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地方高校《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西藏农牧学院为例
1
作者 贡嘎 益西措姆 +1 位作者 罗润波 索朗斯珠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7期180-182,共3页
《兽医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动物医学专业基础课,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本课程中,学生除了系统掌握微生物学基本理论,还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掌握实验室诊断技术,为动物疫病诊断、治疗以... 《兽医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动物医学专业基础课,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本课程中,学生除了系统掌握微生物学基本理论,还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掌握实验室诊断技术,为动物疫病诊断、治疗以及防控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该文主要以西藏农牧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为例,通过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特点,结合实践教学工作经验,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以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草地培育学教学改革探索——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
2
作者 马素洁 包赛很那 +3 位作者 王向涛 王明涛 孙磊 魏学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5期266-268,共3页
为加强本科生对草地培育理论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率,通过对学生、教师和企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草地培育学在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和学生就(创)业能力方面的教学不足,并从理论教学、实践内容... 为加强本科生对草地培育理论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率,通过对学生、教师和企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草地培育学在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和学生就(创)业能力方面的教学不足,并从理论教学、实践内容、授课和考核方式方面介绍西藏农牧学院草地培育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思路,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培育学 问卷调查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下载PDF
西藏猪HEV流行病学调查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3
作者 娄永志 辛娇娇 +1 位作者 索朗斯珠 贡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
为掌握西藏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情况,本试验采集西藏藏猪血清样本313份,西藏林芝约克猪肝脏样本53份;对藏猪血清进行HEV-IgG抗体检测,并进行t检验分析;对约克猪肝脏样本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EV开放阅读框2(ORF2)... 为掌握西藏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情况,本试验采集西藏藏猪血清样本313份,西藏林芝约克猪肝脏样本53份;对藏猪血清进行HEV-IgG抗体检测,并进行t检验分析;对约克猪肝脏样本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EV开放阅读框2(ORF2)基因保守区域,对RT-PCR阳性产物测序后进行系统发育进化和同源性分析,确定西藏猪HEV基因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阳性肝脏组织进行病原定量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313份西藏藏猪血清样本中HEV-IgG抗体总阳性率为35.46%(111/313),其中,公藏猪和母藏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31%(68/173)和30.71%(43/140);1~2月龄仔猪、2~4月龄保育猪、4~6月龄育肥猪和8月龄以上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87%(17/61)、32.93%(27/82)、43.00%(43/100)和34.29%(24/70)。西藏约克猪肝脏样本中检测到2份HEV RNA阳性样本,分别命名为TLZyork1和TLZyork2,GenBank登录号为PP464289和PP464290,拷贝数为3.15×10^(3)和2.81×10^(4)copies/mL,与HEV 4a、4b、4c、4d基因型同源性为73.9%~97.4%;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约克猪TLZyork1和TLZyork2均属于HEV 4d基因型。约克猪HEV RNA阳性肝脏样本H.E.染色结果显示,肝脏组织中大量肝细胞水肿,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呈气球样变性,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等。综上,西藏藏猪和约克猪中存在HEV流行,提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重视对西藏猪HEV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约克猪 戊型肝炎病毒(HEV) 流行病学调查 组织病理学染色
下载PDF
西藏色瓦绵羊同期发情及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
4
