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西藏民族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
1
作者 李文华 《西藏教育》 2011年第5期48-49,共2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西藏民族学院医学系大一新生进校后学习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程,针对我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部分藏族学生汉语水平不高的现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新途径,是我院《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师...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西藏民族学院医学系大一新生进校后学习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程,针对我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部分藏族学生汉语水平不高的现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新途径,是我院《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师应研究的一项课题。为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细胞生物学 西藏民族学院 课程教学 优化 医学基础课程 藏族学生 大一新生 文化基础
下载PDF
西藏民族学院高级教职人员血脂水平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华 宋小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9-750,共2页
目的了解西藏民族学院部分高级知识分子的血脂状况。方法测定260名高级教职人员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并与正常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级教职人员的血脂水平分别为甘油三酯(1.80±1.12)mmol/L,总胆固醇(5.46&... 目的了解西藏民族学院部分高级知识分子的血脂状况。方法测定260名高级教职人员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并与正常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级教职人员的血脂水平分别为甘油三酯(1.80±1.12)mmol/L,总胆固醇(5.46±0.94)mmol/L,均高于正常参考标准;只有35.4%(92/260)2项指标在正常水平;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超过正常参考标准的人数分别达42.3%和30.9%。结论高级知识分子血脂水平明显偏高,应加强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生化检验 预防医学
下载PDF
西藏藏族15个STRs位点多态性及其与其他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康龙丽 章晓风 +1 位作者 刘凯 赵健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00-808,共9页
目的:研究西藏藏族人群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s)位点(D8S1179,D21S11,D7S820,CSF1PO,D3S1358,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TPOX,D18S51,D5S818,FGA)的多态性分布及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应用价... 目的:研究西藏藏族人群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s)位点(D8S1179,D21S11,D7S820,CSF1PO,D3S1358,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TPOX,D18S51,D5S818,FGA)的多态性分布及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应用价值。并分析它们与西藏其他民族及其他亚洲人群间的遗传学关系。方法:采用ABI3100遗传分析仪检测STRs基因多态性,用ARLEQUIN 3.1软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和各种多态性参数。并将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其他亚洲人群的STRs结果进行比对,DISPAN软件计算遗传距离(DA)、基因分化系数(Gst)和杂合度(Ht),MEGA4.0软件绘制进化树,SPSS14.0进行多维量表法(MDS)分析。结果:藏族群体中共检出132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0.0050-0.5990;杂合度、个体识别力、多态性信息量等群体遗传学指标分析显示,15个STRs位点具有中度或高度多态性,中国藏族群体具有较独立的遗传结构。结论:所选择的15个STRs位点具有较高的个体识别力和多态性信息量,可用于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群体遗传 进化树 多态性 藏族
下载PDF
适应21世纪需要为西藏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华 胡锡佑 《西北医学教育》 1995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实用型医学人才 继续医学教育 西藏 卫生事业发展 培养的 卫生保健 卫生状况 医学教育改革 适应 大力发展
下载PDF
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尝试
5
作者 康龙丽 《西藏教育》 2006年第2期44-45,共2页
