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固废和煤掺烧对重金属及颗粒物生成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吴有兵 杨阳 +8 位作者 梁祖雄 巩鹏 王璟 王正江 张江涛 李小军 李亚娟 伊锦昊 刘虎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1,共8页
有机固体废弃物(OSW)中含有多种重金属,燃烧过程会随烟气排放,造成一定的环境危害,因此对OSW和褐煤掺混燃烧过程灰分中的重金属迁移和颗粒物生成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各种重金属的释放不单取决于燃料本身的质... 有机固体废弃物(OSW)中含有多种重金属,燃烧过程会随烟气排放,造成一定的环境危害,因此对OSW和褐煤掺混燃烧过程灰分中的重金属迁移和颗粒物生成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各种重金属的释放不单取决于燃料本身的质量浓度,而且和高温作用下的化学机制密切相关;混合燃料烟气中产生Pb、Cd、As元素的含量明显低于典型燃料和校核燃料单独燃烧时烟气中产生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而Cu、Zn、Co、Mn在飞灰中均有较高质量分数;800、850℃下选用的4种燃料制得的灰分的粒径分布均大致呈现单峰正态分布;当温度升高到900℃后,除产生小粒径灰分外,还可能会产生较大粒径的灰分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固废 掺烧 重金属 灰分粒径
下载PDF
某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全膜法调试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张凯 陈玉强 +4 位作者 陈阳 李小军 王牛旺 刘贵栋 胡明睿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以华北地区某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技改项目为背景,介绍了超滤-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电去离子(EDI)全膜法处理工艺的设计特点和运行方式,剖析了各主要处理单元在启停、正常运行、反洗、化学清洗、加药、维护性冲洗等不同工况调试过程中... 以华北地区某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技改项目为背景,介绍了超滤-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电去离子(EDI)全膜法处理工艺的设计特点和运行方式,剖析了各主要处理单元在启停、正常运行、反洗、化学清洗、加药、维护性冲洗等不同工况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从管路设计、控制策略、调试参数等方面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调试后长期运行结果表明,整套工艺系统运行稳定,产水指标合格,产水电导率小于0.1μS/cm,硅质量浓度小于10μg/L,TOC小于200μg/L。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建锅炉补给水系统减轻了电厂环保压力,节约了取水成本,吨水运行成本约4.3元,运维成本较低,可为电厂化学制水系统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补给水 全膜法 调试 对策
下载PDF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电化学除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苏艳 杨阳 +4 位作者 古克亚 黄倩 赵斌 姜琪 徐浩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37,共8页
循环冷却水的电化学除垢技术是一种主动式水处理技术。详细阐述了电化学除垢技术在除垢和杀菌灭藻方面的机制,介绍了该技术核心部件(阳极、阴极和电源)的功能和选择依据,对电化学装置的典型形式(手动式和自动式)以及电化学系统安装形式... 循环冷却水的电化学除垢技术是一种主动式水处理技术。详细阐述了电化学除垢技术在除垢和杀菌灭藻方面的机制,介绍了该技术核心部件(阳极、阴极和电源)的功能和选择依据,对电化学装置的典型形式(手动式和自动式)以及电化学系统安装形式(直接抛入式和池外运行式)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影响技术效果的相关因素(电参数、供电方式、水力停留时间、反应器内部流场、水质参数)。最后,综述了文献报道中的技术应用或中试案例,并指出未来应重点针对提高技术效果、降低应用成本以及与其他技术联用等核心问题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 电化学技术 除垢
下载PDF
某电厂废水零排放系统污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娟 卢剑 +2 位作者 余耀宏 韩锐 张宁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2,共6页
某电厂采用“两级软化澄清+介质过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循环水排污水,采用“化学软化+管式微滤+纳滤+海水淡化反渗透+电渗析+蒸发结晶”组合工艺处理末端废水,以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工程投运1年后,循环水处理系统出... 某电厂采用“两级软化澄清+介质过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循环水排污水,采用“化学软化+管式微滤+纳滤+海水淡化反渗透+电渗析+蒸发结晶”组合工艺处理末端废水,以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工程投运1年后,循环水处理系统出现纳滤出力不足,末端废水处理系统存在微滤膜有机污堵严重、电渗析硅结垢等问题。分析了膜污堵原因,对脱硫工艺用水进行了优化,从源头降低了脱硫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同时优化了微滤运行方式,从而减缓了微滤有机污堵现象;此外,调整了循环水反渗透浓水处理方式,将全硅质量浓度降至1 mg/L以下后再进入电渗析设备,解决了电渗析硅结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零排放工程 膜浓缩 蒸发结晶 有机污堵 硅结垢
下载PDF
某火电厂反渗透系统污堵分析及清洗策略
5
作者 徐兆郢 王子闯 +4 位作者 彭芳 曹红梅 慕时荣 朱学兵 王宏宾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4期44-48,共5页
某火电厂除盐水系统以地表水为水源,投运1 a后反渗透系统出力下降明显,仅用物理冲洗无法恢复。采用外观检查、水质理论计算及XRF、SEM分析等方法对膜元件进行系统检测,得知膜污染原因为微生物及无机盐结垢,结垢组分为硫酸盐、铝硅酸盐... 某火电厂除盐水系统以地表水为水源,投运1 a后反渗透系统出力下降明显,仅用物理冲洗无法恢复。采用外观检查、水质理论计算及XRF、SEM分析等方法对膜元件进行系统检测,得知膜污染原因为微生物及无机盐结垢,结垢组分为硫酸盐、铝硅酸盐等难溶盐及水合金属氧化物。采用复配的酸性、碱性清洗药剂并以先酸洗后碱洗的化学清洗方式清洗后,反渗透系统进水压力降低17%,跨膜压差降低30%,系统出力基本恢复至污染前的水平,膜性能基本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反渗透 膜污染 跨膜压差 化学清洗
