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8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梁家河精神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青春智扶”活动的开展——以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为例
1
作者 蔡雨初 杨宝华 余翔 《经贸实践》 2018年第23期254-254,共1页
以梁家河精神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实践育人在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以陕西地区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基层,利用所学知识文化扶贫,开展青春智扶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梁家河精神。
关键词 梁家河精神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 青春智扶 思想政治教育
原文传递
能源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章结兵 张亚婷 +1 位作者 任秀彬 贺新福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5期198-200,共3页
陕西是能源大省,煤炭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的具备能源化工专业知识的高技术人才,笔者所在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在此背景下已建立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 陕西是能源大省,煤炭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的具备能源化工专业知识的高技术人才,笔者所在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在此背景下已建立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现对我校能源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实践探索进行阐述,为已开设或有规划开设能源化工专业相关院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化工 课程体系 实践探索
下载PDF
CdZnTe晶片4种化学钝化工艺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登峰 李园园 +1 位作者 汪晓芹 杨志远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42,共3页
常用于X射线和γ射线探测器中的CdZnTe(CZT)晶片经机械抛光后表面存在损伤层和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划痕,采用溴甲醇(Br2-CH3OH)腐蚀可有效去除损伤层和划痕,使表面变得光亮平整。但经Br2-CH3OH腐蚀的表面富Te而产生较大的表面漏电流,为此,... 常用于X射线和γ射线探测器中的CdZnTe(CZT)晶片经机械抛光后表面存在损伤层和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划痕,采用溴甲醇(Br2-CH3OH)腐蚀可有效去除损伤层和划痕,使表面变得光亮平整。但经Br2-CH3OH腐蚀的表面富Te而产生较大的表面漏电流,为此,采用H2O2溶液,NH4F/H2O2溶液,KOH-KCl溶液+NH4F/H2O2溶液二步法和溴水4种湿法化学钝化工艺,对CZT晶片表面进行了钝化处理,并对比了其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二步法钝化效果最好,表面漏电流降低4个数量级,NH4F/H2O2对CZT晶片表面的钝化效果较好,表面漏电流降低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 CDZNTE晶片 化学抛光 表面漏电流 探测器
下载PDF
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谈大学生能力培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润兰 杨再文 +1 位作者 康洁 朱雪丹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4年第5期495-498,共4页
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的必然趋势。为提升大学生的各项能力,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能力的策略,包括在实验教学中结合理论知识,... 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的必然趋势。为提升大学生的各项能力,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能力的策略,包括在实验教学中结合理论知识,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设计合作性强和探究性课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实践、合作及创新能力,对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物理化学实验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学院制在国外大学的发展及对我国大学学院制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剑 赵玉龙 周涛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2年第4期447-450,460,共5页
学院制最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产生,近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学院制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国外学院制具有实体性、发展性、特色性和包容性等的共同点,为我国高校学院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国外学院制成功经验的启发下,当前,... 学院制最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产生,近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学院制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国外学院制具有实体性、发展性、特色性和包容性等的共同点,为我国高校学院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国外学院制成功经验的启发下,当前,在我国高校学院制改革中,学院管理体制构建要确保学院的实体性地位,学院管理模式应采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学院组建应坚持发展学科原则,学院设置应坚持情境原则和特色发展原则,学院治理模式应坚持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基础上的院长负责制,方可进一步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入进行,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有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大学 学院制改革 发展历程 特点 启示
