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中和”背景下油气储层保护技术教学探究
1
作者 陈世军 薛丹 +2 位作者 陈刚 吴亚 李善建 《现代盐化工》 2024年第5期4-6,共3页
“油气储层保护技术”课程是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之一。在油气储层保护技术教学中,引入“碳中和”的概念,CCUS兼顾能源与环境两大主题,是实现碳减排的最优选择,CCUS也是解决我国发展中减碳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油... “油气储层保护技术”课程是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之一。在油气储层保护技术教学中,引入“碳中和”的概念,CCUS兼顾能源与环境两大主题,是实现碳减排的最优选择,CCUS也是解决我国发展中减碳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油气储层保护技术”教学中,为实现减碳降碳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碳中和”理念,通过学科交叉渗透,突破传统专业界限,并吸收当代学术新思想,丰富本课程教学内容,拓展油气储层保护技术专业课程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储层保护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储层保护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建设探究
2
作者 陈世军 陈刚 +1 位作者 李善建 武攀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5期141-144,共4页
“储层保护原理与技术”课程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课程设立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时了解钻井、完井、增产改造、采油、提高采收率等作业全过程的每个实施过程,涉及保护储层的实验方法、基本原理、研究思路和最新进展,逐... “储层保护原理与技术”课程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课程设立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时了解钻井、完井、增产改造、采油、提高采收率等作业全过程的每个实施过程,涉及保护储层的实验方法、基本原理、研究思路和最新进展,逐步确立系统思维方式、系统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有效解决各种作业环节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和油气层损害问题,将来在工作中自觉地使用并发展储层保护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课程特点与内容,进行了优化混合式教学设计、案例库建设、习题库、课程考核、课程思政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课程教学建设的探究,进一步提升课程的理论深度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保护 课程教学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超声协同处理油气田含油废水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介明 鱼涛 +3 位作者 单巧利 马锐 张帆 赵浚凯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1期1-9,23,共10页
油气田含油废水是一个多相复杂的体系,通常由固体杂质、可溶性气体、无机盐、多环芳烃、微生物等物质组成,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由于超声技术具有产生空穴效应,生成·OH等特点,可高效降低废水中COD含量,... 油气田含油废水是一个多相复杂的体系,通常由固体杂质、可溶性气体、无机盐、多环芳烃、微生物等物质组成,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由于超声技术具有产生空穴效应,生成·OH等特点,可高效降低废水中COD含量,提高水中除油及降黏效率。因此,超声协同常规污水处理技术经常被用于含油废水的进一步处理。本文以近年来相关文献为基础,首先介绍了超声单独处理技术的相关研究,着重综述了超声-气浮法、超声-生物法、超声-臭氧法等组合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效果,总结了不同协同处理技术的优劣势,最后分析并讨论了超声协同处理技术在油气田含油废水领域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以期为超声协同处理技术在油气田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协同 油气田 含油废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市政污水回注对储层伤害评价研究
4
作者 张军连 薛琪昊 +4 位作者 杨彩玲 马岚婷 胡向阳 鱼涛 屈撑囤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32-39,共8页
针对采油厂市政污水回注对环境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吴起采油厂的市政污水为例,开展扫描电镜(SEM)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油藏潜在伤害分析、黏土稳定性评价研究等,探究其回注对储层的伤害程度,并作以评价。结果表明:SEM分析出岩... 针对采油厂市政污水回注对环境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吴起采油厂的市政污水为例,开展扫描电镜(SEM)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油藏潜在伤害分析、黏土稳定性评价研究等,探究其回注对储层的伤害程度,并作以评价。结果表明:SEM分析出岩心致密程度很高,有较大的孔隙。XRD分析出岩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所含的主要元素为氧、钙、硅、铝、铁等。砂岩储层黏土矿物含量越多,渗透率相对越低,越容易对储层造成伤害。对于速敏性损害,采油厂的23-33-3井、23-9-4井、21-33-3井、38-218井采出水均为弱速敏性;对于水敏性伤害,4个层位的井采出水均呈现出弱水敏性。对于盐敏性伤害,需注意保持外来流体的矿化度高于临界矿化度,盐敏性伤害程度将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伤害 敏感性 回注污水
