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间隙引流术对高位肛周脓肿病人肛门功能、创面愈合及血清激活素A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赵璐 孙兴伟 +1 位作者 王婷婷 陈怡 《安徽医药》 2025年第3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究三间隙引流术对高位肛周脓肿病人肛门功能、创面愈合及血清激活素A(ACTA)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西北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8例高位肛周脓肿病人,依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病人行传统... 目的探究三间隙引流术对高位肛周脓肿病人肛门功能、创面愈合及血清激活素A(ACTA)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西北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8例高位肛周脓肿病人,依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病人行传统切开引流术,研究组行三间隙引流术。比较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肛门功能;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疼痛因子及ACTA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18.25±2.36)d比(22.25±3.12)d]、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研究组术后7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协方差主体间效应检验显示,研究组病人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术后7 d研究组Wexner量表评分[(7.07±0.97)分比(9.47±1.49)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C反应蛋白(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CTA[(8.07±1.07)μg/L比(13.08±1.07)μg/L]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间隙引流术创面小,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减轻炎症反应,降低ACTA水平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保留肛门功能,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三间隙引流术 肛门功能 创面愈合 激活素A
下载PDF
Cape OX、SOX及替吉奥单药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术前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MMP-9、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怡 曹强 +2 位作者 杨佳员 高成栋 卓飞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3期3028-3031,共4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CapeOX)、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及替吉奥单药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术前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CapeOX)、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及替吉奥单药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术前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市长安区医院诊治的拟行胃癌手术的1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Cape OX组、SOX组和替吉奥单药组各50例。手术前后共化疗8个周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MMP-9、VEGF水平,并分析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及1年生存率。结果 Cape OX组、SOX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8.00%、88.00%和62.00%、92.00%,明显高于替吉奥单药组的38.00%、5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pe OX组和SOX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临床获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8个周期后,三组患者的MMP-9、VEGF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且Cape OX组、SOX组患者的MMP-9、VEGF水平分别为(82.24±19.15) ng/m L、(86.16±20.35) pg/m L和(79.43±18.24) ng/m L、(83.39±19.56) pg/m L,明显低于替吉奥单药组的(102.54±23.01) ng/mL、(114.52±27.34)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peOX组和SOX组患者化疗8个周期后的MMP-9、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eOX组和SOX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0.00%、36.00%,明显低于替吉奥单药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peOX组和SO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eOX组和SOX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2.00%、86.00%,明显高于替吉奥单药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peOX组和SO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eOX及SOX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的应用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临床获益率,降低MMP-9、VEGF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替吉奥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刚 薛孝斌 任冬莉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864-868,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西安市长安区医院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85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西安市长安区医院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85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之间、乳腺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之间的CD3^(+)、CD4^(+)、CD8^(+)、CD4^(+)/CD8^(+)比值差异,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D3^(+)、CD4^(+)、CD8^(+)、CD4^(+)/CD8^(+)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比值分别为(62.68±5.06)%、(28.55±4.39)%、0.87±0.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72±5.18)%、(36.66±4.62)%、1.37±0.33,CD8^(+)为(32.77±4.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76±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Ⅱ期患者的CD4^(+)、CD4^(+)/CD8^(+)比值分别为(29.87±4.83)%、0.93±0.29,明显高于Ⅲ期患者的(26.99±4.26)%、0.81±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D4^(+)、CD4^(+)/CD8^(+)比值分别为(30.23±4.70)%、0.95±0.3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27.31±4.42)%、0.82±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比值分别为(65.96±5.50)%、(33.17±4.61)%、1.14±0.31,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2.68±5.06)%、(28.55±4.39)%、0.87±0.28,CD8^(+)为(29.11±4.05)%,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2.77±4.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疾病控制(DC)共57例,疾病进展(PD)28例。DC患者的CD3^(+)、CD4^(+)、CD4^(+)/CD8^(+)比值分别为(67.18±4.73)%、(35.28±4.57)%、1.23±0.35,明显高于PD患者的(63.48±4.52)%、(28.87±4.33)%、0.96±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C患者的CD8^(+)为(28.69±4.17)%,略低于PD患者的(29.97±4.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D3^(+)、CD4^(+)、CD4^(+)/CD8^(+)比值的截点值分别为67.90%、30.65%、31.03%、1.04,AUC分别为0.633、0.851、0.521、0.784,灵敏度分别为75.00%、75.00%、85.71%、82.14%,特异性分别为49.12%、84.21%、28.07%、77.19%。结论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新辅助化疗可改善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其疗效与患者T淋巴细胞表达有关,CD4^(+)和CD4^(+)/CD8^(+)比值可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化疗 疗效 预测
