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乐胶囊治疗IgA肾病肺脾气虚证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香美 陈以平 +7 位作者 周柱亮 陈建 魏日胞 邓跃毅 何亚妮 李平 李建军 罗健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福辛普利为对照,观察中药复方肾乐胶囊治疗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脾肺气虚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70例IgA肾病脾肺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肾... 目的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福辛普利为对照,观察中药复方肾乐胶囊治疗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脾肺气虚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70例IgA肾病脾肺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肾乐胶囊组(36例)和福辛普利组(34例),治疗12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中医证候积分等疗效指标及肝功能和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中医症状显著改善(P<0·05或P<0·01),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中医疗效标准判断,福辛普利组总有效率为82·4%,肾乐胶囊组为83·3%;按西医疗效标准判断,福辛普利组总有效率为58·8%,肾乐胶囊组为66·7%,两组中医和西医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中药肾乐胶囊与阳性对照药福辛普利相似,也可以有效降低IgA肾病脾肺气虚证患者的蛋白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乐胶囊 IGA肾病 福辛普利 脾肺气虚证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循证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列才华 谢院生 陈香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3期273-275,共3页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治疗 IGA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IGAN 循证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系膜
下载PDF
高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及蛋白质损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杨 白雪源 +4 位作者 魏日胞 陈香美 冯哲 洪权 傅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氧化应激及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分为3组:对照组、高糖短期处理组、高糖长期处理组。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高糖处理组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高糖短期处理组分为6个...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氧化应激及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分为3组:对照组、高糖短期处理组、高糖长期处理组。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高糖处理组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高糖短期处理组分为6个时间点,即30min及1、6、12、24、48h高糖刺激组;高糖长期处理组为高糖连续刺激2个月。用活性氧(ROS)捕获剂氯甲基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酯(CM-H2DCFDA)孵育各组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高糖处理后不同时间点HKC中ROS的荧光强度以反映细胞内ROS的水平,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荧光探针JC-1的荧光强度来表示线粒体膜电位,用2,4-二硝基苯肼(DNPH)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蛋白质羰基含量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经高糖刺激后,HKC内ROS含量在1h时达高峰,随后逐渐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在高糖刺激后短时间内(1h)有增高,其后下降;DNPH比色法显示,短时高糖刺激对细胞中蛋白质羰基含量影响不明显(P>0.05),高糖刺激2个月时蛋白质羰基含量与短时刺激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糖处理可使HKC细胞氧化应激增强,从而造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肾小管 上皮细胞 活性氧 膜电位 线粒体
下载PDF
肾脏病学科专业新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香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介绍"十一五"期间全军肾脏病学的发展现状,为今后肾脏病学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5年来国内外肾脏病学文献,分析国内、特别是军内肾脏病领域在肾脏病临床新概念、常见病诊断及治疗规范化、新药应用与新技术开展等方... 目的介绍"十一五"期间全军肾脏病学的发展现状,为今后肾脏病学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5年来国内外肾脏病学文献,分析国内、特别是军内肾脏病领域在肾脏病临床新概念、常见病诊断及治疗规范化、新药应用与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进展。结果 "十一五"期间全军肾脏病学在基础、临床、肾脏替代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肾脏病药物治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方面成绩显著。组织或参与制定肾脏病诊断治疗规范,促进了军内外、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军队肾脏病学总体发展水平取得明显进步,在国内肾脏病领域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结论 "十二五"期间,应以提高军事卫勤保障能力为目标,平战结合,在战创伤、各种应激性损害所致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防治及综合救治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继续保持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的优势,争取产生更多的研究成果,为提高我国和我军的肾脏病诊治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学 数据收集 临床医学研究
下载PDF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雪峰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2期63-65,共3页
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Chroni kidne Ydisease,CKD)常见和S重要的合并症,并随肾功能恶化发病率明显上升。从美国2007年肾脏病早期评估计划(kidney early evaluation progran,KEEP)数据与1999年至2006年国家健康营养调查数据(the n... 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Chroni kidne Ydisease,CKD)常见和S重要的合并症,并随肾功能恶化发病率明显上升。从美国2007年肾脏病早期评估计划(kidney early evaluation progran,KEEP)数据与1999年至2006年国家健康营养调查数据(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对比来看,基于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CKD高危人群的88559例KEEP数据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为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危险因素 终末期 病患 高危人群 肾功能恶化 营养调查
下载PDF
交感神经兴奋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承英 陈香美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0期751-753,共3页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在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慢性肾脏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机制、治疗对策、交感神经阻断剂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综述如下。
关键词 交感神经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雪峰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5期242-244,共3页
