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中心大型队列研究构建老年前列腺增生综合防控体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春燕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0期1621-1623,1637,共4页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增龄性中老年男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表现多种,药物治疗缺乏特异性且复发率较高,因此前列腺增生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标准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临床前列腺增生治疗路径的起...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增龄性中老年男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表现多种,药物治疗缺乏特异性且复发率较高,因此前列腺增生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标准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临床前列腺增生治疗路径的起点取决于患者症状和困扰程度,缺乏大型前列腺增生人群队列研究以及高危易患人群筛选方法,缺乏特异性诊断和预警指标,更无老年前列腺增生个体化精准防控措施。针对这些问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专项“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精准风险评估和个体化防治措施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建立多中心大型队列研究及广覆盖的专业防控联盟,探索前列腺增生发生进展相关因素,形成精准预警与个体化防控体系;进行老年前列腺增生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筛选和检测试剂盒研发;系统研究影像学前列腺增生增龄性、病理性变化规律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制定老年前列腺增生影像学诊断方案;优化微创手术术式及术后伴发疾病的治疗和综合防控措施;开展前列腺增生继发性膀胱功能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研究;结合人工智能建立线下实时预警模型和个性化精准评估模型并应用。从而在前列腺增生早期防、诊、治、控各环节存在的瓶颈问题入手重点攻关,为老年前列腺增生综合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 影像学诊断 手术治疗 并发症治疗 综合防控
下载PDF
组学技术和体外诊断技术在前列腺增生防控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春燕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721-723,共3页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增龄性中老年男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因此前列腺增生的早发现、鉴别诊断和防控是延缓增生的重要前提。针对这些问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专项“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综合防控技术研...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增龄性中老年男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因此前列腺增生的早发现、鉴别诊断和防控是延缓增生的重要前提。针对这些问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专项“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精准风险评估和个体化防治措施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多中心大型队列研究,进行老年前列腺增生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筛选,开发体外诊断试剂盒,为老年前列腺增生综合防控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 组学技术 体外诊断技术 综合防控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体检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关联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逄瑷博 徐国纲 +3 位作者 赵鑫 凌存保 田亚平 张春燕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背景寻找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对BPH进行早期预防。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体检人群临床指标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寻找BPH的关联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某三甲医院体... 背景寻找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对BPH进行早期预防。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体检人群临床指标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寻找BPH的关联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检查的中老年男性的资料,以前列腺总体积(total prostate volume,TPV)为分组标准,TPV>25 cm3为BPH组,TPV≤25 cm3为健康对照组,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TPV相关的因素。