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3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数据库技术 提升研究生管理水平——以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
1
作者 聂珍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2年第4期431-433,共3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教育层次和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导致研究生的管理难度不断上升。通过在工作中的摸索与实践,文章以研究生数据库建设为切入点,改善了西安科技大学二级学院研...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教育层次和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导致研究生的管理难度不断上升。通过在工作中的摸索与实践,文章以研究生数据库建设为切入点,改善了西安科技大学二级学院研究生的信息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有效地保障了学院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信息管理 数据库
下载PDF
初心使命视域下科研团队工作活力提升路径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
2
作者 李帅田 张金来 钟斌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第7期18-2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高校是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科研团队作为高校高素质人才的集结地,成员既有教师又有学生,呈现出党员比例高、年龄分布广、科研任务重、学术压力大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高校是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科研团队作为高校高素质人才的集结地,成员既有教师又有学生,呈现出党员比例高、年龄分布广、科研任务重、学术压力大的特点。从初心和使命视域出发,塑造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理想信念坚定的学生队伍,探讨科研团队工作活力提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心使命 科研团队 工作活力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西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为例
3
作者 党蒙 张传伟 +2 位作者 杨芝 文建平 杨满芝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第5期169-171,共3页
新工科建设是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建设制造强国背景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催生了工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社会... 新工科建设是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建设制造强国背景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催生了工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同时,将人们带入万物智联的时代,即“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时代,颠覆着人们长期的认知观念、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面对行业发展和车辆智能化相关人才短缺问题,有必要改进车辆工程传统课程体系。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为例,针对车辆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内容传统、实习基地建设不足等突出问题,通过不断改进培养目标、建立评价机制、增加理论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产教融合和开设“智能车辆设计”微专业等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车辆工程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西安科技大学榴馨苑食堂的部分设施研究
4
作者 徐田波 宫钰蓉 +1 位作者 李蔚慰 李咪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6年第3期266-269,275,共5页
拥堵的地方,就是我们IE人进行改善的地方。除了宿舍,教室之外,食堂是大学生的第三大汇聚点。食堂卫生秩序的好坏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每天的三大就餐高峰期是考验食堂能力的时刻,同时也是最暴露问题的时刻。通过观察与调查... 拥堵的地方,就是我们IE人进行改善的地方。除了宿舍,教室之外,食堂是大学生的第三大汇聚点。食堂卫生秩序的好坏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每天的三大就餐高峰期是考验食堂能力的时刻,同时也是最暴露问题的时刻。通过观察与调查,发现了西安科技大学榴馨苑食堂的桌椅设计,冬季门帘布置和区域面积划分等存在诸多问题。运用人因工程学相关原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全面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微气候等情况,设计了适合人的生活方式的餐桌、门帘和区域划分的改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堂 人因工程学 桌椅 门帘 区域划分 微气候 设计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柴蓉霞 张传伟 +1 位作者 郭卫 杨满芝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17期127-128,共2页
随着高教教育理念的转化,高校课程的教学过程也逐渐在发生变化,以学生为中心正在成为目前教育的核心。本文基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达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通过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以及... 随着高教教育理念的转化,高校课程的教学过程也逐渐在发生变化,以学生为中心正在成为目前教育的核心。本文基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达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通过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以及评价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来达到所需目的。结果表明:通过让学生上讲台的主动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物理实验和实物实践的方法来促进学生以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的过程;通过运用知识汇总和实际工程需求为例进行该课程知识的评价,使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材料 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地方特色院校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樊红卫 张旭辉 +2 位作者 曹现刚 李曼 聂珍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6期224-225,共2页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特色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以矿业为特色的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为例,从研究生培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优化构建了融合平台、导师、能力与成果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总结了近...