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块菌贮藏期间细菌菌相分析及精油抑菌研究
1
作者 清源 方志荣 +3 位作者 吴瑕 姚昕 林巧 尹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1-167,共7页
为揭示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4℃贮藏期间的表面微生物变化规律,鉴定优势腐败细菌并选择出抑菌效果好的天然抑菌剂。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与传统培养技术,对印度块菌贮藏过程中表面菌群结构及优势腐败菌进行研究。通过测定抑菌率,计算... 为揭示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4℃贮藏期间的表面微生物变化规律,鉴定优势腐败细菌并选择出抑菌效果好的天然抑菌剂。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与传统培养技术,对印度块菌贮藏过程中表面菌群结构及优势腐败菌进行研究。通过测定抑菌率,计算半数有效浓度(EC50)等,研究5种天然植物精油对优势腐败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贮藏期间印度块菌表面菌落总数呈增加趋势,第15 d时达到2.28×10^(6) lg CFU/g并出现异味、发粘或发霉等现象,至30 d时到达货架期终点。贮藏期间的优势菌门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Verrucomicrobia。优势菌属为Pseudomonas、Rhizobium、Pedobacter、Sphingobacterium、Flavobacterium、Serratia、Janthinobacterium、Sphingopyxis和Variovorax。此次共分离得到2株可导致块菌腐烂率达90%以上的细菌,经鉴定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粪小短杆菌(Brachybacterium faecium)。所用5种精油中,柠檬草精油对B.subtilis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5.471μL/L;百里香精油对B.faecium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6.350μL/L。本研究为后续开展柠檬草和百里香精油复配在块菌采后贮藏保鲜上的应用,延长其货架期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块菌 传统培养技术 高通量测序 优势腐败菌
下载PDF
小桐子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2
作者 林巧 江文世 +1 位作者 李瑶佳 何劭英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8期129-131,共3页
小桐子属于落叶灌木或半肉质小乔木,小桐子植株及种子中均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其综合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对小桐子成分分析进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桐子 化学成分 生长习性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利用葡萄枝屑、桑枝屑栽培白参菌、秀珍菇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方志荣 林静 +1 位作者 清源 姜英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10期20-25,共6页
为合理利用葡萄枝屑和桑枝屑,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研究了不同栽培配方(配方1:葡萄枝屑50%+高粱壳30%+辅料;配方2:桑枝屑50%+高粱壳30%+辅料;配方3(CK):玉米芯50%+高粱壳30%+辅料)对白参菌和秀珍菇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生长阶段... 为合理利用葡萄枝屑和桑枝屑,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研究了不同栽培配方(配方1:葡萄枝屑50%+高粱壳30%+辅料;配方2:桑枝屑50%+高粱壳30%+辅料;配方3(CK):玉米芯50%+高粱壳30%+辅料)对白参菌和秀珍菇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胞外酶活性及白参菌和秀珍菇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3栽培白参菌和秀珍菇胞外酶活性最高,第一次采收时间最短,产量最高。白参菌在配方1中的胞外酶、产量、粗蛋白含量高于配方2,秀珍菇在配方2中的胞外酶、产量、粗蛋白含量高于配方1。生产上可用葡萄枝屑代替玉米芯种植白参菌,可用桑枝屑代替玉米芯种植秀珍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枝屑 桑枝屑 废枝条基料化 白参菌 秀珍菇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及激素处理对华重楼种子出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安虎 杨坪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10,35,共6页
