灌注模型,透射电子... 目的:建立类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单个神经元缺氧/复氧后不同时间细胞结构变化。方法: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通过缺氧/复氧建立体外神经元类缺血再灌注模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类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结构的变化。结果: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后受到了损伤,结构发生了变化,并且随着缺氧/复氧时间的延长,神经元损伤程度增加。结论:体外神经元类缺血模型的建立可以很好观察神经元缺血再灌注后的结构变化,为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很好的研究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并发症 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损伤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Ghrelin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徐晓霞 朱葛敏 赵瑞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生长激素促泌素(Ghrelin)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48例AD患者作为病例组(AD组);同期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生长激素促泌素(Ghrelin)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48例AD患者作为病例组(AD组);同期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Ghrelin水平。比较两组血清Ghrelin水平及MMSE评分,不同特征AD患者及病情严重程度血清Ghrelin水平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Ghrelin对AD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Ghrelin与不同临床资料相关性。结果:AD组Ghrelin水平和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3年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低于病程≤3年患者(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D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hrelin诊断AD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91.7%。经Pearson分析,Ghrelin与病程负相关,与MMSE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AD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下降,且与患者病程>3年、病情重度及MMSE评分下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状况 体质指数 病程 病情严重程度 生长激素促泌素
下载PDF
腰骶部椎管内神经根粘连受损1例
15
作者 柏龙文 骆裕民 +2 位作者 董建纲 葛栓生 王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6期379-379,共1页
患女,40岁,以“右下肢麻木、困痛、无力4年余”之主诉就诊。有外伤史,1年来疼痛及无力加重,并出现跛行。以“腰腿痛待查”收住院。专科情况:前屈及右侧届运动轻度受限,并出现右下肢放射痛。直腿高胎试验:左90°(±),右70°(... 患女,40岁,以“右下肢麻木、困痛、无力4年余”之主诉就诊。有外伤史,1年来疼痛及无力加重,并出现跛行。以“腰腿痛待查”收住院。专科情况:前屈及右侧届运动轻度受限,并出现右下肢放射痛。直腿高胎试验:左90°(±),右70°(+),右小腿肌萎缩,肌力减退。胫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均为0级,胫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均为Ⅱ级,腓骨肌Ⅱ级,腓肠肌Ⅲ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 神经粘连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川芎嗪对原代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爱菊 狄政莉 +3 位作者 田晔 李安泰 张格娟 王勇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644-645,共2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制备大鼠原代神经细胞,而后随机分为3组:未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经类缺血处理后再复氧30min)和治疗组(类缺血处理后加入川芎嗪预治疗10min)。用流式细...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制备大鼠原代神经细胞,而后随机分为3组:未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经类缺血处理后再复氧30min)和治疗组(类缺血处理后加入川芎嗪预治疗10min)。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F-κB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和川芎嗪治疗组NF-κB的表达分别为(58.07±11.83)%和(30.29±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均高于未缺血组(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川芎嗪对原代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后NF-κB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原代神经细胞 缺血再灌注 核因子-ΚB 大鼠
下载PDF
甘草甜素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林 李亚军 +5 位作者 张蓓 常明则 石少亭 张世俊 折潇 杨春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7-901,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甜素(glycyrrhizin,GL)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status epilepticus,SE)神经损伤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清洁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的方法建立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随机分为甘草甜素... 目的研究甘草甜素(glycyrrhizin,GL)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status epilepticus,SE)神经损伤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清洁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的方法建立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随机分为甘草甜素组(SE+GL)和生理盐水组(SE+S),分别经尾静脉给予甘草甜素及生理盐水进行干预,取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根据给予GL剂量不同将其分为高剂量组(HGL,20 mg/kg)、中剂量组(MGL,10 mg/kg)及低剂量组(LGL,5 mg/kg);通过尼氏染色(NS)观察各组大鼠SE后24 h时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情况,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SE后24 h时血清及大脑皮质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表达水平。结果 SE+S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在癫痫持续状态后24 h明显受损,SE+GL各组皮质受损神经元数量较SE+S组减少,且在不同给药剂量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E+GL各组在SE后24 h时大脑皮质及血清中HMGB1的表达水平较SE+S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尾静脉给予GL能有效地减少SE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且其神经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清及大脑皮质炎性因子HMGB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甘草甜素 大脑皮质神经元 HMGB1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前后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薛亚飞 景芸芸 张玉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8-61,6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前后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2例CSDH患者纳入CSDH组(根据脑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中度...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前后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2例CSDH患者纳入CSDH组(根据脑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均行钻孔引流术,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5名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SP1、TSP2、NSE、S-100β水平,并分析钻孔引流术、脑损伤、术后复发与其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CSDH组血清TSP1、TSP2、NSE、S-100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血清TSP1、TSP2、NSE、S-100β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P<0.05);CSDH患者术后7 d的血清TSP1、TSP2、NSE、S-100β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复发者血清TSP1、TSP2、NSE、S-100β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者(P<0.05);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前后血清TSP1变化与血清NSE、S-100β变化均呈正相关(r=0.423、0.389,P<0.05),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前后血清TSP2变化与血清NSE、S-100β变化均呈正相关(r=0.418、0.392,P<0.05)。结论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血清TSP1、TSP2、NSE、S-100β水平均降低,并与患者脑损伤程度、转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血小板反应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
下载PDF
单剂量匹罗卡品诱导小鼠癫痫及其海马神经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苗宇 王甜 +5 位作者 罗强 柴源 张胡金 刘志勤 狄政莉 龙乾发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匹罗卡品单次腹腔注射对诱发小鼠癫痫及对海马损伤的影响,为癫痫建模提供参考。方法将100只健康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个不同剂量匹罗卡品(250 mg/kg、290 mg/kg、350 mg/kg)腹腔注射组。比较3组的建模成...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匹罗卡品单次腹腔注射对诱发小鼠癫痫及对海马损伤的影响,为癫痫建模提供参考。方法将100只健康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个不同剂量匹罗卡品(250 mg/kg、290 mg/kg、350 mg/kg)腹腔注射组。比较3组的建模成功率、死亡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数量变化,分析海马区组织的病变情况。结果匹罗卡品250 mg/kg组小鼠的Racine评分4级以上发作率为12%,无死亡;290 mg/kg组小鼠的4级以上发作率为70%,死亡率为32%;350 mg/kg组小鼠的4级以上发作率为86%,死亡率为56%。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个不同剂量匹罗卡品组小鼠诱发癫痫后,神经元数量均显著减少,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但250 mg/kg组小鼠的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无显著变化,而其他两组显著增多。结论匹罗卡品290 mg/kg单次注射诱发小鼠癫痫模型的成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且海马区损伤明显,可以作为癫痫小鼠建模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罗卡品 癫痫 海马损伤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松解术治疗自发性腓总神经卡压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毅 张巧俊 +2 位作者 赵睿 丛锐 张航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2期1836-1838,共3页
自发性腓总神经卡压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症[1]。腓总神经由于解剖位置表浅,易受到压迫、牵拉以及局部解剖结构变异等多因素影响而产生足背伸功能及感觉功能障碍,患者常因跨域步态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本科应... 自发性腓总神经卡压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症[1]。腓总神经由于解剖位置表浅,易受到压迫、牵拉以及局部解剖结构变异等多因素影响而产生足背伸功能及感觉功能障碍,患者常因跨域步态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本科应用神经松解术联合术中及术后辅助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mNGF)治疗自发性腓总神经卡压症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卡压症 鼠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松解术 自发性 疗效观察 治疗 周围神经卡压症 感觉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