结果共纳入6732例45~89岁中老年男性,其中BPH组3972例,健康对照组2760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PH组年龄[M(IQR):56(51~60)岁vs 53(49~58)岁,P<0.00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M(IQR):26.41(24.64~28.36)kg/m^(2) vs 25.76(24.06~27.80)kg/m^(2),P<0.001]、空腹胰岛素(insulin,INS)[M(IQR):10.67(7.27~15.53)mmol/L vs 10.25(6.90~14.93)mmol/L,P=0.005]、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M(IQR):1.01(0.66~1.63)ng/L vs 0.75(0.51~1.10)ng/L,P<0.001]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M(IQR):1.18(1.00~1.37)mmol/L vs 1.19(1.01~1.40)mmol/L,P=0.004]、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tPSA[M(IQR):0.31(0.23~0.41)vs 0.32(0.24~0.42),P=0.016]较低。相关性分析显示,TPV与年龄(r=0.24,P<0.001)、tPSA(r=0.33,P<0.001)、fPSA(r=0.36,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OR=1.051,95%CI:1.042~1.060,P<0.001)、BMI(OR=1.095,95%CI:1.076~1.116,P<0.001)和tPSA(OR=1.775,95%CI:1.647~1.913,P<0.001)的增长或升高,BPH的发病风险升高,但高HDL-C男性发生BPH的概率较低(OR=0.790,95%CI:0.665~0.945,P=0.009)。结论tPSA、年龄、BMI、HDL-C与前列腺增生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男性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体质量指数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构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体系促进精准防控 被引量:7
4
作者 吉栩 张春燕 +3 位作者 李锦 李晶 沈鸣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1621-1625,共5页
遗传代谢病是一类表现为代谢异常的出生缺陷。生化检查是检测代谢异常的传统手段,其中串联质谱技术可高效实现一种实验检测多种疾病,对新生儿筛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筛查的仪器、试剂和分析软件大量依赖进口,筛查成本高,加之不同地区操... 遗传代谢病是一类表现为代谢异常的出生缺陷。生化检查是检测代谢异常的传统手段,其中串联质谱技术可高效实现一种实验检测多种疾病,对新生儿筛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筛查的仪器、试剂和分析软件大量依赖进口,筛查成本高,加之不同地区操作水平和技术规范存在差异,我国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存在检测质量不均一、人工初筛假阳性率高、筛诊治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集成化产品自主研发”集合产业创新技术力量,从串联质谱设备和配套试剂开发入手,建立了从前处理、质谱分析到数据人工智能化诊断的国产化新筛产品体系。初筛阳性率降低至0.5%以下,减轻了召回负担,提升了诊断准确性。在遗传诊断产品研发上,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核酸质谱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形成可覆盖中低、中高、高通量等不同通量需求的基因诊断产品,为遗传代谢病明确诊断提供有利手段。立足于筛诊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项目组技术和临床专家形成了关于串联质谱筛查技术操作规范和多种遗传代谢病诊疗的专家共识。从而从技术、产品、标准和推广应用上全方位构建起一套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精准防控服务的筛查诊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病 新生儿筛查 串联质谱 人工智能诊断 遗传诊断
下载PDF
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春燕 田亚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215,228,共5页
携带者筛查是识别生育单基因病患儿风险夫妇和指导再生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基因检测技术最初作为单一疾病和基于先证者的筛查,其发展使多种疾病同时检测成为可能,形成扩展性携带者筛查。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展扩展性携带者筛查,... 携带者筛查是识别生育单基因病患儿风险夫妇和指导再生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基因检测技术最初作为单一疾病和基于先证者的筛查,其发展使多种疾病同时检测成为可能,形成扩展性携带者筛查。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展扩展性携带者筛查,但仍面临缺乏公众需求、卫生系统优先次序较低、接受筛查的潜在压力、检测前后咨询、技术局限性等方面挑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因病 携带者筛查 扩展性携带者筛查 孕前筛查 基因检测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下载PDF
驻高原官兵体形态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与体能素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季红 王山 +11 位作者 倪文凤 董博 吴立本 康霞 田芬芬 桑培培 程昱璇 吴珏 石金龙 田亚平 何昆仑 王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7-1282,1287,共7页
