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高原地区铁过载患者铁调素的水平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孙舒瑶 王溯源 +2 位作者 孙曾梅 李明霞 邬云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检测西藏高原成年藏族男性的血浆铁调素水平,探讨引起铁过载的可能病因。方法:筛选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成年藏族男性患者共81例,分为铁过载和非铁过载2组,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红蛋白、H... 目的:检测西藏高原成年藏族男性的血浆铁调素水平,探讨引起铁过载的可能病因。方法:筛选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成年藏族男性患者共81例,分为铁过载和非铁过载2组,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红蛋白、HBSAg、ALT、AST、白蛋白、血肌酐、铁调素,统计分析组间差异,使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各项指标与铁调素的相关性。结果:铁过载组的血浆铁调素显著高于非铁过载组[93.69(65.57-133.92)ng/ml vs 63.93(40.01-90.65)ng/ml](P=0.005)。应用回归分析发现,铁调素与铁蛋白(β=0.03ng/ml,95%CI 0.01-0.05)(P=0.0010)、BMI(β=5.71 ng/ml,95%CI 0.54-10.88)(P=0.0338)呈正相关。结论:西藏高原的藏族成年男性患铁过载并不是由于体内铁调素缺乏引起的,西藏高原藏族人群的铁代谢紊乱可能与代谢综合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铁调素 铁蛋白 身体质量指数
原文传递
西藏藏族铁过载患者HFE基因及非HFE基因的突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舒瑶 郭彦宏 +2 位作者 孙曾梅 邬云红 李明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讨西藏藏族人群铁过载的分子基础。方法:筛选自2014年12月-2016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西藏藏族居民,选取其中存在有铁过载的患者,行腹部MRI及HFE基因位点C282Y、H63D检测,对有HFE突变阴性的患者,再进一步行非HFE基因常见突变位... 目的:探讨西藏藏族人群铁过载的分子基础。方法:筛选自2014年12月-2016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西藏藏族居民,选取其中存在有铁过载的患者,行腹部MRI及HFE基因位点C282Y、H63D检测,对有HFE突变阴性的患者,再进一步行非HFE基因常见突变位点的检测,包括HJV基因的G320V、p.Q312X、p.D249H、p.I281T、p.C321X,TFR2基因的Y250X和I238M及SLC40A1基因的V162del、N144H。结果:全部113人行HFE基因位点C282Y、H63D检测中,仅发现1例p.H63D纯合型和10例p.H63D杂合型;在同意行非HFE基因检测的73例患者中,仅发现1例HJV p.D249N杂合突变、1例TFR2 p.I238M杂合突变。结论:目前尚未查见导致西藏藏族铁过载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HFE基因 非HFE基因 西藏藏族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国产无创血糖仪在不同红细胞压积人群检测中的准确性评价
3
作者 孙曾梅 邬云红 +4 位作者 张惠勤 董婷婷 代倩 王玲 罗金措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国产无创血糖仪在不同高原红细胞压积(HCT)人群检测中的准确性,明确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97:2013标准《体外诊断检测系统-用于糖尿病管理的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选取来自高原不... 目的:探讨国产无创血糖仪在不同高原红细胞压积(HCT)人群检测中的准确性,明确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97:2013标准《体外诊断检测系统-用于糖尿病管理的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选取来自高原不同红细胞压积(HCT)的人群140名,将其中高原正常HCT者纳入正常HCT组(90例),将高HCT的患者纳入高HCT组(50例),分别采用无创血糖仪、传统血糖仪(强生NovaStatStripXpress血糖仪和罗氏卓越金采型血糖仪)进行葡萄糖检测,以生化检测的血浆葡萄糖及两个传统有创血糖仪检测值为“金标准”,分析无创血糖仪检测正常HCT和高HCT的准确性,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无创血糖检测仪测量偏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正常HCT组和高HCT组中无创血糖仪检测结果与生化检测、传统强生Nova血糖仪和罗氏卓越血糖仪的测试值均有相关性(r_(正常HCT组)=0.773,r=0.768,r=0.765;r_(高HCT组)=0.683,r=0.736,r=0.751;P<0.0001)。正常HCT组和高HCT组的无创血糖仪测试结果与生化检测、强生Nova血糖仪和罗氏卓越传统血糖仪检测值的总符合率分别为47.78%和46.00%。无创血糖仪检测值在两组人群中的测试结果集中于A区(临床准确区)和B区(临床可接受区)分别为96.66%和96.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生化检测血糖水平和患者年龄为无创血糖仪测量偏差的影响因素。结论:无创血糖仪检测结果不受高原人群HCT水平的影响,有望对糖尿病患者管理产生重大改变,并将成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糖检测的科学选择,具有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依从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糖 红细胞压积(HCT) 高原 准确性
下载PDF