生物化学是现在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本质,是学习、认识疾病,揭示医药原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生物化学基础研究及其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呈现了巨大的应用潜... 生物化学是现在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本质,是学习、认识疾病,揭示医药原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生物化学基础研究及其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呈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对此,如何使医学专业的学生学好这门课程,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需要,笔者根据多年来对生物化学的教学实践和教改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目前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改革 生物化学 课程体系 医学专业 医学人才培养 医学科学 专业基础课 生命现象 基础研究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民族院校医学专业开展学导式教学的体会
6
作者 袁东亚 张敏 《农垦医学》 2007年第6期481-483,共3页
关键词 学导式教学法 细菌学 各论 学生自学 自学能力 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 民族院校 医学专业
下载PDF
适应21世纪需要为西藏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
7
作者 胡锡佑 李文华 《健康研究》 CAS 1995年第2期4-6,共3页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适应21世纪 实用型 西藏 医学人才 教师队伍 知识分子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毕业后教育 卫生状况
下载PDF
对西藏医学教育改革的几点看法
8
作者 胡锡佑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13-115,共3页
一、培养本民族医务人员,重点在于提高素质。 我区是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只有大力培养藏族医务人员,才能有效地发展 和提高西藏地区的民族卫生事业。西藏全区现有各类卫生人员8834人,其中医疗人员为 5930人,本民族医疗人员为4200人... 一、培养本民族医务人员,重点在于提高素质。 我区是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只有大力培养藏族医务人员,才能有效地发展 和提高西藏地区的民族卫生事业。西藏全区现有各类卫生人员8834人,其中医疗人员为 5930人,本民族医疗人员为4200人,已占到70.83%,但从结构看取得副主任医师职务以 上的仅占0.329%,主治医师占2.476%,而无专业职务者尚占2.86%。具有本民族大学 专科以上学历的也仅占8.88%。由于人员素质差,所以目前大部分疑难病症、医学研究 课题以及高等医学教育,主要仍需在藏的汉族医务人员和援藏医疗队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改革 高等医学教育 民族卫生 卫生人员 专业职务 高级医学人才 医学研究 副主任医师 公共卫生专业 医学系
下载PDF
西藏珞巴族HLA-DRB1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康龙丽 高放 +3 位作者 张洪波 袁东亚 赵锋仓 李生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检测西藏珞巴族HLA DRB1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并将其与18个人群的HLA DRB1频率进行比较,绘制系统发生树。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 SSO)技术,对我国西藏南部林芝地区3代内无血缘关系的92个珞巴族健康个... 目的:检测西藏珞巴族HLA DRB1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并将其与18个人群的HLA DRB1频率进行比较,绘制系统发生树。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 SSO)技术,对我国西藏南部林芝地区3代内无血缘关系的92个珞巴族健康个体进行了HLA DRB1位点的基因分型。采用不加权配对组算术方法(UPGMA)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在92例珞巴族个体的184个等位基因中共检出11种HLA DRB1等位基因,其中HLA DRB1*04(27. 20% ),DRB*12(25. 50% )在珞巴族中最常见,共占珞巴族可检出等位基因的52. 70%;其他频率大于5%的等位基因还有DRB1*14(15. 20% ),DRB1*15(9. 80% )和DRB1*08(8. 20% )。结论:西藏珞巴族HLA DRB1等位基因分布与其他华人群体均存在很大的差异,显示其HL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民族独特性;在遗传距离上珞巴族和藏族最近,这与民族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HLA-DRB1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西藏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系统发生树 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分布 基因频率分布 基因型频率 无血缘关系 基因分型 健康个体 林芝地区 遗传距离 人群体 独特性 社会学 绘制 检出
下载PDF
西藏珞巴族15个STR位点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东亚 康龙丽 +1 位作者 赵健民 李生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9-323,336,共6页
