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丝绸之路”背景下陕西矿产资源国际合作共同体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段少帅 黄喜峰 武永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3,共7页
陕西省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模式以合作开发、股本并购和风险勘探为主,以工程承包和技术转让模式为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存在政府服务职能欠缺、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和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在"新丝绸之路"背景下,陕西作为&qu... 陕西省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模式以合作开发、股本并购和风险勘探为主,以工程承包和技术转让模式为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存在政府服务职能欠缺、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和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在"新丝绸之路"背景下,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设计矿产资源合作共同体是解决陕西省矿业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通过比较研究法,认为:共担命运理念是构建合作共同体的目标导向,共同发展理念是构建合作共同体的本质规定,共享利益理念是构建合作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应采取政府与企业联动发展、建构合作开发多元化路径、夯实合作双方公共关系和加强投资区位选择等措施构建合作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矿产资源 国际合作 共同体
下载PDF
新生代晚期挤压作用下活动背斜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震地质灾害效应
2
作者 杨晓平 陈杰 +5 位作者 李安 黄伟亮 张玲 杨海波 胡宗凯 左玉琦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41,共17页
活动背斜是第四纪晚期以来在活动挤压构造区域内吸收地壳缩短变形的主要地质构造之一,其是在挤压背景下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构造系统,由多种活动构造变形组成。发生在挤压构造区的大地震可以使褶皱相关断层、褶皱陡坎、翼部地形倾斜和地质... 活动背斜是第四纪晚期以来在活动挤压构造区域内吸收地壳缩短变形的主要地质构造之一,其是在挤压背景下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构造系统,由多种活动构造变形组成。发生在挤压构造区的大地震可以使褶皱相关断层、褶皱陡坎、翼部地形倾斜和地质体缩短等发生同震破裂或地面倾斜,进而引发严重的地震地质灾害,从理论研究和工程抗震两方面均需重视。因此,文章立足现有的逆断层相关褶皱、褶皱侧向扩展等理论,通过典型的主逆冲断层、反冲断层、弯矩断层、弯滑断层、共轭剪切断层和褶皱陡坎等实例,探讨了与褶皱相关的同震活动构造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研究认为,在强震导致的活动背斜地壳缩短、垂向隆升和侧向扩展过程中,背斜两翼和倾伏端的地面掀斜对重大工程建筑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同时,区域地壳缩短引发的弯曲变形给跨越活动背斜的重大线状工程造成的潜在地震危险和诱发的地质灾害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相关断层 褶皱陡坎 褶皱生长 侧向扩展 地震地质灾害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战略研究——以陕西省与中亚五国合作为例
3
作者 段少帅 黄喜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91-193,共3页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倡导欧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倡导欧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成为全党和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矿产资源 国际合作
下载PDF
地铁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定量方法--以西安地铁一号线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邓亚虹 彭建兵 +1 位作者 卢全中 林鸿州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91-294,298,共5页
以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综合评估量化评分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主要讨论了评估因子的选取、各因子权重和分级取值、危险性等级划分和各级分值范围确定、评分方法和步骤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实例分... 以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综合评估量化评分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主要讨论了评估因子的选取、各因子权重和分级取值、危险性等级划分和各级分值范围确定、评分方法和步骤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本文量化评分方法基础上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能够较好地反映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评估结果合理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地质灾害 危险性综合评估 量化评分方法
