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秸秆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敏 柴寿喜 魏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549,共5页
为开展天然草本纤维材料防腐前后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规律研究,本文探讨了麦秸秆的微结构特征及防腐方法、测试并对比了防腐前后的麦秸秆的质量增加率、吸水率、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证实用SH胶浸泡麦秸秆不仅能... 为开展天然草本纤维材料防腐前后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规律研究,本文探讨了麦秸秆的微结构特征及防腐方法、测试并对比了防腐前后的麦秸秆的质量增加率、吸水率、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证实用SH胶浸泡麦秸秆不仅能起到防腐作用,还可提高麦秸秆的力学性能。完成了不同加筋长度、不同加筋率及浸胶后呈不同状态麦秸秆的加筋滨海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证实:掺加长10mm麦秸秆优于掺加长20mm麦秸秆;适宜加筋率为0.3%~0.4%;掺加浸泡SH胶后呈潮湿状态的麦秸秆优于掺加浸泡SH胶后呈干燥状态的;麦秸秆加筋盐渍土的抗压强度高于素盐渍土。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秆适宜作加筋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麦秸秆 无侧限抗压强度 滨海盐渍土 加筋材料 SH固土剂 地基处理
下载PDF
白龙江中游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运兴 梁收运 周自强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418-423,共6页
依据汶川大地震后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排查资料,统计分析了甘肃省南部白龙江中游地区汶川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了其分布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在较大程度受坡度、地层岩性和人类活动... 依据汶川大地震后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排查资料,统计分析了甘肃省南部白龙江中游地区汶川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了其分布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在较大程度受坡度、地层岩性和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灾后重建场地选择和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白龙江中游地区 坡度
下载PDF
甘肃省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魏丽娟 梁收运 樊成意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446-450,共5页
甘肃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通过广泛的资料搜集,结合降雨、地质灾害灾情和有关经济指标,分析了1999―2009年甘肃省地质灾害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并讨论了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省的地质灾害数量和由... 甘肃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通过广泛的资料搜集,结合降雨、地质灾害灾情和有关经济指标,分析了1999―2009年甘肃省地质灾害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并讨论了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省的地质灾害数量和由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灾害数量显著增加,人员伤亡明显减少,经济损失有所控制,但地质灾害依然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地质灾害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
下载PDF
甘肃省30年来崩滑灾害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樊成意 梁收运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438-442,共5页
甘肃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通过广泛的资料搜集,对1981―2010年甘肃省102起灾害性滑坡和15起灾害性崩塌进行分析,结合地质、降雨等条件研究了甘肃省30年来崩滑灾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1981―2000年年崩滑次数在2... 甘肃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通过广泛的资料搜集,对1981―2010年甘肃省102起灾害性滑坡和15起灾害性崩塌进行分析,结合地质、降雨等条件研究了甘肃省30年来崩滑灾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1981―2000年年崩滑次数在2次左右,2000年以后的灾害次数大体呈持续上升趋势;空间上崩滑灾害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东部及东南部,且兰州市的崩滑灾害密度远大于其它地区;崩滑灾害的成因是复杂的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研究结果对提升甘肃省崩滑灾害预警预报水平和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崩塌 滑坡 灾害特征
下载PDF
区域滑坡地质灾害的预测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彬 吉延峻 +1 位作者 刘平 伍艳丽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0-45,共6页
