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T基因表达变化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粘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康 李启杰 +1 位作者 付祥胜 格桑罗布 《西藏医药》 2020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抗氧化基因CAT表达变化与HAPC胃粘膜病变的相互关系。方法 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分别检测HAPC胃粘膜组织及其对照组的CAT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原重度、轻度多血胃...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抗氧化基因CAT表达变化与HAPC胃粘膜病变的相互关系。方法 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分别检测HAPC胃粘膜组织及其对照组的CAT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原重度、轻度多血胃粘膜组CAT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原正常胃粘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高原重度、轻度多血胃粘膜组织切片中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高原正常胃粘膜组(P<0.05)。结论抗氧化基因CAT蛋白的高水平维持可能在高原多血胃粘膜组织病理性损伤及修复中发挥一定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胃粘膜 病理变化 CAT 抗氧化
下载PDF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厄贝沙坦及无创呼吸机随机对照疗效研究
2
作者 白玛央金 格桑罗布 +5 位作者 仁丹 达娃次仁 古桑拉姆 李奎 张令军 次旦罗布 《西藏医药》 2015年第4期9-11,共3页
目的:探索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原则对确诊的HAPC患者进行疗效研究。治疗方案分为3类,分别为厄贝沙坦、无创呼吸机、厄贝沙坦+无创呼吸机,研究主要指标及分析... 目的:探索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原则对确诊的HAPC患者进行疗效研究。治疗方案分为3类,分别为厄贝沙坦、无创呼吸机、厄贝沙坦+无创呼吸机,研究主要指标及分析方法为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以及各组之间Hb的下降幅度进行比较。结果:共75例HAPC患者进入本研究,经过2~3周的治疗,Hb水平在厄贝沙坦组由治疗前236.15±22.02g/L下降到226.19±22.27 g/L(p<0.05);无创呼吸机组由241.36±18.71 g/L下降到227.66±24.90g/L(p<0.05);厄贝沙坦+无创呼吸机组由237.34±19.29 g/L下降到222.92±18.68g/L(p<0.05),各组之间Hb下降幅度没有达到无显著差异。结论:HAPC的治疗是高原医学的难点和瓶颈,本研究表明厄贝沙坦、无创呼吸机、厄贝沙坦+无创呼吸机对HAPC患者能够起到短期的降低Hb的作用,为探索HAPC的规范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疗效 无创呼吸机
下载PDF
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不同体液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琼 格桑罗布 刘媛 《西藏医药》 2021年第3期151-153,共3页
以往对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的研究多集中在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研究方面,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HAPC病人体内含有多种调控因子,从体液因子角度分析其调控因子与HAP... 以往对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的研究多集中在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研究方面,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HAPC病人体内含有多种调控因子,从体液因子角度分析其调控因子与HAPC的关系,探讨HAPC的发病机制,不仅可以发现HAPC发病机制中的未知环节,也可以为HAPC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体液因子 流行病学调查 细胞生物学 调控因子 发病机制 分子生物学技术 HAPC
下载PDF
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人群 CYP2C19 基因多态性比较分析
4
作者 黄菊 格桑罗布 +4 位作者 次白 孙雪 扎西曲宗 刘斌云 张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06-709,共4页
目的比较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的同工酶CYP2C19在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人群中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点,为高原地区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使用前是否进行基因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西藏自治... 目的比较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的同工酶CYP2C19在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人群中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点,为高原地区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使用前是否进行基因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藏、汉人群(分别为200例、12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藏、汉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比较高原地区藏、汉人群基因型和代谢型的分布特点。结果CYP2C19在高原地区藏、汉人群中*1/*1、*1/*2、*1/*3、*2/*2、*2/*3、*3/*3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9%、36.5%、6.5%、7.5%、0.5%、0%和47.5%、39%、4%、6%、2.5%、1%,等位基因*1、*2、*3分布频率分别为70.5%、26%、3.5%和69.1%、26.7%、4.2%,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代谢(EM,*1/*1)、中间代谢(IM,*1/*2、*1/*3)、慢代谢(PM,*2/*2、*2/*3、*3/*3)分布频率分别为49%、43%、8%和47.5%、42.5%、10%,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世居藏族人群中CYP2C19基因代谢型和基因型与移居汉族人群比较无差异,且中间代谢型及慢代谢型人群占比超过50%。在高原地区藏、汉人群中使用氯吡格雷之前有必要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并根据基因型结果调整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藏族 汉族
下载PDF
一种新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格桑罗布 达娃次仁 +4 位作者 古桑拉姆 钟浩 李亚丽 王琼 李康 《西藏医药》 2019年第5期25-29,共5页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简单有效、耗时短、易于操作、重现性好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以便用于筛选和评价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防治药物。方法将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在平原常氧下饲养,缺氧组(30只)、氯化钴+缺氧组(3...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简单有效、耗时短、易于操作、重现性好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以便用于筛选和评价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防治药物。方法将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在平原常氧下饲养,缺氧组(30只)、氯化钴+缺氧组(35只)两组置于自主开发的《高原环境模拟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饲养系统》(模拟海拔5000m左右,大气压54k Pa,含氧量为11%)内饲养。分别在低氧处理后的20天、30天、40天对各实验组的大鼠血红蛋白(HGB)含量进行测定,以HGB>200g/L为成功建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的标准。结果造模40天:氯化钴+缺氧组存活的33只动物HGB均达到200g/L以上,成功率为100%,缺氧组仅有4只动物HGB>200g/L(15.38%);HAPC造模成功组较对照组ALT、AST、TB、TP、GLO、CRE、UA、LDH显著上升,A/G、GLU下降(P<0.01);缺氧组和氯化钴+缺氧组EP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原环境模拟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饲养系统联合药物诱导HAPC造模成功率高,成模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大鼠模型 建立
下载PDF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格桑罗布 古桑拉姆 +4 位作者 达娃次仁 王琼 钟浩 李亚丽 李康 《西藏医药》 2020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肺组织的病理特征,为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组织形态学基础。方法建立HAPC大鼠模型,采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特征。TUNEL染色计数肺组织凋亡阳性细胞。结果光镜下HAPC组大鼠肺泡壁增... 目的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肺组织的病理特征,为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组织形态学基础。方法建立HAPC大鼠模型,采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特征。TUNEL染色计数肺组织凋亡阳性细胞。结果光镜下HAPC组大鼠肺泡壁增厚、支气管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包裹,小动脉肌层增厚,毛细血管淤血性扩张。电镜下可见HAPC组大鼠肺组织中I型上皮细胞胞浆内线粒体严重肿胀,脊断裂或溶解,形成空隙。与对照组相比HAPC大鼠肺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结论HAPC组大鼠肺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呈间质性肺炎及肺动脉高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大鼠模型 肺组织 病理改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