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器航迹角系统有限时间跟踪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春丽 田旭 严雷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5,共7页
针对不确定飞行器航迹角系统航迹倾角的跟踪控制问题,给出了有限时间跟踪控制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AILC)方法。通过控制输入量舵面偏角来控制飞行器航迹倾角,使得飞行器航迹倾角的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于零,其中引入了典型的收敛... 针对不确定飞行器航迹角系统航迹倾角的跟踪控制问题,给出了有限时间跟踪控制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AILC)方法。通过控制输入量舵面偏角来控制飞行器航迹倾角,使得飞行器航迹倾角的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于零,其中引入了典型的收敛级数来处理模型中的不确定部分,并利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定理给出了严格的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航迹角 有限时间跟踪 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 Lyapunov稳定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生物启发式变结构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晓敏 刘丁 +1 位作者 辛菁 张友民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7-106,共10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反演轨迹跟踪控制中的速度跳变与速度跟踪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生物膜电压模型和反演滑模方法的移动机器人生物启发式变结构轨迹跟踪控制系统。首先基于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位姿跟踪回路,即利用生物启发式膜电压模型... 针对移动机器人反演轨迹跟踪控制中的速度跳变与速度跟踪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生物膜电压模型和反演滑模方法的移动机器人生物启发式变结构轨迹跟踪控制系统。首先基于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位姿跟踪回路,即利用生物启发式膜电压模型获取虚拟的位姿误差信号,并结合Lyapunov函数设计反演控制器来解决速度跳变;然后考虑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设计速度跟踪回路,构造基于组合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力矩控制器来保证速度跟踪;接下来,根据Lyapunov理论对所提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证明;最后,以iRobot Create移动机器人为控制对象进行直线、圆和折线轨迹跟踪控制的仿真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初始阶段和拐点处的跟踪误差、速度和力矩,验证了所提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生物膜电压模型 轨迹跟踪 反演控制 滑模变结构
下载PDF
离散时间Markov跳变系统动态输出反馈有限时间H∞控制
3
作者 李艳恺 陈晨 +2 位作者 刘丁 穆凌霞 黄伟超 《控制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625,共9页
研究基于动态输出反馈的离散Markov跳变系统有限时间H∞控制问题.针对实际系统中状态不可测和存在外界扰动的情况,提出动态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同时基于有限时间H∞控制理论和Markov跳变系统理论,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 研究基于动态输出反馈的离散Markov跳变系统有限时间H∞控制问题.针对实际系统中状态不可测和存在外界扰动的情况,提出动态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同时基于有限时间H∞控制理论和Markov跳变系统理论,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获取可行的充分条件.所提方法给出了较为宽松的矩阵不等式解耦方案,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最后,通过数值案例验证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Markov跳变系统 有限时间稳定 动态输出反馈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 H_∞控制
原文传递
具有主动阻尼特征的LCL并网逆变器状态反馈控制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琦 李锐 +2 位作者 张永平 任碧莹 孙向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98-1707,共10页
网侧阻抗波动与数字控制延迟会影响到LCL滤波器型并网逆变电源的稳定运行。针对该问题,在考虑到数字延迟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并进行状态反馈特征分析,据此研究一种具备主动阻尼特征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公... 网侧阻抗波动与数字控制延迟会影响到LCL滤波器型并网逆变电源的稳定运行。针对该问题,在考虑到数字延迟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并进行状态反馈特征分析,据此研究一种具备主动阻尼特征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公共耦合点电压作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该状态变量反馈对网侧阻抗波动引入的稳定性问题的改善作用。另外,在仅对网侧电感电流采样的基础上,研究对逆变电流进行状态重构与离散系统状态拓展方法,并通过这些状态变量的反馈控制设计,改善系统的稳定裕度与参数适应性。通过仿真与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证明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并网逆变器 状态反馈 状态重构 稳定问题