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特色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以矿业为特色的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为例,从研究生培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优化构建了融合平台、导师、能力与成果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总结了近几年培养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尚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特色院校 机械工程 研究生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基于大类招生的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冯斌 柴蓉霞 杨满芝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期71-73,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原有高等学校存在的学科专业分类过细、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长期以来,我国机械类专业设置不够科学、缺乏灵活性、口径过窄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此,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实施了机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原有高等学校存在的学科专业分类过细、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长期以来,我国机械类专业设置不够科学、缺乏灵活性、口径过窄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此,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实施了机械大类招生政策,构建了机械类专业两个平台及两个模块课程体系并对教学管理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招生 机械工程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超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5期233-233,235,共2页
本文从目前《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出发,基于目前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以及OBE教育理念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讨论研究目前此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后将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需要继续加强的方面做了总结探讨。
关键词 材料 机械类 实践
下载PDF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聂珍 《价值工程》 2018年第31期184-186,共3页
"中国制造2025"是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群体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对实施"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工程学科研究... "中国制造2025"是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群体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对实施"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内涵,并就未来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机械工程 研究生培养 制造强国
下载PDF
基于谱-时信息融合的机械设备异常声音检测
10
作者 曹现刚 李阳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225-228,共4页
针对机械设备声音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谱-时信息融合的机械设备异常声音检测方法(STvec-MFN),结合1DCNN网络时序特征和对数梅尔频谱的频谱特征,利用频-时联合注意力模块ST-JAM聚合频谱和时序特征,建立MobileFaceNet(MFN)模型完成... 针对机械设备声音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谱-时信息融合的机械设备异常声音检测方法(STvec-MFN),结合1DCNN网络时序特征和对数梅尔频谱的频谱特征,利用频-时联合注意力模块ST-JAM聚合频谱和时序特征,建立MobileFaceNet(MFN)模型完成机械设备故障检测,并在工业数据集MIMII和ToyADMOS上进行验证。实验表明,STvec-MFN的检测性能AUC和mAUC分别达到88.80%和81.33%,比目前性能优异的Glow算法提升4.2%和1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时信息融合 异常声音检测 故障检测
原文传递
浅谈如何做好新生入学教育——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
11
作者 芮智刚 《农村科学实验》 2017年第7期80-80,75,共2页
本文分析了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生入学教育重要性,结合实际工作,说明了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法和方法。
关键词 新生 入学教育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2
作者 高怀斌 马逾 王忆佳 《科技风》 2024年第5期91-93,共3页
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同时,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在线资源... 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同时,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采用以过程考核为主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适合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能力提升,推动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中心 热工基础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我国机械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13
作者 李巨远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1期45-46,共2页
机械工程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项重要产业。我国机械工程专业在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比较靠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来看,需要朝着精密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机械工程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先进制造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卫 杨武成 张武刚 《起重运输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共4页
简要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论,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框图,并给出了工程机械领域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划分方法,以及在目前国情下国有工程机械企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重点和方法。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工程机械 虚拟制造 虚拟样机 应用
下载PDF
多机械臂多钻机协作的煤矿巷道钻锚机器人关键技术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宏伟 孙思雅 +7 位作者 王川伟 毛清华 薛旭升 王鹏 夏晶 贾泽林 郭逸风 崔闻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7-509,共13页
