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典型行业VOCs源成分谱及环境影响
1
作者 陈妙 薛兴钊 +4 位作者 李顺姬 曹泽磊 孟小兰 党小庆 黄宇广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7,共5页
采用苏玛罐采样-GC/MS法分析西安市家具制造、表面涂装、汽车整车制造和印刷行业VOCs成分谱,计算不同工序VOCs对O 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贡献。结果表明:西安市不同行业TVOC排放值为0.332 mg/m^(3)~45.7 mg/m^(3),涂装行业最高,... 采用苏玛罐采样-GC/MS法分析西安市家具制造、表面涂装、汽车整车制造和印刷行业VOCs成分谱,计算不同工序VOCs对O 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贡献。结果表明:西安市不同行业TVOC排放值为0.332 mg/m^(3)~45.7 mg/m^(3),涂装行业最高,其次是印刷工序和木质家具制造,汽车软装和印刷覆膜工序较低。木质家具VOCs主要为芳香烃、含氧类有机物和烷烃,随着油性漆替换为水性漆,芳香烃占比下降,含氧类有机物占比上升。汽车喷涂VOCs主要为芳香烃和含氧类有机物,印刷行业VOCs中含氧类有机物占比高。表面涂装排放VOCs对生成O 3和SOA贡献最高,印刷行业R OF最小,汽车软装工序R SOA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典型工业 谱库 环境影响 西安市
下载PDF
基于修正A值法估算西安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毅 杨雅媚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2期69-71,共3页
采用以单箱模型法为基础的A值法对西安市大气容量进行估算,并将干沉降、湿沉降和化学转化三个消除过程引入模型测算中,借鉴国内外对于大气常规污染物的清除系数的科学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域的SO2、NO2、PM10及PM2.5等4项常规污染物的环境... 采用以单箱模型法为基础的A值法对西安市大气容量进行估算,并将干沉降、湿沉降和化学转化三个消除过程引入模型测算中,借鉴国内外对于大气常规污染物的清除系数的科学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域的SO2、NO2、PM10及PM2.5等4项常规污染物的环境容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执行2012年新的环境质量标准下,西安市SO2、NO2、PM10及PM2.5大气环境容量分别为13.86×104吨/年,9.24×104吨/年、1.62×105吨/年及8.09×104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控制规划 环境容量 估算 沉降 西安市
下载PDF
西安市地表水环境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毅 王彩芹 杨雅媚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4期36-40,67,共6页
以西安市地表水环境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各河流常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的分析,指出西安市地表水水质变化规律及存在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并通过各河流入渭口COD及氨氮浓度与标准浓度比对,测算出西安地区各河流主要断面功能区达标的目标... 以西安市地表水环境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各河流常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的分析,指出西安市地表水水质变化规律及存在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并通过各河流入渭口COD及氨氮浓度与标准浓度比对,测算出西安地区各河流主要断面功能区达标的目标减排量,其中,COD需削减2.977 7万吨,氨氮需削减0.664 9万吨。西安市在2012年-2015年通过实施全面减排,COD将削减纯量1.512 6万吨,氨氮将削减纯量0.248 2万吨,分别占地表水体功能区达标需削减量的51%及37%,因此本文预测至2015年西安市地表水体环境将得到整体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地表水环境质量 十二五防治对策 预测 明显改善
下载PDF
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47
4
作者 胡琳 曹红利 +2 位作者 张文静 王琦 穆军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6期150-153,共4页
采用2002—2011年大气污染物的现状监测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西安市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探讨空气质量为优及轻微污染以上的天气事件对应的高空典型环流形势,研究污染成因及污染物传输规律。结果表明... 采用2002—2011年大气污染物的现状监测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西安市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探讨空气质量为优及轻微污染以上的天气事件对应的高空典型环流形势,研究污染成因及污染物传输规律。结果表明:西安市污染较为严重的污染物为PM10,较大浓度值出现在冬季采暖期,雨水能对污染物起到有效的湿清除作用,且空气质量状况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天气系统具有延续性是造成空气质量延续性的可能原因;逆温的存在,最大混合层高度的降低造成大气层结稳定,风速较小,阻碍空气的对流运动,使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能力较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造成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引起空气污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 湿清除 大气污染
下载PDF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俊恒 高榕 +1 位作者 朱恩云 薛蓓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内在要求。结合西安市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生态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等,建立了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生态建... 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内在要求。结合西安市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生态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等,建立了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生态建设指标体系,提出了西安市建成生态城市的相关对策和措施。对西安市生态建设提出了系统的设想,阐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对改善人居环境及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大都市 生态建设 制约因素 指标 对策