作者 符汉宇 苏奎源 +7 位作者 陈哲 扎西旺杰 刘博华 谭占坤 冯彬彬 商振达 刘锁珠 徐业芬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西藏色瓦绵羊的繁殖率,试验选取104只繁殖季节空怀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26只,分别使用阴道孕酮栓(CIDR)+孕马血清(PMSG)+前列腺素(PG,试验Ⅰ组)、醋酸氟孕酮阴道海绵栓+PMSG+PG(试验Ⅱ组)、CIDR+PMSG(试验Ⅲ组)及两次注... 为了进一步提高西藏色瓦绵羊的繁殖率,试验选取104只繁殖季节空怀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26只,分别使用阴道孕酮栓(CIDR)+孕马血清(PMSG)+前列腺素(PG,试验Ⅰ组)、醋酸氟孕酮阴道海绵栓+PMSG+PG(试验Ⅱ组)、CIDR+PMSG(试验Ⅲ组)及两次注射PG(试验Ⅳ组)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然后对发情羊只分别采用稀释新鲜精液与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20 d、30 d后分别利用妊娠试纸和兽用B超仪进行妊娠诊断并统计受胎率。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母羊发情主要集中于48 h内,试验Ⅰ组发情率最高为84.62%,试验Ⅰ、Ⅱ、Ⅲ组发情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Ⅳ组羊只稀释新鲜精液人工授精后受胎率分别为72.73%、70.00%、60.00%、50.00%,均分别显著高于冷冻精液受胎率(P<0.05);试验Ⅰ、Ⅱ组中发情母羊使用稀释新鲜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Ⅰ、Ⅱ组中发情母羊使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说明在藏北草原采用CIDR+PMSG+PG对西藏色瓦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使用稀释新鲜精液人工授精可取得最优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色瓦绵羊 同期发情 发情鉴定 人工授精 受胎率
原文传递
兽用B超技术在西藏色瓦绵羊卵泡发育和妊娠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苏奎源 符汉宇 +6 位作者 徐业芬 扎西旺杰 白马桑珠 朗珍 秦浩峰 巴桑次仁 刘锁珠 《高原农业》 2025年第2期232-238,共7页
为了给西藏地区兽医临床上应用兽用B超技术对色瓦绵羊卵泡发育及妊娠进行诊断提供B超影像及各项基础数据,本文对6只健康成年色瓦母绵羊在体、离体卵巢进行了卵泡发育B超检测以及屠宰验证,结果表明,在体可检测出三级以上卵泡,较低级别卵... 为了给西藏地区兽医临床上应用兽用B超技术对色瓦绵羊卵泡发育及妊娠进行诊断提供B超影像及各项基础数据,本文对6只健康成年色瓦母绵羊在体、离体卵巢进行了卵泡发育B超检测以及屠宰验证,结果表明,在体可检测出三级以上卵泡,较低级别卵泡无法探测,对三级卵泡、成熟卵泡以及排卵前卵泡直径进行验证发现在体、离体监测以及屠宰验证无显著差异(P>0.05);人工授精后37-40 d即可利用兽用B超仪观测囊胚期胎儿,第56 d-63 d胎儿面积为(39.55±1.07)cm^(2),胎儿骨骼回声逐渐增强,第84 d-98 d胎儿面积为(42.75±12.66)cm^(2),此时能够区分胎儿头部、躯干,第111 d-120 d胎儿面积(113.05±7.16)cm^(2)能够清楚观察到胎儿胎位、四肢、心率变化。因此,兽用B超技术可应用于色瓦绵羊成熟及以上卵泡以及妊娠的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瓦绵羊 兽用B超仪 卵泡 妊娠检测
下载PDF
四川、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场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6
作者 李燕 唐智慧 +4 位作者 符立发 黄家艳 吴丹 曹随忠 王保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1-2109,共9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牦牛球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牦牛球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8个牦牛场采集2~6、7~12和>12月龄牦牛的新鲜粪样共376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粪便... 【目的】调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牦牛球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牦牛球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8个牦牛场采集2~6、7~12和>12月龄牦牛的新鲜粪样共376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粪便样品中球虫卵囊进行定性检查,采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统计球虫阳性粪样中每克粪便中的球虫卵囊数(OPG),了解不同牦牛场、不同月龄牦牛的球虫感染情况。【结果】8个牦牛场均检测出球虫感染,阳性样品共85份,平均感染率为22.6%(85/376),平均OPG为1643。共检出9种艾美耳属球虫,优势虫种为阿拉巴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37.6%(32/85),多呈混合感染。平均感染率最高的是2~6月龄牦牛,感染率为37.9%(11/29);其次是7~12月龄牦牛,感染率为31%(57/184);>12月龄牦牛的球虫感染率为10.4%(17/163)。【结论】四川和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球虫感染,均以混合感染为主。牦牛球虫感染率、感染强度以及优势虫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牦牛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西藏 牦牛 球虫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西藏林芝市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与保护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建川 米玛吉巴 +3 位作者 廖秋 郭慧 赵聪明 范丽卿 《高原农业》 2019年第6期632-641,688,共11页
林芝市位于西藏东南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本文对该市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进行系统整理,以期为该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林芝市共有国家级一级保护动物2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5种;西... 林芝市位于西藏东南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本文对该市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进行系统整理,以期为该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林芝市共有国家级一级保护动物2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5种;西藏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41种,二级保护动物61种;31、74、14种动物分别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Ⅱ、Ⅲ。林芝市的脊椎动物中,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缺乏数据的各有1、21、30、53、96和61种。此外,62种脊椎动物为中国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野生动物 林芝市 资源 保护