下载PDF
关于山西省工程地质环境“3F”问题链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龙建辉 崔丽鹏 +1 位作者 郭启明 经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5-974,共10页
脆弱的地质环境(Fragile geological environment)加上大量的工程活动(Fulsome engineering activities)造成了山西省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破坏事件频发(Frequent geological disasters)(简称"3F"问题链)。脆弱的地质环境表现在... 脆弱的地质环境(Fragile geological environment)加上大量的工程活动(Fulsome engineering activities)造成了山西省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破坏事件频发(Frequent geological disasters)(简称"3F"问题链)。脆弱的地质环境表现在: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吕梁(山)太行(山)夹五盆"的多山地形地貌格局、汾河地堑贯穿山西中部和新构造活动活跃、黄土红土软土盐渍土等特殊性土均有分布、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等。人类工程活动过度:山区城镇建设、工程开发和矿业活动具有密度大、强度高等特点,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作用十分强烈。各种工程诱发或矿区地质灾害具有成链成族的关联性特征、地质环境破坏形式多样化趋势明显。在分析"3F"问题链的基础上,探讨了科学解决该类问题应具有系统观和全局观、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整体思路;深刻认识和深入研究"3F"问题链也是解决山西省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地质环境 工程活动 地质灾害
下载PDF
南峪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穆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69,172,共4页
以南峪水电站为例,基于工程区内各类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进行了评估和预测,并综合分析了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根据不同灾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电站 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实践技能训练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7
作者 于强 李荣西 +3 位作者 王震 吴小力 周伟 黄何鑫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第2期99-103,共5页
实践技能训练是本科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勘探开发流程动态模型、地质沙盘、岩石(心)手标本、测井解释模型、专业数据处理及可视化等多种实践训练,可以提高资源勘... 实践技能训练是本科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勘探开发流程动态模型、地质沙盘、岩石(心)手标本、测井解释模型、专业数据处理及可视化等多种实践训练,可以提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方向)学生对油气形成与成藏理论的认知,强化对勘探开发各个环节的认知,同时明确相关设备、物品及地质样品的特征。该项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作为实践教学、实习教学的重要环节,还可以辅助线上教学、虚拟仿真教学,为该专业本科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为提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训练 资源勘查工程 虚拟仿真 教学模型 本科教学
下载PDF
页岩中单体有机质孔隙演化的原位热模拟实验
8
作者 席斌斌 潘安阳 +5 位作者 鲍芳 卢龙飞 曹涛涛 王晔 马中良 刘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6-1025,共10页
有机质孔隙是我国南方页岩气重要的储集空间,而有机质类型与有机质孔隙发育息息相关。为实现单体有机质孔隙演化过程的原位观测,揭示下古生界页岩显微组分热解过程中的孔隙演化过程,以低成熟度的美国俄亥俄上奥陶统页岩以及欧洲波罗的... 有机质孔隙是我国南方页岩气重要的储集空间,而有机质类型与有机质孔隙发育息息相关。为实现单体有机质孔隙演化过程的原位观测,揭示下古生界页岩显微组分热解过程中的孔隙演化过程,以低成熟度的美国俄亥俄上奥陶统页岩以及欧洲波罗的海东部下志留统页岩为研究对象,联合运用飞秒激光、冷热台、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等技术,实现页岩中单体有机质孔隙演化过程的原位观测,进而辨别不同类型有机质的孔隙发育过程和演化规律。对低成熟度的“倾气”型笔石以及“倾油”型层状藻类体孔隙热演化过程的原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笔石的体积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的起始温度要高于层状藻类体,生烃演化要晚于层状藻类体;(2)笔石和层状藻类体在热演化过程中均形成了明显的收缩缝,但就形成收缩缝的规模而言,笔石明显较小,生烃转化率要低于层状藻类体;(3)笔石与层状藻类体内部孔隙的演化存在明显的差异,笔石原有的生物组织孔在高温阶段发生了明显的扩容并且有新的内部孔隙生成,而层状藻类体在整个热演化过程中并未形成内部孔隙,证实了“生气窗”是有机质孔隙大量发育的主要阶段。有机质组成以及结构的不同可能是造成上述两种有机质孔隙演化过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有机质 孔隙演化 原位观测 热模拟实验
下载PDF
关中盆地东部地区工程地质分区与适宜性评价——以陕西省安仁镇幅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凯 卢全中 +2 位作者 刘聪 赵俊彦 孟桓羽 《甘肃科学学报》 2021年第1期48-55,共8页
