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感知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新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6-1841,I0001-I0005,共21页
输电线路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巡检对于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文中围绕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需求,首先梳理了输电线路不同的巡检方法,介绍了智能巡检中所需的系统框架设备以及智能算法;重点总结了基于传统图像处理和深... 输电线路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巡检对于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文中围绕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需求,首先梳理了输电线路不同的巡检方法,介绍了智能巡检中所需的系统框架设备以及智能算法;重点总结了基于传统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的智能巡检方法;其次针对输电线路中存在的各种不同故障总结了相关的智能巡检方法,并且通过评价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梳理了研究难点,对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输电线路巡检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所提出和总结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方法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图像感知 深度学习 智能巡检 故障检测
原文传递
含有偏置电压源的非齐次分数阶忆阻混沌电路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朝俊 方礼熠 杨宁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22,共15页
物理忆阻器具有不对称的紧磁滞回线,为了更加简便地模拟物理忆阻器的不对称紧磁滞曲线,本文提出了一种含有偏置电压源的分数阶二极管桥忆阻器模型,其具有可连续调控磁滞回线的能力.首先,结合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建立了含有偏置电压源的二... 物理忆阻器具有不对称的紧磁滞回线,为了更加简便地模拟物理忆阻器的不对称紧磁滞曲线,本文提出了一种含有偏置电压源的分数阶二极管桥忆阻器模型,其具有可连续调控磁滞回线的能力.首先,结合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建立了含有偏置电压源的二极管桥忆阻器的分数阶模型,并对其电气特性进行分析.其次,将其与Jerk混沌电路相融合,建立了含有偏置电压源的非齐次分数阶忆阻混沌电路模型,研究了偏置电压对其系统动态行为的影响.再次,在PSpice中搭建了分数阶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对其进行电路仿真验证,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基本一致.最后,在Lab VIEW中完成了电路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含有偏置电压源的分数阶忆阻器,可以通过调控偏置电压源的电压,连续获得不对称紧磁滞回线.随着偏置电源电压的改变,非齐次分数阶忆阻混沌系统由于对称性的破环,表现出由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混沌电路 分数阶微积分 电路实验
下载PDF
考虑氢混燃机动态混氢特性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世豪 吕家君 +4 位作者 李更丰 熊飞 申鸿帅 冯怡 王亚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6-1906,I0023,I0024,I0025,共14页
电–气互联系统是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气机组是其中关键的能源耦合元件,而随着能源系统低碳化转型,燃气机组掺氢燃烧发电的技术应运而生。传统氢混燃机相关研究大多只考虑固定掺氢比运行的情况,并未考虑机组动态调整掺氢比运... 电–气互联系统是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气机组是其中关键的能源耦合元件,而随着能源系统低碳化转型,燃气机组掺氢燃烧发电的技术应运而生。传统氢混燃机相关研究大多只考虑固定掺氢比运行的情况,并未考虑机组动态调整掺氢比运行的影响。传统电–气互联系统优化调度相关研究主要面向运行经济性,而对计及氢混燃机的能量与备用统一出清鲜有研究。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氢混燃机动态混氢比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基于动态混氢特性建立氢混燃机精细化模型,并通过电解水制氢技术为氢混燃机提供氢气来源,配置储氢罐和储气罐作为联合体为系统提供备用;采用二项式松弛方法对氢混燃机耗气流量方程进行线性转化,将原有非凸非线性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不同场景下系统运行状态,实现了“风电–电解水制氢–氢混燃机”模式下风电消纳潜力的深度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调度 电–气互联系统 氢混燃机 动态混氢特性 风电消纳
原文传递
基于DAMF-NET的输电线路施工机械智能检测