下载PDF
西藏那曲市牦牛源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博华 符汉宇 +5 位作者 王玉恒 索朗斯珠 牛家强 包玉花 李家奎 徐业芬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05-3118,共14页
旨在对引起西藏牦牛呼吸道感染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病原菌的血清型、耐药性和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从西藏林芝、拉萨、那曲地区采集牦牛鼻咽拭子和组织病料498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细... 旨在对引起西藏牦牛呼吸道感染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病原菌的血清型、耐药性和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从西藏林芝、拉萨、那曲地区采集牦牛鼻咽拭子和组织病料498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细菌学分离纯化、生化试验、PCR鉴定、K-B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并通过Mauve软件和MEGA 7软件进行基因共线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经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及PCR鉴定,发现在西藏林芝、拉萨、那曲地区巴氏杆菌阳性率为2.61%,且从病死牦牛肺组织中分离出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命名为“Pm XZ01”株;药敏试验发现Pm XZ01株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羧苄西林、丁胺卡那、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类抗生素敏感;动物试验发现感染Pm XZ01株的家兔(1.2×10^(8) CFU·mL^(-1))和小鼠(1×10^(7) CFU·mL^(-1))死亡率高达100%,说明在该浓度下Pm XZ01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致死性。全基因组测序获得Pm XZ01株全基因组大小为2331787 bp,GC含量为40.47%,重复序列总长度为3266 bp;含有121个非编码RNA基因,包括59个tRNA基因,19个rRNA基因,43个ncRNA基因;2个假基因,5个基因岛,3个前噬菌体,68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CARD注释分析发现1个PBP3抗性基因和2个EF-Tu抗性基因;VFDB和PHI-base注释分析发现101个毒力因子相关基因及663个表型突变基因等;共线性分析发现Pm XZ01株与猪源HB03株(CP003328.1)、HN07株(CP007040.1)和禽源P1702株(CP097616.1)共线性最好,而与牦牛源Tibet-Pm1株(CP072655.1)共线性较差;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Pm XZ01株与中国广东牛源GDZQ201401株(KP083466.1)属于同一分支,进化关系最近。本研究完成了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牦牛源B性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为探索西藏牦牛源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流行规律和致病机制以及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致病性 基因组
下载PDF
信息传播对农牧户土地抵押贷款使用意愿影响研究——以西藏1476个样本农牧户为例
9
作者 曾维莲 郭健斌 +1 位作者 王明涛 赵玉红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8-567,共10页
信息的有效传播有助于提高农户对政策的认知,降低贷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本文基于西藏自治区1476个农户、牧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广义最大熵Logit分析方法,从信息传播视角对农牧民使用土地抵押贷款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7.30%... 信息的有效传播有助于提高农户对政策的认知,降低贷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本文基于西藏自治区1476个农户、牧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广义最大熵Logit分析方法,从信息传播视角对农牧民使用土地抵押贷款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7.30%调查者愿意使用土地抵押贷款,欠发达地区土地抵押贷款使用意愿不足。与大众传播相比,组织传播对农牧户土地抵押贷款使用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人际传播影响显著性低于组织传播;信息传播内容中“如何使用的知识”信息获取对土地抵押贷款使用意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与纯农业户相比,农牧户类型中非农业户对土地抵押贷款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一兼农户和二兼农户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区 土地抵押贷款 信息传播 GME Logit模型
下载PDF
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T10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婷 韩著 +4 位作者 徐业芬 蔡林 索朗斯珠 徐晋花 牛家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54-2167,共14页