下载PDF
基于光伏集成变换器的发电系统工作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琦 刘佳昊 +4 位作者 孙向东 杨惠 任碧莹 安少亮 康渊荣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7-63,共7页
对于光伏阵列部分阴影问题,提出由光伏组件和与其并联的双向反激变换器组成的光伏组件集成变换器(PVMIC),并由PVMIC组成新型光伏发电系统。针对PVMIC的睡眠、馈能、旁路二极管、DC module4种工作模式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各种工作模式的... 对于光伏阵列部分阴影问题,提出由光伏组件和与其并联的双向反激变换器组成的光伏组件集成变换器(PVMIC),并由PVMIC组成新型光伏发电系统。针对PVMIC的睡眠、馈能、旁路二极管、DC module4种工作模式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各种工作模式的运行条件,使得新型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根据运行条件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保证系统始终工作在最优状态,所以该系统即使在阴影条件下也具有较高的系统转换效率和更大的光伏阵列输出功率。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其解决阴影问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部分阴影 光伏组件集成变换器
下载PDF
一种用于并网电流控制器的有源高频阻尼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琦 李锐 +2 位作者 任碧莹 孙向东 陈寿洛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3,共6页
在数字控制器的应用中,并网逆变器的电感电流控制增益总是受到电感值、控制频率以及数字控制器实现时的控制延时限制。增加控制增益和提高系统稳定裕度之间存在固有矛盾。因此,针对大增益引起的谐波和稳定性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提出... 在数字控制器的应用中,并网逆变器的电感电流控制增益总是受到电感值、控制频率以及数字控制器实现时的控制延时限制。增加控制增益和提高系统稳定裕度之间存在固有矛盾。因此,针对大增益引起的谐波和稳定性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提出了一种虚拟高频阻尼方法(VHD)来解决数字控制器对于电流控制增益的限制,并且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流预测(CP)单元。Matlab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虚拟高频阻尼方法的有效性,并且电流环增益得到了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器 稳定性问题 电流控制 谐波 有源阻尼方法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等比例分数阶系统建模
7
作者 李灵芝 黄姣茹 +2 位作者 钱富才 陈超波 刘玉双 《自动化与仪表》 2020年第6期80-83,96,共5页
分数阶模型可以真实准确地描述系统。利用阶次等比例分布概念,讨论了分数阶系统的频域辨识;采用粒子群算法建立等比例分数阶模型,实现了分数阶模型的系数和阶次的同时辨识;基于搭建的实验平台,通过软件仿真,分别采用粒子群算法与传统阶... 分数阶模型可以真实准确地描述系统。利用阶次等比例分布概念,讨论了分数阶系统的频域辨识;采用粒子群算法建立等比例分数阶模型,实现了分数阶模型的系数和阶次的同时辨识;基于搭建的实验平台,通过软件仿真,分别采用粒子群算法与传统阶次扫描方法建立分数阶模型。结果表明,采用粒子群算法建立的分数阶模型性能更好,更接近于真实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等比例阶次的分数阶系统 频域辨识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调节 被引量:13
8
作者 任海鹏 陈琦 +1 位作者 张亮亮 李洁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71-2580,共10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借由控制器设计达到模拟同步发电机外特性的效果,改善了含有新能源的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根据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可调的特点,可采用参数自适应调节优化系统动态性能.但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调节仍存在两方面不...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借由控制器设计达到模拟同步发电机外特性的效果,改善了含有新能源的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根据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可调的特点,可采用参数自适应调节优化系统动态性能.但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调节仍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方面,大范围调整阻尼下垂系数和虚拟转动惯量,对系统储能裕量要求高;另一方面,暂态调节过程中存在功率超调现象,对电力设备不利.本文引入输出速度反馈调节系统阻尼,为改善系统暂态稳定性提供了方便的调节手段;其次,根据系统暂态功角特性,提出了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缩短了调节时间,将频率偏差减小至允许范围内,改善了电网频率调节的暂态性能,同时抑制了功率超调.最后,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控制策略优于现有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暂态稳定性 虚拟同步发电机 系统阻尼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人工鱼群算法的符号回归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庆 任海鹏 +1 位作者 姚俊良 刘龙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0-354,共15页