4
作者 张凡 纪超 +3 位作者 宋智伟 贾星海 高鸣江 崔奇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102,共13页
输电线路的稳定性是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为防止线路施工误碰导线发生事故,针对现有检测方法精度低和可靠性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支双重注意力的特征提取网络DAMF-NET。该算法通过构建多分支双重注意力机制使网络更加关注目标信息... 输电线路的稳定性是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为防止线路施工误碰导线发生事故,针对现有检测方法精度低和可靠性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支双重注意力的特征提取网络DAMF-NET。该算法通过构建多分支双重注意力机制使网络更加关注目标信息的局部特征,优化模型特征提取过程;提出多分支轻量特征融合网络,用于强化模型的全局多尺度语义信息和密集任务下的特征显著性,提高图像特征完备性;提出小目标检测网络以缓解网络尺度方差,提高小目标检测敏感性;使用焦点损失函数和EIo U优化损失函数,减小正负样本不平衡产生的噪声,加快模型训练收敛速度;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风险区域定位的状态识别算法,将其部署至施工机械智能检测系统。实验表明,该方法平均精度优于当前大部分检测模型,在施工机械检测和智能巡检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检测 双重注意力 轻量特征融合网络 小目标检测网络 状态识别
原文传递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分数阶正负序解耦控制策略
5
作者 吴朝俊 王振跃 +1 位作者 杨宁宁 邵文权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为了改善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治理不对称电压暂降故障的性能,文中提出基于瞬时对称分量法的分数阶正负序解耦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于三相四桥臂逆变器DVR系统中。首先,利用对称分量法得到DVR系统的分序解耦数... 为了改善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治理不对称电压暂降故障的性能,文中提出基于瞬时对称分量法的分数阶正负序解耦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于三相四桥臂逆变器DVR系统中。首先,利用对称分量法得到DVR系统的分序解耦数学模型。其次,针对传统对称分量法不适用于系统暂态过程分析的问题,采用瞬时对称分量法得到不对称电压电流信号瞬时值的正负零序分量,并独立设计三序分量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策略。然后,将整数阶正负序解耦控制策略推广到分数阶,并利用频域方法与增益变化时的鲁棒性条件相结合对相关参数进行校正。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分数阶正负序解耦控制策略应用于DVR系统的可行性,且与传统正负序解耦控制相比较,所提策略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速度与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 瞬时对称分量法 正负序解耦控制 分数阶控制
下载PDF
等离子体与化学氟化叠加处理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绝缘性能影响
6
作者 乌江 何敏恒 +3 位作者 王廷玉 王晓敏 张博 尚鹏辉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5-2036,共12页
为了提升直流电压下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绝缘性能,研究了等离子体和化学氟化两种单一处理以及二者叠加的表面处理方法对其直流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首先,对聚酰亚胺薄膜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等离子体刻蚀以及在高温条件下对薄膜进行不同时... 为了提升直流电压下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绝缘性能,研究了等离子体和化学氟化两种单一处理以及二者叠加的表面处理方法对其直流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首先,对聚酰亚胺薄膜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等离子体刻蚀以及在高温条件下对薄膜进行不同时间的化学氟化处理。其次,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处理前后样品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等温表面电位衰减、表面电导率和直流沿面闪络电压测量分析。结果分析表明,两种单一处理方法的影响机制不同:等离子体处理主要通过改变表面微观形貌提升了闪络电压,而氟化处理则主要通过改善陷阱分布特性显著提高了闪络电压。最后,将等离子体和氟化按先后次序进行叠加使用,两种叠加处理次序均显示出比单一处理方式更高的闪络电压提升效果。特别是先氟化后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不仅在物理作用上通过形成块状凸起和明显的粗糙形貌提升绝缘性能,而且在化学作用上通过影响陷阱分布特性,减少深陷阱密度,从而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点,闪络电压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表面氟化 聚酰亚胺 闪络电压 陷阱特性 粗糙度