关中盆地东部地区活动断裂、地裂缝、黄土湿陷等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以陕西省安仁镇幅为例,通过水工环综合地质调查,在查明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区、7个工程地质... 关中盆地东部地区活动断裂、地裂缝、黄土湿陷等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以陕西省安仁镇幅为例,通过水工环综合地质调查,在查明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区、7个工程地质亚区和11个工程地质地段。研究选择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断裂和地震效应5个一级评价因子和11个二级评价因子,采用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成果可为当地城镇规划、工程选址和防灾减灾提供地质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盆地东部地区 工程地质分区 适宜性评价 安仁镇
下载PDF
扬子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南华系碎屑锆石物源示踪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再兵 裴先治 +8 位作者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成军 王盟 赵少伟 陈有炘 周海 赵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6-248,共23页
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华严寺地区碧口群之上发育一套含砾沉积地层,其确切沉积时限对研究该区域的沉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套地层中的2件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显示,锆石晶型较好,无色透明... 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华严寺地区碧口群之上发育一套含砾沉积地层,其确切沉积时限对研究该区域的沉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套地层中的2件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显示,锆石晶型较好,无色透明,磨圆度较差,具典型岩浆生长振荡环带和韵律结构,Th/U比值为0.28~3.6,锆石U-Pb年龄介于706~2489Ma之间。存在3个主要的年龄组:新元古代年龄组(706~951 Ma),占92.9%,显著峰值为850 Ma和843 Ma;中元古代年龄组(1017~1080 Ma),占2.6%;古元古代年龄组(1628~2489 Ma),占4.5%。最小年龄组为706~715 Ma(峰值为711 Ma),结合区域地质和研究资料,华严寺地区沉积地层时代应属于南华纪,沉积时限约为720~635 Ma,物源区主要包括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以及南东侧的后龙门山构造带和汉南—米仓山微地块。新元古代晚期碧口微地块及扬子板块西北缘后碰撞—裂解阶段,华严寺地区南华纪沉积为碧口微地块及邻区新元古代岩浆岩在边缘裂谷环境中快速堆积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板块 南华系 锆石U-PB定年 碎屑物源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照壁山金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11
作者 张雪琴 徐登峰 +5 位作者 赵云 薛春纪 刘一浩 李旭广 陈波 游延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1138,共18页
照壁山金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天山博格达岛弧带中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矿体赋存于柳树沟组第三岩性段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以脉状、浸染状矿化为主,发育硅化、明矾石化蚀变,其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Ⅰ);... 照壁山金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天山博格达岛弧带中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矿体赋存于柳树沟组第三岩性段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以脉状、浸染状矿化为主,发育硅化、明矾石化蚀变,其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Ⅰ);②石英-金-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阶段(Ⅱ);③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阶段(Ⅲ)。赋矿围岩为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高Mg(Mg^(#)=36.25%~58.77%)、富钠贫钾(w(Na_(2)O/K_(2)O)=1.95~27.35),铝饱和指数(A/CNK)在1.25~1.69之间,属过铝质拉斑玄武岩系列,较高的La/Nb(2.49~3.83)、Ba/Nb(41.00~315.38)、Ba/La(14.50~92.45)比值,反映了玄武质岩浆受到了一定的地壳物质混染,Rb、Ba、K等元素相对富集,Th、Nb、Ta等元素相对亏损,具有板内玄武岩的特征;流纹岩具有较高的全碱含量(w(Na_(2)O+K_(2)O)=9.50~12.45),属钾玄岩系列,轻微富集轻稀土,富集Rb、U、K等元素,亏损Nb、Ta、Sr、Ti等元素,反映了流纹岩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均一温度为194.2~253.5℃(Ⅱ)、156.7~201.6℃(Ⅲ),盐度为7.9%~13.2%(Ⅱ)、7.3%~12.4%(Ⅲ),成矿流体表现为中温、中低盐度、低氧逸度、低pH值特征;δD_(v-SMOW)变化范围为-115.7‰~-95.4‰,δO_(v-SMOW)变化范围为-0.51‰~7.19‰,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结合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对比,文章推测照壁山金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中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浅成低温热液 博格达岛弧带 东天山