下载PDF
化学与化工系开放实验室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兰英 李天良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4年第3期7-9,共3页
本文从该校化学与化工系实行开放实验室的背景和具体操作方式,分析总结了开放实验室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办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实验室 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 运行办法
下载PDF
对陕西能源化工企业发展的建议——基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分析
7
作者 刘国阳 周探伟 +1 位作者 余翔 贾朝博 《新西部(下旬·理论)》 2016年第12期17-18,共2页
文章介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背景与形势,对陕西能源化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也对政府部门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采取有效对策,力促发展。而政府应从国家层面加强对已建示范项目的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降低... 文章介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背景与形势,对陕西能源化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也对政府部门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采取有效对策,力促发展。而政府应从国家层面加强对已建示范项目的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税费,提高煤化工产业的竞争力;严格审批程序,重点支持产业"一体化"发展;由政府牵头搭建企业技术革新平台;借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促建西部地区能源化工经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能源化工企业 发展现状 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践
下载PDF
化学工艺学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8
作者 任秀彬 王丽娜 +1 位作者 章结兵 张亚婷 《化工高等教育》 2023年第4期43-47,109,共6页
教学模式多样化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础。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以新工科建设为行动指南,采用研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完成“自学—分析—质疑—讨论”的学习过程。实践表明,研讨... 教学模式多样化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础。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以新工科建设为行动指南,采用研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完成“自学—分析—质疑—讨论”的学习过程。实践表明,研讨式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工艺学课程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化学工艺学 研讨式教学
下载PDF
教-赛融合促进《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9
作者 刘国阳 贺新福 +1 位作者 汪广恒 章结兵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3期277-279,294,共4页
基于化工分离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化工分离工程》课程作为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工设计竞赛作为《化工分离工程》专业知识应用的有效实践方式,以化工分离设计的专业能力要求在化... 基于化工分离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化工分离工程》课程作为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工设计竞赛作为《化工分离工程》专业知识应用的有效实践方式,以化工分离设计的专业能力要求在化工设计竞赛中的应用为出发点,从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优化以及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教学实践本文提出基于教-赛融合促进《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分离工程 化工设计 教-赛融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碳基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琦钰 高利军 +4 位作者 苏宇航 马晓博 王翊丞 张亚婷 胡超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53-2772,共20页