下载PDF
微生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博 李娜娜 +5 位作者 陈景辉 于恒 屈撑囤 杨鹏辉 李荣华 何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石油烃污染会恶化土壤环境,严重危害土壤生态系统,在其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本文系统介绍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通过调研国内外微生物修复机理、影响因素、菌种构成及耦合方式等方... 石油烃污染会恶化土壤环境,严重危害土壤生态系统,在其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本文系统介绍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通过调研国内外微生物修复机理、影响因素、菌种构成及耦合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微生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技术的特点,最后结合政策、法规及标准等导向性因素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 土壤修复技术 微生物 耦合技术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医疗废弃物用于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综合性实验设计
6
作者 顾雪凡 臧芸蕾 +2 位作者 王棚 韩创辉 陈刚 《化学世界》 CAS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本-硕学段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验技能,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渗透“医疗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这一理念,以废弃口罩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系列聚丙烯基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综合性实验,评价... 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本-硕学段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验技能,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渗透“医疗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这一理念,以废弃口罩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系列聚丙烯基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综合性实验,评价其降黏效果。该实验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用于油田应用化学领域,将实验技能与现场作业相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油田现场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降黏剂降黏机理,掌握其在不同环境的降黏剂评价方法和数据处理能力,进而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资源化利用 稠油降黏 综合实验
原文传递
陕西省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景辉 马云 +1 位作者 郭毅 屈撑囤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10期1-12,共12页
收集整理陕西省下辖10个地级市的表层土壤9种重金属(As、Co、Cr、Cu、Mn、Ni、Pb、Zn、Cd)含量、3个主要国民经济指标(GDP、人均GDP、常住人口)、8种污染物排放量(工业固废、工业废水、COD、NH 3-N、工业废气、SO_(2)、NO_(x)、烟(粉)尘... 收集整理陕西省下辖10个地级市的表层土壤9种重金属(As、Co、Cr、Cu、Mn、Ni、Pb、Zn、Cd)含量、3个主要国民经济指标(GDP、人均GDP、常住人口)、8种污染物排放量(工业固废、工业废水、COD、NH 3-N、工业废气、SO_(2)、NO_(x)、烟(粉)尘)和7个大气环境监测指标(空气质量指数AQI、PM 2.5、PM 10、SO_(2)、NO_(2)、CO、O_(3))数据。研究陕西省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利用ArcGIS软件研究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地统计学方法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As和Mn的最高含量出现在西安,Cr、Cu和Ni的最高含量出现在渭南,Co、Pb、Zn和Cd的最高含量分别出现在榆林、铜川、宝鸡和商洛。地累积污染指数I geo的均值排序为:Cd>Co>Pb>Cu>Zn=Ni>Cr>Mn>As。As与Mn、Zn之间存在正相关性,Cr与Cu、Ni的相关性较好,Co、Pb和Cd与其他元素相关性不明显。