旨在进一步完善牛支原体全基因组数据库,阐明其生物学功能和遗传进化关系,对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T10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序列分析。使用Nanopore和Illumina PE150测序平台对T10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基因... 旨在进一步完善牛支原体全基因组数据库,阐明其生物学功能和遗传进化关系,对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T10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序列分析。使用Nanopore和Illumina PE150测序平台对T10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基因组特征分析和利用基因系统进化树与国内外分离株进行遗传进化关系比对。基因测序结果显示,T10株全基因组大小为987 812 bp, GC含量为29.27%,预测到822个编码基因,编码基因总长度为709 129 bp;通过功能数据库注释结果显示,注释到与膜转运蛋白相关基因22个,碳水化合物酶相关基因7个、糖基转移酶类相关基因4个,分泌蛋白基因相关43个、T3SS效应蛋白相关基因51个,病原与宿主互作相关基因28个,细菌毒力相关基因14个,抗性相关基因10个;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显示,T10与08M、CQ-W70、Hubei-1、Ningxia-1和PG45均存在氨基酸突变和基因片段的插入或缺失,以及基因家族数量的差异,其中基因家族数量差异在8~32个。通过遗传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T10与HB0801、16M、Hubei-1、CQ-W70、NM2012、Ningxia-1、08M、JF4278、KG4397和PG45均在同一分支,但与PG1、PG2处于不同分支,其中与HB0801亲缘关系最近,与PG45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不仅完善了牛支原体全基因组数据库,详细阐述了与致病性相关基因,还充分阐明了T10株以及与国内外其他牛支原体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明确了T10株基本基因组信息以及与国内外菌株亲缘关系,为后续进行致病机制以及疫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支原体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功能注释 比较基因组
下载PDF
浅析西藏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晓丽 孙建春 +1 位作者 赵彦玲 任子利 《甘肃畜牧兽医》 2018年第10期32-34,共3页
畜牧业是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现阶段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西藏自治区的动物疫病防控是薄弱环节,且各地区之间由于海拔不同,感染率也有较大差异,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全面发展... 畜牧业是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现阶段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西藏自治区的动物疫病防控是薄弱环节,且各地区之间由于海拔不同,感染率也有较大差异,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全面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 防控现状 对策 西藏
下载PDF
西藏高原特色动物养殖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家强 严明帅 +2 位作者 赵霞玲 谭占坤 王明涛 《高原农业》 2020年第6期629-637,共9页
为了准确地选择适合西藏高原特点的动物养殖优势产业,在国内外相关优势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通过对西藏各地市2011~2018年牧业产值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那曲市、昌都市、拉萨市、日喀则市可将养牛业作为当地特色动物养殖优势产业进... 为了准确地选择适合西藏高原特点的动物养殖优势产业,在国内外相关优势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通过对西藏各地市2011~2018年牧业产值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那曲市、昌都市、拉萨市、日喀则市可将养牛业作为当地特色动物养殖优势产业进行大力发展,最好形成产业带;养猪业是以林芝市为中心,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市,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养猪产业;养羊业主要是以那曲市和日喀则市为基地,形成产业带;养禽业以山南市、林芝市、拉萨市为支撑点,建立饲养区。通过大力发展这些产业,使其成为具有高原特色的动物养殖优势产业,从而加快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特色 动物养殖 优势产业 选择
下载PDF
西藏藏猪性成熟前期与成年期睾丸组织长链非编码RNA的差异表达及筛选
13
作者 阚勇 邵会 +3 位作者 野宏涵 孔嘉辉 蒋智强 任子利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9-248,253,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西藏藏猪性成熟前期与成年期睾丸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差异表达及筛选。选取西藏藏猪性成熟前期(2月龄)和成年期(24月龄)2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睾丸组织,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全转录组测序... 本研究旨在探究西藏藏猪性成熟前期与成年期睾丸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差异表达及筛选。选取西藏藏猪性成熟前期(2月龄)和成年期(24月龄)2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睾丸组织,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原始数据质控、参考序列比对、lncRNA编码能力预测,使用boetie2和express软件分析lncRNA表达水平,使用DESeq2软件,以P<0.05且差异倍数大于2为条件筛选差异lncRNA,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研究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对差异表达lncRNA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获得94.26 G的Clean Date,Q30碱基分布在93.28%~93.76%,平均GC含量为49.56%;基因组比对率为90.07%~91.16%,预测得到5 176个编码潜能极高的转录本,作为新预测的lncRNA;共鉴定到9 668个lncRNA,总长度为27 239 865 nt,平均长度为2 817.53 nt;得到1 875个具有显著差异表达lncRNA,性成熟前660个显著上调,1 215个显著下调;SPAG9、LOC100511430、SPACA1、STRBP、SPATA9、TDRP、TNP1与西藏藏猪的雄性生殖发育相关;P13K-Akt,cAMP等信号通路参与精原细胞分裂活动;在西藏藏猪性成熟前期与成年期差异表达的lncRNAs中随机筛选9个进行RT-qPCR,结果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相一致;lncRNA和miRNA在miR-1343、miR-7142-5p、miR-7138-3p、miR-744、miR-1307、miR-7138-5p和miR-9858-5p靶标位点结合的较多。综上所述,lncRNA很大程度上参与了精子发生过程。本研究为研究lncRNA对西藏藏公猪繁殖性能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睾丸组织 lncRNA 实时荧光定量 基因
