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延安自然科学院农林科技实践论略
- 1
-
-
作者
陈强强
王大明
-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教研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2018年第3期55-61,共7页
-
文摘
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展过一系列的科技实践,生物系和农业系师生的农林科技实践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具体而言,农林科技实践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林科技研究,主要体现为森林科考与研究、水土保持研究、农场选择研究、农作物栽培研究及药用等植物研究;二是农林科技教学,这在学科建制和授课内容中有所体现;三是农林科技推广,主要体现为相应思想和政策的准备工作、对槐树庄群众饮水卫生的宣传教育及农技与良种推广活动。这些农林科技实践助力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为农林科技人才发挥才干搭建了平台,推动了现代农林科技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为新中国历练、培养及储备了农林科技人才,这是上述农林科技实践的历史意义所在。
-
关键词
延安自然科学院
农林科技
实践
历史意义
-
Keywords
Yan'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agro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actic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基于默会知识论的中国农技推广困境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强强
王大明
-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教研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科普研究》
2018年第5期50-58,67,共10页
-
基金
西藏民族大学人才引进项目
-
文摘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已是为人熟知的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对蕴含在行动中的默会知识、言述知识的默会根源及默会知识的实践品格的阐论,对理解知识和技术的属性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面临困境,这在农民与农技推广员方面都有鲜明体现。仅从认识论的层面来看,农技推广主体对农技推广的本质和规律没有清晰的认识可能是造成"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走出当前的"困境",下述几点启示可供借鉴:(1)再思农技推广的三个主体部分及其关联;(2)充分认清农技推广的默会属性及其基础性与优先性;(3)在农技的研发、推广及习得中重视默会知识的运用。
-
关键词
默会知识
农技推广
实践品格
-
Keywords
tacit knowledg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practical character
-
分类号
N4
[自然科学总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