Cr、Cu和Ni主要来自工业源,As、Mn和Zn主要来自自然源和交通源,Co和Cd主要来自工业源和农业源,Pb主要来自工业源和交通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ARCGIS 空间分布 主成分分析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含油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方炯 李强 +2 位作者 吴玉曼 鱼涛 陈刚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总结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目前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资源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理两大类。其中,资源化处理技术涉及溶剂萃取、热解、超声波、热洗涤和调剖处理等方法,无害... 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总结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目前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资源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理两大类。其中,资源化处理技术涉及溶剂萃取、热解、超声波、热洗涤和调剖处理等方法,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焚烧、固化、氧化和生物处理等方法及对含油污泥残渣综合利用。详细论述分析和对比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作用原理,为含油污泥的资源化、无害化高效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处理技术 综合利用
下载PDF
负载型零价过渡金属在双氧化体系下降解高稳定油田污染物
9
作者 白兵兵 杨晨晔 +3 位作者 豆龙龙 周瑞 张洁 汤颖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0,共8页
过硫酸盐单一氧化技术在过渡金属活化下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存在氧化剂投加量过大、pH适用范围窄和金属离子浸出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应对上述问题,采用浸渍还原法将过渡金属Cu负载至水滑石(LDHs)载体上,得到高分散负载型零价... 过硫酸盐单一氧化技术在过渡金属活化下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存在氧化剂投加量过大、pH适用范围窄和金属离子浸出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应对上述问题,采用浸渍还原法将过渡金属Cu负载至水滑石(LDHs)载体上,得到高分散负载型零价铜固体催化剂(Cu^(0)@LDHs)。通过Cu^(0)@LDHs活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H_(2)O_(2)-Na_(2)S_(2)O_(8))双氧化体系降解油田高聚物羟丙基瓜尔胶(HPG)。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pH为3~11的范围内,H_(2)O_(2)-Na_(2)S_(2)O_(8)双氧化体系对HPG均能保持较高的降解效果,25 min内降解率皆高于76.30%,且120 min后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3.91%。Cu^(0)@LDHs循环再生5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其对HPG的降解效率能保持在80%以上。在此过程中,·OH和SO_(4)^(·-)是主要活性物种并且二者间存在协同作用。反应前后Cu^(0)@LDHs的XRD、SEM、BET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所表现出的高活性主要归结于高度分散在水滑石载体表面的Cu^(0)具有良好的活性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过硫酸钠 双氧化体系 羟丙基瓜尔胶 负载型零价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中国33个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特征与潜在风险
10
作者 陈景辉 郭毅 +1 位作者 杨博 屈撑囤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5,共14页
收集整理了中国33个城市的表层土壤重金属(As、Co、Cr、Cu、Mn、Ni、Pb、Zn、Cd、Hg)含量,城镇化指标(GDP、常住人口、机动车保有量),大气环境监测指标(空气质量指数AQI、PM_(2.5)、PM_(10)、SO_(2)、NO_(2)、CO和O_(3)),研究了33个城... 收集整理了中国33个城市的表层土壤重金属(As、Co、Cr、Cu、Mn、Ni、Pb、Zn、Cd、Hg)含量,城镇化指标(GDP、常住人口、机动车保有量),大气环境监测指标(空气质量指数AQI、PM_(2.5)、PM_(10)、SO_(2)、NO_(2)、CO和O_(3)),研究了33个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和潜在风险。结果表明:各个城市土壤重金属As、Co、Cr、Cu、Mn、Ni、Pb、Zn、Cd、Hg的平均含量分别是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12、1.75、1.21、1.69、1.16、1.13、1.75、1.66、4.18、2.87倍。土壤重金属地累积指数(I_(geo))均值排序为Cd(1.48)>Hg(0.93)>Pb(0.23)>Co(0.22)>Cu(0.17)>Zn(0.14)>Cr(-0.31)>Mn(-0.37)>Ni(-0.41)>As(-0.42)。中国八大社会经济区域内梅罗污染指数顺序为西南地区(7.07)>长江中游地区(6.84)>北部沿海地区(6.81)>东部沿海地区(4.09)>南部沿海地区(3.82)>东北地区(3.12)>黄河中游地区(2.76)>大西北地区(3.73)。不同重金属元素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大小顺序为Cd>Hg>As>Pb>Co>Cu>Ni>Cr>Mn>Z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665.15。城市土壤中Cu、Mn、Pb和Zn之间相关性较好,但是与城镇化指标、大气环境监测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 空间分布 主成分分析 城市土壤