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 disease,CKD)的重要合并症,其发生与CKD患者钙磷代谢失调密切相关。既往的研究证实,CKD患者血钙水平主要受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1,25-二羟维生素D的调控;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物质代谢紊乱 慢性肾脏病 患者 甲状旁腺激素 二羟维生素D 血钙水平
下载PDF
葡参延年康片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魏日胞 李建军 +1 位作者 高卓 洪权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葡参延年康片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生物效应。方法:将10月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葡参延年康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给药40 d,采血,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超氧化物... 目的:探讨葡参延年康片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生物效应。方法:将10月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葡参延年康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给药40 d,采血,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测定心肌脂褐质和肝脏乳酸过氧化物酶(LPO)含量。结果:葡参延年康片可减少MDA、心肌脂褐质和肝脏LPO含量(P<0.05),增强GSH-Px和SOD活性(P<0.05)。结论:葡参延年康片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具有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器官损伤和延缓机体衰老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参延年康片 抗氧化剂 小鼠
下载PDF
肾脏疾病中基因检测的新技术
9
作者 吴镝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6期510-512,共3页
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图谱初步完成后,如何将疾病与基因异常相关联起来,已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肾脏疾病是遗传因素(基因组信息)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分为3种:单基因病(如多囊肾病)、多基因病(目前临床上的肾脏疾病... 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图谱初步完成后,如何将疾病与基因异常相关联起来,已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肾脏疾病是遗传因素(基因组信息)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分为3种:单基因病(如多囊肾病)、多基因病(目前临床上的肾脏疾病多数属于此类)和获得性基因病(主要是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通过感染方式将自身基因侵入到宿主基因引起)。由于生物学相关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基因功能研究能够规模化、快速化,因而对某个基因的功能检测也更趋向可视化,如各种荧光蛋白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基因检测 技术
下载PDF
肾华片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被引量:59
10
作者 陈香美 陈建 +9 位作者 陈以平 周柱亮 何亚妮 李平 魏日胞 邓跃毅 赵宗江 危成筠 李建军 杜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福辛普利为阳性对照药,评价中药复方肾华片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131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66例)和... 目的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福辛普利为阳性对照药,评价中药复方肾华片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131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66例)和肾华组(65例),治疗12周,观察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中医主症积分等疗效指标以及肝功能、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的基线人口学特征及肉眼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总病程、尿蛋白、中医主症积分、肾脏病理Kata-fuchi积分、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Lee分级情况等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后福辛普利组和肾华组的24h尿蛋白分别较治疗前下降(0.26±0.92)g/24h和(0.26±0.95)g/24h(P<0.0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福辛普利组和肾华组中医主症积分分别下降1.74±2.12和2.52±2.34(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基线比较,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兼症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过程中两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与阳性对照药福辛普利相似,肾华片可以降低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尿蛋白,明显改善临床证候,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华片 IGA肾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列才华 梁兰青 +2 位作者 冯维 刘阳 阿孜古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病理改变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0g/d)患者104例,均行肾穿刺活检,分析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病理改变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0g/d)患者104例,均行肾穿刺活检,分析临床、病理特点;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其肾脏病理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临床表现为单纯蛋白尿14例(13%),单纯血尿31例(30%),同时存在血尿和蛋白尿59例(57%);病理表现为IgA肾病63例(60%),系膜增殖性肾炎20例(23%),轻微病变15例(14%),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6例(3%).病变偏重组以血尿并蛋白尿居多,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轻度病变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蛋白尿是无症状肾小球肾炎病理损伤偏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3,95%CI:0.278~0.846,P=0.008).蛋白尿程度增加,其病理损伤偏重的危险性亦增加.结论: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患者病理改变并非都轻,以IgA肾病多见,血尿并蛋白尿患者病理病变偏重,轻度蛋白尿也和病理损伤明显相关.及时采取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偏重病理病变并予以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血尿 蛋白尿 病理学
下载PDF
大鼠肾脏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的要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瑞 谢院生 陈香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365-367,共3页
关键词 肾脏移植模型 近交系大鼠 实验动物模型 FISHER 免疫抑制治疗 移植排斥反应 发生发展机制 保存机制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与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婕 张利 陈香美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02-304,共3页
