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4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传播在航天国企宣传的创新路径研究
1
作者 佟辰子 李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085-088,共4页
本文以新媒体传播在航天国企宣传工作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新媒体传播技术如何助力航天国企提升宣传效能,重点探讨了拓宽传播渠道与受众覆盖、丰富宣传内容与呈现形式、促进互动交流与公众参与,以及助力航天文化与品牌建设等应... 本文以新媒体传播在航天国企宣传工作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新媒体传播技术如何助力航天国企提升宣传效能,重点探讨了拓宽传播渠道与受众覆盖、丰富宣传内容与呈现形式、促进互动交流与公众参与,以及助力航天文化与品牌建设等应用方案,新媒体传播凭借其传播迅速、覆盖广泛、互动性强等特性,不仅有效增强了航天国企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还显著提升了航天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 航天国企 宣传工作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液体动力技术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斌 李程 +2 位作者 高玉闪 张淼 吕发正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I0002,共12页
重复使用是未来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技术发展趋势,是降低航天发射成本、实现规模化航天发射的有效途径。重点概述了国内外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动力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射和回收全任务剖面,总结了垂直... 重复使用是未来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技术发展趋势,是降低航天发射成本、实现规模化航天发射的有效途径。重点概述了国内外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动力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射和回收全任务剖面,总结了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动力技术的特点,包括宽范围入口压力多次启动技术、大范围快速高精度推力调节技术、故障诊断及健康管理技术、状态检测与维修维护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起降 重复使用 液体火箭发动机 运载技术
下载PDF
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技术进展与展望未来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文龙 李平 邹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为研究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和未来应用方向,对比分析煤油、甲烷和丙烷等典型烃类推进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性,简要介绍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在一次性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性能上面级推进、无毒空间推进... 为研究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和未来应用方向,对比分析煤油、甲烷和丙烷等典型烃类推进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性,简要介绍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在一次性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性能上面级推进、无毒空间推进和吸气式推进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应用状况。当前国内外航天动力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表明,以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甲烷发动机为代表的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将引领未来高性能低成本航天推进系统的发展趋势,依照中国液氧/烃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进展和技术水平,以其为核心的新型动力体系在中国未来的天地往返、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等多任务适应性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航天推进 液氧煤油 烃类 推进剂
下载PDF
火箭煤油传递特性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4
作者 单世群 冯弦 +4 位作者 杜宗罡 吴峰 田靓 于忻立 邢钢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659-1663,共5页
针对火箭煤油中添加减阻剂后导致对流换热系数减小、传热效果减弱问题,从微观尺度研究纳米颗粒的加入对火箭煤油黏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关系。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采用Green-Kubo方程的平衡分子动力学(EMD)模拟对火箭煤油传热规... 针对火箭煤油中添加减阻剂后导致对流换热系数减小、传热效果减弱问题,从微观尺度研究纳米颗粒的加入对火箭煤油黏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关系。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采用Green-Kubo方程的平衡分子动力学(EMD)模拟对火箭煤油传热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模拟常温下(T=303K)加入传热增强剂纳米颗粒后的火箭煤油黏度与传热特性。以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与纳米颗粒粒径为变量,对纳米流体的导热强化规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导热油与碳氢燃料分别加入减阻火箭煤油中并与纳米流体的黏度与导热系数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增加纳米颗粒质量分数可使粒子间距离减小,加强了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热传递过程,可有效增加流体黏度和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煤油 纳米颗粒 分子模拟 传热规律
下载PDF
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动力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谭永华 李平 杜飞平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41,共12页