滑坡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提高对滑坡的认识和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滑坡稳定性和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灰色关联度以及L... 滑坡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提高对滑坡的认识和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滑坡稳定性和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灰色关联度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4种理论方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GIS和RS技术以其强大的信息获取和处理功能,使其在区域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对于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分析方面,灰色关联度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则更易于操作、经济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滑坡 预测 稳定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 灰色理论
下载PDF
锁阳城土遗址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研究
6
作者 张虎元 易泉 +2 位作者 刘洪丽 李小雅 于洪亮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1,共13页
在风化因子的持续作用下,土遗址微观结构持续劣化并最终导致宏观病害的发育。微观结构的特征反映了土遗址材料内在的劣化程度,为研究土遗址风化程度与微观孔隙结构变化的关系,采取锁阳城土遗址不同方位城墙土样,采用低温液氮吸附试验测... 在风化因子的持续作用下,土遗址微观结构持续劣化并最终导致宏观病害的发育。微观结构的特征反映了土遗址材料内在的劣化程度,为研究土遗址风化程度与微观孔隙结构变化的关系,采取锁阳城土遗址不同方位城墙土样,采用低温液氮吸附试验测定了土样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分布,并基于FHH分形模型计算样品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锁阳城土遗址不同样品比表面积偏差率高,比表面积数值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孔隙容积变异系数高,离散程度大,存在差异性劣化行为;土样的孔隙形态呈狭缝状、楔形、“墨水瓶”孔、管状孔等多种复杂形态,小于2.765 nm的孔隙大都为封闭透气孔。结合分形维数可知,锁阳城土样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孔隙空间结构不规则,非均质性强,表面粗糙程度大,且分形维数和锁阳城土遗址劣化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关于土样孔隙的定量表征对于土遗址风化劣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城土遗址 低温氮吸附试验 分形维数 孔隙结构特征 风化
下载PDF
量纲统一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国营 刘平 +2 位作者 张凯 武倩倩 李玉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9,共12页
以往的区域性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多以对比不同评价模型结果和改进模型为主,而忽视了所选致灾因子的信息保留以及因子量纲如何统一的问题。为探究致灾因子的相关性和量纲对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以甘肃省靖远县北部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 以往的区域性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多以对比不同评价模型结果和改进模型为主,而忽视了所选致灾因子的信息保留以及因子量纲如何统一的问题。为探究致灾因子的相关性和量纲对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以甘肃省靖远县北部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和地形起伏度等12个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的新因子参与易发性评价,并采用数据标准化、滑坡密度和信息量值替代法统一致灾因子的量纲,最后基于GIS平台绘制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分区图。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易发性评价结果精度。结果表明: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感知机模型中,经主成分分析处理的因子得到的模型评价结果精度更高,采用信息量值替代法统一因子的量纲能够进一步提升逻辑回归和感知机模型的评价结果精度;同时,3种评价模型中感知机模型的结果精度最高(AUC=0.9367),优于信息量模型(AUC=0.9173)和逻辑回归模型(AUC=0.9272),是该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的理想模型,应优先考虑。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致灾因子 主成分分析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感知机模型 量纲
下载PDF
锚杆长度与边坡坡率对最优锚固角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林杭 钟文文 +2 位作者 熊威 唐雯钰 曹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7-11,共5页
最优锚固角是锚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为了探讨锚杆长度和边坡坡率对于锚杆最优锚固角的影响,采用FLAC3D数值方法,建立边坡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发现锚杆长度和边坡坡率对最优锚固角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1边坡安全系数随锚杆长度的增... 最优锚固角是锚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为了探讨锚杆长度和边坡坡率对于锚杆最优锚固角的影响,采用FLAC3D数值方法,建立边坡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发现锚杆长度和边坡坡率对最优锚固角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1边坡安全系数随锚杆长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的趋势,存在有效锚固长度,锚杆倾角越大对应的有效锚固长度越小。2边坡安全系数随锚杆倾角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最优锚固角;并且最优锚固角随锚杆长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3当锚杆倾角未达到最优锚固角之前,边坡坡率对安全系数影响较小,而当锚杆倾角达到或者超过最优锚固角,边坡坡率的影响逐渐显现,并且坡率越大所对应的最优锚固角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安全系数 锚固角 锚杆长度 边坡坡率