目的选择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与稳定性的15个STR位点,进行西藏珞巴族、拉萨藏族、昌都藏族与亚洲其他人群的遗传关系分析。方法收集西藏珞巴族、拉萨和昌都藏族无关个体血样,利用AmpF/STR Identifiler试剂对样本DNA进行多重PCR扩增,产物... 目的选择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与稳定性的15个STR位点,进行西藏珞巴族、拉萨藏族、昌都藏族与亚洲其他人群的遗传关系分析。方法收集西藏珞巴族、拉萨和昌都藏族无关个体血样,利用AmpF/STR Identifiler试剂对样本DNA进行多重PCR扩增,产物在ABI 3100遗传分析仪上进行毛细管电泳和基因扫描及分型,并结合文献资料与中国其他21个民族群体、亚洲6个人群进行比较,绘制遗传树,分析西藏各民族与其他亚洲人群间的遗传关系。结果八个汉族群体首先聚类,广西五个民族首先聚类,两者共同与西藏珞巴族、拉萨藏族和昌都藏族聚类后,再与中华其他民族聚类,最后与亚洲6个人群及中国维吾尔族聚类。结论研究结果与各人群地理分布和历史基本一致,为研究珞巴族和藏族的起源、迁移、形成和发展提供遗传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遗传多态性 民族起源 进化树
下载PDF
西藏地产藏药瑞香狼毒的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芳云 张斌 +4 位作者 朱深银 竺晓呜 梁智 秦海林 杜冠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9-760,共2页
关键词 瑞香狼毒 藏药 抗炎作用
下载PDF
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树梅 袁东亚 姜素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817-818,共2页
关键词 微生物学 教学 学生 医科 留学生
下载PDF
西藏藏、汉族青年血浆AVP含量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文华 袁东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血浆精氨酸加压素 AVP 汉族青年 西藏 生物学意义 低氧条件 藏族青年 适应过程
下载PDF
门巴族ABO血型系统基因频率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东亚 康龙丽 +2 位作者 李生斌 邓天吉 阎春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03-208,共6页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门巴族人群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与其他17个族群间的遗传关系.采用玻片法检测并分析了西藏100名门巴族人群的ABO血型分布;应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收集了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藏族,青海贵南、黄南...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门巴族人群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与其他17个族群间的遗传关系.采用玻片法检测并分析了西藏100名门巴族人群的ABO血型分布;应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收集了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藏族,青海贵南、黄南、西宁藏族,甘肃藏族,云南丽江藏族,内蒙古蒙古族,宁夏回族,陕西、河南、山东汉族等17个族群的相应资料,计算了他们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门巴族ABO血型系统的表型频率为O>B>A>AB(-A=0.2128,-B=0.2523,-O=0.4681,AB=0.0638),基因频率r>q>p(r=0.6770,q=0.1742,p=0.1488),符合我国ABO血型系统分布规律;遗传距离分析显示,门巴族与珞巴族距离较近(0.0851),其次为云南丽江藏族(0.0943)和西藏、青海其他地区藏族,最后是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汉、回、蒙古族.聚类分析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门巴族在遗传上与藏族的关系近于其他少数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巴族 血型 基因频率 遗传距离
下载PDF
藏汉民族扑热息痛的消除半衰期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桂贤 杨阳 +5 位作者 孙芳云 胡锡佑 贺平 刘志红 李祚宏 李成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560-561,共2页
29例藏族,25例汉族,健康自愿受试者,祖父母、父母辈均为藏族人或汉族人,其本人系在西藏高原长大后到内地上学的大学生,一次空腹口服扑热息痛1.0g,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唾液中扑热息痛浓度,求取消除速率常数及半衰期。结果,藏族组K=0.243... 29例藏族,25例汉族,健康自愿受试者,祖父母、父母辈均为藏族人或汉族人,其本人系在西藏高原长大后到内地上学的大学生,一次空腹口服扑热息痛1.0g,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唾液中扑热息痛浓度,求取消除速率常数及半衰期。结果,藏族组K=0.243±0.101^(h1),t1/2=3.22±1.07h;汉族组K=0.235±0.063^(h1),t1/2=3.12±0.820h,两民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醋氨酚
下载PDF
古代藏医学中生殖及胚胎发育理论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德坤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38-42,共5页
关键词 藏医学 胚胎发育 《四部医典》 月经周期 胚胎学 人类生殖 生殖细胞 现代医学 早期胚胎 月经血
下载PDF
简论西藏藏医药事业的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德坤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66-71,共6页