针对现有符号回归方法仅关注拟合误差而忽略模型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的人工鱼群算法,将拟合误差与模型复杂度同时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以二叉堆对语法树编码,优良分支得以稳定地遗传和继承,也更易解码.在引入蒙版、邻域、... 针对现有符号回归方法仅关注拟合误差而忽略模型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的人工鱼群算法,将拟合误差与模型复杂度同时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以二叉堆对语法树编码,优良分支得以稳定地遗传和继承,也更易解码.在引入蒙版、邻域、小生境、拥挤度等概念的基础上,设计和定义了适用于二叉堆编码的随机游动、觅食、追尾、逃脱等人工鱼行为算子.详尽的实验表明,提出算法在符号回归过程中能获取高质量的Pareto解.此外,对从Pareto前沿上选取折衷解及降低算法内存开销的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回归 多目标优化 语法树 二叉堆
下载PDF
混沌光纤通信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姚俊良 孙郁哲 任海鹏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光纤以超高带宽、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等突出优点,在有线高速信息传输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非线性混沌理论的不断发展,基于混沌理论的安全高效通信方法是光纤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提出的混沌光源生成方... 光纤以超高带宽、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等突出优点,在有线高速信息传输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非线性混沌理论的不断发展,基于混沌理论的安全高效通信方法是光纤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提出的混沌光源生成方法、基于同步的混沌光纤传输方案、混沌加密方法及相关技术的实验室测试和商用光纤测试情况进行全面回顾,系统分析了各类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光纤通信的需求状况和混沌理论的最新进展,讨论了未来混沌光纤通信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思路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混沌光源 混沌保密 商用光纤网络
下载PDF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不连续矢量调制技术研究
11
作者 张琦 李江江 +1 位作者 张鹏 孙向东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2-37,共6页
为优化传统三维空间矢量调制(3DSVM)下三相四桥臂逆变电路的电能传输效率,结合不连续脉宽调制技术(DPWM),研究将3DSVM进行不连续化的可行性与实现方法。利用线性变换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对空间矢量进行扇区划分,并对各扇区开关矢量选择... 为优化传统三维空间矢量调制(3DSVM)下三相四桥臂逆变电路的电能传输效率,结合不连续脉宽调制技术(DPWM),研究将3DSVM进行不连续化的可行性与实现方法。利用线性变换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对空间矢量进行扇区划分,并对各扇区开关矢量选择方式以及各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与归纳,依据不同计算规则获得4种具体的不连续三维空间矢量调制策略(D3DSVM)。对4种D3DSVM下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畸变率以及开关损耗与传输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搭建了仿真与实验平台,对所研究的调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矢量调制 谐波分析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 不连续脉宽调制
下载PDF
基于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的气固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
12
作者 弋英民 胡香儒 +2 位作者 解瑞东 张良 孙路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5-179,共5页
针对气固两相流参数测量中信号噪声先验知识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的气固两相流交流电信号处理方法,利用浮点型DSP-TMS320F28335处理器采集静电传感器的交流电信号,并对采集到的信号利用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算法进... 针对气固两相流参数测量中信号噪声先验知识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的气固两相流交流电信号处理方法,利用浮点型DSP-TMS320F28335处理器采集静电传感器的交流电信号,并对采集到的信号利用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处理,按照均方误差最小准则来调节滤波器权值达到最优,实现最优滤波。最后,在气固两相流流速测量实验平台上,对气固两相流固相流速进行实时在线测量。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提高气固两相流流速的测量精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交流电信号 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苹果树果实目标检测实验设计
13
作者 闫彬 邵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5年第4期5-8,共4页