下载PDF
东天山长沙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12
作者 高俊宝 陈俊 +6 位作者 郑勇 余亮 吴得海 张兆杰 左海洋 陈军典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15-521,共7页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是东天山重要金成矿带。新发现的长沙沟金矿位于康古尔韧性剪切带西段,是带内首个赋存于岩浆岩侵入体(石英正长斑岩)金矿床,金矿化与岩浆-热液作用具明显成因联系。为查明矿床成因和推动区域内找矿勘查工作,对长沙沟金...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是东天山重要金成矿带。新发现的长沙沟金矿位于康古尔韧性剪切带西段,是带内首个赋存于岩浆岩侵入体(石英正长斑岩)金矿床,金矿化与岩浆-热液作用具明显成因联系。为查明矿床成因和推动区域内找矿勘查工作,对长沙沟金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显微镜下观察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并对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进行分析。据不同矿化形式和蚀变类型将成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①钾长石-石英-黄铁矿阶段。以钾长石化和细脉浸染状载金硫化物为特征,成矿流体主要为高温富K流体,发育大量水溶液L-型流体包裹体;②石英-黄铁矿-自然金阶段。以硅化和石英-黄铁矿脉状矿化为代表,成矿流体为中高温富Si流体,产出水溶液两相及含二氧化碳三相流体包裹体;③方解石-绿泥石-绿帘石阶段。仅发育较弱青磐岩化,主要矿物组合为方解石+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叶腊石+黄铁矿。结合该矿床矿化形式、流体特征及元素组合特征,认为长沙沟金矿是与石英正长斑岩具密切成因联系的斑岩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长沙沟金矿 矿床地质 矿床成因 找矿潜力
下载PDF
基于GNSS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现今活动特征研究
13
作者 瞿伟 崔耀 +1 位作者 郝明 李久元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27,共7页
基于1999~2007年、2009~2013年、2013~2017年和2017~2021年共4期GNSS地壳运动速度场构建GNSS速度剖面,分析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各次级断裂现今地壳差异运动特征,并进一步建立负位错模型反演获取各次级断裂现今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速率。结... 基于1999~2007年、2009~2013年、2013~2017年和2017~2021年共4期GNSS地壳运动速度场构建GNSS速度剖面,分析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各次级断裂现今地壳差异运动特征,并进一步建立负位错模型反演获取各次级断裂现今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速率。结果表明:1)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现今整体呈现出以左旋走滑为主、兼逆冲挤压的活动特征。2)1999~2007年,锅麻滩段和天水-宝鸡段整体处于强闭锁状态,漳县段和鸳凤段仅部分区段闭锁且闭锁程度较低,闭锁深度也较浅;2009~2013年,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中段闭锁程度有所减弱,鸳凤段东部与天水-宝鸡段东部由较强闭锁转变为蠕滑状态,锅麻滩段和天水-宝鸡段中西部依然呈强闭锁状态;2013~2017年,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整体处于较强闭锁状态,仅天水-宝鸡段东部呈蠕滑状态;2017~2021年,锅麻滩段中西部、漳县段、鸳凤段东部和天水-宝鸡段中部处于较强闭锁状态,鸳凤段中西部与天水-宝鸡段西部则呈蠕滑状态。3)各次级断裂滑动亏损速率整体分布特征与断裂闭锁程度基本一致。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锅麻滩段和天水-宝鸡段中部现今处于较强闭锁状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累积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GNSS 负位错 断裂闭锁 滑动亏损速率
下载PDF
2022年门源M_(S)6.9地震的同震滑动分布:联合InSAR、GPS和地表位错的贝叶斯建模
14
作者 路珍 王丽凤 +1 位作者 黄伟亮 刘传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1796,共16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M_(S)6.9地震发生于托莱山断裂东段和冷龙岭断裂西段的交汇部位,其运动学特征关系到青藏高原北缘的动力学行为,同时也是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基础数据.本研究针对该地震,综合InSAR和GPS观测的同震位移场,以及...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M_(S)6.9地震发生于托莱山断裂东段和冷龙岭断裂西段的交汇部位,其运动学特征关系到青藏高原北缘的动力学行为,同时也是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基础数据.本研究针对该地震,综合InSAR和GPS观测的同震位移场,以及野外地质调查的同震位错数据,采用贝叶斯反演方法,构建同震滑动分布,断层模型采用三角网格更好地刻画断层的不规则几何形态.结果显示,本次左旋走滑型地震的主要滑动发生在冷龙岭断裂西段,深度范围约2~6 km,计算的地震矩为0.95×10^(19)N·m,对应矩震级MW6.65.利用多数据的联合反演解析出,沿走向存在两个滑动集中区,东侧的最大滑动达约4.8 m.震间亏损能量和库仑应力分析表明,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仍存在未来发震潜能;该地震造成的应力变化,对长期地震空区金强河—毛毛山段落有加载作用,因此,该段未来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门源地震 同震滑动分布 多数据联合反演 贝叶斯方法 冷龙岭断裂