我国藏医药学的形成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变化与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诸方面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尤其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开放程度密切相关,如公元七世纪由于松赞干布完成统一西藏大业,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藏区... 我国藏医药学的形成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变化与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诸方面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尤其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开放程度密切相关,如公元七世纪由于松赞干布完成统一西藏大业,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藏区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及创制藏文均为藏医药学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内地盛唐联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把汉地医药之学传入吐蕃,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使藏医药学也得到极大地发展。另外,藏医药学在形成过程中还把天竺(印度)、大食(后称波斯,今伊朗…)等地的民族、民间的一些医药知识融汇其中,通过实践不断充实与完善,形成具有独特理论和实践体系的藏民族医药学。 藏医药的发展道路又是曲折复杂的。每当藏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停滞,对外采取隔绝与封闭的政策则必然导致藏医药学停滞不前,近代藏医药学发展迟缓就是例证,清朝以后,更由于“三大领主”的黑暗统治,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严重倒退,藏医药也只能为少数的统治者服务,广大的农牧民根本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保健。这样,在民主改革前的一百多年间,藏族人口较过去减少了五分之三,藏医药本身也濒临绝境。 民主改革以后,西藏和全国一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医疗卫生事业随之蓬勃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藏民族医药 医药知识 三大领主 传统藏药 吐蕃王朝 实践体系 藏区经济 藏成药 藏族人口
下载PDF
西藏地区部分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的分析
18
作者 孙正启 贺拥军 于宝林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9-330,共2页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藏族和汉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03~2004年入校的来自西藏地区的144名学生,在入校后的30d内进行了蠕虫调查。[结果]绦虫感染率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分别为15.7%和2.4%,藏族学生明显高于汉族学生;蛔虫和...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藏族和汉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03~2004年入校的来自西藏地区的144名学生,在入校后的30d内进行了蠕虫调查。[结果]绦虫感染率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分别为15.7%和2.4%,藏族学生明显高于汉族学生;蛔虫和鞭虫的感染率汉族学生为33.3%和21.4%,藏族学生为9.8%和7.8%,藏族学生明显低于汉族学生。在蛔虫和鞭虫的感染也有明显的地区分布性。[结论]西藏的蠕虫感染除绦虫感染与西藏的特殊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外,其他蠕虫的感染明显和内地的交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肠道蠕虫 感染率
下载PDF
西藏藏族青年苯硫脲尝味能力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文华 《西藏医药》 2003年第2期6-8,共3页
本文用阈值法对西藏藏族青年 85 2人的尝味能力进行了测试 ,并计算了尝味者与味盲者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结果是尝味者占87 6 8% ,味盲率为 12 32 %。尝味基因 (T)为0 6 4 90 ,味盲基因 (t)为 0 35 10。经统计学处理 ,男女之间... 本文用阈值法对西藏藏族青年 85 2人的尝味能力进行了测试 ,并计算了尝味者与味盲者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结果是尝味者占87 6 8% ,味盲率为 12 32 %。尝味基因 (T)为0 6 4 90 ,味盲基因 (t)为 0 35 10。经统计学处理 ,男女之间味盲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尝味平均阈值在男女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藏族青年 苯硫脲 尝味能力 测定 平均尝味闽
下载PDF
发钙镁含量作为儿童骨肌关节系统疾病的预报
20
作者 康龙丽 刘凯 李泂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02年第4期180-181,187,共3页
用 AAS法测定原发性疼痛性骨肌肉关节不适儿童 ( 1 73名 ,年龄 1~1 5岁 )和青年 ( 1 6~ 1 8岁 )患者头发中钙镁含量 ,与对照组健康儿童 ( 1 0 8名 )作比较。除了 0~ 5岁年龄组外 ( P <0 .1 0 ) ,患病儿童和健康儿童发中钙镁不同( ... 用 AAS法测定原发性疼痛性骨肌肉关节不适儿童 ( 1 73名 ,年龄 1~1 5岁 )和青年 ( 1 6~ 1 8岁 )患者头发中钙镁含量 ,与对照组健康儿童 ( 1 0 8名 )作比较。除了 0~ 5岁年龄组外 ( P <0 .1 0 ) ,患病儿童和健康儿童发中钙镁不同( Mann- Whitney's U-检验 ,P <0 .0 5 )。在发镁水平降低的儿童 ( 62 %病例 )中用Asmag30 0 (氢门冬胺镁 )或 Magne B6(乳酸镁 )补充镁剂 ,被治疗者 80 %产生正性效应 ,35 %病人骨肌关节疼痛消失 ,46%病人疼痛的频率和强度减弱 ,1 9%无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肌关节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