原文传递
循环热老化下ZnO/PI复合薄膜界面陷阱对表面绝缘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乌江 王廷玉 +3 位作者 王晓敏 郭建华 张博 尚鹏辉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
聚酰亚胺(PI)薄膜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固体绝缘材料应用广泛,然而循环温度作用后PI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绝缘性能劣化现象仍然缺乏微观界面层面解释。首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掺杂不同质量分数(0%,1%,2%,3%)纳米ZnO粒子的纳米ZnO/PI复合薄膜... 聚酰亚胺(PI)薄膜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固体绝缘材料应用广泛,然而循环温度作用后PI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绝缘性能劣化现象仍然缺乏微观界面层面解释。首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掺杂不同质量分数(0%,1%,2%,3%)纳米ZnO粒子的纳米ZnO/PI复合薄膜;其次,对PI薄膜以及2%ZnO/PI复合薄膜进行-40~150℃循环温度老化试验,分别测量了PI薄膜和ZnO/PI复合薄膜老化后的闪络电压、表面电导率和陷阱分布特性。结果表明:PI薄膜和ZnO/PI复合薄膜闪络电压随着循环温度老化时间的增长呈现减小的趋势,但是ZnO/PI复合薄膜闪络电压下降幅度更大;循环温度作用均会使两种材料的浅陷阱密度增加,深陷阱密度减小,但是ZnO/PI复合薄膜深陷阱能级增大而PI薄膜深陷阱能级减小。分析认为,浅陷阱密度增加、深陷阱密度减小导致了载流子被捕获的概率减小,表面电导率增加,从而引发闪络电压下降。从界面角度分析,循环温度老化破坏了ZnO/PI复合薄膜两相界面结构,伴随着电导过程被加强,导致其闪络电压相对于PI薄膜下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温度作用 聚酰亚胺 纳米ZNO 界面 陷阱
下载PDF
基于ADASYN平衡化数据集的POA-SVM变压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迪迪 王洋 +2 位作者 刘辉乾 李华强 朱庆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4,共9页
基于机器学习的变压器故障诊断在特定样本数据下实现了高精度的故障诊断及分类,然而对于非均衡数据集容易导致一致性降低。提出了ADASYN-POA-SVM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能够在保留少类样本数据特征的情况下对原始少类数据进行样本合... 基于机器学习的变压器故障诊断在特定样本数据下实现了高精度的故障诊断及分类,然而对于非均衡数据集容易导致一致性降低。提出了ADASYN-POA-SVM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能够在保留少类样本数据特征的情况下对原始少类数据进行样本合成,使训练集中各类样本数达到均衡;鹈鹕优化(pelic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PO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在实现SVM参数自动寻优的同时,还能提高整体的诊断准确度。将所提模型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以及SVM算法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ADASYN过采样方法处理后可以实现样本的均衡化;所提模型在迭代次数为10次时趋于收敛,相比于其他模型而言一致性最高,为99.32%,验证了所提模型在处理变压器不均衡数据时具有较高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不平衡数据处理 变压器故障诊断 POA-SVM
下载PDF
基于深度模糊神经网络的太阳总辐射预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乔楠 蒋波涛 +2 位作者 郑雨 刘燕东 王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模糊神经网络的太阳总辐射预测模型。首先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太阳总辐射关键影响因素,其次利用深度学习多隐含层所具有的特征提取优势将模糊神经网络模块重复连接,构建深度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并使用蝗虫优化算法对...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模糊神经网络的太阳总辐射预测模型。首先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太阳总辐射关键影响因素,其次利用深度学习多隐含层所具有的特征提取优势将模糊神经网络模块重复连接,构建深度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并使用蝗虫优化算法对其中心值和宽度进行优化。利用所提太阳总辐射预测模型对5个气象站点的相关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较其他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可满足无辐射监测站点太阳总辐射预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辐射 预测 深度模糊神经网络 蝗虫优化算法
原文传递