Image J测量CT扫描图像脂肪面积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华 孙曾梅 +3 位作者 唐蜀西 周燚 蒋灵均 邬云红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靠简便、不依赖CT图像工作站软件测量CT扫描图像腹部脂肪面积(VFA)的方法。方法对8名健康受试者行CT腹部平扫,定义采用西门子CT扫描仪自带软件测量VFA为方法 A,西门子CT扫描后的图像采用Image J软件来测量为方法 B。以方... 目的探索一种可靠简便、不依赖CT图像工作站软件测量CT扫描图像腹部脂肪面积(VFA)的方法。方法对8名健康受试者行CT腹部平扫,定义采用西门子CT扫描仪自带软件测量VFA为方法 A,西门子CT扫描后的图像采用Image J软件来测量为方法 B。以方法 A为金标准,评价方法 B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结果 (1)准确性:方法 A与方法 B测定的内脏VFA和腹部脂肪总面积均高度相关(r=0.965 8,95%CI:0.817 7~0.994,P<0.001;r=0.997 7,95%CI:0.986 9~0.999 6,P<0.001);Bland-Altman检验证实方法 A与方法 B的一致性良好。方法 A与方法 B测量VFA的变异系数为4.86%。(2)稳定性:采用方法 B测量,观察者组内相关系数ICCs=1.0(95%CI:0.998~1.0),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为ICCs=0.999 8(95%CI:0.999 4~1)。结论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腹部及腹内VFA结果准确稳定,不受专业软件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腹内脂肪面积 IMAGE J软件
下载PDF
地处平原的高原世居藏族人群血尿酸与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邬云红 刘琳 +3 位作者 潘柏莉 向省平 陈艳 李晓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藏族人群在平原地区血尿酸(SUA)水平与血红蛋白(HGB)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3年1—5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世居西藏高原藏族人群1 722人,进行SUA、血肌酐(SCr)...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藏族人群在平原地区血尿酸(SUA)水平与血红蛋白(HGB)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3年1—5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世居西藏高原藏族人群1 722人,进行SUA、血肌酐(SCr)、血脂、肝功及血常规检查。其中男957例,女765例;平均年龄为(46±14)岁。将男性SUA>420μmol/L,女性SUA>357μmol/L界定为高尿酸血症(HUA),分析HUA患病率、SUA水平及其与HGB的关系。结果 (1)藏族健康体检人群HUA患病率为22.82%(393/1 722),其中男性为30.30%(290/957),女性为13.46%(103/76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4,P<0.001)。(2)在排除肝功、血脂、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因素影响下,HGB与SUA仍呈正相关(r=0.224,P<0.001)。(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UA患病率为13/19,高于无高原红细胞增多者22.31%(380/1 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8,P<0.001)。(4)不同性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 GFR增加是HUA保护因素,而HGB的增高是HU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世居高原藏族人群下至平原在解除低氧刺激后,HGB与SUA水平呈正相关,HGB也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高原藏族人群HUA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可能与低氧刺激的红细胞增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尿酸 血红蛋白测定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藏汉两族腰围及血脂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邬云红 唐蜀西 +5 位作者 尹伟婧 李明霞 王曦 杜容 何华 潘俊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藏汉两族内分泌门诊患者的体脂分布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1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汉族患者276例及藏族患者535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糖尿病病史和...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藏汉两族内分泌门诊患者的体脂分布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1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汉族患者276例及藏族患者535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糖尿病病史和空腹血脂等信息。排除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和糖尿病的影响后,采用t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比较藏汉两族患者的腰围及血脂差异。结果调整BMI后,藏族女性与汉族女性的腰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29±11.513)cmvs.(88.64±10.8)cm,P=0.396],藏族男性腰围显著大于汉族男性[(94.89±9.08)cmvs.(89.81±9.53)cm,P<0.001)]。分层分析显示,体重正常和超重的藏族男性腰围均大于汉族男性[(86.61±6.43)cmvs.(82.71±7.21)cm;(94.36±6.07)cmvs.(91.22±6.82)cm,P均<0.001)],但藏汉两族肥胖人群的腰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88±8.31)cmvs.(100.41±7.27)cm,P=0.112)]。