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均参与急性肾损伤。调节性T细胞是维持免疫内环境稳定的关键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和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中证实具有重要作用,并可参与急性肾损伤后的免疫调节,减轻肾脏损伤。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肾损伤... 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均参与急性肾损伤。调节性T细胞是维持免疫内环境稳定的关键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和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中证实具有重要作用,并可参与急性肾损伤后的免疫调节,减轻肾脏损伤。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肾损伤的炎症损伤反应中的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损伤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抗凝方案的确立和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雪峰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9期501-503,共3页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以其保持稳定的心血管状态、调整免疫功能、保护内皮细胞以及高效的清除能力,不仅应用于肾脏内科,而且广泛应用于ICU、心脏科、呼吸科、外科等多学科领域。可以说CRRT技术带来了危重患者抢救的新理念,对...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以其保持稳定的心血管状态、调整免疫功能、保护内皮细胞以及高效的清除能力,不仅应用于肾脏内科,而且广泛应用于ICU、心脏科、呼吸科、外科等多学科领域。可以说CRRT技术带来了危重患者抢救的新理念,对于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CRRT治疗的患者经常合并各种出血或血栓、栓塞问题,因此合理地确立CRRT抗凝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抗凝方案 CRRT技术 CRRT治疗 危重患者 心血管状态 救治成功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涂晓文 陈香美 +3 位作者 谢院生 师锁柱 张东山 尹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6期316-319,共4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比较联合用药是否比单独用药效果更好。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M)、模型对照组(NX)、氯吡格雷治疗组(CLO)、伊贝沙坦治疗组(IRB)和氯吡格雷联合伊...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比较联合用药是否比单独用药效果更好。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M)、模型对照组(NX)、氯吡格雷治疗组(CLO)、伊贝沙坦治疗组(IRB)和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治疗组(CLO/IRB),每组12只。氯吡格雷按20mg·kg-1·d-1给药,伊贝沙坦按20mg·kg-1·d-1给药,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给药(氯吡格雷按20mg·kg-1·d-1加伊贝沙坦按20mg·kg-1·d-1),每天8∶30开始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应量的蒸馏水。分别观察治疗4周末和8周末大鼠的血压、尿蛋白、血生化以及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治疗8周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氯吡格雷/伊贝沙坦可以显著改善大鼠的一般情况,降低24h尿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水平(P<0.05),减轻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病变,降低平均肾小球截面积。伊贝沙坦降尿蛋白作用比氯吡格雷强。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降尿蛋白、血清肌酐、减轻肾脏病理损害作用比单独用药效果好。结论:氯吡格雷/伊贝沙坦可以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病变,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大鼠慢性肾衰竭的进程;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效果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伊贝沙坦 5/6肾切除
下载PDF
研究型科室建设的体会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香美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年第10期910-911,共2页
本文总结了在研究型科室建设中的经验,一要坚持将临床工作摆在首位,解决临床难题;二要重视临床基础研究,提高诊治水平;三是追踪国际发展前沿,推动学科发展;四要以国家重大项目为牵引,培养优秀人才;五要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六要提升科室... 本文总结了在研究型科室建设中的经验,一要坚持将临床工作摆在首位,解决临床难题;二要重视临床基础研究,提高诊治水平;三是追踪国际发展前沿,推动学科发展;四要以国家重大项目为牵引,培养优秀人才;五要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六要提升科室品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科室 建设 解放军总医院肾病科
下载PDF
继发性IgA肾病的常见原因与诊断要点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香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2-254,共3页
关键词 IGA肾病 继发性 病因学 诊断
下载PDF
死亡相关蛋白5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聚荣 蔡广研 陈香美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89-292,共4页
蛋白质生物合成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3个阶段,其中起始阶段是调控的关键。死亡相关蛋白5是新近发现的翻译调控因子,能够调控真核生物mRNA依赖5'帽状结构翻译及经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途径翻译的起始。随着研究... 蛋白质生物合成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3个阶段,其中起始阶段是调控的关键。死亡相关蛋白5是新近发现的翻译调控因子,能够调控真核生物mRNA依赖5'帽状结构翻译及经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途径翻译的起始。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死亡相关蛋白5在细胞分化及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死亡相关蛋白5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5 翻译调控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原文传递
重复肾活检检测Ⅳ型狼疮肾炎的病理转型特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广研 陈香美 +6 位作者 陈仆 张雪光 吴杰 刘书馨 师锁柱 尹忠 李建军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增殖型狼疮肾炎(Ⅳ型)的病理转型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经肾活检确诊的Ⅳ型狼疮肾炎32例,平均间隔686天后行重复肾活检,观察其病理转型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病理转型为Ⅱ型者12例、Ⅲ型者3例、Ⅳ型者13例、Ⅴ型者... 目的探讨弥漫增殖型狼疮肾炎(Ⅳ型)的病理转型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经肾活检确诊的Ⅳ型狼疮肾炎32例,平均间隔686天后行重复肾活检,观察其病理转型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病理转型为Ⅱ型者12例、Ⅲ型者3例、Ⅳ型者13例、Ⅴ型者2例、Ⅵ型者1例。临床病理分析显示病理转型为Ⅲ型及Ⅳ型者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BUN与SCr明显升高。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首次肾活检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尿红细胞数较多、肾脏血管病变的发生比率高、重复肾活检间隔时间长、未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多转型为Ⅲ型和Ⅳ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重复肾活检间隔时间、未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与肾脏血管病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Ⅳ型狼疮肾炎可有各种病理转型。恰当地治疗可以缓解病情,有助于改善病理类型与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狼疮肾炎 病理转型
下载PDF
高糖对衰老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20
作者 汪杨 白雪源 +1 位作者 魏日胞 陈香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6-429,共4页
关键词 端粒 细胞周期 氧化应激 衰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