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6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柯熙政:勇当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领头雁 实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新飞跃
1
作者 柯熙政 《中国高新科技》 2020年第18期5-7,共3页
积极探索不畏前行针对授时设备的基准问题,柯熙政建立了一种多尺度数据融合模型,将小波原子时算法应用于工程实践,以提高时间尺度的频率稳定度。相关技术获批2项发明专利和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并获2007年度陕西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01... 积极探索不畏前行针对授时设备的基准问题,柯熙政建立了一种多尺度数据融合模型,将小波原子时算法应用于工程实践,以提高时间尺度的频率稳定度。相关技术获批2项发明专利和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并获2007年度陕西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稳定度 西安理工大学 发明专利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小波原子 现代信息技术 融合模型
下载PDF
西安理工大学无线光通信系统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柯熙政 杨尚君 +1 位作者 吴加丽 钟禧瑞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48,共23页
总结了国内外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无线光通信系统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分类,同时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在该领域的工作,包括有波前测量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无波前测量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波前校正、偏摆镜和变形镜组合的波前... 总结了国内外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无线光通信系统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分类,同时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在该领域的工作,包括有波前测量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无波前测量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波前校正、偏摆镜和变形镜组合的波前校正、空间光光纤耦合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等。自适应光学技术可有效修正无线光通信系统中由大气湍流引起的畸变波前,提高耦合效率和通信性能。虽然这些方法在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中尚不完善,但不失为人们在该领域进行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自适应光学 大气湍流 波前畸变 波前校正
下载PDF
西安理工大学通信专业课程设置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太飞 《新西部》 2019年第15期49-50,共2页
本文结合西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办学实际,分析了通信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和不足,认为在现有学分制的体系下,通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优化: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宗旨;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三个方面进行课程优化。
关键词 通信工程专业 学分制 课程优化 实践能力培养
下载PDF
西安理工大学中德双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探索
4
作者 王睿 张艳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6年第2期22-22,共1页
本文分析研究了西安理工大学与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合作三十年来,从本科双学历教育发展到研究生双学历教育的历程与经验,探讨了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提出了适合两校合作的双学历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方法。
关键词 西安理工大学 印刷包装工程学院 中德双学历 学位授予
下载PDF
中德双重学历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以西安理工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双重学历教育项目为例
5
作者 余权 缪亚林 +1 位作者 张旻 郭倩 《西部素质教育》 2022年第14期58-60,共3页
为了培养专业人才,文章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首先简介了中德双重学历教育项目,然后分析了国际合作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后提出了中德双重学历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关键词 中德双重学历研究生 培养质量 国际合作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基础课程群高质量思政建设:理念、体系和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征 孙强 +1 位作者 李芳 冉宝春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针对国家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紧迫需求,西安理工大学建立了适用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工程基础课程群,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本文从国际、国内现状出发,阐述了课程群高质量思政建设的内涵、途... 针对国家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紧迫需求,西安理工大学建立了适用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工程基础课程群,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本文从国际、国内现状出发,阐述了课程群高质量思政建设的内涵、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 课程群 大思政观
下载PDF
基于GPRS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终端的设计与工程实现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锋 潘永湘 毛芳仁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7,62,共5页
针对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等要求,指出无线通信以其方便、快捷和廉价的优势可弥补传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PackedRadioService)的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 针对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等要求,指出无线通信以其方便、快捷和廉价的优势可弥补传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PackedRadioService)的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方案。在简要介绍配电网系统整体结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论述系统的核心部分——GPRS数据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工程实现。设计的系统已投入电表集抄的实际应用中;实践表明具有实时性强、传输速率快、数据吞吐量大、可靠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自动化 数据采集 GPRS TCP/IP
下载PDF
地方院校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弋英民 刘涵 +3 位作者 焦尚彬 辛菁 季瑞瑞 刘庆丰 《教学研究》 201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针对地方院校工程教育在评价体系、培养机制、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以培养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自动化领域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建立了具有可持... 针对地方院校工程教育在评价体系、培养机制、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以培养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自动化领域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建立了具有可持续改进机制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引领下,形成了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工程教育 实践性教学
下载PDF
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第一堂思政课教学设计
9
作者 杨玉峰 吴婷 +1 位作者 邵军虎 张颖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
针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学一年级新生特点,抓住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通过第一堂思政课把思政元素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介绍我国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史以及当前国际环境对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的影响,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我国通信行业的... 针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学一年级新生特点,抓住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通过第一堂思政课把思政元素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介绍我国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史以及当前国际环境对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的影响,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在爱国的同时也了解自己的专业,使他们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方向、不迷茫,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规划自己的成长之路,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工程 无线电台 思政元素 5G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紫外光信息收集方法
10
作者 赵太飞 郭佳豪 +1 位作者 辛雨 王璐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8,共16页
针对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无人机信息收集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紫外光非直视通信收发仰角自适应调整的信息收集方法。建立了无人机的移动、通信、信息收集和能耗模型,以时间、能量和通信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 针对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无人机信息收集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紫外光非直视通信收发仰角自适应调整的信息收集方法。建立了无人机的移动、通信、信息收集和能耗模型,以时间、能量和通信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为了让无人机获得更优的飞行方向、飞行速度以及紫外光收发仰角的决策,设计了一套适合信息收集任务的奖励函数,并对经典的深度双Q网络算法加入双目标网络、熵正则化和优先经验回放等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相比经典的深度双Q网络算法,在时间效率上至少提高了13%,能量消耗至少减少了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息收集 紫外光非直视通信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双Q网络