针对煤矿巷道掘进智能化进程中存在的“掘快支慢”难题,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快速掘进钻锚技术和装备以及类似多任务多机械臂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发具有多机械臂多钻机协作的煤矿巷道钻锚机器人是破解永久支护难题的重要发展方向。提... 针对煤矿巷道掘进智能化进程中存在的“掘快支慢”难题,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快速掘进钻锚技术和装备以及类似多任务多机械臂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发具有多机械臂多钻机协作的煤矿巷道钻锚机器人是破解永久支护难题的重要发展方向。提出了多机械臂多钻机协作的钻锚机器人基本方案,凝练了影响钻锚机器人性能的“有限时空多机械臂与多钻机布局优化、面向装卸任务的机械臂姿态控制、复杂受限空间机械臂最优轨迹规划和多机械臂多钻机智能协同控制”四大关键技术,并给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针对在有限时空约束下钻锚机器人结构布局优化问题,构建了钻锚机器人配置优化模型,提出了时空最优的钻锚机器人多机械臂与多钻机结构布局方案,旨在提高钻锚效率的同时获得最优空间布局;针对机械臂与钻机协同位姿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和强化学习的机械臂抓取与布放控制方法,旨在提高机械臂末端位姿控制精度,实现精准装卸物料作业;针对复杂受限空间机械臂最优轨迹规划问题,建立了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随机采样与包围盒相结合的机械臂防碰撞轨迹优化方法,旨在保证机械臂在搬运过程中安全、可靠、高效运行;针对钻锚机器人多机械臂与多钻机并行协同控制问题,构建了以工序时长最短为目标的时间协同任务分配模型,通过求解得到最优任务指派矩阵和多机械臂相交任务轨迹的优先级,并提出了在所有机械臂无碰撞运动的同时收敛于期望轨迹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旨在实现钻锚机器人多机械臂多钻机系统的智能协同控制和并行作业。多机械臂多钻机的钻锚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对于创新研发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高智能的煤矿巷道钻锚机器人,确保煤矿巷道安全、高效、绿色智能掘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巷道 钻锚机器人 布局优化 机械臂位姿控制 轨迹规划 智能协同控制
下载PDF
多途径促进车辆工程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武 郭卫 寇发荣 《科技视界》 2015年第23期58-58,276,共2页
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于突飞猛进的中国汽车工业至关重要。提出了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信息获取渠道广泛,创新思维活跃为目的,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践能力锻炼,信息搜集与应用等环节,培养能够正确把握汽车产业和汽车技术发... 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于突飞猛进的中国汽车工业至关重要。提出了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信息获取渠道广泛,创新思维活跃为目的,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践能力锻炼,信息搜集与应用等环节,培养能够正确把握汽车产业和汽车技术发展新方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专业培养 竞赛 信息搜集
下载PDF
多机械臂煤矸石智能分拣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宏伟 张烨 +2 位作者 王鹏 魏小荣 周文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7-436,共10页
依据我国煤矿智能绿色发展战略,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智能拣矸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研发适用于井下的多机械臂煤矸石智能分拣机器人是破解煤矸分拣难题的重要发展方向,凝练了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煤矸石智能分拣高质量发展的“煤矸石准确识别... 依据我国煤矿智能绿色发展战略,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智能拣矸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研发适用于井下的多机械臂煤矸石智能分拣机器人是破解煤矸分拣难题的重要发展方向,凝练了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煤矸石智能分拣高质量发展的“煤矸石准确识别、精准跟踪和可靠抓取、多目标任务多机械臂协同分拣”三大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并给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针对煤矿井下煤矸石被煤泥严重包裹识别难,提出了“X射线+视觉”煤矸石识别与匹配方法、基于点云数据的煤矸石抓取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目标矸石的快速识别和最优抓取特征提取;针对煤矸石形态各异、动态环境抓取难,提出了基于ORB+BEBLID特征的FLANN动态目标高效匹配方法、基于FDSST的动态目标精准跟踪方法、基于三环PID的机械臂同步跟踪轨迹规划方法,实现机械手对高速传输的动态矸石稳定抓取;针对煤矸石随机分布、障碍多、多机械臂任务分配难,提出了改进匈牙利算法的多机械臂动态空间协同分拣方法,确保系统收益的前提下实现多机械臂在动态空间中高效协同工作。现场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三大关键共性技术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破解煤矸石高效识别和抓取特征提取、机械臂动态目标同步跟踪稳定抓取、多机械臂高效协同分拣等难题,通过构建完整的多机械臂煤矸石智能分拣机器人系统,提高了煤矸石智能分拣系统的可靠性和分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智能分拣 分拣机器人 煤矸识别 稳定抓取 智能协同分拣
下载PDF
“赛教融合”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研究与实践——以车辆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传伟 高怀斌 +2 位作者 马逾 赵栓峰 文建平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6期179-183,共5页
着力提升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是我国本科教学自工程教育开始专业认证工作以来最核心的培养目标。文章通过提出“赛教融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给出“赛教融合”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及方法,同时对“赛教... 着力提升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是我国本科教学自工程教育开始专业认证工作以来最核心的培养目标。文章通过提出“赛教融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给出“赛教融合”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及方法,同时对“赛教融合”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模式进行实践与探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成果表明,“赛教融合”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目标 复杂工程问题 解决能力 赛教融合 车辆工程专业
下载PDF
轮式工程机械电子防滑差速系统的控制技术
19
作者 程安宁 张禹 尚向荣 《科技信息》 2008年第29期90-91,共2页
轮式工程机械是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环境恶劣,特别是在附着系数相差较大的路面作业时容易发生驱动轮滑转的现象。驱动轮滑转对车辆的转向操纵性、方向稳定性、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都有不良影响,而且加速了轮胎的磨损。针对传... 轮式工程机械是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环境恶劣,特别是在附着系数相差较大的路面作业时容易发生驱动轮滑转的现象。驱动轮滑转对车辆的转向操纵性、方向稳定性、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都有不良影响,而且加速了轮胎的磨损。针对传统差速系统存在防滑功能不强的缺陷,本文设计了电子防滑差速系统的功能电路,并且分析多种控制方案,最终选择了以最佳滑转率λd为控制目标的逻辑门限值控制方案,对发动机节气门与驱动轮制动力矩进行综合控制,以达到较好的驱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工程机械 滑转率 电子防滑差速 逻辑门限值
下载PDF
液压重载机械臂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卫兵 黄子琰 赵鹏兵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2-265,270,共5页
针对复杂工况下的重载搬运和装配,设计一款六自由度液压重载机械臂。利用SolidWorks建立其三维模型,简要阐述了夹持手的设计方案。基于D-H法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并验证方程的正确性。设置机械臂各关节和夹持物的质量属性,通过五次多项式... 针对复杂工况下的重载搬运和装配,设计一款六自由度液压重载机械臂。利用SolidWorks建立其三维模型,简要阐述了夹持手的设计方案。基于D-H法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并验证方程的正确性。设置机械臂各关节和夹持物的质量属性,通过五次多项式规划末端轨迹。利用ADAMS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各关节在工作状态下所需的驱动力矩,并分析了所选液压元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上述仿真确定了机械臂的动力学性能指标,并为后续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械臂 运动学分析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