针对重楼育苗常遇到的出苗时间长、出苗率低和种子播种后腐烂严重的问题,对最佳育苗方式、育苗基质及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重楼种苗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重楼栽培和育苗方面提供技术参考。研究了不同厚度稻草覆盖、土壤与草炭不同配... 针对重楼育苗常遇到的出苗时间长、出苗率低和种子播种后腐烂严重的问题,对最佳育苗方式、育苗基质及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重楼种苗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重楼栽培和育苗方面提供技术参考。研究了不同厚度稻草覆盖、土壤与草炭不同配比、不同浓度KNO_(3)与质量浓度赤霉素(GA_(3))溶液浸种重楼种子对重楼种子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楼种子播种前的土壤表面覆盖厚度为4 cm的稻草后播种重楼,再在重楼种子表面覆盖厚度为4 cm的稻草,重楼种子的出苗率最高,达90.8%,与其他覆盖厚度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出苗时间为播种后的第20月;土壤与草炭质量比为1∶3时,重楼种子的出苗率为73.0%,与其他质量比的出苗率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出苗时间为播种后的第20月;用19 mmol/L KNO_(3)、600 mg/L GA_(3)溶液浸种重楼种子,种子胚根长出率最高达56.67%,与排第2位溶液组合(KNO_(3)浓度为16 mmol/L、GA_(3)质量浓度为600 mg/L)胚根长出率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出苗时间为浸种处理后的第8月。3种育苗方式比较表明:稻草覆盖厚度为4 cm、土壤与草炭质量比为1∶3的育苗基质利于提高重楼种子的出苗率,KNO_(3)浓度为19 mmol/L、GA_(3)的质量浓度为600 mg/L的溶液浸种重楼种子,可大大缩短重楼种子的育苗时间,幼苗获得率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重楼 育苗基质 激素处理 出苗率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下印度块菌净菜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研究
5
作者 清源 方志荣 +1 位作者 姚昕 尹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98-2709,共12页
以国产印度块菌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失重率、腐败率、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菌落总数和感官评价的变化,并构建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低温贮藏能有效降低印度块菌净菜的... 以国产印度块菌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失重率、腐败率、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菌落总数和感官评价的变化,并构建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低温贮藏能有效降低印度块菌净菜的失重率、腐败率和呼吸强度,抑制蛋白质降解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增加,较好地维持贮藏期间的硬度,降低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失重率、腐败率、PPO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块菌净菜品质变化的关键性因子。动力学分析结合Arrhenius方程结果表明,PPO活性拟合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精度更高,决定系数R 2>0.90。经模型验证实验发现,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低于11.05%,可有效预测(-3±1)~(16±1)℃贮藏时的块菌净菜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块菌 贮藏温度 品质 货架期
下载PDF
瑞都系列葡萄品种的硬枝扦插试验
6
作者 赵惠 覃杨 +3 位作者 李良梅 严茸 王清华 陈思宇 《果农之友》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促进优良葡萄品种的选育和推广,2024年3月对瑞都系列葡萄品种中的瑞都红玉、瑞都早红、瑞都红玫3个品种进行硬枝扦插育苗试验,对扦插后插条的萌芽率,插条新梢的长度、粗度,插条的生根数量、根长、根粗以及成苗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 为了促进优良葡萄品种的选育和推广,2024年3月对瑞都系列葡萄品种中的瑞都红玉、瑞都早红、瑞都红玫3个品种进行硬枝扦插育苗试验,对扦插后插条的萌芽率,插条新梢的长度、粗度,插条的生根数量、根长、根粗以及成苗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三个瑞都系列葡萄品种的硬枝扦插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瑞都红玫的萌芽率最高,达到100%;瑞都早红次之,为97%;瑞都红玉萌芽率最低,为87%。瑞都红玫的成苗率最高,达到97%;瑞都早红的成苗率次之,为90%;而瑞都红玉的成苗率最低,仅为67%。同时,瑞都早红的生根效果最佳,平均根长最长,达6.2 cm,平均根粗也最粗,达1.37 mm;瑞都红玫的新梢长势最好,平均新梢长度最长,达5.8 cm。这些结果可为瑞都系列葡萄品种的扦插育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都系列葡萄 硬枝扦插 萌芽 生根 成苗率
下载PDF
3种生长调节剂对克瑞森葡萄硬枝扦插的影响
7