利用电化学还原技术将二氧化碳(CO_(2))转化为高能燃料或高值化学品是提升CO_(2)利用附加值、缓解CO_(2)排放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风电、水电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转化与存储方式之一,对间歇性电能“削峰填谷”意义重大。实现高效电化学... 利用电化学还原技术将二氧化碳(CO_(2))转化为高能燃料或高值化学品是提升CO_(2)利用附加值、缓解CO_(2)排放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风电、水电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转化与存储方式之一,对间歇性电能“削峰填谷”意义重大。实现高效电化学还原CO_(2)的关键之一在于创制高性能的电催化材料。综述了碳基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还原CO_(2)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探讨了本征缺陷碳材料、掺杂碳材料、碳基复合材料和整体式碳材料的结构特点以及与电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构效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展望了碳基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还原CO_(2)领域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催化剂 多孔炭 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 单原子催化剂 杂原子掺杂
下载PDF
α-Fe_(2)O_(3)/炭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分析
11
作者 林港 张亚婷 +4 位作者 张娜娜 张婷 索轲 李可可 朱由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7-131,139,共6页
采用电沉积技术将α-Fe_(2)O_(3)均匀负载在静电纺丝炭纳米纤维上,制备α-Fe_(2)O_(3)/炭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物理吸附对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并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技... 采用电沉积技术将α-Fe_(2)O_(3)均匀负载在静电纺丝炭纳米纤维上,制备α-Fe_(2)O_(3)/炭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物理吸附对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并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技术考察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α-Fe_(2)O_(3)/炭纳米纤维(α-Fe_(2)O_(3)/CNF-3)复合材料相比单纯炭纳米纤维(CNF)有着更丰富的介孔结构,有利于离子和电子的低电阻传输。同时,α-Fe_(2)O_(3)/CNF-3复合电极材料结合了双电层电容和赝电容的优良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g下,电解液为6mol/L KOH时,其比电容值可达330.1F/g,是炭纳米纤维电极的3.76倍,并且经过8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91.45%,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纳米纤维 α-Fe_(2)O_(3) 电沉积 电极材料
原文传递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基于二级学院微信公众号建设探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雨初 王浩业 《传媒论坛》 2019年第11期99-99,101,共2页
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微信公众号为例,分别从时代背景、自身现状、外部挑战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对其在思... 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微信公众号为例,分别从时代背景、自身现状、外部挑战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对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及信息共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剖析,展现了微信公众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和网络育人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公众号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结合当前外部环境和平台自身特点,对平台进行完善和改进,促进该公众号未来的健康发展,提高该公众号的影响力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课堂 高校 微信平台
下载PDF
赤铁矿与石英浮选溶液化学与药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荆茂晨 安登极 王纪镇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石英是赤铁矿选别过程中的常见脉石矿物,目前主要应用高效浮选药剂和反浮选工艺实现赤铁矿和石英的有效分离。从矿物晶体各向异性、浮选药剂构效关系和药剂吸附机制等方面,介绍了赤铁矿和石英的浮选化学机制研究现状,阐述了淀粉及其衍... 石英是赤铁矿选别过程中的常见脉石矿物,目前主要应用高效浮选药剂和反浮选工艺实现赤铁矿和石英的有效分离。从矿物晶体各向异性、浮选药剂构效关系和药剂吸附机制等方面,介绍了赤铁矿和石英的浮选化学机制研究现状,阐述了淀粉及其衍生物与铁矿石的作用机理及吸附机制,以及钙离子活化石英浮选的机理;总结了常用高效捕收剂的种类、性能与构效关系;最后,展望了高效浮选药剂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赤铁矿与石英高效分选理论、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石英 晶体化学 各向异性 表面性质 浮选药剂
下载PDF
基于“学习通+BOPPPS”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线上教学设计
14
