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CTA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脂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海仓 花欣 白勇勇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与研究冠心病患者CT血管成像(CTA)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脂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者7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CTA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检测两组血清脂蛋白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与研究冠心病患者CT血管成像(CTA)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脂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者7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CTA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检测两组血清脂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左室心肌重量、心外膜脂肪体积、每博输出量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的血清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冠心病组中,Pearson分析显示脂蛋白含量与左室心肌重量、心外膜脂肪体积、每博输出量呈现正相关性(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心肌重量、心外膜脂肪体积、每博输出量都为影响脂蛋白含量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伴随有血清脂蛋白的高表达与CTA影像学特征异常,两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血管成像 脂蛋白 相关性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早期动态增强CT扫描鉴别卵巢良性及恶性肿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军 蒋士杰 连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8期2230-2232,共3页
卵巢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卵巢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但由于早期诊断不明确,疾病确诊较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卵... 卵巢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卵巢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但由于早期诊断不明确,疾病确诊较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卵巢肿瘤的存活率普遍较低[2]。CT扫描是常用的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方法,但鉴别效果并不理想[3]。为进一步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本文就早期动态增强CT扫描鉴别卵巢良性及恶性肿瘤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动态增强CT扫描 饮食习惯 妇科疾病 恶性肿瘤 鉴别效果 早期诊断 逐年增加
下载PDF
眼眶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征象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立娟 赵廉 +2 位作者 王俊明 王栋 蒋士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9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眼眶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及MRI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SFT的临床、病理、CT及MRI资料。结果10例眼眶SFT均为单发肿块,1例复发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其余9例均为良性孤立性边界清晰肿块... 目的探讨眼眶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及MRI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SFT的临床、病理、CT及MRI资料。结果10例眼眶SFT均为单发肿块,1例复发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其余9例均为良性孤立性边界清晰肿块,病灶最大径15~70 mm;发生于肌锥外间隙4例、肌锥内外间隙2例、肌锥内间隙1例、泪囊区1例、泪腺区1例,弥漫性眶内生长并侵犯筛窦1例。8例行CT平扫,均表现为稍高密度肿块,平均CT值50 Hu,内未见钙化,1例眶壁骨质破坏。9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与脑皮质相比,T1WI等信号7例,稍低信号2例T2WI低信号7例,等信号1例,稍高信号1例,其内小血管流空影4例,小囊变影2例,囊变坏死1例,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7例,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增强特点为早期快速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结论眼眶内富血供单发肿块要考虑到SFT的可能,T2WI呈稍低信号,其内见小囊变影或小血管流空影,增强后病灶早期快速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是眼眶SFT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磁共振检查对MPNST的诊断价值对比
4
作者 陈君 连鹏 +2 位作者 蒋士杰 潘静 徐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5期183-185,共3页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CT、磁共振检查对MPN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MPNS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MRI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记录患者检查结果,将MSCT、MRI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CT、磁共振检查对MPN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MPNS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MRI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记录患者检查结果,将MSCT、MRI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比MSCT、MRI检查对MPNS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MSCT检查中MPNST患者确诊有6例,其诊断准确率为63.33%(19/30),漏诊率为40.00%(4/10),误诊率为35.00%(7/20);MRI检查中MPNST患者确诊有9例,其诊断准确率为86.66%(26/30),漏诊率为10.00%(1/10),误诊率为15.00%(3/20)。MSCT、MRI检查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准确率比较,MRI准确率为86.66%(26/30),明显高于MSCT检查63.33%(19/30)(P<0.05)。结论 MRI检查准确率高于MSCT,且漏诊率、误诊率低,对MPNST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 MPNS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眼附属器淋巴瘤的MRI特点分析
5
作者 杨立娟 赵廉 +3 位作者 王俊明 张晖 王栋 蒋士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OAL)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38只眼)OAL患者的MRI特点。结果单眼发病32例(91.4%),双眼发病3例(8.6%),累及眼睑、结膜18只眼(4... 目的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OAL)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38只眼)OAL患者的MRI特点。结果单眼发病32例(91.4%),双眼发病3例(8.6%),累及眼睑、结膜18只眼(47.4%),累及泪腺14只眼(36.8%),累及泪囊9只眼(23.7%),累及眼外肌9只眼(23.7%),累及2个以上部位23只眼(60.5%)。以眼外肌为参照,T1WI等信号29只眼(76.3%),稍高信号9只眼(23.7%);T2WI等信号26只眼(68.4%),稍高信号12只眼(31.6%),其内见低信号流空影4只眼(10.5%),伴发同侧副鼻窦炎症10只眼(26.3%);增强扫描轻度强化20只眼(52.6%),中度强化12只眼(31.6%),明显强化6只眼(15.8%);包绕眼球且未侵及球内结构32只眼(84.2%),其中30只眼球壁不变形。结论OAL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单眼多见,好发于眶隔前组织,并向眶内侵犯,多部位受侵,弥漫性铸型生长,易包绕眼球但眼球不变形是其特点,信号多均匀,增强扫描多呈轻-中度均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下载PDF