作者 覃杨 董畅 +1 位作者 杨炆英 龚泓淞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克瑞森葡萄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以期为克瑞森葡萄苗木扦插繁育提供适宜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方法】以克瑞森葡萄1年生硬枝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 【目的】探索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克瑞森葡萄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以期为克瑞森葡萄苗木扦插繁育提供适宜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方法】以克瑞森葡萄1年生硬枝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溶液处理进行扦插试验,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对克瑞森葡萄插条生根及萌芽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克瑞森葡萄插条的萌芽与生根均有显著促进作用。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插条萌芽率都很高,2000 mg·L^(-1)NAA和2000 mg·L^(-1)IAA处理过的插条生根率较好,但500 mg·L^(-1)IBA处理的插条单株根数最多,根长较长。【结论】试验中,500mg·L^(-1)IBA处理对克瑞森葡萄硬枝扦插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克瑞森葡萄 硬枝扦插 萌芽 生根
下载PDF
四川凉山地区多份荞麦种子萌发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文 朱明昆 +5 位作者 方忠艳 陈钰楠 杜含梅 王安虎 周永红 吴丹丹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5-804,共10页
荞麦是四川凉山等高海拔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探究荞麦的抗寒能力,筛选适应凉山州极端气候的优异荞麦种质资源,以该地区推广和种植面积最大的5份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和13份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为材料,... 荞麦是四川凉山等高海拔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探究荞麦的抗寒能力,筛选适应凉山州极端气候的优异荞麦种质资源,以该地区推广和种植面积最大的5份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和13份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为材料,在4℃低温条件和22℃常温对照下进行种子萌发期抗寒性评价,测定胚根长、发芽率和发芽势等7项种子萌发生长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所有荞麦品种种子发芽延迟、发芽速度减缓;相比于苦荞,甜荞的7项萌发生长指标的平均相对值都保持较高水平,表明甜荞更有利于应对低温环境;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荞麦各品种萌发期耐低温能力最强的为九寨沟栽培甜荞,其次为品甜3号,而对低温最为敏感的则是西荞6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 荞麦 低温萌发 抗寒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植物基酸奶的制备及其营养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蔡文琪 李梦宇 +5 位作者 吴敬凡 冀秋然 石太渊 解梦汐 巩发永 杨立娜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2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植物基酸奶是一类以植物或植物与牛奶的混合物为原料经益生菌发酵制成的乳制品。植物基酸奶在原料种类、发酵菌种等方面具有多样性,且在加工领域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工艺。最近几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植物基酸奶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营养和生... 植物基酸奶是一类以植物或植物与牛奶的混合物为原料经益生菌发酵制成的乳制品。植物基酸奶在原料种类、发酵菌种等方面具有多样性,且在加工领域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工艺。最近几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植物基酸奶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营养和生理功能方面。本文主要对植物基酸奶的种类、发酵剂、加工工艺等制备流程及营养因子的生成与转化、抗营养因子的降解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基酸奶后续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酸奶 加工 营养特性
下载PDF
不同脱毒方法下马铃薯脱毒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莓 唐雪梅 +2 位作者 凌思琦 颜朗 赖先军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4,12,共5页
为探索马铃薯脱毒的最佳方法,提高马铃薯脱毒效率及脱毒苗成苗率,采用超低温疗法+茎尖剥离技术和热处理法+茎尖剥离技术2种脱毒方法进行脱毒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超低温疗法,热处理法处理的马铃薯成苗率和脱毒效率更高,其最... 为探索马铃薯脱毒的最佳方法,提高马铃薯脱毒效率及脱毒苗成苗率,采用超低温疗法+茎尖剥离技术和热处理法+茎尖剥离技术2种脱毒方法进行脱毒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超低温疗法,热处理法处理的马铃薯成苗率和脱毒效率更高,其最佳处理方式为38℃温度条件下热处理6 h后再进行茎尖剥离;同时,在该处理条件下,进一步探索了缩短脱毒苗培养周期的最适激素配比,并发现MS培养基中添加0.50 mg/L GA3+0.50 mg/L 6-BA+0.01 mg/L NAA激素后茎尖成苗率较高,达到8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 超低温疗法 热处理 激素配比