考虑热储灵活配置与热网水力热力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鸿帅 吕家君 +4 位作者 李更丰 熊飞 王世豪 王亚培 冯怡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4-222,254,共10页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可以定量决策电热耦合系统转型,在规划层面充分开发风电消纳路径。为此,提出一种考虑热储灵活配置与热网水力热力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基于变流量-变温度策略构建热网模型,建立电力系统与灵活...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可以定量决策电热耦合系统转型,在规划层面充分开发风电消纳路径。为此,提出一种考虑热储灵活配置与热网水力热力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基于变流量-变温度策略构建热网模型,建立电力系统与灵活热源-热网-热储协同规划模型。提出预定参数型、功率平衡下最优投资型、变流量温度下最优投资型、时间系数离散型4种热储建模方法,实现热储灵活配置,采用二项式凸松弛和大M法将非线性规划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规划方案的经济性,保证系统运行可行性,实现风电高比例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规划 储热罐 变流量-变温度策略 二项式凸松弛
下载PDF
单能电子突增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聚酰亚胺介质的深层充电效应影响
11
作者 乌江 郅屹搏 +3 位作者 王廷玉 张博 尚鹏辉 曹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82-3190,共9页
地球同步轨道时常会发生某单一能量附近高能电子通量突增现象,大量电子注入导致航天器绝缘介质充电效应更加显著。为了更好地评估单能电子突增现象下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介质内部充电水平,建立了3 mm厚平板聚酰亚胺三维模型,采用了一种... 地球同步轨道时常会发生某单一能量附近高能电子通量突增现象,大量电子注入导致航天器绝缘介质充电效应更加显著。为了更好地评估单能电子突增现象下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介质内部充电水平,建立了3 mm厚平板聚酰亚胺三维模型,采用了一种高能电子辐射和电场数值计算的Geant4-COMSOL联合充电评估方法,分别获得了0.4、0.7、1.0与1.3 MeV这4种单能电子以及地球同步轨道FLUMIC电子能谱辐射下聚酰亚胺内部电荷沉积速率和辐射剂量率分布,同时计算了其内部电场强度和电位分布;将单能电子与FLUMIC能谱叠加,研究了叠加辐射环境下聚酰亚胺内部电场和电位分布,并通过电荷传输过程分析了辐射条件与材料特性对电场强度和电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特定绝缘结构下,0.7 MeV单能电子入射产生的电位最高;1.0 MeV单能电子入射产生的电场强度最高;当同步轨道发生单能电子突增现象时,1.0 MeV电子突增加强了电场强度,1.3 MeV电子削弱了电场强度,基于电荷传输过程解释了叠加辐射环境下的充电规律。研究表明,地球同步轨道下特定结构绝缘介质在发生单能电子突增时,注入电子会导致充电效应加强而产生最坏情况,而更高的电子能量反而穿透材料并提升介质电导率,有效地降低了材料内部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NT4 地球同步轨道 电子突增现象 聚酰亚胺 深层充电 电荷传输过程
原文传递
考虑驾驶工况及老化程度的锂电池荷电状态估算
12
作者 乌江 张燕 +3 位作者 刘泽龙 程刚 雷冬 焦朝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35-1945,共11页
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估算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时,驾驶工况随机多变、电池老化等因素造成系统噪声与模型参数变化,导致估算精度降低.以NCR18650B型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并对其模型参数进行辨识... 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估算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时,驾驶工况随机多变、电池老化等因素造成系统噪声与模型参数变化,导致估算精度降低.以NCR18650B型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并对其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其次,以EKF算法为主体,基于极大似然估计准则,固定测量噪声协方差并自适应调整过程噪声协方差,构建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估算电池SOC;同时,应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实时估算等效电路模型中欧姆内阻,最终结合形成自适应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ADEKF).最后,利用自有实验数据和公开数据集验证算法性能.利用所提ADEKF算法估算恒流工况、动态应力工况与北京公交车动态应力测试工况下5组不同老化程度锂离子电池SOC,并与EKF等常见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EKF算法,所提ADEKF算法对不同老化电池在3种工况下,估算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下降1.868百分点、2.296百分点和2.534百分点,证明该算法有效提高在动力工况、电池老化以及二者综合因素下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 复杂工况 电池老化 自适应双扩展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基于不对称二极管桥忆阻器的混沌电路动力学分析及其FPGA实现研究