针对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对动力技术的需求,评述了国外重复使用火箭动力和组合循环动力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发动机推力深度调节与多次起动技术、宽速域大空域组合循环动力技术、新概念推进与新型推进剂技术等7项关键技术,论述了我国... 针对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对动力技术的需求,评述了国外重复使用火箭动力和组合循环动力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发动机推力深度调节与多次起动技术、宽速域大空域组合循环动力技术、新概念推进与新型推进剂技术等7项关键技术,论述了我国重复使用动力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总结了重复使用动力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火箭动力 组合循环动力
下载PDF
轨姿控动力系统集成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海峰 李晓瑾 +1 位作者 王宏让 李平 《火箭推进》 CAS 2015年第6期27-34,共8页
为支持轨姿控动力系统数字化设计,提出了轨姿控动力系统集成设计环境架构体系。详细探讨了集成设计平台构建的资源层、服务层、集成层、样机层、应用层等基本5层框架结构以及各自功能;讨论了平台构建中的4个关键的技术问题——设计过程... 为支持轨姿控动力系统数字化设计,提出了轨姿控动力系统集成设计环境架构体系。详细探讨了集成设计平台构建的资源层、服务层、集成层、样机层、应用层等基本5层框架结构以及各自功能;讨论了平台构建中的4个关键的技术问题——设计过程协调管理、设计活动数据流及数据管理、知识库构建和知识推送应用;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提出了包括3个维度的设计过程协调管理体系、三V型数据流组织模式、3个层次的知识库管理机制;同时针对知识推送提出了自动分析推送和流程推送2种方法;系统分析讨论了集成设计平台功能场景及技术可行性,为后续平台实施建设工作的开展做了先行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 轨姿控系统 动力系统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液体动力试验数据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7
作者 胡海峰 邓博文 +1 位作者 李晨沛 周晨初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5,共8页
为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分散管理、规范性不足以及分析手段传统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液体动力试验数据分析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大数据架构,结合数据预处理技术、分布式存储和数据中心建模等手段,形成了专业化的数据仓库... 为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分散管理、规范性不足以及分析手段传统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液体动力试验数据分析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大数据架构,结合数据预处理技术、分布式存储和数据中心建模等手段,形成了专业化的数据仓库,优化了数据组织、检索及分析处理能力,实现对试验数据的全面收集、高效存储、精细管理和直观展示。应用结果表明,系统不仅实现了试验数据的规范管理和集中存储,还提供了发动机调整计算等数据分析功能,极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与分析质量,为液体动力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液体动力 试验数据 管理 分析
下载PDF
构建基础研究平台,推动液体动力技术创新发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斌 《火箭推进》 CAS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阐述了液体动力技术基础研究的内涵,从液体动力装置的技术复杂性和严酷的工作环境两个层面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液体动力技术基础研究两大领域、6个技术分支和23个具体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简要介绍了目前所拥有的... 阐述了液体动力技术基础研究的内涵,从液体动力装置的技术复杂性和严酷的工作环境两个层面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液体动力技术基础研究两大领域、6个技术分支和23个具体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简要介绍了目前所拥有的研究能力和已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和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动力技术 基础研究 发展思路
下载PDF
空间自燃推进剂发动机起动点火问题与研究进展
9
作者 谭永华 刘晓伟 +3 位作者 汪广旭 杨宝娥 谭松林 周军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空间自燃推进剂发动机起动点火过程涉及复杂的非定常湍流两相流动和燃烧,过程中容易出现起动超压现象,不仅会造成发动机烧蚀爆炸等严重后果,还可能诱发高频燃烧不稳定问题。国内外已围绕此类发动机起动点火过程涉及的推进剂空间闪蒸、... 空间自燃推进剂发动机起动点火过程涉及复杂的非定常湍流两相流动和燃烧,过程中容易出现起动超压现象,不仅会造成发动机烧蚀爆炸等严重后果,还可能诱发高频燃烧不稳定问题。国内外已围绕此类发动机起动点火过程涉及的推进剂空间闪蒸、液相反应、化学点火延迟等现象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并在实际发动机起动超压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对上述工作进行整理,重点梳理了诱发起动超压的关键机理及影响因素,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经验,归纳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为我国空间自燃推进剂发动机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发动机 自燃推进剂 起动超压 空间闪蒸 液相反应 点火延迟
下载PDF
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分析
10
作者 杨永强 何江 +2 位作者 吕发正 张闯 曹文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程,制定了重复使用发动机维护维修方案。通过对比发动机装箭状态和地面单机状态差异性,分析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返回后处理与检查、维修可达性与经济性、状态检测与评估、寿命评估与延寿、维修技术研究和维护维修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研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可为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和维护维修技术验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煤油发动机 重复使用 维护维修 技术分析