下载PDF
关中地区典型行业VOCs排放源成分谱及环境影响
6
作者 董静 李顺姬 +3 位作者 党小庆 屈嘉鑫 王赫 吉硕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9-628,共10页
持续推进关中地区VOCs精细化管控,以西安市和咸阳市为代表,选取包装印刷、电子产品制造、工业涂装、涂料及油墨制造、家具制造和橡胶制品6个行业进行样品采集,研究关中地区典型行业VOCs排放源成分谱、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气溶胶生... 持续推进关中地区VOCs精细化管控,以西安市和咸阳市为代表,选取包装印刷、电子产品制造、工业涂装、涂料及油墨制造、家具制造和橡胶制品6个行业进行样品采集,研究关中地区典型行业VOCs排放源成分谱、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结果表明:包装印刷和工业涂装行业主要排放VOCs为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53%~73%)和烷烃(17%~34%);电子产品制造行业为OVOCs(68%)和烯烃(29%);涂料及油墨制造行业以OVOCs(61%)和芳香烃(22%)为主;家具制造行业以芳香烃(78%)和OVOCs(19%)为主;橡胶制品行业以烷烃(78%)为主.其中乙醇、丙酮、异丙醇、甲醛、乙酸乙酯、间/对-二甲苯为关中地区典型行业排放的主要特征物种.基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FAC),得出OVOCs、芳香烃和烯烃是OFP的主要来源,芳香烃是SOAFP的主要来源,主要排放来源为涂料及油墨制造、工业涂装和家具制造行业应重点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典型行业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源成分谱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下载PDF
西安市再生水利用存在问题及预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毅 王彩芹 龚洁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5期79-82,共4页
污水作为一种稳定可靠、再生利用的水资源,经深度处理后可用作工业冷却水、城市杂用水、河流景观补充水及农业灌溉等方面。合理开发和利用再生水是解决水资源缺乏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分析西安市再生水利用现状,找出再生水利... 污水作为一种稳定可靠、再生利用的水资源,经深度处理后可用作工业冷却水、城市杂用水、河流景观补充水及农业灌溉等方面。合理开发和利用再生水是解决水资源缺乏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分析西安市再生水利用现状,找出再生水利用率低的原因,提出针对性措施,并对防治对策进行定量分析,预测2015年西安市"污水再生利用率"为30.6%,可达到20%的国家考核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再生水利用率 措施 预测
下载PDF
西安市主城区冬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薛兴钊 陈妙 +2 位作者 李顺姬 曹泽磊 侯勇团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期128-133,共6页
为探究西安市主城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 s)冬夏季变化特征,于冬季(2019.12.1-2020.2.29)和夏季(2020.6.4-8.29)进行了VOC s观测,分析其浓度水平、组分及二次生成潜势,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西安市主城区... 为探究西安市主城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 s)冬夏季变化特征,于冬季(2019.12.1-2020.2.29)和夏季(2020.6.4-8.29)进行了VOC s观测,分析其浓度水平、组分及二次生成潜势,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西安市主城区冬夏季VOC s平均浓度分别为(174.79±58.06)μg/m^(3)和(138.15±35.55)μg/m^(3),含氧有机物占比最大,前10关键组分累计占总VOC s的49.10%和62.26%;夏季臭氧生成潜势(OFP)高于冬季,含氧有机物占主导;SOA生成潜势以苯系物(BTEX)为主要贡献物;PMF来源分析显示冬季以化石燃烧源为主,夏季以油气挥发为主,两季中机动车尾气、溶剂使用等常规来源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 s)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 来源解析
下载PDF
西安市秋冬季空气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陈妙 薛兴钊 +3 位作者 李顺姬 曹泽磊 孟小兰 闫旭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为研究西安市秋冬季两次重点工作时段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减排效应评估、特征雷达图等方法,分析了气象条件、人为源减排、路边站车流量等因素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结果表明:两次研究Ⅱ时段,西安市一次污染物PM_(10)、... 为研究西安市秋冬季两次重点工作时段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减排效应评估、特征雷达图等方法,分析了气象条件、人为源减排、路边站车流量等因素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结果表明:两次研究Ⅱ时段,西安市一次污染物PM_(10)、SO_(2)、NO_(2)和CO浓度比前一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但臭氧浓度比前一年同期和研究前均为上升趋势。两次研究Ⅱ时段,西安市先后出现了5次PM_(2.5)重污染天气,均为不利气象下污染物累积和二次生成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边界层下降且大多为静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其次是高湿度增强了PM_(2.5)吸湿性增长;此外,O3浓度上升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能力变强。两次研究Ⅱ时段,西安市道路车流量分别下降了67%和72%,同期路边站和大气环境空气子站NO_(2)浓度下降了30%~50%,道路移动源是西安市NO_(2)的主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时段 空气质量 气象因素 西安市