调整糖尿病、BMI、性别和年龄后,藏族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均显著低于汉族[(1.52±0.91)mmol/L vs.(1.79±1.64)mmol/L,P<0.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低于汉族[(1.12±0.26)mmol/L vs.(1.21±0.35)mmol/L,P=0.019],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于汉族[(2.81±0.90)mmol/L vs.(2.55±0.87)mmol/L,P<0.001)]。结论调整BMI后,藏族男性腰围大于汉族男性,但在肥胖人群中未见差异。排除糖尿病、BMI、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藏族的TG水平显著低于汉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汉族 腰围 BMI 血脂
下载PDF
采用Image Pro-Plus软件定量测定腹部脂肪面积
7
作者 唐蜀西 邬云红 +4 位作者 李相位 尹伟婧 周燚 曹磊 黄广松 《西藏医药》 2016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评估用Image Pro-Plus(IPP)软件测定核磁共振图像上腹部脂肪面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 3个经过培训的医师分别用(IPP)测量腹内脂肪(VAT)、皮下脂肪(SAT)浅部皮下脂肪组织(SSAT)和深部皮下脂肪组织(DSAT)的面积,计算测量者内和测... 目的评估用Image Pro-Plus(IPP)软件测定核磁共振图像上腹部脂肪面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 3个经过培训的医师分别用(IPP)测量腹内脂肪(VAT)、皮下脂肪(SAT)浅部皮下脂肪组织(SSAT)和深部皮下脂肪组织(DSAT)的面积,计算测量者内和测量者间的一致性系数(pintra,pinter);其中1名医师在核磁自带的工作站上通过手工勾画测量面积的方法,测定同一批图像的SAT面积,并与IPP测量的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1.MRI工作站直接勾画测定的SAT面积,与IPP软件测定的面积无差异(177.89±8.15 vs.179.15±9.50 cm2,t=-0.327,p=0.751);2.SAT面积测定,测量者内一致性系数(pintra)及测量者之间一致性系数(pinter)分别为0.99和0.98,VAT面积测定pintra和pinter分别为0.94和0.91,各种面积指标的测定值,在3个观察者间无差异(p均>0.05)结论采用Image Pro-Plus软件定量测定核磁共振图像的腹部脂肪面积是较稳定而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Pro-Plus软件 核磁共振 腹部脂肪面积
下载PDF
返回平原3年以上的高原移居汉族心胸比及右下肺动脉宽度的改变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明霞 邬云红 +3 位作者 尹伟婧 唐蜀西 周燚 周其全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了解长期的高原移居是否对心胸比率及右下肺动脉宽度造成不可逆影响。方法对310例移居西藏高原工作生活后返回成都平原的汉族以及121例平原汉族对照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以及胸部摄片,测量并比较心胸比率和右下肺动脉宽度的差异。结... 目的了解长期的高原移居是否对心胸比率及右下肺动脉宽度造成不可逆影响。方法对310例移居西藏高原工作生活后返回成都平原的汉族以及121例平原汉族对照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以及胸部摄片,测量并比较心胸比率和右下肺动脉宽度的差异。结果①校正年龄及性别后,高原移居汉族与平原汉族对照心胸比率与右下肺动脉宽度无差异。②随着移居高原时间的延长,右下肺动脉宽度有增加趋势,但当排除年龄和性别影响后则无统计学意义。③曾有过急、慢性高原病史者与无高原病史者比较,右下肺动脉宽度明显增加(13.74±2.05 vs 13.28±1.80cm,P=0.046)。结论长期移居高原的汉族人群,在返回平原3年后,胸片上心胸比率以及右下肺动脉宽度显示已与平原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对于消除长期在藏工作人员心中的顾虑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平原 右下肺动脉宽度
下载PDF
QCT与DXA在藏族、汉族骨密度评估中的差异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彦宏 邬云红 +5 位作者 王溯源 何万林 李相位 黄伦浪 李明霞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比较QCT与DXA在藏族、汉族患者骨密度评估中的差异,探讨DXA、QCT在藏族骨质疏松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同时行腰椎DXA及腰椎QCT检查的患者一般诊疗信息及DXA、QCT检查结果,同时有经验丰富的影... 目的比较QCT与DXA在藏族、汉族患者骨密度评估中的差异,探讨DXA、QCT在藏族骨质疏松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同时行腰椎DXA及腰椎QCT检查的患者一般诊疗信息及DXA、QCT检查结果,同时有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通过腰椎CT影像对椎体及相近附件行影像学诊断。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藏族平均腰椎DXA T值高于汉族(-0.19±2.44 vs-1.17±1.40,P<0.05),但藏、汉两族QCT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1±24.10 mg/cm^3 vs 75.31±25.01 mg/cm^3)。在藏族、汉族患者中QCT检出骨质疏松的例数均多于DX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慢性肾脏疾病患者DXA表现为高T值同时QCT可为正常骨量。结论对于体型肥胖、合并椎体退行性变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选用QCT评估其骨密度,较DXA,QCT能更为准确地评估藏族患者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藏族
