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F_6-CF_4混合气体电弧开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兴文 朱凯 +3 位作者 郭泽 张宇 贾申利 姜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15-3322,共8页
基于建立的可拆式高压气体断路器,研究了SF_6-CF_4气体的电弧开断特性。采用数字延时脉冲发生器控制断路器操作机构和晶闸管等的动作时序,利用屏蔽网包裹信号线以降低电磁干扰,借助毕托管和管内阻尼颗粒实现压力传感器的绝缘和隔热并抑... 基于建立的可拆式高压气体断路器,研究了SF_6-CF_4气体的电弧开断特性。采用数字延时脉冲发生器控制断路器操作机构和晶闸管等的动作时序,利用屏蔽网包裹信号线以降低电磁干扰,借助毕托管和管内阻尼颗粒实现压力传感器的绝缘和隔热并抑制管内压力波的振荡。利用硅压阻式传感器和零区测量设备分别测量了电弧开断过程中喷口喉部气压及零区电压电流的变化。分析了短路电流和气体配比等对灭弧室中喷口喉部气压变化和电弧零区行为等的影响。将Mayr电弧模型应用于弧后行为的预测,通过改变恢复电压上升率(rate of rise of recovery voltage,RRRV)和零前电流斜率(di/dt)来分析SF_6-CF_4电弧的零区特性。结果表明,在SF_6中添加CF_4后,测量点气压增量及临界恢复电压上升率趋于下降。计算得到SF_6和50%SF_6-50%CF_4的临界弧后电流分别为0.74A和0.96A。50%SF_6-50%CF_4中临界恢复电压上升率为SF_6的77%,临界恢复电压上升率和测量点气压增量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体断路器 气压 零区 热开断
原文传递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高压电器用环氧浇注材料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西育 党镇平 +3 位作者 闵超 王贝 魏劲容 马勍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3-140,共8页
环氧树脂浇注材料是高压电器产品的重要基础材料,在绝缘件制造中用量很大,其损伤特性对产品设计和试验验证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研究很少。文中采用声发射技术研究了高压电器用环氧树脂浇注材料的损伤特性,分别进行了分级保载、分级重复... 环氧树脂浇注材料是高压电器产品的重要基础材料,在绝缘件制造中用量很大,其损伤特性对产品设计和试验验证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研究很少。文中采用声发射技术研究了高压电器用环氧树脂浇注材料的损伤特性,分别进行了分级保载、分级重复加载、分级保载重复加载试验研究,记录了材料在损伤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试验分析表明,在承载状态下,材料的损伤是一个逐步发展演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起始、发展、失稳3个阶段,发展阶段的初始负荷值约为最终破坏值的(50%~60%)。发展阶段的初始负荷值表明材料内部已经产生了不可逆的损伤,并有持续扩展趋势。这种现象应当在生产实践中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器 环氧树脂 声发射 损伤特性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郑伟 胡长斌 +4 位作者 丁丽 王弋飞 许崇福 范伟强 李在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7-184,共8页
基于为了克服传统集中式控制策略计算量大、对系统通讯依赖强等缺点,文中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控制策略,采用有、无领导者一致性算法来解决经济调度问题。以各个微源的增量成本作为一致性变量,通过相邻微源间的相互通信,最终... 基于为了克服传统集中式控制策略计算量大、对系统通讯依赖强等缺点,文中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控制策略,采用有、无领导者一致性算法来解决经济调度问题。以各个微源的增量成本作为一致性变量,通过相邻微源间的相互通信,最终在满足各个微源达到增量成本一致的同时实现整个系统效益最优的经济目标。算例仿真验证了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有效性,研究收敛系数、通讯拓扑结构对算法收敛速度和动态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有领导者一致性算法与无领导者一致性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无领导者一致性算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多智能体系统 分布式控制策略 一致性算法
下载PDF
液态金属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黎朝晖 朱方方 +9 位作者 李浩秒 胡林 彭勃 李建颖 何亚玲 方瑛 郭姣姣 张坤 王康丽 蒋凯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5期981-989,共9页
规模电能存储技术在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构建智能电网、提高电能质量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液态金属电池作为一类新型储能电池技术,其电解质和正负极分别采用无机熔盐和液态金属,具有成本低、容量大、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在规模... 规模电能存储技术在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构建智能电网、提高电能质量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液态金属电池作为一类新型储能电池技术,其电解质和正负极分别采用无机熔盐和液态金属,具有成本低、容量大、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在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电池设计和体系优化等方面介绍液态金属电池的重要研发进展,分析其主要技术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电力储能应用的新型液态金属电池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电池 电化学储能 电能存储
下载PDF
一种适应于两级直流配电系统的光伏直流变换器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郝利东 潘尚智 +4 位作者 蒋建波 宫金武 罗海云 康鹏举 王文萃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80,共10页