下载PDF
晚第四纪构造与气候控制下的金沙江支流巴楚河阶地序列
15
作者 刘妮娜 田开飞 +1 位作者 刘博 温凯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4,共11页
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研究是理解地区气候变化、构造隆升过程的重要手段。巴楚河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隶属于金沙江支流水系,两岸阶地发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研究提供了天然场地条件,对该地区金沙江水系的形... 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研究是理解地区气候变化、构造隆升过程的重要手段。巴楚河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隶属于金沙江支流水系,两岸阶地发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研究提供了天然场地条件,对该地区金沙江水系的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也具有重要补充作用。野外勘查发现,巴楚河发育有四级阶地。对阶地堆积物进行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和光释光测年,得到T1~T4阶地形成时代分别为1.7±0.1 ka、2.3±0.21 ka、4.5±0.5 ka和62.3±2 ka。T4阶地的形成主要为构造活动因素影响,T1~T3阶地的形成和阶地沉积物的堆积主要与气候有关。通过对阶地的拔河高度和形成时代的分析得巴楚河阶地下切速率由慢到快再平稳。研究结果对巴塘地区气候变化及构造运动历史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促进了该地区金沙江水系形成演化的研究,与前人对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隆升过程的研究相互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阶地 沉积年代 巴楚河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黄羊山花岗岩和包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6
16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吴宏恩 司国辉 金朝 张永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97-3207,共11页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成岩年龄,后者代表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的形成年龄,表明两者是同时代形成的,属于300Ma前后准噶尔周边地区后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寄主岩石具有高硅、低铝、贫钙镁、富碱和高分异的特征,寄主岩石、包体和辉绿岩脉成分均落在了混合趋势线上,寄主岩富集Rb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Ta和Ti等元素,δEu值(为0.01)极低,具有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和高正的ε_(Nd)(t)值。黄羊山碱性花岗岩是在后碰撞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发生底垫作用,由于幔源岩浆底垫作用,下地壳温度升高而熔融形成酸性壳源岩浆,部分幔源岩浆沿着地壳中的深断裂带上涌,发生不同程度壳幔混合形成的,其中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就是基性的幔源岩浆和酸性的壳源岩浆不同程度的混合的记录者,研究区的辉绿岩脉是幔源岩浆直接分异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地区 黄羊 混合花岗岩 包体 锆石 U-PB 测年 地质意义 EASTERN JUNGGAR AREA MAGMA MIXING 幔源岩浆 HOST ROCK HIGH TEMPERATURE 加权平均 辉绿岩脉 底垫作用 PRODUCT MIXING PROCESS
下载PDF
黄土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与创新思路 被引量:121
17
作者 彭建兵 林鸿州 +3 位作者 王启耀 庄建琦 成玉祥 朱兴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4-691,共8页
我国黄土高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年轻、且正在堆积的高原,它记录着240万年以来全球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地表灾害演化的丰富信息,每年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发生在这一地区。本文概述了黄土地质灾害的危... 我国黄土高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年轻、且正在堆积的高原,它记录着240万年以来全球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地表灾害演化的丰富信息,每年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发生在这一地区。本文概述了黄土地质灾害的危害现状,分析了目前黄土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了当前应重点开展的研究思路和课题:研究黄土地质结构和黄土介质力学行为对灾害孕育的协同控制规律,概化黄土重大灾害的基本成灾模式;破解复杂动力作用下黄土重大灾害发生、突变、演化机制和灾害链演变规律;建立黄土重大灾害超前判识、预警预报与风险控制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体系,形成黄土地区重大灾害减灾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地质灾害 演化机制 早期预警 减灾