下载PDF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藏族患者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伦浪 王玲 +5 位作者 王溯源 尹伟婧 孙曾梅 李明霞 邬云红 郭彦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对行DXA检查的藏族、汉族患者同时行FRAX骨折风险预测评估,比较DXA检查提示骨质疏松检出率及FRAX评估提示高骨折风险率在藏汉两族患者间检出的差异;探讨FRAX骨折风险预测工具应用于藏族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1... 目的对行DXA检查的藏族、汉族患者同时行FRAX骨折风险预测评估,比较DXA检查提示骨质疏松检出率及FRAX评估提示高骨折风险率在藏汉两族患者间检出的差异;探讨FRAX骨折风险预测工具应用于藏族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10月到我院骨密度室行DXA检查的患者252例(藏族128例,汉族124例),对上述患者进行FRAX评估,估算其未来10年主要部位骨折风险、髋部骨折风险(使用中国香港测评系统, https://www.sheffield.ac.uk/FRAX/)。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以中位数和四分间距位表示。组间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诊断能力的评价指标用敏感性、特异性、Youden index表示。结果藏族患者平均DXA T/Z值水平高于汉族,但二者髋部骨折风险、主要部位骨折风险均无明显区别。藏族患者FRAX未来10年髋部主要骨折风险≥3%为治疗阈值时Youden index=0.4465。以主要部位骨折概率≥20%作为诊断标准时在藏族患者中敏感性为16.67%,在汉族患者中敏感性为12.5%,以髋部骨折风险概率≥3%,在藏族患者中敏感性为55.56%,在汉族患者中敏感性为37.5%。FRAX在评估藏族、汉族患者髋部及主要骨折部位骨折风险时,以主要部位骨折概率≥20%作为诊断标准,在藏、汉两族患者中特异性均为100%。以髋部骨折风险概率≥3%,在藏族患者中特异性为89.09%,在汉族患者中特异性为92%。结论 FRAX对于藏族患者骨折风险有较好的评估效能,使用未来10年髋部主要骨折风险≥3%为治疗阈值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部分贫困藏区,当临床医生通过FRAX评估出高骨折风险(FRAX-M≥20%,FRAX-H≥3%)时,建议积极将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及时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X 骨折风险 藏族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双侧肾上腺高功能皮质腺瘤致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3例临床诊疗探索
11
作者 蒲虹宇 陈涛 +4 位作者 张婷婷 张丹 莫丹 田浩明 任艳 《西部医学》 2022年第10期1456-1460,1465,共6页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高功能皮质腺瘤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思路,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方法收集2016~202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3例双侧肾上腺功能性皮质腺瘤致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高功能皮质腺瘤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思路,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方法收集2016~202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3例双侧肾上腺功能性皮质腺瘤致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诊治过程等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和讨论。结果3例患者均表现为典型且严重的库欣综合征,并伴有显著的心脏和代谢并发症,影像学提示双侧肾上腺单发腺瘤;2例患者行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均提示双侧肾上腺皮质醇高分泌且无优势侧;1例患者行双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另外2例患者因为心功能不全严重,行分期双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3例均提示双侧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皮质醇浓度均明显降低,均给长期予糖激素替代治疗。结论双侧肾上腺高功能皮质腺瘤致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非常罕见,明确诊断并判断双侧功能定位非常重要,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并发症情况个体化的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应严密随访,及时给予并调整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并终身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 双侧肾上腺高功能皮质腺瘤 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 静脉采血 皮质醇
下载PDF