作者 王亚亚 刘静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17期157-160,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学习通和BOPPPS教学模式的概念,然后论述了基于“学习通+BOPPPS”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线上教学设计,最后对基于“学习通+BOPPPS”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线上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学习通 线上教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高校普通化学课程创新能力提升初探
15
作者 杜春保 张楠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141-143,共3页
普通化学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面临着课时减少和学生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本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实践,提出在普通化学的理论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以及融入前沿科... 普通化学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面临着课时减少和学生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本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实践,提出在普通化学的理论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以及融入前沿科学研究,指出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此外,还提出丰富评教体系,强化任课教师的“慎独”意识,这是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补充和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化学 创新 教学实验 慎独
下载PDF
神府烟煤及其煤岩组分制备氧化石墨烯的组成、结构演变
16
作者 刘国阳 严心娥 +6 位作者 李可可 李君 张亚婷 贾嘉 朱由余 党永强 段瑛锋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以煤为原料制备石墨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煤炭材料化、高值化利用途径。针对煤岩组分的组成、结构差异,探明煤岩组分在制备氧化石墨烯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是开发煤基石墨烯制备技术的理论基础。利用重选法富集低变质神府煤中镜质组和惰质... 以煤为原料制备石墨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煤炭材料化、高值化利用途径。针对煤岩组分的组成、结构差异,探明煤岩组分在制备氧化石墨烯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是开发煤基石墨烯制备技术的理论基础。利用重选法富集低变质神府煤中镜质组和惰质组,并将富集煤岩组分通过高温石墨化得到石墨化碳,以石墨化碳为前驱体通过改良的Hummers氧化法制备煤基氧化石墨烯。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煤及其煤岩组分在制备氧化石墨烯过程中的组成和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炭化处理使煤有机大分子结构向无定形碳结构转变,高温石墨化使煤有机大分子结构向石墨碳结构转变;惰质组呈片状结构且分子结构中芳香结构单元较多导致石墨化碳微晶尺寸较大,高温石墨化处理后其拉曼光谱的(A_(D1)/A_(G))值为0.382,镜质组高温石墨化处理后的(A_(D1)/A_(G))值为0.686,原煤高温石墨化处理后的(A_(D1)/A_(G))值为0.864;利用富惰质组得到的石墨化碳制备氧化石墨烯厚度尺寸约5 nm;而镜质组的石墨化碳中石墨微晶结构较小,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尺寸较小,且氧化石墨烯平均厚度超过10 nm;原煤中由于石墨化过程形成棒状结构,较难形成有序片层结构,氧化剥离也难以得到氧化石墨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煤岩组分 石墨化 氧化石墨烯
下载PDF
Ca_(2)Fe_(2)O_(5)催化剂对半焦基DC-SOFC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刘国阳 周安宁 +1 位作者 刘倩 王俊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47-1656,共10页
半焦与CO_(2)的气化反应速率是影响半焦燃料基DC-SOFC电池性能的关键。为提高半焦的CO_(2)气化反应性,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Ca_(2)Fe_(2)O_(5)催化剂,用SEM、XRD、XPS、低温氮气吸脱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Ca_(2)Fe_... 半焦与CO_(2)的气化反应速率是影响半焦燃料基DC-SOFC电池性能的关键。为提高半焦的CO_(2)气化反应性,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Ca_(2)Fe_(2)O_(5)催化剂,用SEM、XRD、XPS、低温氮气吸脱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Ca_(2)Fe_(2)O_(5)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采用热重分析实验研究Ca_(2)Fe_(2)O_(5)催化剂对半焦燃料的CO_(2)气化反应催化活性;在Ag-GDC|YSZ|GDC-Ag电解质支撑电池系统上,研究了添加Ca_(2)Fe_(2)O_(5)催化剂对半焦燃料基DC-SOFC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焙烧温度的提高,Ca_(2)Fe_(2)O_(5)催化剂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比表面积降低,750℃焙烧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颗粒尺寸约为0.1μm,在半焦的CO_(2)气化反应中催化作用最好;相较于CaO和Fe2O3,Ca_(2)Fe_(2)O_(5)催化剂结构中吸附氧浓度更高,在半焦的CO_(2)气化反应中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催化活性;Ca_(2)Fe_(2)O_(5)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取决于催化剂结构的热稳定性,其循环使用时活性降低主要归因于半焦燃料中无机灰分的包裹。催化剂对DC-SOFC输出性能影响表明,当半焦中添加10%的Ca_(2)Fe_(2)O_(5)催化剂时,电池的峰值功率密度从15.3 mW/cm^(2)增大到23.7 mW/cm^(2);EIS分析表明阳极传质阻力是影响DC-SOFC输出性能和燃料利用率的主要因素,降低灰分、催化剂累积带来的传质阻力可有效提高电池寿命和燃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钙钛矿 催化剂 C-CO_(2)气化反应