下载PDF
胃癌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锌指蛋白13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薛孝斌 刘刚 任冬莉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9期2476-2479,共4页
目的研究锌指蛋白139 (ZNF13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西安市长安区医院就诊的78例胃癌患者,共分离出78份癌组织和42份转移淋巴结组织,记录... 目的研究锌指蛋白139 (ZNF13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西安市长安区医院就诊的78例胃癌患者,共分离出78份癌组织和42份转移淋巴结组织,记录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ZNF139、VEGF表达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原发灶中ZNF139、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ZNF139和VEGF表达率分别为78.57%、73.81%,明显高于其原发灶表达率的53.85%、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原发灶中ZNF139、VEGF表达率在不同肿瘤分化度、不同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原发灶中ZNF139、VEGF表达阳性率与肿瘤低分化、TNM高分期、淋巴结转移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 ZNF139、VEGF在区域淋巴结转移灶表达水平较原发灶高,两者表达水平与胃癌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原发灶 区域淋巴结转移灶 锌指蛋白13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胸乳路径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怡 曹强 +2 位作者 杨佳员 高成栋 卓飞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2期2925-2928,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胸乳路径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在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拟行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59例采用腹腔镜...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胸乳路径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在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拟行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59例采用腹腔镜下经胸乳路径甲状腺肿瘤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肿物质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和术后并发症(声音嘶哑、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疼痛程度、血肿形成、麻木抽搐)情况。在术后1 d、7 d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价瘢痕情况,采用语言描述(疼痛)评分(VRS)法评价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3.49±6.71)mL、术后引流量为(5.13±1.63)mL、住院时间为(4.85±1.41)d、切口长度为(2.57±0.67)cm,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34.83±7.42)mL、(7.85±1.71)m L、(7.63±1.43)d、(6.53±1.2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肿物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 d、7 d瘢痕评分分别为(6.03±1.03)分、(3.04±0.74)分、疼痛评分分别为(3.48±0.64)分、(2.14±0.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5±1.58)分、(5.35±1.58)分和(5.49±1.06)分、(2.56±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分别为(12.58±1.81)mg/L、(38.28±6.51)ng/L、(24.32±5.22)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9±1.96)mg/L、(47.62±7.49)ng/L、(38.44±4.5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胸乳路径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与机体损伤,在降低并发症的同时,提升美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甲状腺 胸乳路径 开放手术 切口长度 疼痛
下载PDF
磁锚定减戳孔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阑尾切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严小鹏 张苗苗 +5 位作者 何磊 杨松煊 张东 耿智敏 吕毅 白纪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5-225,共1页
患者女,40岁,以“间断右下腹不适10年,间断右上腹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麦氏点压痛阳性,右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B超:肝内可见一约20 mm×18 mm无回声区,壁薄光滑;胆囊约54 mm×13 mm,壁毛糙,囊腔暗区内一大小约... 患者女,40岁,以“间断右下腹不适10年,间断右上腹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麦氏点压痛阳性,右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B超:肝内可见一约20 mm×18 mm无回声区,壁薄光滑;胆囊约54 mm×13 mm,壁毛糙,囊腔暗区内一大小约10 mm×5 mm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胆总管未见扩张。诊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肝囊肿。全麻下行磁锚定辅助减戳孔腹腔镜胆囊切除、阑尾切除术。磁锚定配套器械如图1所示。取仰卧位于脐下做1 cm弧形切口置入穿刺器,在剑突下偏右穿刺置入戳卡,进磁锚定内置抓钳,利用钛合金组织钳将其夹于胆囊壶腹部位,患者右上腹壁外放置锚定磁体,锚定磁体吸引内置抓钳靶磁体并提起胆囊,调整锚定磁体于合适位置,充分显露胆囊三角,电钩打开表面浆膜,分离钳分离出胆囊管(图2),距胆总管4 mm处用血管夹夹闭胆囊管,靠近胆囊侧用1枚钛夹夹闭胆囊管,两夹之间剪断胆囊管,血管夹夹闭胆囊动脉,电钩离断胆囊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跳痛及肌紧张 麦氏点压痛 慢性阑尾炎 右上腹压痛 强回声光团 胆囊动脉 阑尾切除术 胆总管
原文传递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D联合化疗对乳腺癌MCF-7细胞化疗增敏效果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怡 曹强 +2 位作者 杨佳员 高成栋 卓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9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 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D联合化疗对乳腺癌MCF-7细胞化疗增敏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取乳腺癌细胞MCF-7(ER+, PR+)进行培养后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脂肪酸组、维生素D3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药物,脂肪酸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D联合化疗对乳腺癌MCF-7细胞化疗增敏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取乳腺癌细胞MCF-7(ER+, PR+)进行培养后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脂肪酸组、维生素D3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药物,脂肪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100μmol/L脂肪酸培养48h,维生素D3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10μmol/L的维生素D3培养48h,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入100μmol/L脂肪酸和10μmol/L维生素D3培养48h,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在生长方面,在显微镜下对细胞观察,与VD3或Omega-3脂肪酸单独作用相比,二者联合后,乳腺癌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血球计数板结果显示,VD3+DHA组显著低于DHA组,显著低于VD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细胞增殖方面,MCF-7细胞在VD3、DHA单独作用时,吸光值与对照组相差不大,而当VD3与DHA联用时,吸光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与VD3组和DHA组也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细胞凋亡方面,乳腺癌细胞经过VD3和Omega-3脂肪酸联合处理后,Q2和Q3的离散点数目与VD3和Omega-3脂肪酸单独处理后明显增多,联合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能够获得更高的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细胞化疗的基础上给予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维生素D治疗,能够明显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抑制,促进细胞的凋亡,从而增强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D 药物疗法 乳腺癌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