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亚硝酸盐对乳酸发酵缺氧-好氧SBR脱氮系统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霍小爱
袁林江
+3 位作者
罗大成
王茹
南亚萍
王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66-3972,共7页
在以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进水含有硝态氮的缺氧-好氧SBR脱氮除磷系统中,研究了投配亚硝态氮对该乳酸发酵系统除磷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初始投加亚硝酸盐的浓度分别为2、5、10 mg·L^-1时对系统的缺氧吸磷及好氧吸磷都产生了抑制...
在以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进水含有硝态氮的缺氧-好氧SBR脱氮除磷系统中,研究了投配亚硝态氮对该乳酸发酵系统除磷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初始投加亚硝酸盐的浓度分别为2、5、10 mg·L^-1时对系统的缺氧吸磷及好氧吸磷都产生了抑制作用,缺氧阶段的释磷量和释磷速率随进水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亚硝酸盐对缺氧期液相中乳酸和污泥中糖原的积累都有明显的影响,当亚硝酸盐浓度由0 mg·L^-1升至10 mg·L^-1时,乳酸浓度由14.06 mg·L^-1下降至1.56 mg·L^-1,相反污泥中糖原的含量从235.69 mg·g^-1上升至272.97 mg·g^-1(以VSS计,下同),并且在好氧阶段糖原的消耗量增加,污泥的吸磷量也随之增加.研究表明,亚硝酸盐对淀粉直接发酵成乳酸的过程及糖原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乳酸发酵菌
亚硝酸盐
糖原
乳酸
缺氧好氧SBR
原文传递
连续流系统中好氧段及沉淀段对污泥及其缺氧段脱氮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薛欢婷
袁林江
+1 位作者
刘小博
孙恒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75-3682,共8页
在好氧段3种溶解氧(DO)[3. 0~3. 5 mg·L^-1(Ⅰ阶段)、2. 0~2. 5 mg·L^-1(Ⅱ阶段)和1. 5~2. 0 mg·L^-1(Ⅲ阶段)]的A2/O实验系统,考察了本段及后续沉淀阶段污泥的变化,以及对系统缺氧段反硝化的影响,并与DO为1. 5~2. 0 mg&...
在好氧段3种溶解氧(DO)[3. 0~3. 5 mg·L^-1(Ⅰ阶段)、2. 0~2. 5 mg·L^-1(Ⅱ阶段)和1. 5~2. 0 mg·L^-1(Ⅲ阶段)]的A2/O实验系统,考察了本段及后续沉淀阶段污泥的变化,以及对系统缺氧段反硝化的影响,并与DO为1. 5~2. 0 mg·L^-1的缺氧-好氧(A/O)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沉淀阶段污泥开始发生反硝化作用,脱氮碳源由内、外碳源同时提供;沉淀污泥优先利用外碳源进行反硝化;好氧段DO为1. 5~2. 0 mg·L^-1时,沉淀阶段污泥的硝酸盐还原酶活力及反硝化活性最强,此时A2/O系统缺氧段的反硝化效果也最佳;在与A2/O系统相同污泥负荷下的A/O系统中,好氧段后污泥中细菌胞内残留的PHB含量要高于A2/O系统;A2/O系统沉淀段污泥的反硝化活性高于A/O系统,其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是A/O系统的1. 08倍;该污泥回流后,尽管硝态氮充分但A/O系统缺氧段反硝化效果却较A2/O系统差;沉淀阶段污泥的脱氮性能直接关系到缺氧段反硝化效果.因此,本研究认为在保证沉淀污泥反硝化不严重影响泥水分离的前提下,污水生物脱氮工程中应适当控制好氧段运行、维持沉淀池污泥适当反硝化来提升系统的脱氮效能,而不能仅仅是考虑控制缺氧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系统
生物脱氮
活性污泥
反硝化作用
硝酸盐还原酶活力
原文传递
题名
亚硝酸盐对乳酸发酵缺氧-好氧SBR脱氮系统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霍小爱
袁林江
罗大成
王茹
南亚萍
王骞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水资源环境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66-397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078304)
文摘
在以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进水含有硝态氮的缺氧-好氧SBR脱氮除磷系统中,研究了投配亚硝态氮对该乳酸发酵系统除磷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初始投加亚硝酸盐的浓度分别为2、5、10 mg·L^-1时对系统的缺氧吸磷及好氧吸磷都产生了抑制作用,缺氧阶段的释磷量和释磷速率随进水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亚硝酸盐对缺氧期液相中乳酸和污泥中糖原的积累都有明显的影响,当亚硝酸盐浓度由0 mg·L^-1升至10 mg·L^-1时,乳酸浓度由14.06 mg·L^-1下降至1.56 mg·L^-1,相反污泥中糖原的含量从235.69 mg·g^-1上升至272.97 mg·g^-1(以VSS计,下同),并且在好氧阶段糖原的消耗量增加,污泥的吸磷量也随之增加.研究表明,亚硝酸盐对淀粉直接发酵成乳酸的过程及糖原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均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产乳酸发酵菌
亚硝酸盐
糖原
乳酸
缺氧好氧SBR
Keywords
lactic acid producing fermentation bacteria
nitrite
glycogen
lactic acid
anoxic aerobic SBR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连续流系统中好氧段及沉淀段对污泥及其缺氧段脱氮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薛欢婷
袁林江
刘小博
孙恒锐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水资源环境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75-368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304,50878180)
文摘
在好氧段3种溶解氧(DO)[3. 0~3. 5 mg·L^-1(Ⅰ阶段)、2. 0~2. 5 mg·L^-1(Ⅱ阶段)和1. 5~2. 0 mg·L^-1(Ⅲ阶段)]的A2/O实验系统,考察了本段及后续沉淀阶段污泥的变化,以及对系统缺氧段反硝化的影响,并与DO为1. 5~2. 0 mg·L^-1的缺氧-好氧(A/O)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沉淀阶段污泥开始发生反硝化作用,脱氮碳源由内、外碳源同时提供;沉淀污泥优先利用外碳源进行反硝化;好氧段DO为1. 5~2. 0 mg·L^-1时,沉淀阶段污泥的硝酸盐还原酶活力及反硝化活性最强,此时A2/O系统缺氧段的反硝化效果也最佳;在与A2/O系统相同污泥负荷下的A/O系统中,好氧段后污泥中细菌胞内残留的PHB含量要高于A2/O系统;A2/O系统沉淀段污泥的反硝化活性高于A/O系统,其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是A/O系统的1. 08倍;该污泥回流后,尽管硝态氮充分但A/O系统缺氧段反硝化效果却较A2/O系统差;沉淀阶段污泥的脱氮性能直接关系到缺氧段反硝化效果.因此,本研究认为在保证沉淀污泥反硝化不严重影响泥水分离的前提下,污水生物脱氮工程中应适当控制好氧段运行、维持沉淀池污泥适当反硝化来提升系统的脱氮效能,而不能仅仅是考虑控制缺氧段.
关键词
连续流系统
生物脱氮
活性污泥
反硝化作用
硝酸盐还原酶活力
Keywords
continuous-flow system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activated sludge
denitrification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亚硝酸盐对乳酸发酵缺氧-好氧SBR脱氮系统除磷的影响
霍小爱
袁林江
罗大成
王茹
南亚萍
王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原文传递
2
连续流系统中好氧段及沉淀段对污泥及其缺氧段脱氮能力的影响
薛欢婷
袁林江
刘小博
孙恒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