MRI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何承勇 王小飞 +1 位作者 徐华 杨军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631-632,共2页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液基波层扫描、HPV及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子宫颈MRI平扫及DWI检查。分别根据MRI平扫、DWI检查结果及...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液基波层扫描、HPV及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子宫颈MRI平扫及DWI检查。分别根据MRI平扫、DWI检查结果及二者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宫颈癌临床分期判断。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探查或治疗,对术中切除物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RI平扫、DWI检查结果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宫颈癌不同病理分期的符合率。结果MRI平扫联合DWI检查结果诊断宫颈癌临床分期符合率100.00%,高于单纯DWI检查;MRI平扫联合DWI检查结果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宫颈浸润及累及阴道的诊断符合率98.31%%,高于单纯DWI检查。结论MRI平扫联合DWI检查于术前诊断在宫颈癌分期符合率较高,利于临床医生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制定更适合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临床分期 磁共振成像技术 扩散加权成像技术 临床分期
下载PDF
MRI与CT对鞍区常见肿瘤的诊断效能对比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华 史振杰 +1 位作者 彭东 陈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对比MRI与CT对鞍区常见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9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RI及MSCT检查对鞍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析鞍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MRI检出垂体腺瘤25例,鞍区生殖细胞瘤1... 目的对比MRI与CT对鞍区常见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9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RI及MSCT检查对鞍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析鞍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MRI检出垂体腺瘤25例,鞍区生殖细胞瘤12例,颅咽管瘤20例,鞍区脑膜瘤18例,诊断正确率为94.37%;MSCT检查检出垂体腺瘤24例,鞍区生殖细胞瘤7例,颅咽管瘤12例,鞍区脑膜瘤17例,诊断正确率为77.22%,明显高于MSCT检查(P<0.05)。结论MSCT检查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鞍区瘤的影像学特点,MRI的总体诊断正确率高于MSCT,但是MSCT显示钙化的能力优于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鞍区肿瘤 诊断效能
下载PDF
MRI检测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检出率、病残率及病死率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成旭鸿 张鑫 +1 位作者 赵效杰 郭瑞娟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975-1976,共2页
目的分析MRI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的检出率、病残率及病死率,为临床老年疑似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70例。30例患者行MRI检查,40例患者行CT检... 目的分析MRI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的检出率、病残率及病死率,为临床老年疑似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70例。30例患者行MRI检查,40例患者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24 h内检出率、患者发病时间到确诊时间范围、脑梗死检出部位、脑梗死患者病残率、病死率。结果(1)MRI检查法检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24 h内检出率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法,且脑梗死部位检出数量高于CT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RI检查法检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至检出的时间明显较CT检查短(P<0.05);(3)MRI检查法检出脑梗死部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RI检查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病残率、病死率明显低于CT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具有检出率高、患者病残率及病死率均低的优势,MRI是更适合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明确诊断的有效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核磁共振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下载PDF
术前MRI增强扫描对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诊断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华 彭东 鲁龙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应用于脑胶质瘤(BG)分级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肿瘤微血管(MV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BG患者临床资料,以术中组织学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Ⅱ级组(n=35)、Ⅲ级组(n...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应用于脑胶质瘤(BG)分级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肿瘤微血管(MV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BG患者临床资料,以术中组织学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Ⅱ级组(n=35)、Ⅲ级组(n=21)与Ⅳ级组(n=28),比较三组DCE-MR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间隙体积分数(Ve)]及MVD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上述指标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Ktrans比较结果显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均P<0.05);Ⅱ级组Ve、MVD水平均明显低于Ⅲ级组与Ⅳ级组(均P<0.05),而Ⅲ级组、Ⅳ级组间比较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trans、Ve、MVD水平与BG病理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均r>0且P<0.05)。结论 BG术前DCE-MRI定量参数、MVD均与其病理分级关系密切,可为手术方案拟定或预后评估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脑胶质瘤 病理分级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儿童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士杰 王晓霞 +4 位作者 邵虹 薛潋滟 郭辰 胡立伟 杨立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CT平扫及增强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儿童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1例,继发性49例)CT表现。结果50例儿童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多样,根据CT表现可分... 目的探讨儿童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CT平扫及增强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儿童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1例,继发性49例)CT表现。结果50例儿童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多样,根据CT表现可分为5型:多发结节型、单发结节型、弥漫浸润型、邻近后腹膜淋巴瘤侵犯型及肾周肿块型。本组36例多发结节型,其中双侧多发34例,单侧多发2例;8例单发结节型,其中右侧单发6例,左侧单发2例;3例弥漫浸润型;2例邻近后腹膜淋巴瘤侵犯型;1例肾周肿块型。结论儿童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形式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对于准确诊断儿童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指导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及观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肾肿瘤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局部抗青光眼药物对老年青光眼患者眼表健康的影响
11