下载PDF
再生水全膜法处理工艺在热电厂锅炉补给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玉强 杨杰 +2 位作者 陈阳 李小军 张凯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75,81,共7页
对再生水全膜法处理工艺在锅炉补给水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实际应用进行统计分析.以某热电厂为例,归纳探究再生水全膜法处理工艺系统的运行效果、技术经济效益以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系统经济效益良好,反渗透、EDI系统运行平稳,出水水质符... 对再生水全膜法处理工艺在锅炉补给水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实际应用进行统计分析.以某热电厂为例,归纳探究再生水全膜法处理工艺系统的运行效果、技术经济效益以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系统经济效益良好,反渗透、EDI系统运行平稳,出水水质符合锅炉补给水要求,但超滤膜污堵速率较快,对多糖与腐殖酸去除效率低,反渗透系统污堵风险较高,因此超滤进水的可生化性是再生水膜系统污堵的关键控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补给水 再生水 全膜法 运行效果 优化建议
下载PDF
植物纤维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蔺阳 李小军 +3 位作者 陈玉强 胡明睿 张凯 陈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59,共4页
重点从秸秆纤维、果实纤维、种子纤维、麻纤维和果壳纤维5个方面介绍了改性植物纤维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介绍了同一植物纤维采用不同方法改性后的吸油性能,并阐述了改性后植物纤维油水分离性能提升的作用机理。最后对植物纤维材料... 重点从秸秆纤维、果实纤维、种子纤维、麻纤维和果壳纤维5个方面介绍了改性植物纤维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介绍了同一植物纤维采用不同方法改性后的吸油性能,并阐述了改性后植物纤维油水分离性能提升的作用机理。最后对植物纤维材料在含油废水处理方面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含油废水 生物质 植物纤维 吸附
原文传递
循环冷却水直接喷淋净烟气对水系统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宁 张翠伶 +4 位作者 张利权 于学斌 余耀宏 姜琪 胡大龙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2年第6期525-532,共8页
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出口的净烟气为45℃~55℃的饱和湿烟气,经烟囱排入环境中会形成白雾,采用循环冷却水直接喷淋净烟气可以有效降低烟气温度,使烟气中的气态水冷凝为液滴进入循环水系统从而减缓白雾,但烟气冷凝水进入循环... 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出口的净烟气为45℃~55℃的饱和湿烟气,经烟囱排入环境中会形成白雾,采用循环冷却水直接喷淋净烟气可以有效降低烟气温度,使烟气中的气态水冷凝为液滴进入循环水系统从而减缓白雾,但烟气冷凝水进入循环水会对水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天津某2×500 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例,采用现场测试喷淋系统进出口水质方法定量计算了烟气冷凝水带入循环水系统中的H^(+)离子总量,分析了烟气冷凝水对循环水水质(如碱度、SO_(4)^(2-)、氨氮、氯离子、铁和浊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煤发电机组负荷329 MW~453 MW,喷淋系统循环水量800 m^(3)/h,循环水碱度下降0.22 mmol/L~0.63 mmol/L,烟气中酸性组分溶于循环水引入的H^(+)离子量约176 mol/h~504 mol/h,循环水氨氮浓度增加0.14 mg/L~0.55 mg/L,氨氮在循环水发生硝化反应产生的H^(+)离子量约16 mol/h~63 mol/h,循环冷却水直接喷淋净烟气引入循环水系统的H^(+)离子总量为230 mol/h~567 mol/h;烟气冷凝水对循环水氯离子、硬度、浊度和铁基本无影响。通过对喷淋系统进出口水质定量计算提出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控制方案,根据库水来水水质,通过调节弱酸水和库水的补水比例来实现控制循环水系统补水碱度约为1.0mmol/L,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冷凝水 碱度 循环水 控制方案
下载PDF
不锈钢基Sb-SnO_(2)/PbO_(2)电极制备及电沉积因素对其性能影响
9
作者 赵斌 杨阳 +5 位作者 邱逢涛 苏艳 曲振河 黄倩 姜琪 徐浩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1,39,共7页
以316L不锈钢为基体,制备了一种以锑掺杂二氧化锡(Sb-SnO_(2))为中间层的不锈钢基二氧化铅(PbO_(2))电极,用于对酸性红G(ARG)的脱色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强化寿命测试、线性扫描测试(LSV)等方法对所制备电极的表... 以316L不锈钢为基体,制备了一种以锑掺杂二氧化锡(Sb-SnO_(2))为中间层的不锈钢基二氧化铅(PbO_(2))电极,用于对酸性红G(ARG)的脱色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强化寿命测试、线性扫描测试(LSV)等方法对所制备电极的表观形貌、晶体结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等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对电极稳定性影响较大的4种典型因素(铅离子浓度、温度、电流密度和电沉积时间)。结果表明:在不锈钢基体上成功制备出了β-PbO_(2)层,其形貌为典型的β-PbO_(2)锥形结构;强化寿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于钛基氧化物电极的均匀腐蚀,不锈钢基PbO_(2)电极的失效机制主要为点蚀;采用LSV测试、羟基自由基(·OH)产量测试和电催化降解测试证明了正交实验优化条件后的不锈钢基PbO_(2)电极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不锈钢基PbO_(2)电极的成功制备有望为电催化氧化阳极材料的改性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_(2)电极 不锈钢基体 电沉积 催化活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