下载PDF
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62
18
作者 汪帮耀 胡秀军 +6 位作者 王江涛 邵青红 凌锦兰 郭娜欣 赵彦锋 夏昭德 姜常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5-402,共18页
查岗诺尔铁矿区位于西天山伊犁地块东北缘博罗科努山系的主脊线上,属中天山北缘活动陆缘带。该矿区位于破火山口的西北缘,矿体产状受火山穹窿构造的制约。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该矿床的成矿期可划... 查岗诺尔铁矿区位于西天山伊犁地块东北缘博罗科努山系的主脊线上,属中天山北缘活动陆缘带。该矿区位于破火山口的西北缘,矿体产状受火山穹窿构造的制约。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该矿床的成矿期可划分为矿浆期和热液期,隐爆作用伴随成矿全过程。矿浆成矿期形成了浮渣状、斑点状、致密块状、贯入角砾岩状和阴影状等矿石;热液成矿期形成了对称条带状、复角砾状及网脉状等矿石。矿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属向右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微量元素表现出特征的Nb、Ta亏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矿石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总体特征与安山岩一致。矿石和安山岩的Pb同位素数据在Pb同位素比值图上共线。安山质火山岩中普遍含有数量不等的磁铁矿。这些特征都表明了矿石与安山岩的亲和性。矿石的氧同位素组成与典型的岩浆型矿床相一致。该矿床属以安山质岩浆为母岩浆的岩浆矿床(主要)和热液矿床(次要)的复合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化学 矿床地质特征 岩浆矿床 矿床成因 查岗诺尔铁矿 西天山 新疆
下载PDF
论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来自伊宁地块石炭系的新证据 被引量:47
19
作者 李永军 李注苍 +2 位作者 佟丽莉 高占华 佟黎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905-2912,共8页
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倍受地质界关注,久有泥盆纪晚期或石炭纪初期,石炭纪晚期以及二叠纪期间3种分歧。由残余盆地恢复原型盆地,是造山带古洋盆恢复的基础,钙碱系列火成岩可作为古洋盆恢复的重要证据。伊宁地块石炭纪的残余盆地沉... 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倍受地质界关注,久有泥盆纪晚期或石炭纪初期,石炭纪晚期以及二叠纪期间3种分歧。由残余盆地恢复原型盆地,是造山带古洋盆恢复的基础,钙碱系列火成岩可作为古洋盆恢复的重要证据。伊宁地块石炭纪的残余盆地沉积记录、火山岩建造、侵入岩特征、化石组合及古生物地理区系分布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及构造变形特征等新成果证实,以区内阿克沙克组与伊什基里克组间广泛而明显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鄯善运动)为界,下石炭统钙碱性系列火山岩-沉积地层组合发育复杂的不协调褶曲,尖棱褶皱,强烈的揉皱和区域性韧性断层,产出于南方型热带-亚热带古生物地理区系,为区域性挤压构造体制下的岛弧-弧后盆地建造,是塔里木板块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上石炭统碱性系列双峰式火山岩及沉积地层组合则是典型的北方型温带古生物地理区的大陆裂谷火山-沉积建造,构造变形极弱,形成于区域性伸展构造环境,是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缝合后的陆内建造。基于这些新的资料和分析,天山古洋盆的关闭时限是早石炭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造山带 石炭纪构造岩石组合 鄯善运动 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 伊宁地块 西天山
下载PDF
新疆葫芦铜镍矿床锆石U-Pb年代学、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2
20
作者 孙涛 钱壮志 +5 位作者 汤中立 姜常义 何克 孙亚莉 王建中 夏明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339-3349,共11页
新疆东部葫芦岩体地表出露面积0.75km2,是由辉长闪长岩、辉长岩、辉石岩、辉橄岩、橄榄岩组成的复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体形成年龄为274.5±3.9Ma,是东天山后碰撞伸展环境的产物。岩石和矿石的PGE总量低,其中IPGE与PPG... 新疆东部葫芦岩体地表出露面积0.75km2,是由辉长闪长岩、辉长岩、辉石岩、辉橄岩、橄榄岩组成的复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体形成年龄为274.5±3.9Ma,是东天山后碰撞伸展环境的产物。岩石和矿石的PGE总量低,其中IPGE与PPGE含量相近,PPGE略高于IPGE。岩石平均7.90×10-9,矿石平均45.57×10-9。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岩石和矿石具有相似的分配模式,PPGE和IPGE之间分异较弱。Ni/Cu-Pd/Ir关系图显示母岩浆主要为高镁的玄武质岩浆。根据矿石Cu/Pd比值114.67×103~157.42×103(平均136.05×103)和岩石Cu/Pd比值11.07×103~294.35×103(平均125.48×103)推断,葫芦矿床成矿母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深部硫化物部分熔离的过程,这可能是导致该矿床PGE明显亏损的原因之一。地壳物质的混染(SiO2、S等的加入)以及橄榄石、辉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是引起该矿床硫饱和并发生硫化物熔离作用而成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定年 铂族元素 地球化学 葫芦铜镍矿床 东天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