下载PDF
苦荞苗期镉耐受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含梅 谭露 +3 位作者 陈勃 于秋竹 吴丹丹 王安虎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3,共14页
镉(Cd)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非必需微量元素,镉积累可引起营养物质吸收和转运障碍,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以147份苦荞种质为材料,采用水培法,设置对照(1/2 Hoagland营养液,pH 5.8)和镉胁迫(1/2 Hoagland+30μmol/L Cd^(2+))处理,胁迫10 d后... 镉(Cd)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非必需微量元素,镉积累可引起营养物质吸收和转运障碍,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以147份苦荞种质为材料,采用水培法,设置对照(1/2 Hoagland营养液,pH 5.8)和镉胁迫(1/2 Hoagland+30μmol/L Cd^(2+))处理,胁迫10 d后测定主根长、根系干重和地上部分干重,并分析部分种质的根系形态指标,运用线性回归法和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镉胁迫影响苦荞根系生长和生物量,主要对主根长、总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有抑制作用。经线性回归和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发现,不同苦荞种质对镉的耐受性存在差异,并从中筛选出31份耐镉型和72份镉敏感型苦荞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镉胁迫 耐受性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不同基质对两个欧亚种葡萄硬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覃杨 董畅 +2 位作者 曾千 鲁会玲 王明洁 《北方果树》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该试验以‘粉红亚都蜜’‘红光无核’为试材,研究4种基质(河沙、草炭、珍珠岩、田园土)对其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的平均成苗率‘粉红亚都蜜’显著高于‘红光无核’;在不同基质中,‘粉红亚都蜜’以珍珠岩为基质的... 该试验以‘粉红亚都蜜’‘红光无核’为试材,研究4种基质(河沙、草炭、珍珠岩、田园土)对其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的平均成苗率‘粉红亚都蜜’显著高于‘红光无核’;在不同基质中,‘粉红亚都蜜’以珍珠岩为基质的成苗率最高,河沙次之;‘红光无核’以河沙为基质的成苗率最高,草炭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葡萄 基质 硬枝扦插 影响
下载PDF
圆根酸菜风味成分分析
13
作者 赖海梅 颜朗 +7 位作者 王雅利 杨梦露 黄玉立 曾雪晴 梅源 朱永清 葛黎红 赵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05-212,共8页
目的研究川西地区传统圆根酸菜风味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圆根酸菜的有机酸和挥发性物质。结果圆根酸菜中共检测出5种有机酸,乙酸和乳酸是主要有机酸。乙酸风味强度值最高,对酸菜呈味贡... 目的研究川西地区传统圆根酸菜风味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圆根酸菜的有机酸和挥发性物质。结果圆根酸菜中共检测出5种有机酸,乙酸和乳酸是主要有机酸。乙酸风味强度值最高,对酸菜呈味贡献最大,其次是乳酸和琥珀酸。此外,苹果酸和柠檬酸也是影响圆根酸菜呈味贡献的重要因素。圆根酸菜中共检测到挥发性物质263种,主要包括酮类、酯类、醛类、酸类和醇类。44种挥发性物质是所有样品共有的,占挥发性物质含量的76.07%~88.19%。5-羟甲基糠醛和4-丙基苯酚是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分别占挥发性物质含量的33.4%和28.1%。结论圆根酸菜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5-羟甲基糠醛和4-丙基苯酚可以作为区分圆根酸菜品质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根酸菜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有机酸 挥发性物质
原文传递
不同施肥处理下烟草根际细菌网络响应
14
作者 赖先军 张文友 +5 位作者 段旺军 彭睿 相雨欣 陈梓涵 张义正 颜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42-2251,共10页
[目的]研究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烟草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挖掘关键响应菌群,探索烟草根际细菌对不同肥料施加的动态响应机制。[方法]聚焦烟草根际细菌对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植物促生微生物(PGPMs)处理下的反应机制。通过Illumina M... [目的]研究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烟草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挖掘关键响应菌群,探索烟草根际细菌对不同肥料施加的动态响应机制。[方法]聚焦烟草根际细菌对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植物促生微生物(PGPMs)处理下的反应机制。