下载PDF
西安市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状况研究及减排建议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星 杨万精 《能源与环境》 2021年第6期75-77,共3页
通过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的分析,2017年西安市氮氧化物(NO_(x))平均排放强度为8.38 t/km^(2),为全国NO_(x)平均排放强度的4.5倍,为陕西省NO_(x)平均排放强度的3.72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近10年的固定源NO_(x)排放治理及产业结构... 通过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的分析,2017年西安市氮氧化物(NO_(x))平均排放强度为8.38 t/km^(2),为全国NO_(x)平均排放强度的4.5倍,为陕西省NO_(x)平均排放强度的3.72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近10年的固定源NO_(x)排放治理及产业结构调整,西安市氮氧化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已发生改变,当前西安市NO_(x)排放主要来自移动源,占比87.35%,其次为工业源,占比7.45%,因此今后西安市NO_(x)的减排工作的重点应在移动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x) 移动源 工业源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西安市
下载PDF
西安市霾污染过程VOCs来源分析及二次有机气溶胶贡献
11
作者 薛兴钊 陈妙 +3 位作者 李顺姬 曹泽磊 张军 杨檬 《环保科技》 2024年第4期27-33,共7页
基于西安市霾污染时段(2022年12月29日-2023年1月13日)在线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两个污染过程(污染过程Ⅰ:2022年12月29日-2023年1月6日;污染过程Ⅱ:2023年1月7日-1月13日)VOCs特征及日变化;利用特征比值法和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 基于西安市霾污染时段(2022年12月29日-2023年1月13日)在线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两个污染过程(污染过程Ⅰ:2022年12月29日-2023年1月6日;污染过程Ⅱ:2023年1月7日-1月13日)VOCs特征及日变化;利用特征比值法和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了霾污染期间VOCs来源;通过气溶胶生成系数法(FAC)估算了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表明:污染过程Ⅰ和Ⅱ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13.10±29.46)×10^(-9)、(95.23±21.40)×10^(-9),含氧有机物和烷烃二者占比70%以上。与清洁天相比,芳香烃的增幅最大,含氧有机物增长值最大,炔烃类减少,说明气团老化严重,积累效应明显。过程Ⅱ烷烃下降,反映了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减排效果明显。日变化呈夜高昼低,9时左右有个小高峰特征;特征比值法分析得出VOCs中的苯和甲苯来源于溶剂使用源,PMF模型源解析结果显示VOCs主要来机动车排放源(20.54%)、外部传输源(19.02%)、餐饮源(13.99%)、工业溶剂源(10.72%)、工业过程源(35.72%);通过估算SOA生成潜势,得出芳香烃中的苯系物(BTEX)和萘为SOA污染的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污染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特征比值法 源解析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下载PDF
西安市冬季重污染过程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12
作者 薛兴钊 陈妙 +2 位作者 李顺姬 曹泽磊 杨檬 《环境与发展》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基于西安市超级站重污染时段(2018年12月30日—2019年1月15日)在线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两个污染过程(污染过程Ⅰ:2018年12月30日—2019年1月7日;污染过程Ⅱ:2019年1月8日—1月15日)VOCs特征、老化程度及日变化;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 基于西安市超级站重污染时段(2018年12月30日—2019年1月15日)在线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两个污染过程(污染过程Ⅰ:2018年12月30日—2019年1月7日;污染过程Ⅱ:2019年1月8日—1月15日)VOCs特征、老化程度及日变化;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了重污染期间VOCs来源;通过气溶胶生成系数法(FAC)估算了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表明:污染过程Ⅰ和Ⅱ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02.87±31.62)×10^(-9)(、103.57±45.46)×10^(-9),含氧有机物和烷烃二者占比60%以上。与清洁天相比,炔烃的增幅最大,含氧有机物和烷烃增长值最大,烷/乙炔比值在1.0左右,受扩散条件不利影响导致气团老化严重,日变化呈夜高昼低,8时左右有个小高峰特征;PMF模型源解析结果显示VOCs主要来工业源(13.05%)、机动车尾气(27.49%)、溶剂使用源(15.64%)、化石燃烧源(21.38%)、餐饮源(22.43%);通过估算SOA生成潜势,得出芳香烃中的苯系物(BTEX)为SOA污染的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源解析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下载PDF
临潼区村镇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
13
作者 宋叶静 刘哲 +1 位作者 别倩雯 高榕 《地下水》 2021年第1期81-82,157,共3页
