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分布宽度、极低密度脂蛋白对高海拔地区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张作英 冯霞 +1 位作者 贾玉梅 陈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对高海拔地区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高海拔地区的PE患者57例设为PE组,另选取...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对高海拔地区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高海拔地区的PE患者57例设为PE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PE组匹配的高海拔地区健康者83例为非PE组。收集两组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海拔地区P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独立预测因素AUC间的比较使用DeLong检验。结果与非PE组相比,PE组的FIB、RDW和VLDL明显升高(P<0.05);FIB(OR:1.678,95%CI:1.224~2.299)、RDW(OR:1.042,95%CI:1.002~1.084)和VLDL(OR:8.575,95%CI:1.681~43.746)与高海拔地区PE的发生有关(P<0.05);由FIB、RDW和VLDL构建的组合模型,其AUC(0.791)明显高于FIB(0.707)、RDW(0.663)和VLDL(0.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RDW和VLDL均为发生高海拔地区PE的独立危险因素,由FIB、RDW和VLDL构建的组合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分布宽度 极低密度脂蛋白 高海拔 肺栓塞
下载PDF
带3蛋白磷酸化对西藏高血红蛋白献血者悬浮红细胞贮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小东 廖霞 +7 位作者 李琬晶 钟锐 黄敏 冯霞 张学俊 王红 贺曾 刘嘉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高血红蛋白人群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在体外保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以体检及血液筛查合格的无偿献血者为对象,参照"青海标准"设高原高血红蛋白浓度(Hb)献血人群组(男性Hb≥210 g/L,...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高血红蛋白人群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在体外保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以体检及血液筛查合格的无偿献血者为对象,参照"青海标准"设高原高血红蛋白浓度(Hb)献血人群组(男性Hb≥210 g/L,女性Hb≥190 g/L,简称高红组):共招募西藏自治区(海拔>3 500 m)13名献血者,均为男性;对照组(男性Hb:120~185 g/L,女性Hb:115~165 g/L):共招募成都市25名献血者,其中男性12名、女性13名。采集全血200 mL/(人)袋,离心去除血浆并加入MAP保养液制备悬浮红细胞(简称悬红),分装到4个50 mL贮存袋于4℃保存。分别于保存d1、d14、d21、d35检测血常规、游离Hb、溶血率等指标,并分离红细胞膜蛋白进行带3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检测。结果高红组与对照组比较,RBC(×10^(12)/L)、Hct(%)、Hb(g/L)分别为6.76±0.95 vs 4.65±0.52、63.3±6.8 vs 43.1±4.4、214.4±19.8 vs 143.2±16.9(P<0.01);悬浮红细胞在贮存d1、d14、d21、d35的红细胞变形性检测:在3、5.33、9.49、16.87、30 Pa剪切力下高红组的红细胞变形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红组与对照组在贮存d1、d14、d21、d35的溶血率(%)分别为0.0502±0.0402 vs 0.0222±0.0111、0.0554±0.043 vs 0.032 1±0.0287、0.0612±0.0259 vs 0.0343±0.0317、0.0696±0.0320 vs 0.0440±0.0333(P<0.05);带3蛋白胞浆段N端Y21的磷酸化检测:在血液采集时高红组红细胞的带3蛋白呈高度磷酸化状态。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高红组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在体外保存过程中溶血率更高。但高红组悬浮红细胞的储存期末溶血率仍达到国家标准要求(<0.8%),高红组悬浮红细胞溶血率升高与带3蛋白的高度磷酸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带3蛋白 酪氨酸磷酸化 悬浮红细胞 血液贮存
原文传递
高原人群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小东 尚凯茜 +20 位作者 夏宗敬 贺曾 扎西罗布 殷作明 曹鹏冲 兰海 余正强 侯伟光 杨晓茂 李三旦 高志勇 余中良 刘晓青 洛桑旦增 徐水平 刘治娟 钟锐 曹晔 拉巴次仁 余海 孔清泉 《西部医学》 2022年第3期313-317,共5页
高原人群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尚无可查阅的标准,由麻醉科医生或外科医生决定是否给予高原患者输注红细胞及输注量,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保障高原高血红蛋白患者的围术期安全,更加科学、有效的使用血液,减少输血并发症、避免血液浪费,目前... 高原人群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尚无可查阅的标准,由麻醉科医生或外科医生决定是否给予高原患者输注红细胞及输注量,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保障高原高血红蛋白患者的围术期安全,更加科学、有效的使用血液,减少输血并发症、避免血液浪费,目前有必要制订适合高原患者的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共识。2021年由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高原医学(区域联合)专业委员会牵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成立工作组,并联合国内外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学科的专家,共同撰写了《高原人群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专家共识》(2021版),旨在推进高原高血红蛋白患者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高血红蛋白 围术期 红细胞输注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探讨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预防ICU护理风险中的应用
4
作者 谢静玲 刘春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0065-0066,共2页
在ICU护理中采取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分析该查房模式对预防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我院ICU收入的患者,共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均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入院。50例常规查房模式下的患者分入对照组,50例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下... 在ICU护理中采取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分析该查房模式对预防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我院ICU收入的患者,共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均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入院。50例常规查房模式下的患者分入对照组,50例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下的患者分入研究组。统计并对比两组在护理安全质量以及风险事件方面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并且其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ICU护理中采取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在确保患者治疗安全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查房 ICU 护理风险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