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他啶联合莫西沙星对慢阻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华平 田霞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目的 研究头孢他啶+莫西沙星运用于慢阻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服用头孢他啶+莫西沙星,对照组采取头孢他啶,统计... 目的 研究头孢他啶+莫西沙星运用于慢阻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服用头孢他啶+莫西沙星,对照组采取头孢他啶,统计两组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消失天数,对比T淋巴细胞(CD3^(+))、细胞毒性T细胞(CD8^(+))、辅助性T细胞(CD4^(+))/CD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不良反应,对比两组用药结果。结果 研究组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消失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免疫指标无差别(P>0.05),用药后研究组CD3^(+)、CD4^(+)/CD8^(+)大于对照组,但CD8^(+)小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CRP、PCT、WBC无差别(P>0.05),用药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15.00%与对照组10.00%无差异(P>0.05)。用药前两组血气指标无差别(P>0.05),用药后研究组SaO_(2)、PaO_(2)大于对照组,但PaCO_(2)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他啶+莫西沙星的疗效更为明显,能够调节免疫,消除炎性反应,促进症状快速消失,改善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他啶 慢阻肺 莫西沙星
下载PDF
老年COPD合并重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短期死亡预警模型构建
2
作者 张潇 代玺 +1 位作者 李永涛 王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6期2701-2707,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ogistic回归算法的模型,用于预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短期死亡风险。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高新...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ogistic回归算法的模型,用于预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短期死亡风险。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高新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74例老年COPD合并重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19例,年龄<70岁41例,≥70岁33例。通过LASSO-logistic回归算法筛选出与短期死亡风险显著相关的临床变量,利用这些变量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10折交叉验证和Bootstrap方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从区分度[曲线下面积(AUC)]、校准度(校准曲线)方面评估模型的性能。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30 d内患者的生存情况,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53例),病死率为28.37%(21/74)。LASSO法通过交叉验证确定最优参数后,从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及既往治疗信息中筛选出5个与短期死亡密切相关的变量:行机械通气、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使用镇静药物、合并脓毒症休克和使用抗真菌药物,这些变量被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它们是老年COPD合并重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模型构建的用于预测老年COPD合并重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短期死亡的森林图模型展示出良好的预测效能(AUC值为0.927),在训练集的分析中,Bootstrap法进行的1000次重抽样验证和校准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验证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2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也证实了模型的校准度良好。结论本研究构建的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老年COPD合并重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短期死亡风险。该模型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治疗决策过程中更好地识别高风险患者,从而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 老年 短期死亡预警模型 LASSO-logistic回归算法
下载PDF
基于人文关怀的精细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方方 王银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6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探究基于人文关怀的精细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患者按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人文关怀的精细化护理。比... 目的 探究基于人文关怀的精细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患者按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人文关怀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人文关怀的精细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人文关怀 重症肺炎
下载PDF
ALK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耐药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新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程琳 魏亚兰 田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6期908-912,共5页
目的探索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耐药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方案采用前瞻性、对照、单中心、随机、单盲临床研究方法设计。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就诊的95例ALK突变晚期... 目的探索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耐药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方案采用前瞻性、对照、单中心、随机、单盲临床研究方法设计。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就诊的95例ALK突变晚期NSCLC靶向治疗耐药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入组47例,脱落2例,最终45例纳入分析;试验组入组48例,脱落2例,最终46例纳入分析。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56.85±8.67)岁;ⅢB期12例,Ⅳ期33例;鳞癌12例,腺癌33例。试验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55.02±8.23)岁;ⅢB期15例,Ⅳ期31例;鳞癌10例,腺癌36例。对照组接受阿来替尼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9(CA9)、内皮抑素(E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自然杀伤(NK)细胞、CD8^(+)、CD4^(+)水平,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生存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CYFRA21-1、NSE、CA9、MMP-9、VEGF、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ES、CD4^(+)、NK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26%(36/46)比57.78%(26/45)](χ^(2)=4.396,P=0.036)。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5,P=0.535)。随访1年,试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随访率为97.70%。试验组的1年总生存率为55.56%(25/45),对照组的1年总生存率为34.88%(15/43)。两组患者总生存期(OS)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7.805,P=0.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治疗ALK突变晚期NSCLC靶向治疗耐药后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率,改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突变 帕博利珠单抗 阿来替尼 安全性
下载PDF
格隆溴铵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道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通气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吴晓雪 王建华 程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0期2145-2148,共4页
目的研究格隆溴铵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道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市长安医院收治的102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研究格隆溴铵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道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市长安医院收治的102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采用格隆溴铵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免疫功能(CD3^(+)、CD4^(+)/CD8^(+)、CD4^(+))、通气功能[最大呼气压(PEmax)、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最大吸气压(PImax)]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8、高迁移率蛋白1(HMGB1)、IL-32、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CD3^(+)、CD4^(+)/CD8^(+)、CD4^(+)分别为(71.36±4.28)%、1.06±0.13、(40.59±1.48)%,均高于对照组[(62.52±3.41)%、1.53±0.18、(35.33±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PEmax、FVC、PEF、DLCO、PImax分别为(47.67±4.25)%、(2.78±0.34)L、(1.95±0.26)L/s、(71.36±4.48)mL/min×mmHg、(79.56±6.28)%,均高于对照组[(38.65±2.28)%、(2.07±0.25)L、(1.95±0.26)L/s、(71.36±4.48)mL/min×mmHg、(79.56±6.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血清IL-18、HMGB1、IL-32、降钙素原、hs-CRP水平分别为(22.58±1.34)pg/mL、(46.75±3.89)pg/mL、(19.34±1.25)pg/mL、(0.37±0.09)mg/mL、(1.29±0.27)mg/mL,均低于对照组[(30.45±1.72)pg/mL、(83.42±10.57)pg/mL、(27.59±3.48)pg/mL、(0.94±0.25)pg/mL、(1.83±0.45)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疹、咽部不适、头晕头痛和胃部不适发生率(19.61%vs.15.69%)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格隆溴铵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道雾化治疗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通气功能,提高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隆溴铵 异丙托溴铵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下载PDF
六味补肺益肾汤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张闯 常志江 +1 位作者 李锦霞 刘治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六味补肺益肾汤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六味补肺益肾汤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六味补肺益肾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评分、CD3^(+)、CD4^(+)及CD4^(+)/CD8^(+)均升高,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补肺益肾汤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补肺益肾汤剂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支气管哮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活动锻炼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银银 田甜 李方方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3期956-95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活动锻炼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110例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活动锻炼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110例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活动锻炼。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住ICU时间、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2.72%)高于观察组(3.63%),对照组住ICU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降低,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升高,且观察组aPTT、PT高于对照组,D-D、Fbg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下肢股静脉血流峰值速度、平均速度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活动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干预中可有效降低DVT形成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活动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气道专项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王银银 李方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146-148,191,共4页
目的探究气道专项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究气道专项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专项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脱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花费均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25%最大呼气流速(PEF25)、50%最大呼气流速(PEF50)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二次插管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道专项护理在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功能,加速其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专项护理 机械通气 血气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