西安市临潼区村镇水源地包括8个饮用水水源地,设计总供水量1.47万t/d,服务人口约14.1万人,地下水质量综合类别多为IV或V,主要超标项目是溶解性总固体、总大肠菌群和钠。通过对临潼区8个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现状、水源水质和污染源的调查... 西安市临潼区村镇水源地包括8个饮用水水源地,设计总供水量1.47万t/d,服务人口约14.1万人,地下水质量综合类别多为IV或V,主要超标项目是溶解性总固体、总大肠菌群和钠。通过对临潼区8个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现状、水源水质和污染源的调查,分析总结水源地保护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水源地保护措施建议,为临潼区及西安市其他区县后续的水源地保护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保护 临潼区
下载PDF
西安市公园大气降尘中Cu、Pb、Zn、Ni、Cd的化学形态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27
14
作者 梅凡民 徐朝友 周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84-1290,共7页
采用连续提取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西安市11个公园降尘中Cu、Pb、Zn、Ni、Cd等元素化学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各公园降尘中Cu和Pb含量均超过该市道路灰尘平均含量的7倍和3倍以上,有机态、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态和可交换态分别为Cu... 采用连续提取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西安市11个公园降尘中Cu、Pb、Zn、Ni、Cd等元素化学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各公园降尘中Cu和Pb含量均超过该市道路灰尘平均含量的7倍和3倍以上,有机态、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态和可交换态分别为Cu总量的38%、31%、15%和13%;有机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态和交换态分别为Pb总量的35%、29%、14%和14%;除北郊的公园外,其它公园降尘中Zn的含量与道路灰尘接近,Zn以铁锰氧化态或残渣态为主;Cd含量均未超过道路灰尘中的平均含量;除城市运动公园外,其它公园降尘中Ni含量低于或接近陕西省塿土.有机结合态Cu和Pb主要与生物碎屑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有关,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交换态与制造业排放有关,碳酸盐结合态与表土扬尘有关.Ni和Cd以残渣态为主.各公园降尘中的Pb和Cu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尘 重金属 化学形态 生物有效性 污染源
原文传递
西安市近十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成效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翟萌 卢新卫 +1 位作者 龚文姣 朱恩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73-175,共3页
对西安市近10年空气污染指数(API)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正向良好的趋势发展。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三次曲线揭示出西安市年内空气污染呈现出"污染-良好-污染"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大气污染与自然气象因素的相... 对西安市近10年空气污染指数(API)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正向良好的趋势发展。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三次曲线揭示出西安市年内空气污染呈现出"污染-良好-污染"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大气污染与自然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西安市大气污染与温度、降水量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气压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变异系数法进一步分析得出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是促使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空气质量 API 趋势
下载PDF
西安市冬季重污染天PM_(2.5)高分辨率及其中碳气溶胶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钱婧 韩婧 阮幸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4-471,共8页
为了研究西安市冬季重污染天PM2.5及其中碳气溶胶的变化特征,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大气污染严重的天气进行24 h连续的PM2.5样品采集,再通过Model-4型全自动半连续式在线光/热法大气气溶胶OC/EC分析仪分析得出OC、EC的连续质... 为了研究西安市冬季重污染天PM2.5及其中碳气溶胶的变化特征,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大气污染严重的天气进行24 h连续的PM2.5样品采集,再通过Model-4型全自动半连续式在线光/热法大气气溶胶OC/EC分析仪分析得出OC、EC的连续质量浓度值。结果表明,西安市PM2.5质量浓度冬季重污染天日循环变化规律明显,均大致呈现双峰模式,白天和夜间各有一个高峰。2月份的每个PM2.5质量浓度值高峰和低峰的出现均比1月份晚2-3 h,夜晚的高峰值比1月份低,PM2.5质量浓度比1月份上升得慢,下降得快。气象条件能对PM2.5质量浓度产生较强的影响。2月份PM2.5质量浓度值整体比1月份低,但在2月10日出现突越(499μg·m-3),这与春节假期人为活动变化有关。OC/PM2.5、EC/PM2.5、TCA/PM2.5日变化幅度都较小,这说明OC、EC、TCA的来源比较一致;OC/EC值的平均值为6.63,表明西安冬季重污染期PM2.5中的一次来源主要为燃煤排放。PM2.5、OC、EC、TCA和OC/EC的值较2010年都有明显的上升,但OC/PM2.5、EC/PM2.5、TCA/PM2.5的值却是下降的,这说明近年来PM2.5及碳气溶胶的控制措施效果不明显,碳气溶胶二次来源增加,PM2.5的排放来源变得更加复杂。OC和TCA日循环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双峰特征;EC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一天中OC/EC值多数时候处于较高水平,且受早晚车流量高峰的影响不明显,说明西安冬季重污染期间碳气溶胶受光化学反应转化的二次来源影响比较大。OC、EC的线性相关性比较好,且白天相对夜晚好,说明西安市冬季夜间燃煤采暖增加了碳气溶胶来源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西安 冬季 高分辨率