针对高渗透率光伏接入的直流配电系统,分析确定光伏直流变换器的各系统参数要求,并结合最大功率跟踪、转换效率、系统配电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对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确定系统构架方案,实现易扩展、可配置、易故障隔离,具备... 针对高渗透率光伏接入的直流配电系统,分析确定光伏直流变换器的各系统参数要求,并结合最大功率跟踪、转换效率、系统配电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对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确定系统构架方案,实现易扩展、可配置、易故障隔离,具备宽特性分布式接入能力,适用于不同的功率等级和应用场景;以LVDC为变换器前后级的功率解耦总线,提出离并网条件下光伏端、储能端和输出端的多端口功率协调控制技术及LVDC和MVDC两级直流母线的能量控制策略,对光伏多端口直流配电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率光伏 直流配电 接入能力 协调控制 能量控制
下载PDF
西门子S7协议研究及基于嵌入式平台的驱动开发 被引量:9
6
作者 侯建华 《自动化仪表》 CAS 2019年第9期93-96,共4页
S7协议是西门子专有协议,是一个通信协议族,支持西门子SIMATIC系列所有控制器。对应用广泛的基于以太网和RFC1006标准的S7通信协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S7通信建立的过程、S7协议报文的帧结构,并基于ARM+Linux嵌入式平台设计开发了S7协议... S7协议是西门子专有协议,是一个通信协议族,支持西门子SIMATIC系列所有控制器。对应用广泛的基于以太网和RFC1006标准的S7通信协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S7通信建立的过程、S7协议报文的帧结构,并基于ARM+Linux嵌入式平台设计开发了S7协议驱动程序,实现了对西门子S7-1500 PLC数据的读写操作。该研究为工程领域开发第三方应用程序与西门子控制器双向数据通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7协议 报文帧 工业以太网 RFC1006 嵌入式 ARM LINUX 驱动程序 S7-1500
下载PDF
C_(4)F_(7)N/CO_(2)二元混合气体雷电冲击绝缘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霍鹏 姜旭 +4 位作者 张文兵 张建 陈志彬 曹蕤 辛昭昭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SF_(6)替代气体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其中氟化腈C_(4)F_(7)N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潜力实现SF_(6)替代的气体之一。文中结合隔离开关断口结构,研究了C_(4)F_(7)N/CO_(2)二元混合气体的雷电冲击绝缘特性。基于混合气体绝缘试验平... SF_(6)替代气体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其中氟化腈C_(4)F_(7)N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潜力实现SF_(6)替代的气体之一。文中结合隔离开关断口结构,研究了C_(4)F_(7)N/CO_(2)二元混合气体的雷电冲击绝缘特性。基于混合气体绝缘试验平台,重点分析了气体种类,电压极性、充气气压、电极距离、C_(4)F_(7)N占比对50%击穿电压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50%击穿电压随着充气气压、电极距离和C_(4)F_(7)N占比的增大均呈升高趋势。当充气气压升高到100、150、200 k Pa时,对应50%击穿电压(20:80,15 mm)分别为109.7、152.9、179.6 kV;当电极距离为5、10、15 mm时,50%击穿电压(35:65,200 k Pa)分别为73.4、138.5、203.0 kV;当C_(4)F_(7)N占比为20%、35%和50%时,50%击穿电压(15 mm,200 kPa)分别为180.0、203.0、218.4 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 隔离开关 雷电冲击 绝缘特性 环保气体
下载PDF
替代高压电器设备用环氧树脂的热塑性材料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谢雷钢 张骁萌 闵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热塑性材料基于材料性能高、环保性好和成型工艺简单等优点,逐渐成为行业内积极研究用于取代环氧树脂的新型绝缘材料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未针对应用于高压电器绝缘件制造的热塑性材料形成体系性的技术要求。文中选择了4种玻纤增强热塑性... 热塑性材料基于材料性能高、环保性好和成型工艺简单等优点,逐渐成为行业内积极研究用于取代环氧树脂的新型绝缘材料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未针对应用于高压电器绝缘件制造的热塑性材料形成体系性的技术要求。文中选择了4种玻纤增强热塑性材料,从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三方面与环氧树脂进行对比,同时研究玻纤在塑料注射成型中的取向和吸水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塑性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电学和热学性能,随着玻纤取向的增大,机械性能不断降低。为热塑性材料在高压电器设备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材料 短玻纤 取向 极限湿态 材料特性
下载PDF
均匀电场中SF_(6)及其替代气体雷电冲击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唐念 姜旭 +2 位作者 黎晓淀 霍鹏 张曼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0,18,共6页