13
作者 方礼熠 吴朝俊 +1 位作者 杨宁宁 徐楚岩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6-1153,共8页
物理忆阻器具有不对称的磁滞回线,为了实现更接近这种特性的不对称行为,通过调整二极管桥忆阻器中单个桥臂上并联二极管的数量,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对称二极管桥忆阻器模型。首先,建立了不对称二极管桥忆阻器模型并研究其电气特性。其次,... 物理忆阻器具有不对称的磁滞回线,为了实现更接近这种特性的不对称行为,通过调整二极管桥忆阻器中单个桥臂上并联二极管的数量,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对称二极管桥忆阻器模型。首先,建立了不对称二极管桥忆阻器模型并研究其电气特性。其次,将其与混沌电路相结合,建立了基于不对称二极管桥忆阻器的忆阻混沌电路模型,利用相图和分岔图等分析了系统随参数变化的动力学特性。随后,在PSpice软件上完成了电路仿真验证,与数值仿真相吻合。最后,在NI实验平台进行了硬件实验验证,结果与数值仿真、电路仿真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并联二极管数量增加时,不对称二极管桥忆阻器的磁滞曲线不对称性逐渐增加,并且由于系统结构上对称性的破坏,系统的正负初值产生了异步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混沌电路 动力学行为 FPGA
下载PDF
计及水珠动态行为的硅橡胶表面直流闪络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雯 吴亚森 +3 位作者 薛豪 李振涛 乌江 周峻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01-2110,共10页
在雨、露、雾等高湿度环境下复合硅橡胶表面会以分离水珠形式附着在其表面,已有研究表明,分离水珠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动态行为,并引发闪络事故,但现有研究对水珠动态行为影响因素及直流下水珠动态行为引发的闪络特性研究不够充分。针... 在雨、露、雾等高湿度环境下复合硅橡胶表面会以分离水珠形式附着在其表面,已有研究表明,分离水珠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动态行为,并引发闪络事故,但现有研究对水珠动态行为影响因素及直流下水珠动态行为引发的闪络特性研究不够充分。针对表面存在分离水珠的复合硅橡胶试样,设计直流下水珠动态行为和闪络放电的实验,并采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对水珠动态行为进行数值计算。最后,在电弧与剩余污层串联污闪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硅橡胶表面纯水珠与水珠/水带共存时由于水珠运动引发的闪络物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珠体积、水珠电导率、硅橡胶表面憎水性和污秽度等参量通过影响水珠动态行为参量(临界拉伸长度、最大拉伸因子等)导致水珠周围电场畸变与闪络放电发生。水珠动态行为越明显,则越容易发生闪络。本文提出的水珠运动引发的闪络物理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解释水珠动态行为对于硅橡胶表面闪络放电特性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珠 动态行为 硅橡胶 闪络电压 污闪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Adomian分解法的分数阶忆阻混沌电路分析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哲源 吴朝俊 +1 位作者 张琦 杨宁宁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0-1347,共8页
基于忆阻器的分数阶混沌系统相较于整数阶能更加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首先采用一个三次光滑非线性忆阻器构建了基于忆阻器的混沌系统,通过李雅普诺夫指数、分岔图等方法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其次将该系统推广到分数阶,获得... 基于忆阻器的分数阶混沌系统相较于整数阶能更加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首先采用一个三次光滑非线性忆阻器构建了基于忆阻器的混沌系统,通过李雅普诺夫指数、分岔图等方法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其次将该系统推广到分数阶,获得了阶次q为0.9时,不同参数下的系统相图。通过分岔图对系统进行动力学行为分析,与相图对比发现所描述状态一致。最后基于Adomian分解法实现了该分数阶系统的FPGA硬件电路实验。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一致,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该忆阻混沌系统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为其在加密领域的应用积累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 忆阻混沌系统 ADOMIAN分解法 动力学特性 FPGA实现
下载PDF