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仪在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龙文春 王溯源 +16 位作者 邬云红 姚璿羽 张惠勤 景桂琼 刘娜 李雪雪 万冬梅 范吴义 黄伦浪 唐冬梅 叶燕 王曦 李明霞 张成慧 张丹 孙舒瑶 孙曾梅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在中国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人群中应用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10日~2017年10月15日内分泌科病房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为患者进行14天的动态血糖监测,... 目的在中国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人群中应用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10日~2017年10月15日内分泌科病房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为患者进行14天的动态血糖监测,同时每天在空腹和三餐后两小时采集指尖血,采用酶电极法进行指尖血糖检测,并记录采血时即刻扫描的动态血糖监测值。以指血血糖为标准,评价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扫描血糖)的准确性,分析扫描血糖的平均相对绝对差(MARD)的影响因素。结果扫描血糖和指血血糖强相关(r=0.87,P=0.000),扫描血糖的总体MARD为14.28±13.40%,Parker’s误差分析结果显示99.3%的数据均落在A区和B区。探头佩戴第一天的MARD与第2~14天的MARD分别为16.55%和14.35%,但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t=1.232,P=0.218)。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5.8mmol/L时,MARD与血糖浓度无关;LAGE>5.8mmol/L时,MARD与血糖浓度负相关。结论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准确性良好。其MARD主要受患者血糖波动和血糖浓度的影响,当血糖波动大时,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在极低血糖范围的偏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 准确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影响血肌酐与乳酸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成慧 王曦 +4 位作者 王溯源 何华 尹伟婧 李明霞 邬云红 《西藏医药》 2020年第6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肾功正常的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对血肌酐与乳酸的关系是否产生影响。方法选择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478例,按治疗方案分为A组和B组,A组(262例)是二甲双胍用药组,B组(216例)是二甲双胍未用药组。用酶电极... 目的探讨肾功正常的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对血肌酐与乳酸的关系是否产生影响。方法选择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478例,按治疗方案分为A组和B组,A组(262例)是二甲双胍用药组,B组(216例)是二甲双胍未用药组。用酶电极法测定血乳酸水平,比较两组间血乳酸的差异,探讨两组中血肌酐与乳酸之间的关系。结果1、两组间平均血乳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1.54±0.73 vs 1.48±0.54)mmol/L,p=0.368]。2、A组共有47例(17.9%)出现高乳酸血症,B组有33例(15.3%),两组间高乳酸血症的发审率无差异(p=0.407)。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腰围、血红蛋白、年龄、BMI、糖尿病病程后,当A组中肌酐≤90μmol/L时,肌酐与乳酸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肌酐≥91μmol/L时,乳酸水平随即升高(P<0.05);而B组中并未观察到肌酐与乳酸相关。结论肾功能正常的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时,需监测乳酸水平,当肌酐≥91μmol/L后,患者发生高乳酸血症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乳酸 肌酐
下载PDF
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后血乳酸的情况
14
作者 王曦 张成慧 +4 位作者 尹伟婧 张丹 孙舒瑶 王溯源 邬云红 《西藏医药》 2018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在富氧地区使用二甲双胍后的血乳酸水平情况,评估二甲双胍在藏族人群中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345例,分为未用二甲双胍组和使用二甲双胍组,用乳酸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乳酸水平,同时测定肝肾功能... 目的观察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在富氧地区使用二甲双胍后的血乳酸水平情况,评估二甲双胍在藏族人群中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345例,分为未用二甲双胍组和使用二甲双胍组,用乳酸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乳酸水平,同时测定肝肾功能、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两组的血乳酸水平,以及可能影响血乳酸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的血乳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1.50±0.51mmol/L vs 1.47±0.55 mmol/L,(P=0.724,);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以及肌酐水平对乳酸的水平均没有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以及血肌酐后,二甲双胍对乳酸的水平没有影响[β=-0.03,95%CI(-0.15,0.99),t=-0.42,P=0.67]。结论在富氧地区,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一定剂量范围内的二甲双胍不增加血乳酸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乳酸 二甲双胍 藏族
下载PDF
西藏地区藏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体力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
15
作者 叶燕 孙曾梅 +6 位作者 张成慧 万东梅 郑琦 王玲 王溯源 张惠勤 董婷婷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973-978,共6页