SF_(6)气体因其温室效应所带来的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C_(5)F_(10)O(C5)、C_(4)F_(7)N(C4)及其与Air或CO_(2)的混合气体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潜力替代SF_(6)的绝缘介质。文中基于搭建的可拆实验装置和平台,以板板、同轴两种典型电极结... SF_(6)气体因其温室效应所带来的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C_(5)F_(10)O(C5)、C_(4)F_(7)N(C4)及其与Air或CO_(2)的混合气体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潜力替代SF_(6)的绝缘介质。文中基于搭建的可拆实验装置和平台,以板板、同轴两种典型电极结构,实验研究了均匀电场中SF_(6)及其替代气体雷电冲击特性。结果表明:SF_(6)、C5/Air和C4/CO_(2)气体50%击穿电压均随充气压力的升高而增大,SF_(6)气体的上升率最大,C4/CO_(2)上升率最小;在同轴结构下,施加雷电冲击电压的极性对SF_(6)和C4/CO_(2)气体的击穿电压影响相对较大,对C5/Air气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板板电极结构下,3种气体50%击穿电压随电极开距均呈近线性增加趋势,并且充气压力越高,线性度越高。通过替代气体绝缘特性与SF_(6)的比值发现,在充气压力较高的设备中,仅靠提高C5/Air、C4/CO_(2)混合气体的充气压力来改善其绝缘性能,在应用可行性方面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在充气压力较低的设备中应用,C4/CO混合气体更具替代SF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电场 SF_(6) 替代气体 绝缘特性 应用
下载PDF
中压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庞博 侯丹 李天瑞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共9页
随着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成为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核心设备。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从总体而言,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技术并不成熟,还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地... 随着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成为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核心设备。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从总体而言,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技术并不成熟,还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文中主要总结了电力电子变压器不同的拓扑和控制算法,提出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下如何选取合适的拓扑和控制算法。通过分析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发展历史,对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电路拓扑、成本、效率、可用率以及控制算法等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总结在不同应用场合下如何选取合适的系统拓扑和控制算法。最后对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 电力电子变压器 拓扑
下载PDF
基于电压平衡器的固态变压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哲 许崇福 +1 位作者 王弋飞 成勇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30,共9页
固态变压器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核心装置。针对低压直流配电网一般采用双极性供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平衡器的固态变压器拓扑。所提拓扑的中间级DC/DC包括输入半桥、双有源桥和电压均衡3部分,结合其运行模式给出了各部分的控制... 固态变压器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核心装置。针对低压直流配电网一般采用双极性供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平衡器的固态变压器拓扑。所提拓扑的中间级DC/DC包括输入半桥、双有源桥和电压均衡3部分,结合其运行模式给出了各部分的控制策略。为了分析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并加快仿真速度,给出了中间级DC/DC子模块的大信号回转器模型,并采用仿真方法验证了所提拓扑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所提出的基于电压均衡器的固态变压器具有多个电压端口,能够与中高压电网及低压电网相连,提供自身用电或组网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电力电子变压器 电压平衡器 双极性
下载PDF
多电平直流链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哲 许崇福 +1 位作者 王弋飞 成勇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4期9-15,共7页
多电平直流链电力电子变压器(PET)中间级子模块拓扑包括半桥和双有源桥两部分。直流链两端电路不同的结构和控制策略会造成直流链电压的波动和不稳定。传统控制策略需要大量电流传感器,并且控制链路上的低通滤波器影响了系统的动态响应... 多电平直流链电力电子变压器(PET)中间级子模块拓扑包括半桥和双有源桥两部分。直流链两端电路不同的结构和控制策略会造成直流链电压的波动和不稳定。传统控制策略需要大量电流传感器,并且控制链路上的低通滤波器影响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文中提出了一种多电平直流链PET的控制策略,由串并联功率模块中的半桥电路稳定直流链总输出电压,由双有源桥电路实现直流链不同模块之间的均压。同时,所提控制策略只需要中压直流端口连接电感处的一个电流传感器,所有功率模块均不使用电流传感器,节省了系统的成本。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PET) 直流链 双有源桥 均衡控制 子模块
下载PDF
聚丙烯/氧化铝纳米电介质的陷阱与直流击穿特性 被引量:25
13
作者 马超 闵道敏 +4 位作者 李盛涛 郑旭 李西育 闵超 湛海涯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7-285,共9页