原文传递
基于双向地震作用下边坡共振特性与固有频率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言志信 张学东 +2 位作者 张森 张刘平 曹小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51,共6页
避共振是工程抗震设计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在边坡工程中鲜见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运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边坡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共振规律及其固有频率。研究结果表明:边坡虽然有多阶固有频率,但只有前三阶固有频率处共振峰明显,其中尤以第一阶... 避共振是工程抗震设计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在边坡工程中鲜见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运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边坡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共振规律及其固有频率。研究结果表明:边坡虽然有多阶固有频率,但只有前三阶固有频率处共振峰明显,其中尤以第一阶频率处的共振峰值最为突出,其他频率处则无明显共振现象;边坡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共振响应存在垂直放大和临空面放大作用;阻尼越大共振峰值越小,共振曲线越平缓;对影响边坡固有频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边坡固有频率的经验公式,经检验该公式的计算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地震 共振 固有频率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盐渍土含水率的测定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虎元 王少一 +1 位作者 赵天宇 王志硕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盐渍土中含有较多的可溶盐,其工程性质对含水率很敏感。将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探索了电阻率法间接测定盐渍土含水率的可行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盐渍土浸水试验后的影响范围进行测试,通过在室内恒定温度下测定的盐渍土电阻率与... 盐渍土中含有较多的可溶盐,其工程性质对含水率很敏感。将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探索了电阻率法间接测定盐渍土含水率的可行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盐渍土浸水试验后的影响范围进行测试,通过在室内恒定温度下测定的盐渍土电阻率与含水率的关系,建立特定土体结构下的电阻率与含水率的数学模型。现场实测高密度电阻率值,利用现场观测的土层温度,计算出浸水范围的含水率,与现场分层实测含水率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电阻率模型 盐渍土 瓜州
下载PDF
爆破振动安全标准探讨 被引量:34
11
作者 言志信 彭宁波 +1 位作者 江平 王后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81-1284,共4页
探讨了爆破工程中的振动安全问题及安全范围的确定方法。通过运用结构动力学和结构抗震原理,针对我国现行(新的)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根据既考虑爆破地震动峰值速度,又考虑地震动波频率,同时区分建筑结构形式和动力反应特性的原则... 探讨了爆破工程中的振动安全问题及安全范围的确定方法。通过运用结构动力学和结构抗震原理,针对我国现行(新的)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根据既考虑爆破地震动峰值速度,又考虑地震动波频率,同时区分建筑结构形式和动力反应特性的原则,对结构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和安全允许距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我国现行(新的)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了爆破振动强度的控制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安全标准 安全规程 爆破地震 地震效应
下载PDF
土遗址锚固用PS-(C+F)浆液性能与结石体耐久性室内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景科 谌文武 +2 位作者 李最雄 郭青林 孙满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02-1809,共8页
为科学揭示土遗址本体锚固用PS-(C+F)浆液的凝结固化特征和结石体的长期性能,针对标准稠度试验确定的最佳水灰比(0.39)的浆液,通过龄期强度、龄期含水率、龄期波速、收缩特性等试验,查明了浆液的凝结固化特征;通过温湿度循环、冻融循环... 为科学揭示土遗址本体锚固用PS-(C+F)浆液的凝结固化特征和结石体的长期性能,针对标准稠度试验确定的最佳水灰比(0.39)的浆液,通过龄期强度、龄期含水率、龄期波速、收缩特性等试验,查明了浆液的凝结固化特征;通过温湿度循环、冻融循环、水稳定性、安定性和耐碱性等耐候性试验手段,研究了结石体的耐久性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本浆液龄期强度满足施工工艺的需求,结石体在外观、密度、孔隙率、强度上和土体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较低的收缩率保证了锚固界面的性能,结石体具有典型的弹脆性力学特征;结石体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可以有效的抵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但在硫酸钠高含量遗址土体中不适用。研究证明,配合比为C∶F=1,PS∶(C+F)=0.39的PS-(C+F)浆液适宜于中国西北地区土遗址本体锚固,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PS-(C+F)浆液 凝结固化 耐久性 兼容性