目的调查研究中国西藏地区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日常体力活动情况,分析两族患者日常管理差异,为探索西藏地区藏族糖尿病患者长期院外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慢病管理策略。方法通过纳入排除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西... 目的调查研究中国西藏地区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日常体力活动情况,分析两族患者日常管理差异,为探索西藏地区藏族糖尿病患者长期院外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慢病管理策略。方法通过纳入排除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病房收治的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的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患者共26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糖脂代谢相关指标,通用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长问卷调查两族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及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结果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54.09±24.11)g/L]高于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4.63±1.41)mmol/L]、空腹血糖[(7.94±2.1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5±1.11)mmol/L]均高于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藏族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总分[(81.40±15.44)分]、其中饮食控制[(17.26±4.97)分]、体育锻炼[(11.67±4.42)分]、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12.21±5.72)分]均低于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藏汉两族患者中度体力活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西藏地区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对比,藏族患者整体自我管理水平,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以及中等强度活动水平相比汉族糖尿病患者较差。应根据藏族文化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教育,从而进一步开展符合西藏地区藏族2型糖尿病干预和院外慢病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糖 血红蛋白类 胆固醇 饮食习惯 体育和训练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西藏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丹 王溯源 +5 位作者 李明霞 姚璿羽 孙曾梅 张成慧 孙舒瑶 邬云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835-840,共6页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来自西藏地区的糖尿病患者239例为观察对象,按民族将患者分为藏族患者和汉族患者。采...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来自西藏地区的糖尿病患者239例为观察对象,按民族将患者分为藏族患者和汉族患者。采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照片,根据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分期标准来评估DR病情。结果西藏地区DR患病率为18.0%,其中,藏族患者DR患病率为17.5%,汉族患者DR患病率为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754)。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西藏地区DR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OR=1.14,95%CI:1.05~1.24,P<0.05)、胰岛素治疗(OR=2.74,95%CI:1.09~6.89,P<0.05)、空腹血糖(OR=1.37,95%CI:1.07~1.75,P<0.05)、高血压(OR=1.98,95%CI:1.02~3.86,P<0.05),其中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是DR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西藏地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虽升高,但并不能预测DR的发生风险(OR=1.01,95%CI:0.82~1.25,P>0.05)。结论高血糖是西藏地区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HBA1c水平并不能作为预测西藏高原地区DR发生风险的血糖评估指标。该研究填补了西藏地区DR患病率及民族差异的研究领域空白,为高原DR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危险性评估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原文传递
空腹血糖应用于西藏地区红细胞增多患者筛查的切点研究
17
作者 王溯源 孙曾梅 +4 位作者 何华 姚璿羽 张成慧 王曦 邬云红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2450-2453,共4页
