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含药血清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查倩 江琼 +1 位作者 伍亚民 石永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21-1723,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及其含药血清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干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黄芪多糖组、黄芪多糖含药血清组,培养7 d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β-tubulinⅢ和GFAP,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及其含药血清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干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黄芪多糖组、黄芪多糖含药血清组,培养7 d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β-tubulinⅢ和GFAP,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Elisa检测VEGF,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P-Akt和突触素p38表达。结果:黄芪多糖含药血清与黄芪多糖均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向NSE分化,提高VEGF含量及PI3K、P-Akt和突触素p38表达。结论:黄芪多糖含药血清通过调节VEGF含量,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Akt磷酸化,调节下游靶基因,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通过VEGF影响钙离子通道,提高突触素p38表达,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PI3K/AKT 突触素P38 增殖分化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和脊髓病理的效果 被引量:16
2
作者 郑利强 伍亚民 +1 位作者 石永江 江琼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9-1275,共7页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和脊髓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70只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正常组(n=10)、损伤组(n=30)和治疗组(n=30),损伤组和治疗组内再分为7 d、14 d、28 d三个亚组。损伤组和治疗组均采用Allen法(10g×...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和脊髓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70只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正常组(n=10)、损伤组(n=30)和治疗组(n=30),损伤组和治疗组内再分为7 d、14 d、28 d三个亚组。损伤组和治疗组均采用Allen法(10g×25 mm)损伤大鼠T_10脊髓。造模成功后,治疗组术后每天腹腔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10 mg/kg。术后7 d、14 d、28 d,各亚组分别行BBB评分,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Nissl染色观察尼氏小体,铬花青染色观察脱髓鞘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治疗组BBB评分高于损伤组(P<0.05)。损伤组术后7 d、14 d损伤部位以坏死组织为主,空洞开始形成;28 d时空洞基本形成,空洞周围有致密瘢痕。治疗组各时间点损伤部位坏死较轻,14 d、28 d时空洞面积缩小。损伤组术后7 d出现脱髓鞘,并逐渐加重;术后28 d,损伤中心出现空洞。治疗组各时间点脱髓鞘及髓鞘排列疏松情况有所改善。损伤组术后7 d尼氏小体开始融合,14 d时融合加重,28 d时几乎完全融合或溶解。治疗组各时间点尼氏小体融合程度较轻。结论黄芪多糖能减轻脊髓损伤后病理损害,促进运动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黄芪多糖 运动功能 病理 大鼠
下载PDF
APS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利强 江琼 +2 位作者 伍亚民 石永江 查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10期1359-1363,共5页
目的观察APS是否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方法将神经干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PS(5%)组、APS(5%)+LY294002组和LY294002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和Brdu;CCK-8检测细胞增殖;Elisa检测VEGF、FLK-1含量;Western blo... 目的观察APS是否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方法将神经干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PS(5%)组、APS(5%)+LY294002组和LY294002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和Brdu;CCK-8检测细胞增殖;Elisa检测VEGF、FLK-1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FLK-1、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 APS可以提高LY294002干预后神经干细胞增殖(P<0.05),提高VEGF、FLK-1含量(P<0.05),提高FLK-1、PI3K、P-Akt蛋白表达(P<0.05)。结论 APS可能通过促进Akt磷酸化,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FLK-1 PI3K P-AKT 增殖 黄芪多糖
下载PDF
不同方法所制备黄芪多糖含药血清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查倩 江琼 +1 位作者 伍亚民 石永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法制取的APS含药血清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用连续注射法、一次性大剂量注射法和灌胃法制取APS含药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β-tubulinⅢ和GFAP,通过CCK-8 Brdu检测细胞增殖,Elisa检测...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法制取的APS含药血清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用连续注射法、一次性大剂量注射法和灌胃法制取APS含药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β-tubulinⅢ和GFAP,通过CCK-8 Brdu检测细胞增殖,Elisa检测VEGF、NG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P-Akt、Casepase-9蛋白表达。【结果】APS含药血清组与对照组在增殖分化中有明显差异(P<0.05),可提高VEGF、NGF含量,提高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Casepase-9蛋白表达。其中APS腹腔注射含药血清组优于APS灌胃含药血清组,而连续注射法与一次性大剂量注射法含药血清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PS含药血清组可能通过调节VEGF、NGF含量,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Akt磷酸化后,调节Casepase-9,延缓细胞凋亡。效果与其给药方式有关,腹腔注射法优于灌胃法,但与腹腔注射给药时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含药血清 给药方式 增殖分化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蒙古沙鼠模型胃黏膜菌群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宋阳 胡琳琳 +6 位作者 黄薇薇 余抒 廖亚玲 顾江 任莉 邹全明 郭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5-808,共4页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蒙古沙鼠模型胃黏膜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Hp感染与胃内菌群的关系。方法建立Hp感染的蒙古沙鼠模型,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直接感染组和预处理感染组各15例,4周后采集胃黏膜样本,同...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蒙古沙鼠模型胃黏膜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Hp感染与胃内菌群的关系。方法建立Hp感染的蒙古沙鼠模型,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直接感染组和预处理感染组各15例,4周后采集胃黏膜样本,同时检测HP定植率,并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对黏膜局部菌群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对特异性条带进行测序鉴定分析。结果预处理感染组感染率(93.3%)与直接感染组感染率(26.7%)有明显差异(P<0.05);各实验组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显示条带数量,空白对照组(21.6±2.5)、阴性对照组(3.3±1.1)、直接感染组(14.6±2.4)和预处理感染组(7.2±2.2),经统计学分析,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蒙古沙鼠各组间菌群多样性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Hp感染与胃黏膜菌群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内菌群 幽门螺杆菌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原文传递