下载PDF
西藏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对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变化的响应
14
作者 李晨 魏学红 谢聿源 《高原农业》 2024年第4期438-445,共8页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不同干扰程度会引起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含量产生变化。本研究通过测定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研究西藏高寒草甸土壤养分与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变化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与0~10 cm土...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不同干扰程度会引起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含量产生变化。本研究通过测定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研究西藏高寒草甸土壤养分与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变化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与0~10 cm土壤有机碳、全磷含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高原鼠兔干扰显著降低了0~10 cm土壤有机碳、全磷含量;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与0~10 cm土壤全氮间存在显著的二次相关,随着高原鼠兔干扰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与10~20 cm土壤全氮含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高原鼠兔干扰显著降低了10~20 cm土壤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高寒草甸 干扰程度 土壤养分
下载PDF
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病本种动物模型的建立
15
作者 任才 徐晋花 +5 位作者 罗婷 李义兴 张冯禧 严明帅 索朗斯珠 牛家强 《高原农业》 2023年第6期628-637,共10页
为了在高原环境下建立牦牛源牛支原体病本种动物模型。采用鸡胚、家兔、犊牦牛对牛支原体进行菌株复壮效果验证,并将3个复壮株分别进行犊牦牛回归试验;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法,以评价牦牛源牛支原体病动物模型效果,明... 为了在高原环境下建立牦牛源牛支原体病本种动物模型。采用鸡胚、家兔、犊牦牛对牛支原体进行菌株复壮效果验证,并将3个复壮株分别进行犊牦牛回归试验;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法,以评价牦牛源牛支原体病动物模型效果,明确鸡胚、家兔能否作为牛支原体的复壮载体。结果显示,3个不同载体复壮株接种犊牦牛后,均出现体温升高、咳嗽、流涕、体重增长缓慢等临床症状,呈间歇性排菌,第7 d可检测到牛支原体抗体,且持续存在。剖检发现其肺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以弥散性充血、出血、淤血、干酪样坏死为主要特征,病理组织学发现肺泡出现萎缩、塌陷,肺泡壁增厚,部分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本试验证明鸡胚、家兔均可作为牛支原体的复壮载体,且成功建立了牦牛源牛支原体病本种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支原体 复壮载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西藏藏猪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作者 娄永志 辛娇娇 +4 位作者 常攀 王祎琪 苏雪繁 索朗斯珠 贡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1期50-57,共8页
为了解藏猪源戊型肝炎病毒(HEV)分子特性,选取1株西藏藏猪源HEV4d型(GenBank登录号OQ981960)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非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和磷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非结构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 为了解藏猪源戊型肝炎病毒(HEV)分子特性,选取1株西藏藏猪源HEV4d型(GenBank登录号OQ981960)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非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和磷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非结构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分别有27和29个T、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包含锌离子受体、多个甲基化位点及多种解旋酶;衣壳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有跨膜区和信号肽,分别有14和29个T、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三级结构包含推定的糖基水解酶、镁离子位点、合成酶、连接酶、异构酶等;磷蛋白为稳定、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分别有7和15个T、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包含多个转移酶、聚合酶、连接酶、分泌系统、甲基转移酶、金属离子结合蛋白等。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西藏藏猪源HEV基因组和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生物信息学分析 西藏藏猪