目的评价空腹血糖检测对红细胞增多患者进行糖尿病筛查的效果,同时寻找适合该人群的筛查切点。方法纳入男性受试者共计542例,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以OGTT试验结果为标准,空腹血糖水平为检测指标做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 目的评价空腹血糖检测对红细胞增多患者进行糖尿病筛查的效果,同时寻找适合该人群的筛查切点。方法纳入男性受试者共计542例,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以OGTT试验结果为标准,空腹血糖水平为检测指标做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筛查切点,并根据该切点计算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等指标。结果受试人群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正常组(Hb<180 g/L)和Hb水平升高组(Hb≥180 g/L),两组受试者空腹血糖筛查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和0.87,最佳切点分别为6.1 mmol/L和5.7 mmol/L。正常组人群筛查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和0.97。Hb水平升高组筛查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和0.81,约登指数为0.63。结论对红细胞增多的人群而言,将空腹血糖的切点降低至5.7 mmol/L后筛查试验对该人群有更好的表现,能减少漏筛患者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增多症 糖尿病 筛查 空腹血糖 西藏
下载PDF
高原藏族T2DM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钟亚君 罗金措 +4 位作者 张成慧 王溯源 王玲 张义虹 孙曾梅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S0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藏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体力活动现状,明确其体力活动水平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以及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35例藏族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检测其空...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藏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体力活动现状,明确其体力活动水平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以及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35例藏族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检测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运用国际体力活动(IPAQ)长问卷调查活动情况,将其分为体力活动不足和体力活动充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中位体力活动总代谢当量为1814(924,3297)MET-min/周,其中体力活动水平低、中、高等强度分别为136、104、95例;其中交通出行的体力活动耗能最高,其次为休闲娱乐,再次为家务园艺。FPG、2h-PG和HbA1c达标率分别为40.0%、17.6%、16.1%,血糖达标率为1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海拔3300~<4200 m、在职工作(企业事业单位、自由职业)、血糖未达标是藏族T2DM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原不同地区藏族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欠佳,应制订个体化运动方案增加体力活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藏族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体力活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原人群糖化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曾梅 邬云红 +1 位作者 李秀钧 安力彬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935-1938,共4页
在多项血糖监测的指标中,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目前是在评价血糖管理、治疗方案有效性及防控糖尿病并发症中运用最广泛且最重要的指标。然而高原低氧、低气压及民族等因素对Hb A1c水平影响的结论仍存在争议,该文就高原... 在多项血糖监测的指标中,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目前是在评价血糖管理、治疗方案有效性及防控糖尿病并发症中运用最广泛且最重要的指标。然而高原低氧、低气压及民族等因素对Hb A1c水平影响的结论仍存在争议,该文就高原环境及民族差异对Hb A1c的具体影响及可能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高原 民族 影响机制
原文传递
化疗药物致低钾血症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曦 邬云红 李晓军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274-275,共2页
患者女,21岁,汉族。主因左腓骨上段骨肉瘤于2013年4月在我院骨科行截肢治疗,并拟行奥沙利铂、表柔比星、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既往无低血钾病史及家族史,入院血钾4.53mmol/L,在首次化疗后11d血钾降至2.35mmol/L,予临时静脉补钾... 患者女,21岁,汉族。主因左腓骨上段骨肉瘤于2013年4月在我院骨科行截肢治疗,并拟行奥沙利铂、表柔比星、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既往无低血钾病史及家族史,入院血钾4.53mmol/L,在首次化疗后11d血钾降至2.35mmol/L,予临时静脉补钾2次后复查血钾逐渐回升至正常(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血症 药物疗法 联合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