作者 王丽 宋玫侠 杨立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0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抗青光眼药物对老年青光眼患者眼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老年青光眼患者(70例,观察组)和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健康志愿者(70例,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眼表检测,比较两组的眼表检... 目的探讨局部抗青光眼药物对老年青光眼患者眼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老年青光眼患者(70例,观察组)和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健康志愿者(70例,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眼表检测,比较两组的眼表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基础泪液分泌长度、泪膜破裂时间均短于治疗前,泪液分泌量、基础泪液MUC5A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评分、干眼症状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各项眼表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眼表检测指标均较对照组差(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基础泪液分泌长度、泪液分泌量、基础泪液MUC5AC水平、泪膜破裂时间与干眼症状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评分与干眼症状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会对老年青光眼患者眼表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增加干眼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抗青光眼药物 眼表健康 泪膜功能
下载PDF
以急腹症就诊的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1例
12
作者 李恒 韩月东 +2 位作者 陈利军 蒋士杰 刘美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780-1780,1784,共2页
患者女,33岁。因突发下腹痛入院。查体腹肌略紧张,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阳性,下腹可见一纵行9年前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瘢痕。CA-125轻度升高。阑尾及盆腔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肌壁间见数个偏低回声结节、肿块,较大者约79 mm×65 mm... 患者女,33岁。因突发下腹痛入院。查体腹肌略紧张,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阳性,下腹可见一纵行9年前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瘢痕。CA-125轻度升高。阑尾及盆腔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肌壁间见数个偏低回声结节、肿块,较大者约79 mm×65 mm;阑尾区见大小约100 mm×48 mm的不均质偏低回声,CDFI可见少许血流信号。CT平扫显示下腹及盆腔内见散在多个结节状、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较大约4.8 cm×6.0 cm×6.2 cm,CT值约40~52 HU;子宫肌壁间肌瘤;MRI平扫显示多发病变与子宫肌瘤信号相仿,且右下腹肿块内信号不均,其周围见片状渗出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病 腹膜播散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CT检查在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测价值
13
作者 胡瑞丹 杨海仓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1年第5期856-857,共2页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检测价值。方法以8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均接受DSA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8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37例(46.25%)为急性阶段下肢DVT,其中3例为慢性阶段的DVT急性发...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检测价值。方法以8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均接受DSA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8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37例(46.25%)为急性阶段下肢DVT,其中3例为慢性阶段的DVT急性发作;43例(53.75%)为慢性期下肢DVT。急性期下肢DVT血栓范围较为广泛,多可波及整个下肢,血栓部位的血管腔可观测到明显扩张。慢性下肢DVT的CT表现为血管腔内存在不规律的低密度充盈缺损,波及范围存在限制性,血栓位置血管腔未见明显扩大。急性期下肢DVT患者下肢肌肉肿胀明显,肌肉之间缝隙模糊,皮下脂肪也存在肿胀,筋膜位置出现增厚。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可有效鉴别急性、慢性下肢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盆腔恶性肿瘤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DWI联合ADC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成旭鸿 张鑫 +1 位作者 赵效杰 郭瑞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7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DWI)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对脑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8年2月间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1例实施磁共振检查的脑部分肿瘤患者,均行头颅MRI常规平扫、常规增强扫描及DWI联合ADC检查。比较良恶...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DWI)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对脑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8年2月间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1例实施磁共振检查的脑部分肿瘤患者,均行头颅MRI常规平扫、常规增强扫描及DWI联合ADC检查。比较良恶性脑肿瘤间、肿瘤侧与对照侧间及高低级别脑胶质瘤间的DWI信号强度和ADC值,比较DWI信号强度、ADC值及DWI联合ADC对恶性脑肿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当b=400s/mm^2、600s/mm^2和1 000s/mm^2时,恶性组患者DWI信号强度高于良性组,ADC值低于良性组,高级别组患者DWI信号强度高于低级别组,ADC值低于低级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良性组和恶性组的DWI信号强度均高于对照组,AD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DWI联合AD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DWI信号强度和ADC值诊断(P <0. 05);DWI信号强度和ADC值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DWI信号强度和ADC值可用于鉴别脑肿瘤的良恶性及高、低级别胶质瘤,而取不同b值时得到不同的DWI信号强度和ADC值,且DWI联合ADC可明显提高DWI信号强度和ADC值对脑肿瘤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共振扩散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樊明 潘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96-2099,共4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地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968例纳入研究。记录碘对比剂注射前和注射后10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地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968例纳入研究。记录碘对比剂注射前和注射后10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分析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为(136.58±11.67)mmHg、(86.52±11.34)mmHg、(110.18±10.21)mmHg、(89.29±14.11)次/min,均显著高于注射前[(121.63±13.14)mmHg、(74.34±10.25)mmHg、(100.24±9.86)mmHg、(76.63±15.2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2.33、2.56、2.82,P均<0.05)。注射碘对比剂后超过60%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且相当一部分比例( >15%)的患者升高幅度超过2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心血管疾病史(OR=2.61,95%CI:1.22-5.37,P=0.011)和注射流率(OR=1.42,95%CI:1.03-4.73,P=0.027)。结论 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与既往心血管病史以及注射流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对比剂 CT增强扫描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