原文传递
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报方法探讨 被引量:31
13
作者 言志信 言浬 +1 位作者 江平 王后裕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9-182,共4页
爆破借助爆炸能做功,它是一种在地上和地下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廉价、经济的岩土开挖方式。爆破造成的振动会对附近结构及周围场地产生不利影响;振动峰值速度通常被用来评价爆破地震风险。已有一些预报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公式和方法,但在... 爆破借助爆炸能做功,它是一种在地上和地下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廉价、经济的岩土开挖方式。爆破造成的振动会对附近结构及周围场地产生不利影响;振动峰值速度通常被用来评价爆破地震风险。已有一些预报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公式和方法,但在超出了推导这些公式的特定条件时,它们是不适用的。爆破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传播时,地面振动是复杂的,受许多因素影响。论文探讨了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报的公式法和Fourmap方法;特别地,作者还尝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报了爆破振动峰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地面振动 峰值振速 强度预报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黄土边坡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言志信 郭斌 +1 位作者 张学东 段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9-635,共7页
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某一黄土边坡三维模型,首先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总结,然后探讨了地震动参数对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边坡对地震波存在垂直放大和临空面放大作用;当输入地震波振幅或频... 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某一黄土边坡三维模型,首先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总结,然后探讨了地震动参数对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边坡对地震波存在垂直放大和临空面放大作用;当输入地震波振幅或频率增加时,坡面监测点加速度放大系数随坡高增加呈"增加→衰减→增加"的三段形态;速度放大系数随坡高的增大而增大,并在坡顶达到最大值;位移放大系数随振幅和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地震持时对加速度、速度峰值的影响不大,但坡体位移随持时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强震作用下的最大剪应变增量区域的位置和形状表明,黄土边坡的破坏模式仍是沿着某一弧形潜在滑动面失稳破坏。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黄土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失稳机制,为黄土地区边坡抗震设计与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坡 地震动参数 动力响应 数值计算
原文传递
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TBM施工预留变形量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小伟 谌文武 +1 位作者 刘高 韩文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7-1214,共8页
引洮工程属大型跨流域自流引水工程。工程区广泛分布新近系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红层软岩隧洞大变形和TBM卡机等工程地质问题。依托引洮工程7#试验洞,采用原位剪切试验、现场变形试验室内流变试验等方法,获取了新近系红层软... 引洮工程属大型跨流域自流引水工程。工程区广泛分布新近系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红层软岩隧洞大变形和TBM卡机等工程地质问题。依托引洮工程7#试验洞,采用原位剪切试验、现场变形试验室内流变试验等方法,获取了新近系红层软岩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计算方法(Burgers mode),对不同埋深条件下红层软岩隧洞的变形特征和最大变形值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TBM掘进预留变形量的问题,提出引洮工程7#红层软岩隧洞TBM掘进预留变形量建议值为9~13cm。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引洮工程,为优化设计提供直接的地质支持,也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红层软岩 围岩变形 TBM施工 预留变形量
原文传递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敦煌莫高窟水汽调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青林 王旭东 +3 位作者 李最雄 小泉圭吾 谷本亲伯 舛屋直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82,124,共5页