下载PDF
基于校园PM_(10)监测及重金属风险评价的综合性教学实验设计
11
作者 马岚婷 王新强 +2 位作者 鱼涛 屈撑囤 吴龙飞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219-222,共4页
本综合性实验以大学校园大气中颗粒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校园不同功能区内颗粒物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对暴露在此环境下学生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该综合性实验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强化实验设计原则、采样点设置、... 本综合性实验以大学校园大气中颗粒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校园不同功能区内颗粒物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对暴露在此环境下学生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该综合性实验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强化实验设计原则、采样点设置、监测方法、元素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等知识点,有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能够使学生体会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优化课程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实验 大气监测 PM_(10) 重金属分析 环境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PMS活化的类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许一凡 陈思 +3 位作者 鱼涛 陈帅 闫凤平 屈撑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过一硫酸盐(PMS)活化的类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应用领域广阔,多孔结构载体(如碳基材料、分子筛或MOFs)的引入可有效提高体系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改善金属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及稳定性,抑制金属浸出。本文综述了在PMS活化的类Fen... 过一硫酸盐(PMS)活化的类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应用领域广阔,多孔结构载体(如碳基材料、分子筛或MOFs)的引入可有效提高体系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改善金属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及稳定性,抑制金属浸出。本文综述了在PMS活化的类Fenton高级氧化技术中,过渡金属-碳基材料、过渡金属-分子筛以及MOFs等复合体作为非均相催化剂活化PMS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和载体差异对活化机理的影响,提出了未来催化剂改进提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一硫酸盐 催化剂 类FENTON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3
13
作者 陈刚 王鹏 +3 位作者 赵毅 仝坤 张洁 孙培哲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废弃钻井液污染大、种类多、处理难,给水质和土壤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近些年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对废弃钻井液的处理技术也提出了新要求。概述了9种不同处理方法及其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固化法、热解吸法、化学强化固液分离法... 废弃钻井液污染大、种类多、处理难,给水质和土壤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近些年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对废弃钻井液的处理技术也提出了新要求。概述了9种不同处理方法及其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固化法、热解吸法、化学强化固液分离法、不落地技术和多种技术联用等处理技术,并对几种现行的主流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各类方法的发展前景,得出多种技术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分析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在于如何低能耗、高效率地实现对废弃钻井液的资源化处理,具体工作既要包含污染物的源头、过程和结果控制,也要加强管理和相关制度的建立,综合开发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处理技术 资源化利用 技术展望
下载PDF
石油降解菌的复配及降解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小康 鱼涛 +2 位作者 李红 杜明明 屈撑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1-317,324,共8页