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肥料处理下烟草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测序并对操作分类单位(OTU)进行聚类,分析处理间细菌菌群多样性特征,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模型,将根际菌群与施肥处理相关联,同时建立细菌共现网络,解析施肥响应的关键调控菌群。[结果]与化学肥料相比,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显著增加烟草根际细菌丰度,但降低了细菌分布的均匀性。基于模型挖掘到15个与施肥关联的指示性细菌类群,其中泛菌属(Pantoea)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细菌为微生物菌剂处理下特定菌群结构的指示性细菌。另外,从化肥、有机肥到微生物菌剂处理,根际细菌共现网络结构从松散状态转变为紧密且复杂调控状态,微生物菌剂作用下优势菌群调控增强,与周围菌群联系紧密。[结论]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显著改变烟草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根际细菌响应网络,其中泛菌属和寡养单胞菌属等微生物菌剂处理下的指示性细菌具有进一步纯化培养和商业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际细菌 细菌多样性 指示性细菌 细菌共现网络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葡萄与豌豆套种关键栽培技术
15
作者 覃杨 董畅 蔡光泽 《落叶果树》 2024年第1期78-79,共2页
以增效保粮为核心,在金沙江流域的葡萄种植园里套种豌豆,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的前提下,从葡萄、豌豆在金沙江流域的生长发育特点出发,总结了葡萄和豌豆套种的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葡萄 豌豆 套种 关键技术
下载PDF
水稻散生突变体sg518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16
作者 王洋 张文锋 +4 位作者 杨杰 沙忠玉 韩文利 陈能刚 郭欣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16,共11页
[目的]分蘖角作为水稻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遗传基础复杂,需鉴定更多与分蘖角相关的突变体和基因以进一步解析水稻分蘖角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对贵州地方粳稻品种桥港珍珠米进行60Co辐射诱变后成功获得一份水稻散生突变体,暂命名... [目的]分蘖角作为水稻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遗传基础复杂,需鉴定更多与分蘖角相关的突变体和基因以进一步解析水稻分蘖角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对贵州地方粳稻品种桥港珍珠米进行60Co辐射诱变后成功获得一份水稻散生突变体,暂命名为sg518(spreading-grown mutant 518),并对其进行表型鉴定、遗传分析、基因定位和候选基因测序验证。[结果](1)田间性状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sg518表现出分蘖角显著增大的散生表型,并伴有一次枝梗数增加、每穗实粒数增加、籽粒变小和千粒重降低;(2)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的散生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3)精细定位结果显示,目标基因定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RM287与J1标记之间的88.7 kb内;(4)MutMap分析表明,在此区间有1个SNP频率为1的InDel突变且位于LAZY1基因上;(5)对目标基因的PCR扩增与测序结果表明,突变体的LAZY1基因在第3外显子上有1处1 bp的碱基缺失,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由此推断LAZY1基因为突变体sg518的候选基因。[结论]sg518为LAZY1基因的一个新等位突变体,可进一步为研究该基因功能及水稻分蘖角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散生突变体sg518 表型鉴定 基因定位 LAZY1基因
下载PDF
碱性蛋白酶水解萌动苦荞蛋白质的条件优化
17
作者 甘国超 蔡利 +2 位作者 钟海霞 陈治光 徐宇航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3期135-137,共3页
以萌动苦荞蛋白质和碱性蛋白酶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碱性蛋白酶水解萌动苦荞蛋白质过程中温度、pH值、加酶量对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萌动苦荞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控制水解温度45℃、pH值10、加酶量200... 以萌动苦荞蛋白质和碱性蛋白酶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碱性蛋白酶水解萌动苦荞蛋白质过程中温度、pH值、加酶量对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萌动苦荞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控制水解温度45℃、pH值10、加酶量2000 U·g^(-1)、水解120 min,该条件下水解度为2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萌动苦荞蛋白质 碱性蛋白酶 水解
下载PDF
三十烷醇、石膏和过磷酸钙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志荣 彭书东 +3 位作者 王柯穆 姬宏超 张守武 清源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2期39-44,共6页