下载PDF
2种细菌降解蒙东褐煤产腐植酸的研究
18
作者 赵顺省 申义锋 +2 位作者 石晨 刘向荣 杨再文 《中国煤炭》 2024年第3期110-123,共14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得到假单胞菌属和粪产碱杆菌降解蒙东褐煤提取生物腐植酸的最优条件,将此条件下所得的2种生物腐植酸与利用碱性萃取剂法得到的化学腐植酸通过UV-vis、FTIR、XPS及营养元素检测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得到假单胞菌属和粪产碱杆菌降解蒙东褐煤提取生物腐植酸的最优条件,将此条件下所得的2种生物腐植酸与利用碱性萃取剂法得到的化学腐植酸通过UV-vis、FTIR、XPS及营养元素检测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假单胞菌属对蒙东褐煤氧化煤的最优降解条件为煤浆浓度0.5g/50mL、提取时间14d、菌液用量2mL/50mL,粪产碱杆菌对蒙东褐煤氧化煤的最优降解条件煤浆浓度0.5g/50mL、提取时间12d、菌液用量4 mL/50 mL,2种细菌对生物腐植酸的最高产率分别为35.39%和38.26%,这表明粪产碱杆菌对蒙东褐煤的降解效果好于假单胞菌属;对照组碱提取法对化学腐植酸最高产率为42.89%。UV-vis和FTIR分析表明,2种生物腐植酸的分子量、芳香度以及含氧官能团的总数量要小于化学腐植酸;XPS分析表明2种生物腐植酸中含氧官能团的种类数大于化学腐植酸,同时2种生物腐植酸中的碳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化学腐植酸也有较大差异;营养元素检测表明2种生物腐植酸中的N、P、K、Ca、Mg的含量远大于化学腐植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降解 腐植酸 蒙东褐煤 假单胞菌属 粪产碱杆菌
下载PDF
河南矿区高灰细泥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19
作者 鲁忠良 王擘昊 +3 位作者 于跃先 史长亮 何俊 王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重介质选煤工艺普及,入选浮煤泥中高灰细泥的含量逐渐增加。高灰细泥是影响煤泥水沉降效率的最直接因素,对煤泥水中的高灰细泥进行处理,直接关系着煤炭资源生产和水资源利用。针对河南矿区煤泥水具有高... 目的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重介质选煤工艺普及,入选浮煤泥中高灰细泥的含量逐渐增加。高灰细泥是影响煤泥水沉降效率的最直接因素,对煤泥水中的高灰细泥进行处理,直接关系着煤炭资源生产和水资源利用。针对河南矿区煤泥水具有高灰细泥的特性,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测试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和搅拌速度对煤泥水的沉降率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效果,提高煤泥水沉降效率。结果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与聚丙烯酰胺的分散性能及絮凝性能更优,搅拌速度、六偏磷酸钠用量、聚丙烯酰胺用量对高灰细泥煤泥水沉降率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搅拌速度和聚丙烯酰胺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沉降率影响最为显著;当六偏磷酸钠用量40.08 mg/L、聚丙烯酰胺用量5.75 mg/L、搅拌速度411.12 r/min,沉降率可达95.5%,沉降率提高的原因在于高灰细泥絮凝过程中絮团成球明显,絮凝剂的桥接作用可以使分散颗粒聚团并发展为球形,长条不规则颗粒明显减少,颗粒群粒形的改变有助于煤泥水的沉降,在一定搅拌速度下粒形保持较为规整,可增加沉降概率,使煤泥水得以有效沉降。结论通过改善煤泥水中颗粒的粒度粒形特性,可以有效提高河南矿区高灰细泥煤泥水的沉降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处理高灰细泥煤泥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矿区 煤泥水 高灰细泥 沉降率 粒形
下载PDF
超声空化-流体剪切协同强化油团聚分选煤气化细渣
20
作者 周安宁 陈恒 +2 位作者 韩瑞 张宁宁 郭凯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083-1097,共15页
煤气化细渣(CGFS)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残炭回收率低极大地制约了其资源化利用。油团聚分选法在CGFS分选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但炭灰共生结构严重限制了油团聚分选效率。为突破油团聚法分离富集残炭技术的瓶颈问题,考察了超声时间、超... 煤气化细渣(CGFS)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残炭回收率低极大地制约了其资源化利用。油团聚分选法在CGFS分选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但炭灰共生结构严重限制了油团聚分选效率。为突破油团聚法分离富集残炭技术的瓶颈问题,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流体剪切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油团聚分选效果的影响,并结合BET、粒度分布、FT-IR、XPS以及SEM-EDS等分析手段,揭示了超声空化-流体剪切(UC-FS)协同预处理对油团聚分选效果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为270 W、超声处理时间29 min、流体剪切时间23 min时,能分选得到灰分为9.55%的精矿、灰分为91.51%的尾矿,可燃体回收率可提高至90.54%。超声空化作用使原本致密的炭灰结构逐渐松散,与流体剪切的冲刷作用协同促进CGFS的孔隙结构的发展,使炭灰颗粒解离度增加,从而降低了精矿灰分。UC-FS协同预处理能够有效增加残炭表面C—C、C=C以及C—H等疏水基团的比例,使其接触角由110.34°增加到121.16°,扩大了炭和灰颗粒表面疏水性差异,提高了油团聚分选的效果。UC-FS协同预处理使炭灰颗粒高效分离的强化作用主要归因于超声空化气泡与细粒微球耦合产生的微磨料效应。可为实现CGFS分质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细渣 油团聚 超声空化 流体剪切 炭灰结构解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