聚丙烯电介质的直流击穿场强是影响其储能密度的关键因素,纳米氧化铝掺杂是一种提高聚合物电介质击穿场强的有效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展聚丙烯/氧化铝纳米电介质直流击穿特性的研究.为了探究其直流击穿机理,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氧... 聚丙烯电介质的直流击穿场强是影响其储能密度的关键因素,纳米氧化铝掺杂是一种提高聚合物电介质击穿场强的有效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展聚丙烯/氧化铝纳米电介质直流击穿特性的研究.为了探究其直流击穿机理,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氧化铝纳米电介质试样,观察了其显微结构,并对其表面电位衰减特性、体电阻率和直流击穿场强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氧化铝含量的增加,深陷阱能级和密度、体电阻率和直流击穿场强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纳米氧化铝含量为0.5 wt%时出现最大值,其中,直流击穿场强相比于未掺杂时可提高27%左右.根据纳米电介质交互区模型,分析了聚丙烯/氧化铝纳米电介质的显微结构和陷阱参数之间的关系.基于空间电荷击穿理论,利用陷阱参数对聚丙烯/氧化铝纳米电介质直流击穿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交互区为聚丙烯/氧化铝纳米电介质提供了更多深陷阱,而深陷阱能级和密度在较高纳米掺杂量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能是由双电层模型交互区重叠所致;深陷阱能级和密度的增加可降低载流子的注入量,进而提高其体电阻率和直流击穿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电介质 直流击穿场强 陷阱
下载PDF
飞轮储能系统用超导电磁混合磁悬浮轴承设计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万杰 张国民 +1 位作者 王新文 邱清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18,共9页
提出一种将径向超导磁轴承和轴向电磁轴承集成于一体的混合磁悬浮轴承结构设计,用于超导飞轮储能系统中支撑飞轮转子。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超导径向磁悬浮轴承悬浮力进行仿真计算,在电磁轴承定子铁心内环内径、外环外径参数已... 提出一种将径向超导磁轴承和轴向电磁轴承集成于一体的混合磁悬浮轴承结构设计,用于超导飞轮储能系统中支撑飞轮转子。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超导径向磁悬浮轴承悬浮力进行仿真计算,在电磁轴承定子铁心内环内径、外环外径参数已知的条件下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以电磁力最大为目标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分析了超导和电磁轴承关键性能参数的相互影响,试制原理样机,测量悬浮力并比较了其优势。测量结果表明,利用超导轴承的自稳定性可减小混合轴承悬浮力合力随气隙增大而减小的速率,降低电磁轴承控制器的响应速率,将液氮作为冷却介质可有效解决电磁轴承线圈的发热问题,集成结构设计可提高磁悬浮轴承的悬浮力体积比,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磁悬浮轴承 自稳定性 集成结构设计
下载PDF
电力设备状态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武星 王瑜 +3 位作者 殷晓刚 刘宇 骆虎 曾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2,共6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对用电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设备用户与电力管理部门对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设备状态变化趋势、故障趋势及预测、设备可靠性的评估和系统可靠性评估方面的直接的、迫切的需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对用电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设备用户与电力管理部门对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设备状态变化趋势、故障趋势及预测、设备可靠性的评估和系统可靠性评估方面的直接的、迫切的需求,需要对电力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深入研究,实现对设备状态的量化评估。在对电力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可靠性试验方案、状态评价模型等一系列内容的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基于特征阈值的开关设备状态评估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评估计算,多级结果耦合分析等方法,实现对设备整体状态的实时评估,同时分别实现了系统的单独部署应用和嵌入数据平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状态评价 可靠性
下载PDF
高温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万杰 张国民 +3 位作者 艾立旺 刘国乐 余志强 邱清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31,共13页
高温超导飞轮储能系统具有功率密度高、控制简单、效率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未来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铁制动能量回收、大功率脉冲电源、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高温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的原理结构、... 高温超导飞轮储能系统具有功率密度高、控制简单、效率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未来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铁制动能量回收、大功率脉冲电源、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高温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的原理结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 磁悬浮轴承 飞轮储能 自稳定
下载PDF
改进型并网逆变器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钒 胡长斌 +1 位作者 王斐然 王弋飞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112,共7页