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香菇菌丝体生长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三十烷醇、石膏和过磷酸钙的三水平,通过袋栽培养料中菌丝体生长的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料中三种辅料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微乳剂溶液、三十烷醇粉剂溶液二者均能促进香菇菌丝体... 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香菇菌丝体生长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三十烷醇、石膏和过磷酸钙的三水平,通过袋栽培养料中菌丝体生长的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料中三种辅料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微乳剂溶液、三十烷醇粉剂溶液二者均能促进香菇菌丝体的生长,而且其促进生长的浓度相同,建议实际食用菌生产中直接采用三十烷醇微乳剂进行稀释,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三种辅料的最佳组合为:石膏含量4%、过磷酸钙含量1.5%的500 g湿袋料中,加入50 mL 1.5 mg·L^(-1)三十烷醇微乳剂溶液,在此条件下,袋料培养基中香菇菌丝体生长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烷醇 石膏 过磷酸钙 香菇菌丝 生长
下载PDF
两株野生微香菇属(Lentinula)真菌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方志荣 清源 +1 位作者 何晓兰 乃戈日优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7-113,共7页
以四川省普格县野生微香菇属真菌(Lentinula)子实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得到菌株HG-2、BG-1,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同时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以及pH对HG-2、BG-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以四川省普格县野生微香菇属真菌(Lentinula)子实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得到菌株HG-2、BG-1,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同时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以及pH对HG-2、BG-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个野生菌株均为微香菇属(Lentinula edodes)真菌。HG-2、BG-1菌株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适pH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香菇 ITS序列分析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烟草短期连作对根际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赖先军 颜朗 +2 位作者 张文友 段旺军 王海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6-714,共9页
【目的】进一步明确烟草连作障碍发生机理,探索烟草短期连作与根际微生物结构和根际代谢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短期连作与未连作植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组和代... 【目的】进一步明确烟草连作障碍发生机理,探索烟草短期连作与根际微生物结构和根际代谢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短期连作与未连作植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多样性。【结果】根际细菌菌群多样性在不同品种间、连作与未连作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短期连作对根际细菌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影响不显著,但短期连作土壤中根际真菌丰度和均匀度显著降低,未连作根际真菌多样性显著高于短期连作根际真菌多样性。甘蓝油壶菌(Olpidium brassicae)、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丰度在短期连作根际中显著增高,细长被孢霉菌(Mortierella elongata)丰度显著降低。LEfSe分析发现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为短期连作根际土壤中的标志物微生物。代谢组分析发现,有机氮化合物、鞘脂类、萜类、类固醇及其衍生物为短期连作与未连作植烟根际土壤间的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游离氨基酸和小檗碱、茄定碱、酒糟碱等生物碱类物质在短期连作根际土壤中显著富集,表明短期连作过程中可能已经产生真菌感染和自毒效应。【结论】本研究初步解析了烟草短期连作下根际微生物和代谢物的相互关系,虽然短期连作对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较小,但根际次生代谢物产生的化感作用能够快速且显著改变根际真菌菌群结构,导致致病真菌的快速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连作障碍 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结构 差异代谢物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