为了在提高苹果树果实目标识别模型检测精度的同时减小模型体积,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的轻量化改进模型,用于苹果树果实目标识别,并设计了相关实验。对YOLOv5s网络架构进行改进,在骨干网络中替换嵌入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在提高苹果树果实目标识别模型检测精度的同时减小模型体积,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的轻量化改进模型,用于苹果树果实目标识别,并设计了相关实验。对YOLOv5s网络架构进行改进,在骨干网络中替换嵌入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测试集图像,改进模型对苹果树果实目标的平均识别精度为92.4%,单张图像的识别时间为37ms,模型体积为11.2MB。与YOLOv5s相比,改进模型平均识别精度提高了0.9%,识别速率提高了16%,模型体积压缩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果实识别 深度学习 实验设计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抗差融合的UKF弹道跟踪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姣茹 李灵芝 +2 位作者 高嵩 钱富才 王敏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7-82,共6页
弹道跟踪测量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测量机制自身的问题,测量数据不可避免存在异常值等。传统的加权观测融合估计算法往往直接对来自各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忽略了数据质量问题对滤波精度的影响。为解决此问题,在加权观测融... 弹道跟踪测量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测量机制自身的问题,测量数据不可避免存在异常值等。传统的加权观测融合估计算法往往直接对来自各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忽略了数据质量问题对滤波精度的影响。为解决此问题,在加权观测融合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抗差估计理论,根据观测融合值与融合预测值,计算测量融合残差向量、抗差权重因子和融合观测向量等价协方差阵,实现了异常值的实时分离与修正,解决了融合过程中由于测量数据存在污染导致弹道数据处理精度下降的问题。同时引入平方根滤波思想,避免了常规UKF中误差协方差矩阵非正值引起的滤波散度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估计精度高,计算负担小,能有效地减小测量误差对弹道定轨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跟踪 抗差估计 数据融合 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基于联合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文卿 马笑 刘涵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70-1780,共11页
为进一步提高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的细节信息和整体对比度,降低伪影和噪声,考虑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联合低秩稀疏分解方法将红外和可见光源图像分别分解... 为进一步提高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的细节信息和整体对比度,降低伪影和噪声,考虑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联合低秩稀疏分解方法将红外和可见光源图像分别分解成共同低秩分量、特有低秩分量和特有稀疏分量;其次,利用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方法对特有低秩分量进行融合;然后,采用区域能量融合策略实现特有稀疏分量融合;最后,共有低秩分量与融合后的特有低秩分量和特有稀疏分量相加得到最终融合图像。在Nato-camp、Bristol Eden Project和TNO公共测试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测试了所提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9种融合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红外图像中的目标信息和保留可见光图像的背景信息,熵、互信息、标准差、视觉信息保真度、差异相关系数之和和Q Y客观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联合低秩稀疏分解 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 区域能量 稀疏表示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注意力机制的化工故障分类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颖川 黄姣茹 钱富才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8-174,共7页
针对现有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处理高维度且动态特征明显的化工生产过程中观测的数据时,存在无法识别长时间依赖关系、精确度不够的问题,对长短时记忆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attention机制的分类模型,以田纳西-伊斯曼仿真平... 针对现有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处理高维度且动态特征明显的化工生产过程中观测的数据时,存在无法识别长时间依赖关系、精确度不够的问题,对长短时记忆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attention机制的分类模型,以田纳西-伊斯曼仿真平台的仿真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波阈值去噪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对模型分类效果进行验证,比较了本文模型与改进前的模型,最后通过t-sne算法绘制样本数据及在模型各层输出特征向量在二维空间的分布图。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故障分类时能达到92.71%的召回率与93.05%的准确率,相对改进前的模型分别提高了16.84%与13.66%,对数据特征的学习效果更好,更适用于化工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attention机制 故障诊断