下载PDF
BOPPPS教学模式在西藏高校草业课程中的优化探索
17
作者 王向涛 包赛很那 《西藏教育》 2024年第11期43-46,共4页
本研究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充分探讨了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了翻转课堂和BOPPPS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发现BOPPPS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课程优势,符合该地域学生学习习惯,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对饲草饲料加... 本研究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充分探讨了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了翻转课堂和BOPPPS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发现BOPPPS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课程优势,符合该地域学生学习习惯,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对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课程进行了BOPPPS教学模式优化,构建了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一体化的面向新农科建设的创新性教学模式,这对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促进新农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 翻转课堂 地域特色
下载PDF
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苗期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传旗 苗彦军 +4 位作者 王建林 梁莎 次旺卓玛 赵玉红 徐雅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室内盆栽模拟土壤干旱胁迫,对不同海拔来源的3份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ts Griseb.)苗期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日数的增加,叶片Chla和Chlb明显下降,而MDA、Pr和CAT明显上升;当干旱胁迫到14d后,叶片MDA... 室内盆栽模拟土壤干旱胁迫,对不同海拔来源的3份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ts Griseb.)苗期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日数的增加,叶片Chla和Chlb明显下降,而MDA、Pr和CAT明显上升;当干旱胁迫到14d后,叶片MDA、Pr和CAT则出现了下降趋势。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初步判定苗期抗旱性强弱顺序为Ⅲ号材料>Ⅱ号材料>Ⅰ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苗期抗旱性 生理生化指标 隶属函数
下载PDF
光、温对西藏三种野生披碱草属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传旗 徐雅梅 +3 位作者 白玛曲珍 次旺卓玛 张佳佳 苗彦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0-154,共5页
为了研究光照、温度对西藏野生披碱草属(Elymus)牧草品种的影响,明确其适宜萌发条件,试验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法,以西藏三种披碱草属野生牧草[披碱草(Elymusdahuricu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 为了研究光照、温度对西藏野生披碱草属(Elymus)牧草品种的影响,明确其适宜萌发条件,试验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法,以西藏三种披碱草属野生牧草[披碱草(Elymusdahuricu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光照、温度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0,25,30℃恒温培养条件下,三种野生披碱草属牧草种子均有较高的发芽率;25℃为披碱草、老芒麦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30℃为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种子萌发指标值较高,幼苗生长好。光照条件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披碱草、老芒麦种子萌发的需光性为不敏感(中性)。说明垂穗披碱草适宜在我国高温、短日照地区生长;而披碱草和老芒麦适宜在我国低温、长日照地区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光照 披碱草属 野生牧草 种子萌发 西藏
原文传递
西藏林芝某鸡场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检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业芬 商鹏 +3 位作者 王宏辉 田飞鹏 李鹏 强巴央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0,共2页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群一旦传入该病常呈毁灭性流行,在短期内可使未免疫鸡全部感染发病而死亡,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危害极大,...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群一旦传入该病常呈毁灭性流行,在短期内可使未免疫鸡全部感染发病而死亡,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危害极大,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严重腹泻,全身呈败血症变化,黏膜和浆膜出血,病程稍长的伴有神经症状^[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抗体 水平检测 西藏林芝 鸡场 接触性传染病 新城疫病毒 VIRUS 鸡新城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