下载PDF
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初探
11
作者 杜飞平 邢理想 +1 位作者 王婷婷 贾怡 《航天工业管理》 2023年第1期26-30,共5页
航天动力系统是航天装备的“心脏”,是太空活动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保障,航天动力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进出空间、探索空间、利用空间的能力,能否拥有国际领先、成熟可靠的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发展性能先进、自主可控的航天液体动力产... 航天动力系统是航天装备的“心脏”,是太空活动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保障,航天动力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进出空间、探索空间、利用空间的能力,能否拥有国际领先、成熟可靠的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发展性能先进、自主可控的航天液体动力产品,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尚缺少规范的、能够对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发展水平进行科学、量化评价的方法,随着我国建设航天强国脚步的加快,型号任务的不断增加和型号需求的不断扩充,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要素完善的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水平评价 技术发展水平 航天装备 航天大国 航天强国 航天动力 探索空间 自主可控
下载PDF
超声波液体推进剂气泡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12
作者 谭鸿强 张建明 +5 位作者 杨娟 赵一鹤 李大海 王久洪 李支康 赵立波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8,共17页
液体推进剂混入气泡会对发动机的启动和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发动机突然熄火,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因此,准确检测液体推进剂中的气泡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总结了液体推进剂中气泡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进一步,对现有气... 液体推进剂混入气泡会对发动机的启动和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发动机突然熄火,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因此,准确检测液体推进剂中的气泡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总结了液体推进剂中气泡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进一步,对现有气泡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讨论,指出了超声波检测技术在液体推进剂气泡检测的优势。详细阐述了超声波多普勒、超声波衰减、超声波层析的气泡测量原理,并总结了超声气泡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气泡形成和发展、现有气泡检测方法、超声波气泡检测技术等的介绍和展望,为液体推进剂气泡检测技术发展和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 气泡检测 超声波检测 超声气泡检测
下载PDF
液体动力试验数字化转型技术进展与展望
13
作者 韩明 李大海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9,共13页
液体动力试验数字化转型是构建液体动力数字化研制的重要一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现阶段的迫切问题。分析了国内外航空航天产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在试验业务特点和关键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液体动力试验数字化转型的... 液体动力试验数字化转型是构建液体动力数字化研制的重要一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现阶段的迫切问题。分析了国内外航空航天产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在试验业务特点和关键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液体动力试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路线和后续技术发展重点,设计了数字化试验体系总体框架,以液氧煤油发动机交付试验为试点开展了数字化转型试点,为加快液体动力试验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发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动力 试验体系 数字化技术 数字孪生
下载PDF
应用于航天发动机的镀金光纤光栅高温动应变测量技术
14
作者 常莹 杜永清 +3 位作者 陈晖 朱柯钦 马晓松 邓锦荣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4,共8页
在航天发动机的地面热试车或高空模拟试验中,通过准确测量高温管路的动应变参数,可以有效掌握结构疲劳和裂纹情况,从而提高发动机载荷能力分析和剩余寿命预测能力,这对于掌握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针... 在航天发动机的地面热试车或高空模拟试验中,通过准确测量高温管路的动应变参数,可以有效掌握结构疲劳和裂纹情况,从而提高发动机载荷能力分析和剩余寿命预测能力,这对于掌握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针对该动应变测量需求,论证了高温光纤光栅(FBG)应变测量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采用镀金涂层的飞秒激光刻写光纤光栅(FBG)进行高温动应变的测量。通过高温温度特性试验,开展了温度补偿技术研究,明确了高温应变温度补偿方案;在高温等强度梁上对高温应变测量准确度和温度补偿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过高温温度补偿以后应变测量误差在±5×10-5范围内,可以满足航天液体发动机高温动应变测量准确度的要求。该光纤高温应变技术目前在本研究所设计的多个型号发动机热试车中高温动应变的测量中获得了良好应用。该技术具有测量成本低、测量准确性高等特点,可以在300~800℃范围内实现管路壁面动应变的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金光纤光栅 航天发动机 热试车 高温动应变 温度补偿
下载PDF
煤基航天煤油基础油加氢脱金属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郭青 范晓勇 +3 位作者 李冬 崔楼伟 符全军 李晓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2-897,共6页