为了高效修复陕北定边油田附近的原油污染土壤,从当地含油污染土壤中筛选了5株原油降解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的降解菌种类,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究和建立高效的混合菌修复体系并分析菌株的降解产物,选用表面活性... 为了高效修复陕北定边油田附近的原油污染土壤,从当地含油污染土壤中筛选了5株原油降解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的降解菌种类,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究和建立高效的混合菌修复体系并分析菌株的降解产物,选用表面活性剂Tween80刺激微生物进一步提高对石油的降解效率。研究表明,从含油污染土壤中筛选的5株原油降解菌株分别为D-1纤维单胞菌、D-3黏质沙雷氏菌、C-2无色杆菌、D-5不动杆菌和A-3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测定菌株在LB培养基和石油培养基中生长状态、GC-MS分析菌株降解石油的残留组分,将筛选的D-5、C-2、A-3进行复配,各菌株对原油降解的影响效果D-5>A-3>C-2,菌株最佳复配比D-5∶C-2∶A-3=5∶1∶5。在温度35℃、pH 7.5、摇床转速180 r/min、菌液加量6%,Tween80含量为5 cmc的降解条件下,混合菌群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可以达到87.12%,有效促进原油污染土壤的高效修复。图12表6参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菌 鉴定 复配 表面活性剂 降解率
下载PDF
高效石油降解菌群的构建及其耐盐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彦 李红 +1 位作者 王帆 屈撑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19,共6页
以原油降解率为目标,考察了5株石油烃降解菌对原油的降解情况,确定铜绿假单胞菌、氧化微杆菌、中间苍白杆菌3株菌接种量以体积比1∶1∶1混合后,原油降解率最高达74.1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氧化微杆菌对饱和烃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中间... 以原油降解率为目标,考察了5株石油烃降解菌对原油的降解情况,确定铜绿假单胞菌、氧化微杆菌、中间苍白杆菌3株菌接种量以体积比1∶1∶1混合后,原油降解率最高达74.1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氧化微杆菌对饱和烃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中间苍白杆菌只能够降解部分烷烃。探究了不同盐度对筛选出的3株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体培养基中盐质量浓度从10 g/L上升到50 g/L时,3株菌均能生长,随着含盐质量浓度的增加,菌株浓度依次减少,生长活性减弱,细胞膜通透性变大,细胞失水,导致细胞表面出现褶皱和凹痕,细胞壁变薄,细胞质减少,严重影响了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石油烃降解菌 原油降解率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阳离子型胺类页岩抑制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16
作者 勇志华 白兵兵 +3 位作者 刘全兴 贾俊 陈磊 汤颖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2-798,共7页
在复杂油气藏钻探过程中,井壁失稳会导致钻井周期延长和开发成本上升。目前,常用的泥页岩抑制剂存在抑制性能不足,用量大以及配伍性差的缺点。因此,研发一种抑制性强且具有良好稳定性以及配伍性的钻井液处理剂,对于开发复杂地层非常规... 在复杂油气藏钻探过程中,井壁失稳会导致钻井周期延长和开发成本上升。目前,常用的泥页岩抑制剂存在抑制性能不足,用量大以及配伍性差的缺点。因此,研发一种抑制性强且具有良好稳定性以及配伍性的钻井液处理剂,对于开发复杂地层非常规油气藏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手段,以环氧氯丙烷与三乙醇胺为原料,研制出一种具有强抑制性能的季铵类阳离子抑制剂。岩心线性膨胀实验和岩屑滚动回收实验结果表明,该抑制剂表现出优异的性能。1%抑制剂作用下岩心线性膨胀率由62.43%降低至19.02%,岩屑滚动回收率从12.84%提升至60.31%。结合抑制剂表征结果分析得到该抑制剂通过静电作用抑制粘土的水化膨胀和分散,利用其多羟基官能团与粘土晶片之间的氢键作用实现抑制剂在粘土颗粒表面的吸附固定,从而有效抑制膨润土的水合、膨胀和分散,达到复杂地层开发应用的要求,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抑制剂 季铵盐 阳离子 钻井液性能 水化膨胀
下载PDF
降低某油田采油污水处理中污泥产生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云 白海涛 +2 位作者 杨立华 付伟 崔海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69,73,共4页
针对陕北某油田处理采油污水絮凝剂投加量和污泥产生量大的特点,采用"先回流污泥后絮凝"的方法进行降低污泥产生量研究,探讨了常规简单絮凝和"先回流污泥后絮凝"处理中污水pH、絮凝剂投加量、回流污泥量等因素对污... 针对陕北某油田处理采油污水絮凝剂投加量和污泥产生量大的特点,采用"先回流污泥后絮凝"的方法进行降低污泥产生量研究,探讨了常规简单絮凝和"先回流污泥后絮凝"处理中污水pH、絮凝剂投加量、回流污泥量等因素对污泥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回流污泥后絮凝"处理工艺能显著降低絮凝剂用量和污泥产生量,其中PAC和PAM投加量分别降低81.25%和50%,污泥产生量降低48.40%。处理后污水可达到SY/T 5329-1994回注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污水 絮凝 回流污泥 污泥产生量
原文传递
汉中地产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8
作者 潘雪 杨博 屈撑囤 《广州化工》 2025年第3期79-82,共4页