基于光伏储能的DVR分数阶PI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振跃 吴朝俊 杨宁宁 《分布式能源》 2023年第4期11-19,共9页
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是设备侧有效治理电压暂降故障的装置,目前DVR的控制设计基本采用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但是DVR为非线性系统,传统PI控制器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为改善DVR的控... 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是设备侧有效治理电压暂降故障的装置,目前DVR的控制设计基本采用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但是DVR为非线性系统,传统PI控制器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为改善DVR的控制效果,提出一种新型电压电流双闭环分数阶PI(fractional order PI,FOPI)控制策略。首先,以光伏储能系统为DVR直流侧能量源,并建立相应的三相逆变器前馈解耦数学模型;其次,设计光伏储能系统与逆变器的双闭环PI控制策略,并进行参数整定;之后,将整数阶控制策略推广到分数阶来改善控制效果,并采用增益变化时的鲁棒性准则对FOPI控制器进行参数校正;最后,搭建不同控制策略下的DVR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FOPI控制器应用于DVR系统的可行性,且相对于传统PI控制器其具备更好的动态响应速度与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 光伏储能系统 增益鲁棒性准则 双闭环控制 分数阶控制
下载PDF
基于MBDC和双重注意力的变电站人员穿戴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纪超 侯威 +3 位作者 高鸣江 张凡 杨鹏 李小兵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7-255,共9页
安全帽与工作服是变电站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解决现有检测模型对其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MBDC和双重注意力的变电站人员穿戴检测算法。该算法提出了多分支深度卷积(multi branch deep convolution,MBDC)网络增加深度可分离... 安全帽与工作服是变电站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解决现有检测模型对其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MBDC和双重注意力的变电站人员穿戴检测算法。该算法提出了多分支深度卷积(multi branch deep convolution,MBDC)网络增加深度可分离卷积层以增强特征提取的完备性;然后提出多通道交互注意力(multimodal interaction attention,MIA)增加模型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并将MIA机制结合高效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机制构成双重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于小目标和遮挡目标的识别精度;最后引入焦点损失函数和SIOU(scylla intersection over union)作为损失函数以解决正负样本不平衡问题并加快收敛速度。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全类平均精度达到84.88%,比原算法高9.92%,总体性能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人员穿戴 多分支深度卷积 双重注意力机制 多通道交互注意力 高效通道注意力
原文传递
硅烷偶联剂改性TiO_(2)掺杂对绝缘纸中水分子扩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健飞 王鑫 +2 位作者 王洋 李华强 朱庆东 《山东电力技术》 2023年第11期1-10,共10页
在变压器绝缘纸的改性研究中,纳米粒子和水分含量均是影响绝缘纸绝缘性能的重要因素,然而有关硅烷偶联剂改性TiO_(2)掺杂对绝缘纸中水分子扩散行为的影响尚未可知。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3种硅烷偶联剂改性前后TiO_(2)与绝缘纸的纳... 在变压器绝缘纸的改性研究中,纳米粒子和水分含量均是影响绝缘纸绝缘性能的重要因素,然而有关硅烷偶联剂改性TiO_(2)掺杂对绝缘纸中水分子扩散行为的影响尚未可知。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3种硅烷偶联剂改性前后TiO_(2)与绝缘纸的纳米尺度界面模型(未改性TiO_(2)/绝缘纸、KH570改性TiO_(2)/绝缘纸、KH792改性TiO_(2)/绝缘纸),并对不同界面模型中水分子的扩散行为进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未改性TiO_(2)/绝缘纸的界面模型中水分子的扩散系数最大,质心运动范围最广,且界面附近水分子分布最少;而在KH570和KH792改性TiO_(2)/绝缘纸界面模型中水分子的扩散系数及其质心运动范围减小,界面附近水分子分布浓度增大,且KH792改性后TiO_(2)对绝缘纸中水分子扩散的抑制能力最强。此外,通过分析水分子在3种界面模型中自由体积分数、相互作用能和氢键数目,诠释在上述不同模型中水分子扩散系数差异的物理机理。研究思路与结果为纳米粒子掺杂绝缘纸的改性实验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纸 水分子扩散 TiO_(2)掺杂 硅烷偶联剂 表面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