微电网中传统的下垂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多电压型逆变器的并联,但难以实现功率的精确分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单向低速通信线获取交流母线电压参数后,在本地采用在线递推最小二乘法获得准确线路参... 微电网中传统的下垂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多电压型逆变器的并联,但难以实现功率的精确分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单向低速通信线获取交流母线电压参数后,在本地采用在线递推最小二乘法获得准确线路参数;然后在引入的功率等效阻抗概念基础上,考虑线路参数及本地负荷对多逆变器功率分配的影响,求出准确补偿功率传输参数不匹配情况的虚拟阻抗值,最终可实现多逆变器功率精确分配。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及时响应本地负荷变动,功率分配效果及动态性能均优于传统下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下垂控制 递推最小二乘 自适应虚拟阻抗 功率分配
下载PDF
异步轴向磁力耦合器高转速下传输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万杰 张国民 +2 位作者 艾立旺 刘国乐 高智远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0-135,共6页
磁力耦合器利用磁场耦合作用传输转矩,将刚性连接转换为非接触的软联接方式,具有软启动、减小振动、堵转保护、高可靠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磁力耦合器还可应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如超导飞轮储能系统,其具有省去电机定子冷却系... 磁力耦合器利用磁场耦合作用传输转矩,将刚性连接转换为非接触的软联接方式,具有软启动、减小振动、堵转保护、高可靠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磁力耦合器还可应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如超导飞轮储能系统,其具有省去电机定子冷却系统、真空腔完全动密封、实现长期储能的优点。由于磁力耦合器在高转速下少有应用及研究,针对超导飞轮储能高转速应用研究了异步轴向磁力耦合器的传输特性。采用传统的转速差仿真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传输转矩、轴向力、气隙磁感应强度等性能参数,对关键部件的温升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试制了原理样机,搭建了高转速传输特性测试平台。在同步转速9 500 r/min下进行了试验。通过与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常规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对不同转速下的转矩传输特性进行试验对比,验证了异步轴向磁力耦合器高转速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轴向磁力耦合器 有限元 传输特性 温升特性
下载PDF
不同灭弧方式C_(4)F_(7)N混合气体负荷开关的开断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付鲁军 谢成 +2 位作者 辛昭昭 邵先军 赵永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55,共7页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日益严重,以及相关环保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的环保观念不断提升,寻求替代SF_(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在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应用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文中介绍了采用3种灭弧方式(磁吹式、金属去离子栅...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日益严重,以及相关环保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的环保观念不断提升,寻求替代SF_(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在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应用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文中介绍了采用3种灭弧方式(磁吹式、金属去离子栅式和压气式)的负荷开关,应用C_(4)F_(7)N混合气体按照GB/T 3804—2017标准中有功负载开断试验的要求进行气体开断性能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种灭弧方式中,压气式负荷开关的开断性能最好,能够成功开断/关合12 kV 650 A有功负载电流10次;金属去离子栅式负荷开关充入C_(4)F_(7)N的混合气体能够成功开断12 kV 240 A有功负载电流;磁吹式负荷开关充入C_(4)F_(7)N的混合气体未成功开断12 kV 586 A有功负载电流,且在整个开断过程中未有明显的开断迹象;通过开断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增加C_(4)F_(7)N的混合比例可以提升混合气体的开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混合气体 灭弧方式 负荷开关 开断实验
下载PDF
一种检测室内侧装悬架式高压大电流隔离开关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勋 陶群 +1 位作者 万媛 黄实 《电气工程学报》 2018年第10期35-40,共6页
通过设置两个同轴的静触头,实现与动触头导电杆的水平直插式投切。两个静触头分别提供高电位母线的连接位置,使得开关整体包括操动机构与母线同时处于电网中的高电位,避免了由于高压破坏操作机构与隔离刀主体间绝缘的问题。利用远距离... 通过设置两个同轴的静触头,实现与动触头导电杆的水平直插式投切。两个静触头分别提供高电位母线的连接位置,使得开关整体包括操动机构与母线同时处于电网中的高电位,避免了由于高压破坏操作机构与隔离刀主体间绝缘的问题。利用远距离控制纯净压缩空气带动拉杆动作,实现驱动和控制的电气隔离。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避免了强电磁干扰带来的误动作;运行安全方便,减少了工程造价,能够满足110kV及以下不同电压等级频繁操作的户内高压瞬时大电流工况中的隔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室 户内 高压大电流 隔离开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