多酚类物质具有生理活性,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其含量也是评价茶叶的优劣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针对地产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研究,汉中地区尚有不足。为了弥补汉中地区地产茶叶研究空缺,提升汉中茶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设计... 多酚类物质具有生理活性,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其含量也是评价茶叶的优劣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针对地产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研究,汉中地区尚有不足。为了弥补汉中地区地产茶叶研究空缺,提升汉中茶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设计实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汉中地区地产茶叶的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在明确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作为最佳提取条件的基础上,针对从茶叶提取的茶多酚,进行了浓度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波提取茶多酚过程中,溶剂为75%的乙醇时提取效果最好,经酒石酸亚铁标准曲线法计算得出汉中地产茶叶茶多酚含量为3.28%±0.06%,高于其他地区茶饮平均水平;甲基橙褪色吸光光度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其最大值为97.9%,可以消除人体过多的·OH,在人体内可发挥更好的生理作用。此次研究的结果对综合评价汉中地产茶叶品质,提高汉中地区茶饮知名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抗氧化性 乙醇 分光光度计
下载PDF
煤气化渣的改性及其在水泥增强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丁天昱 王龙江 +1 位作者 鱼涛 陈刚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了解决煤气化渣在工业生产中大量产生但难以得到有效利用,以及传统水泥材料的强度提升受限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煤气化渣的改性以及在水泥中的应用。采用特定的溶剂,在适宜的温度和搅拌条件下,对煤气化渣进行改性处理,再将改性后的煤气... 为了解决煤气化渣在工业生产中大量产生但难以得到有效利用,以及传统水泥材料的强度提升受限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煤气化渣的改性以及在水泥中的应用。采用特定的溶剂,在适宜的温度和搅拌条件下,对煤气化渣进行改性处理,再将改性后的煤气化渣作为掺合料加入水泥中,评价了其作用效能。结果显示,随着煤气化渣的掺量增加,水泥强度先升后降,掺量为15%时强度最优。使用溶剂对煤气化渣进行改性,15%掺量下,2.5%的改性剂可使水泥块7d和28d的抗压强度分别达到2.15MPa和7.0MPa。在水泥碎石中,3%的改性剂可使水泥块7d和28d的抗压强度达到12MPa和18MPa。本文优化了煤气化渣的改性条件,优选了掺量和改性剂用量,将其掺入水泥后,提升了水泥基材料的强度,为煤气化渣在水泥工业中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改性剂 水泥工业
下载PDF
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景辉 郭毅 +1 位作者 杨博 屈撑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58-2069,共12页
收集整理了中国33个省会城市(除中国台北)的表层土壤重金属(As、Co、Cr、Cu、Mn、Ni、Pb、Zn、Cd、Hg)和国外10个城市的5种重金属元素(As、Cu、Pb、Zn和Cd)质量分数数据,研究了中国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分布特征,进行了污染源调... 收集整理了中国33个省会城市(除中国台北)的表层土壤重金属(As、Co、Cr、Cu、Mn、Ni、Pb、Zn、Cd、Hg)和国外10个城市的5种重金属元素(As、Cu、Pb、Zn和Cd)质量分数数据,研究了中国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分布特征,进行了污染源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As、Co、Cr、Cu、Mn、Ni、Pb、Zn、Cd、Hg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是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12、1.75、1.21、1.69、1.16、1.13、1.75、1.66、4.18、2.87倍。省会城市之间的重金属质量分数差异很大,Cu、Mn和Zn的最高质量分数出现在昆明,Ni和Pb的最高质量分数出现在上海,而As、Co、Cr、Cd和Hg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长春、兰州、西宁、长沙和北京。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5.35,属于重度污染。中国与国外10个城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相比略有差异,As和Cd的质量分数分别高于澳大利亚Kembla和伊朗Kerman,Cu质量分数远远低于所选择的10个国外城市,Pb质量分数水平是罗马尼亚Baia Mare的1/20,Zn质量分数约为俄罗斯Karabash的1/10。3种暴露途径对儿童和成人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I)大小顺序均表现为As>Cr>Mn>Pb>Ni>Cu>Hg>Cd>Zn,As非致癌风险最高,主要由手-口摄入引起。4种致癌重金属(As、Cr、Ni、Cd)对儿童和成人的重金属致癌风险系数(CR)大小顺序为Cr>As>Ni>Cd,成人和儿童的终生致癌风险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城市土壤 健康风险评价 暴露途径 省会城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