在小型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进行了煤基航天煤油基础油加氢脱金属(HDM)实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HDM工艺条件,研究了反应压力、LHSV和反应温度对HDM反应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法对各动力学参数拟合,建立了煤基... 在小型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进行了煤基航天煤油基础油加氢脱金属(HDM)实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HDM工艺条件,研究了反应压力、LHSV和反应温度对HDM反应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法对各动力学参数拟合,建立了煤基航天煤油基础油HDM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压和低LHSV条件下HDM反应达到了较好的脱除效果,且对HDM反应影响最大的因素是LHSV,其次是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优化得到的HDM工艺条件为:反应压力11.64 MPa、LHSV1.6 h^-1、反应温度621.9 K;加氢后产品油中金属含量预期可降至1.28μg/g。煤基航天煤油基础油HDM反应为1.1级反应,活化能为87544 J/mol,模型相对误差为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航天煤油基础油 加氢脱金属 响应面分析法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固体推进剂装药制造中的应用与展望
16
作者 宋仕雄 任全彬 +2 位作者 王嘉炜 庞爱民 唐敏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315,共12页
3D打印技术具有无模具、多材料、柔性化等特点,可以为单室多推力、多脉冲式等固体火箭发动机所需的特殊结构固体推进剂装药成型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当前,围绕固体推进剂的3D打印,国内外均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粘合剂喷射、光... 3D打印技术具有无模具、多材料、柔性化等特点,可以为单室多推力、多脉冲式等固体火箭发动机所需的特殊结构固体推进剂装药成型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当前,围绕固体推进剂的3D打印,国内外均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粘合剂喷射、光聚合固化和材料挤出成形等典型3D打印工艺在复杂结构、梯度化结构、多材料一体化固体推进剂装药制造中的应用,总结了上述3种典型结构在3D打印装药制造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针对未来异形异质固体推进剂装药制造需求,需重点关注低感度专用固体推进剂材料、大型药柱3D打印装备及绝热包覆打印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固体推进剂 3D打印 异形异质
下载PDF
雷诺数对竖直壁面降膜厚度影响研究
17
作者 钱晨 杨建文 +1 位作者 杨杨 杨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针对竖直壁面上的流动降膜特性问题,研究了基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的液膜厚度测量方法,通过液膜厚度标定装置获得了图像灰度与厚度的对应关系,搭建了溢流式降膜流动循环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体积流量下竖直壁面降膜厚度测量,同时开展了... 针对竖直壁面上的流动降膜特性问题,研究了基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的液膜厚度测量方法,通过液膜厚度标定装置获得了图像灰度与厚度的对应关系,搭建了溢流式降膜流动循环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体积流量下竖直壁面降膜厚度测量,同时开展了对应实验工况不同雷诺数竖直壁面降膜流动数值模拟研究。液膜厚度实验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偏差最小为5.5%,最大为11.4%。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雷诺数对竖直壁面降膜厚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壁面切应力和气液界面剪切力是导致液膜波动的主要因素;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因液体流动速度增加引起壁面切应力与气液界面剪切力差值加剧,液膜波动的振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壁面降膜流动 液膜厚度 雷诺数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 液膜波动
下载PDF
激励的核心是职业发展机会——航天研究所员工激励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拜啸霖 《航天工业管理》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命题是人才的吸纳、激励和保留。这一定义凸现了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航天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因其鲜明的特色和所处的政策环境,有别于其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其激励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航天研究所 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 职业 人才 企业
下载PDF
姿轨控发动机阀门产品化研究与工作实践
19
作者 罗巍 李超 +2 位作者 沙超 罗大亮 刘茹 《航天工业管理》 2025年第3期25-27,共3页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形成了种类、规格齐全的姿轨控发动机阀门产品。然而,由于阀门种类规格多,涉及的用户单位多,环境条件和验收要求差异大,传统以型号牵引为主的研制模式给阀门的设计、生产及试验带来了极大的压...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形成了种类、规格齐全的姿轨控发动机阀门产品。然而,由于阀门种类规格多,涉及的用户单位多,环境条件和验收要求差异大,传统以型号牵引为主的研制模式给阀门的设计、生产及试验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无法适应当前姿轨控发动机任务快速增长的形势要求。因此,探索构建新时期阀门产品化研制模式迫在眉睫。近年来,研究所结合工作实际,以产品化工作为抓手,积极探索阀门产品化研制模式,破解研制困局,在阀门型谱优化、成熟度提升、货架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本文主要对姿轨控发动机阀门产品化研究和工作实践进行介绍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化研究 姿轨控 发动机阀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