腰臀比和体质量指数与代谢综合征患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乐明山 杨俊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3期3167-3169,共3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与代谢综合征(MS)中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患病率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来重庆后勤工程学院门诊部进行健康体检的2 125例脑力劳动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BMI、WHR异常与高血压、...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与代谢综合征(MS)中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患病率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来重庆后勤工程学院门诊部进行健康体检的2 125例脑力劳动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BMI、WHR异常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的关系,以及与MS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对象BMI异常检出率为27.95%,WHR异常检出率为24.66%。BMI、WHR异常者中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的患病率较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HR和BMI都与MS的患病率呈正相关(ra=0.526,rb=0.583,P<0.01)。结论 WHR、BMI与MS的发病率关系密切,在MS的临床诊断及预防中有重要意义。在预防和控制MS中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紊乱的同时,应将体质量增多且伴有腹型脂肪堆积者列为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体质量指数 腰臀比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对大鼠室管膜前下区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江琼 石永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8-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大鼠室管膜前下区神经干细胞(SVZa NSCs)的保护作用及其与STAT3关系。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对胚胎大鼠SVZa NSCs分离、培养,建立SVZa NSCs谷氨酸中毒模型,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台盼蓝排斥试验和MT...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大鼠室管膜前下区神经干细胞(SVZa NSCs)的保护作用及其与STAT3关系。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对胚胎大鼠SVZa NSCs分离、培养,建立SVZa NSCs谷氨酸中毒模型,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台盼蓝排斥试验和MTT试验检测存活率,用TUNEL试验检测凋亡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TAT3阳性细胞百分比表达。结果:人参皂甙Rg1能够明显提高谷氨酸损伤SVZa NSCs的存活率;可以提高损伤细胞STAT3阳性细胞百分比的表达。结论:人参皂甙Rg1对谷氨酸兴奋性中毒的SVZa NSCs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STAT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前下区 神经干细胞 人参皂甙RG1 谷氨酸
下载PDF
老年人居家创伤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8
作者 乐明山 杨俊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4期3251-3252,共2页
目的对易造成老年人居家创伤的高危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老年人居家环境的安全性,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对某社区350例老年人的居家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居家创伤的高危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其发生率。结果室内... 目的对易造成老年人居家创伤的高危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老年人居家环境的安全性,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对某社区350例老年人的居家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居家创伤的高危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其发生率。结果室内光线、地面障碍物、盥洗室地面水渍是导致老年人居家创伤的最高危因素,其发生率分别高达56.29%、58.57%、68.00%。其次家庭的重视程度、经济程度、家庭结构及受教育程度也可对高危因素发生率产生直接影响。结论家庭成员要提高对老年人居家创伤的重视程度,合理规划室内摆设、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做好地面防滑工作,尽量避免此类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居家创伤 高危因素
下载PDF
EphB4和VEGF在食管癌中表达与其胸腔镜下根治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明灿 游凯 +5 位作者 黄一 张明静 陈虎平 裴家强 龚文清 游振飞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600-2602,共3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肝细胞癌B4受体(EphB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密度的关系,并分析行胸腔镜下根治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EphB4、VEGF的表达,使用微血管密度(...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肝细胞癌B4受体(EphB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密度的关系,并分析行胸腔镜下根治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EphB4、VEGF的表达,使用微血管密度(MVD)值(免疫组织化学CD34染色判断)判断组织的血管密度,比较之间的关系。根据EphB4、VEGF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在行胸腔镜下根治术淋巴结转移率、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EphB4、VEGF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9%、61.84%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0和7.89%(P<0.05)。MVD高的患者EphB4、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4%和76.19%,显著高于MVD低的患者45.45%和44.11%(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伴有复发组的EphB4、VEGF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无复发组的(P<0.05);且大于或等于5年生存率的患者中EphB4、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00%和45.45%,显著低于小于5年生存率的患者80.36%和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hB4和VEGF在食管癌中高表达,与血管密度密切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复发及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EphB4和VEGF阳性表达者术后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食管肿瘤 肝细胞癌B4受体 血管密度
下载PDF
“∩”型龈瓣灼切术预防智齿冠周炎──附718例分析
10
作者 杨万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77-377,共1页
关键词 冠周炎 龈瓣灼切开 预防
下载PDF
银杏内酯B促进体外分化的神经干细胞神经突起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永红 刘宏亮 +2 位作者 石永江 罗雪 姚忠祥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739-743,共5页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GKB)对体外分化的神经干细胞(NSC)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20 mg/L、40 mg/L、60 mg/L)GKB的分化培养基培养NSC,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细胞突起的数量和长度,在第7天时应用免疫荧...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GKB)对体外分化的神经干细胞(NSC)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20 mg/L、40 mg/L、60 mg/L)GKB的分化培养基培养NSC,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细胞突起的数量和长度,在第7天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OCS2)表达。结果:(1)24 h和3 d时各GKB组NSC神经突起长度和数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40 mg/L和60 mg/L GKB组NSC神经突起数量和平均长度较20 mg/L GKB组显著增加(P<0.01),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2)各GKB组和对照组3 d时NSC神经突起长度比24 h时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3 d时NSC神经突起数量与24 h时无显著差异,而相同GKB组间NSC平均神经突起数量均显著增加(P<0.01)。(3)各GKB组SOCS2免疫反应物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382、1.578和1.5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34,P<0.01);40 mg/L和60 mg/L GKB组SOCS2免疫反应物平均吸光度显著高于20 mg/L GKB组(P<0.01),但40 mg/L GKB组与60 mg/L GKB组无显著差异。结论:GKB能够促进体外分化的NSC神经突起生长,表现为神经突起数量和长度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OCS2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神经干细胞 细胞分化 神经突起生长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