下载PDF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自动化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11
作者 程刚 焦尚彬 刘涵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16-1721,共6页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工程实践能力,构建高水平的创新实训平台是必不可缺的条件。结合行业背景和地方院校的自动化类专业特色,以具体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三轴运动控制实训平台构建为例,按照标准...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工程实践能力,构建高水平的创新实训平台是必不可缺的条件。结合行业背景和地方院校的自动化类专业特色,以具体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三轴运动控制实训平台构建为例,按照标准工业自动化产品设计流程,从平台的硬件构建到软件设计,从基本功能实现到创新型功能设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将所学课程知识充分理解且综合运用方能实现。该实训平台的构建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适应当今我国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创新能力 自动化 运动控制 实训平台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佳铖 程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5期177-180,共4页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人工智能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优化设备维护和管理。在生产线上,人工智能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预测潜在故障,并及时进行维护,从而避免生...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人工智能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优化设备维护和管理。在生产线上,人工智能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预测潜在故障,并及时进行维护,从而避免生产中断。此外,人工智能还能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分析生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提出改进建议。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不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降低维护成本,为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工业自动化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生产流程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接入情况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适应性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健 林涛 +3 位作者 李龙 沈兵兵 同向前 张志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7-12,共6页
为了应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挑战,分析了分布式光伏的短路电流特征和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短路电流的影响,指出当分布式光伏接入上游母线时,依据故障电流的传统故障定位策略完全适应。给出了分布式光伏接入馈线情形下的最不利条件... 为了应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挑战,分析了分布式光伏的短路电流特征和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短路电流的影响,指出当分布式光伏接入上游母线时,依据故障电流的传统故障定位策略完全适应。给出了分布式光伏接入馈线情形下的最不利条件,并分析了能够满足传统故障定位策略要求的适应范围。为了满足分布式光伏超出适应范围的故障定位要求,论述了两种应对方法,即重合闸与分布式光伏脱网特性配合法和基于方向元件法。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配电网发生三相或两相短路,由光伏供出的短路电流都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的1.5倍;在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不超过馈线载流量25%的条件下,电缆馈线基本都能满足传统故障定位规则要求、架空馈线绝大部分能满足传统故障定位规则要求。论述的两种应对方法能够满足分布式光伏超出适应范围的故障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配电自动化 分布式光伏 短路电流 故障定位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的办公自动化工作流建模 被引量:6
14
作者 鲁晓锋 王新房 +1 位作者 李燕 李爱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893-1895,共3页
基于Petri网的建模方法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直观的图形表示,是对工作流建模和分析的理想工具。通过对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发文管理实例的描述,提出了一个基于Petri网办公自动化工作流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正确性验证,提高了办公自动化... 基于Petri网的建模方法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直观的图形表示,是对工作流建模和分析的理想工具。通过对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发文管理实例的描述,提出了一个基于Petri网办公自动化工作流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正确性验证,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工作流 办公自动化 建模
下载PDF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库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窦玉东 余健明 +1 位作者 同向前 高煜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80-83,共4页
针对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时应用中存在的缺陷 ,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实时数据库系统的构成及数据对象的分类 ,提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库模型 ,并对其数据库结构、事务处理进行了设计。该模型在变电站... 针对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时应用中存在的缺陷 ,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实时数据库系统的构成及数据对象的分类 ,提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库模型 ,并对其数据库结构、事务处理进行了设计。该模型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 实时数据库系统 面向对象 线程
下载PDF
信息与控制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涵 张晓晖 +4 位作者 邓毅 李琦 辛菁 钱富才 马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8-80,共3页
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省级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总结了创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有效经验,包括提高实验教学师资的整体水平、创新管理与运行机制、完善多层次实验教... 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省级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总结了创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有效经验,包括提高实验教学师资的整体水平、创新管理与运行机制、完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工程 实验示范中心 信息与控制 自动化
下载PDF
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弋英民 刘涵 钱富才 《教学研究》 2012年第1期68-70,74,共4页
针对目前传统理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提出基于多主体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建立以理论教学(教师)、学生、实践性环节培养等多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多主体之间建立交互式的教学信息互动模式。以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为应用背景,介... 针对目前传统理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提出基于多主体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建立以理论教学(教师)、学生、实践性环节培养等多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多主体之间建立交互式的教学信息互动模式。以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为应用背景,介绍了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含义、实施方法、实施效果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体 交互式 实践性教学
下载PDF
地方院校自动化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丁 刘军 +2 位作者 刘涵 张晓晖 李琦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年第S2期103-106,共4页
地方院校自动化专业应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本文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技术发展对自动化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注... 地方院校自动化专业应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本文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技术发展对自动化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并实践了自动化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1433"培养模式,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创新型应用人才 反馈型 分类培养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的变电站自动化软件的实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健明 孙宏丽 杨文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64,共3页
介绍基于Internet的变电站自动化软件中Web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及实现 ,并论述了该应用程序采用的最新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式、JSP/Servlet编程方法、数据库连接池、JavaBean等技术。指出其具有跨平台性、执行效率高 ,用户与服... 介绍基于Internet的变电站自动化软件中Web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及实现 ,并论述了该应用程序采用的最新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式、JSP/Servlet编程方法、数据库连接池、JavaBean等技术。指出其具有跨平台性、执行效率高 ,用户与服务器交互实时性强等优点 ,可做为基于Internet的变电站自动化软件系统中Web应用程序的典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自动化软件 NTERNET 数据采集 SCADA 应用程序 电力系统 电网
下载PDF
工业自动化通用组态软件──“组态王”的功能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32
20
作者 孙旭霞 李生民 张维娜 《仪器仪表用户》 2001年第4期29-31,共3页
对“组态王”软件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其在系统控制、通讯和图形等方面设计的实现方法,列举了它在水电站监控系统中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 组态软件 水电站 监控系统 工业自动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