下载PDF
明胶固化硫脲微粒对Ag^+的吸附及其热力学研究
17
作者 李仲谨 张莎 +2 位作者 周亮 余丽丽 朱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69,共4页
以明胶和硫脲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明胶固化硫脲微粒(TIGM),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Ag+的静态吸附分离及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TIGM对Ag+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且Ag+在微粒吸附过程中... 以明胶和硫脲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明胶固化硫脲微粒(TIGM),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Ag+的静态吸附分离及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TIGM对Ag+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且Ag+在微粒吸附过程中表现为优惠吸附。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研究表明,在283~323K条件下,Ag+吸附量为0.07~0.10mmol/g时,反应的吸附焓变为28.42~31.73kJ/mol,表明该吸附反应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吸附自由能变为负值,表明常温下该吸附是自发的过程;吸附熵变为111.14~129.70J/mol·K,表明该吸附是个熵增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固化硫脲微粒 Ag+ 吸附热力学
原文传递
西安市大气颗粒物PM_(2.5)与降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李芳 张承中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8,共7页
对西安市2011年的降水及PM2.5进行采样,并对其进行了pH及无机水溶性离子测定。结果表明,西安市酸雨的污染类型以硫酸型污染为主,连续性降水对大气颗粒物的去除效果明显,pH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对采样日降水前和降水后3 h的PM2.5监测... 对西安市2011年的降水及PM2.5进行采样,并对其进行了pH及无机水溶性离子测定。结果表明,西安市酸雨的污染类型以硫酸型污染为主,连续性降水对大气颗粒物的去除效果明显,pH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对采样日降水前和降水后3 h的PM2.5监测结果表明降水对PM2.5质量浓度与其中的离子有一定去除作用。西安市的PM2.5呈酸性,并且与降水的pH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另外降水前PM2.5的质量浓度、SO2-4浓度与降水pH呈负相关,NO-3与降水pH的相关性不明显。近几年PM2.5和降水中的SO2-4/NO-3当量值变化趋势表明西安市大气污染已步入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类型,且机动车污染对大气污染和酸雨的贡献比例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PM2 5 PH 西安市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西安市西南城区大气中臭氧及其前体物的影响 被引量:39
19
作者 李顺姬 李红 +3 位作者 陈妙 曹泽磊 黄宇广 李澍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4期59-67,共9页
利用西安市2015年连续观测的O_3及其前体物NO、NO_2和CO质量浓度数据,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污染特征,结合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受局地光化学反应的影响,西安市夏季O_3浓度最高,且因O_3-8h造成的污染占总污染天数的... 利用西安市2015年连续观测的O_3及其前体物NO、NO_2和CO质量浓度数据,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污染特征,结合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受局地光化学反应的影响,西安市夏季O_3浓度最高,且因O_3-8h造成的污染占总污染天数的1/3。冬季光化学反应减弱,但前体物排放源增强,NO、NO_2和CO出现最大浓度值。O_3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最高值出现在16:00左右,夜间维持较低水平。NO、NO_2和CO的日变化呈现白天低,夜间高的双峰型。O_3与温度、风速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NO、NO_2和CO与风速呈负相关。受上风向污染源的影响,在东北、偏北和偏东气流控制下,易出现O_3浓度高值。夏季O_3质量浓度与气象要素的拟合度较好,可利用常规气象要素对O_3浓度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臭氧 气象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环境保护措施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穆军 孟小兰 覃路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95-298,共4页
城市建设由"高碳化"向"低碳化"的转变是对减少大气碳排放从而减缓环境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建设低碳城市,环境保护可以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高耗能产业无序扩张、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减碳、提高城市的生态碳汇... 城市建设由"高碳化"向"低碳化"的转变是对减少大气碳排放从而减缓环境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建设低碳城市,环境保护可以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高耗能产业无序扩张、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减碳、提高城市的生态碳汇、加强低碳技术与人才储备、健全碳管理法律法规、完善碳信息、传播低碳理念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低碳 环境保护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