敦煌莫高窟壁画受自身材质和自然环境等的影响,产生起甲、酥碱、空鼓、壁画大面积脱落等多种病害,多项研究已经证明,这些病害主要是由水盐运移导致的,而水汽是激活和导致盐分运移的主要因素。我们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石窟围岩状况、莫... 敦煌莫高窟壁画受自身材质和自然环境等的影响,产生起甲、酥碱、空鼓、壁画大面积脱落等多种病害,多项研究已经证明,这些病害主要是由水盐运移导致的,而水汽是激活和导致盐分运移的主要因素。我们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石窟围岩状况、莫高窟窟前林带区和崖顶降水入渗前后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1)莫高窟后部崖体从表面到深度100m的地层不存在自由水;(2)莫高窟窟前林带灌溉水通过表层堆积物向崖面渗透,使洞窟岩体内的水汽含量增高,有激活盐分的可能;(3)少量的降水依然能以较慢的速度通过渗透性较好的地层或崖体裂隙渗透到洞窟的顶部,激活岩体和地仗内的盐分,导致壁画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高密度电阻率法 水汽调查
下载PDF
理性思考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敬书 周绪红 +1 位作者 姜丽娜 汪朝成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591-595,共5页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严重,应对此进行理性的思考。本文立足于按规范正常建造的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调查,对砌体结构震害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轻砌体结构震害的建议;同时,对预制板在地震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指出政府不宜限制预制板...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严重,应对此进行理性的思考。本文立足于按规范正常建造的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调查,对砌体结构震害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轻砌体结构震害的建议;同时,对预制板在地震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指出政府不宜限制预制板的应用;最后,建议采用经济性好、施工快捷、结构性能可靠的新型装配整体式房屋结构体系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建筑震害 砌体结构 抗震能力
下载PDF
应用高斯粒子滤波器的桥梁可靠性在线预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樊学平 刘月飞 吕大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4-169,共6页
为采用实时监测信息对桥梁结构构件的可靠性进行动态预测分析,应用健康监测系统的长期大量监测数据,建立了基于监测数据的动态模型(监测方程与状态方程),引入混合高斯粒子滤波器(MGPF),基于粒子滤波方法、贝叶斯方法以及动态模型,对监... 为采用实时监测信息对桥梁结构构件的可靠性进行动态预测分析,应用健康监测系统的长期大量监测数据,建立了基于监测数据的动态模型(监测方程与状态方程),引入混合高斯粒子滤波器(MGPF),基于粒子滤波方法、贝叶斯方法以及动态模型,对监测信息状态变量的后验分布参数和监测值的一步向前预测分布参数进行预测分析.混合高斯粒子滤波方法通过重抽样技术,提高了动态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实时监测信息可以不断修正抽样粒子的权重,进而解决粒子退化问题.最后基于实时预测的分布参数,结合一次二阶矩(FOSM)方法,对桥梁结构构件的可靠性进行在线动态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数据 动态模型 混合高斯粒子滤波器 贝叶斯方法 可靠性预测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中两种传统硅酸盐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赵林毅 李黎 +1 位作者 李最雄 王金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7-1334,共8页
硅酸盐材料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本文对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两种硅酸盐材料料礓石和阿嘎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料礓石和阿嘎土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料礓石和阿嘎土经700~1400℃焙烧后,具有"气硬"和... 硅酸盐材料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本文对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两种硅酸盐材料料礓石和阿嘎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料礓石和阿嘎土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料礓石和阿嘎土经700~1400℃焙烧后,具有"气硬"和"水硬"双重特性,并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气硬组分先增加后降低,而水硬组分呈不断增加的规律性变化.研究表明:烧料礓石和烧阿嘎土的化学组成及化学特性具有类似欧洲"水硬石灰"的性质,改性的料礓石和阿嘎土可用于修复加固石质、土质及砖、陶质类等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建筑 硅酸盐 材料 特性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带对地质选线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袁炳祥 谌文武 +1 位作者 梁收运 李金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青藏铁路横穿了青藏高原上大量的活动断裂带。本文研究了青藏铁路沿线的29条活动断裂带分布规律和地质病害。通过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病害特点和典型路段的地质选线,总结了断裂带地质选线的原则,主要包括:尽量在断裂带活动性较... 青藏铁路横穿了青藏高原上大量的活动断裂带。本文研究了青藏铁路沿线的29条活动断裂带分布规律和地质病害。通过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病害特点和典型路段的地质选线,总结了断裂带地质选线的原则,主要包括:尽量在断裂带活动性较弱、宽度较窄的地段以垂直或高角度通过;尽量不设大中桥、高桥、隧道、高填深挖等难以修复的大型建筑物。事实证明,以上原则在绕避和通过活动断裂带时是正确可行的,可以在青藏线改建和其它铁路工程上借鉴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地质选线原则 活动断裂带 地质灾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