原文传递
RLV末端能量管理段三维鲁棒制导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穆凌霞 余翔 张友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62-1171,共10页
针对传统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末端能量管理段(TAEM)制导方法在精度和实时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三维鲁棒制导方法,提高扰动情形下的返回精度。首先,转换RLV时域制导模型为以高度为自变量的等效模型,设计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制导算法... 针对传统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末端能量管理段(TAEM)制导方法在精度和实时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三维鲁棒制导方法,提高扰动情形下的返回精度。首先,转换RLV时域制导模型为以高度为自变量的等效模型,设计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制导算法,根据运载器当前状态生成满足动力学、末端和动压约束的状态轨线及制导指令;输入指令至RLV时域制导模型,一个制导周期后根据当前飞行状态更新制导指令,抵抗气动、大气及质量偏差等扰动。标称和扰动两种情形下的仿真验证了制导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 末端能量管理段 三维鲁棒制导 滑模制导
下载PDF
基于局部熵的级联故障模型初始负载定义方式
18
作者 董昂 吴亚丽 +1 位作者 任远光 冯梦琦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5,共8页
复杂网络中失效节点或边产生的级联效应,严重时将导致整个网络瘫痪。初始负载的定义方式对级联故障模型分析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采用度定义缺乏拓扑信息及介数定义计算量过大,充分利用网络的拓扑信息和节点的邻域信息,首次提出了基... 复杂网络中失效节点或边产生的级联效应,严重时将导致整个网络瘫痪。初始负载的定义方式对级联故障模型分析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采用度定义缺乏拓扑信息及介数定义计算量过大,充分利用网络的拓扑信息和节点的邻域信息,首次提出了基于局部熵的初始负载定义方式。典型的复杂网络级联故障模型实例,验证了所提局部熵定义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级联故障 局部熵 初始负载
下载PDF
融合改进蚁狮算法和T-S模糊模型的噪声非线性系统辨识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小国 刘丁 景坤雷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9-766,共8页
针对传统的T-S模糊辨识方法难以准确辨识含噪声的非线性系统问题,将噪声信号和系统的其他输入变量一起作为模糊前件的输入,采用具有动态随机搜索和寻优半径连续收缩机制的改进蚁狮算法优化模糊前件的结构参数,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实现模... 针对传统的T-S模糊辨识方法难以准确辨识含噪声的非线性系统问题,将噪声信号和系统的其他输入变量一起作为模糊前件的输入,采用具有动态随机搜索和寻优半径连续收缩机制的改进蚁狮算法优化模糊前件的结构参数,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实现模糊后件的参数辨识.数值仿真表明,所提出的辨识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噪声的影响,经过改进蚁狮算法优化后的T-S模糊模型辨识效果更好.最后,将所提出方法用于直拉硅单晶生长热模型的辨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辨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狮算法 T-S模糊模型 噪声 非线性系统 直拉硅单晶
原文传递
高速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时变参数在线辨识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谢国 张丹 +5 位作者 黑新宏 钱富才 曹源 蔡伯根 高橋聖 望月宽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81,共11页
针对高速列车纵向动力学特性,分析了牵引力、制动力、阻力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考虑了天气和线路对高速列车运行状态造成的随机干扰,以及机械磨损和运行环境对列车模型结构参数造成的随机影响,建立了噪声干扰下的高速列车纵向动力学参... 针对高速列车纵向动力学特性,分析了牵引力、制动力、阻力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考虑了天气和线路对高速列车运行状态造成的随机干扰,以及机械磨损和运行环境对列车模型结构参数造成的随机影响,建立了噪声干扰下的高速列车纵向动力学参数化状态空间模型,利用期望极大化准则,计算了列车模型参数的条件数学期望,并结合粒子滤波理论估计了参数粒子下的列车状态;基于贝叶斯后验概率理论,建立了高速列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时变参数辨识方法,估计了列车的实时状态,并在噪声与参数分布均属于高斯分布、噪声属于高斯分布与参数属于指数分布、噪声属于伽玛分布与参数属于高斯分布的3种工况下,进行了蒙特卡洛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3种工况下,高速列车位移和速度的估计值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列车模型参数估计值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满足实际系统需求,因此,在高斯或伽玛噪声的干扰下,针对给定概率分布的时变参数,本方法均能实现系统状态的估计和模型参数的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随机干扰 状态估计 参数辨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