背景体能素质是部队战斗力的基础,存在诸多影响因素,目前体形态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对体能素质影响的研究仍显不足。目的研究高原官兵体形态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与体能素质的相关性,为精准化练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6-8月选取高原驻... 背景体能素质是部队战斗力的基础,存在诸多影响因素,目前体形态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对体能素质影响的研究仍显不足。目的研究高原官兵体形态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与体能素质的相关性,为精准化练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6-8月选取高原驻守官兵199人作为研究对象,汉族154人,少数民族45人,年龄18~31岁,平均年龄22岁,均为男性。测量体形态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体能素质测试,分析体形态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与体能素质的相关性。结果与少数民族官兵比较,汉族官兵体质量指数[Md(IQR)][21(19.60,22.60)kg/m^(2)vs 22.10(20.45,23.25)kg/m^(2),P<0.01]和三酰甘油异常率(0.65%vs 6.67%,P=0.037)处于较低水平,尿酸[Md(IQR)][450.80(389.30,510.80)μmol/L vs 408.30(362.10,458.70)μmol/L,P<0.01]和尿酸异常率(66.67%vs 48.89%,P=0.030)处于较高水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形态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与体能素质相关性分析显示,尿素与柔韧性坐位体前屈呈负相关(r=-0.14);肌酸激酶与有氧耐力3000米跑(r=-0.17)和敏捷协调能力T型跑(r=-0.29)时间呈负相关;体脂率、内脏脂肪与有氧耐力3000米跑(r=0.19;r=0.2)和爆发力30米冲刺跑时间(r=0.27;r=0.24)呈正相关,与上肢力量连续俯卧撑(r=-0.17;r=-0.17)、上下肢伸展能力的垂直纵跳(r=-0.29;r=-0.3)和立定跳远(r=-0.23;r=-0.17)呈负相关;肩宽及肌肉量分别与上肢力量握力(r=0.32;r=0.61)和跪推实心球(r=0.3;r=0.53)、上下肢伸展能力的立定跳远(r=0.22;r=0.25)呈正相关,与敏捷协调能力T型跑时间呈负相关(r=-0.19;r=-0.19)(P均<0.05)。握力和跪推实心球成绩分组比较,握力优秀官兵身高、腰围、臀围、小臂长、手长、手宽、肩宽、脚长、脚宽、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基础代谢率和肌肉量较高(P<0.05)。跪推实心球优秀汉族官兵身高、腰围、臀围、小臂长、臂长、脚长、体质量、基础代谢率和肌肉量较高(P<0.05),跪推实心球优秀少数民族官兵身高、臀围、小臂长、臂长、脚长、基础代谢率和肌肉量较高(P<0.05)。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可影响官兵的体质量、血脂和血尿酸水平。尿素和肌酸激酶可作为体能适应性的预警指标。高体脂率对高原官兵有氧耐力、爆发力、上肢力量和上下肢伸展能力具有负面作用,肩宽和肌肉量高对上肢力量、上下肢伸展能力和敏捷协调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体形态成分可作为上肢力量需求兵种筛选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军事人员 体形态成分 生化指标 体能素质
下载PDF
高原环境鼠小肠组织基因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陈卉宁 田亚平 +4 位作者 崔赛嘉 贾倩 闫妍 王岭芝 赵晓静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慢性低压缺氧对大鼠小肠中段组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模拟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对大鼠小肠中段组织进行了转录组学检测。我们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急性低压缺氧组(W2S)即暴露于低压缺氧环境2周和慢性低压缺氧组(W... 目的探讨急性/慢性低压缺氧对大鼠小肠中段组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模拟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对大鼠小肠中段组织进行了转录组学检测。我们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急性低压缺氧组(W2S)即暴露于低压缺氧环境2周和慢性低压缺氧组(W4S)即暴露于低压缺氧环境4周。随后对3组大鼠的小肠中段组织进行了RNA谱测序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显示,W4S组和W2S组分别与对照组(S)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共鉴定出266个差异表达基因。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 and genome,KEGG)KEGG通路主要富集到蛋白质消化与代谢途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视黄醇代谢、葡萄糖醛酸代谢、抗坏血酸和激素等生物合成代谢等5种途径。通过共表达分析发现,神经活性配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途径和补体及凝血途径在暴露于低压缺氧环境4周(W4S组)显著上调,结果与KEGG分析一致。结论此研究主要利用RNA测序(RNA-seq)技术探讨大鼠小肠中段组织在高原低压低氧恶劣环境中基因表达的变化,为肠道应对高原环境中的适应性改变提供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低压缺氧 差异表达基因 KEGG通路
下载PDF
COL1A1、MMP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青年男性力量素质相关血液指标的关联研究
8
作者 于季红 康霞 +6 位作者 倪文凤 漆小琴 王山 田亚平 白骏北 陈伟 王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1271-1278,共8页
目的探讨α-I型胶原(α-type I collagen,COL1A1)基因rs1107946位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3,MMP3)基因rs650108位点多态性与长期坚持运动的青年男性体能素质的关联性。方法选取374名青年男性,测量体成分,测试体能... 目的探讨α-I型胶原(α-type I collagen,COL1A1)基因rs1107946位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3,MMP3)基因rs650108位点多态性与长期坚持运动的青年男性体能素质的关联性。方法选取374名青年男性,测量体成分,测试体能,同时,采集血样检测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及基因位点多态性。结果COL1A1基因rs1107946位点不同遗传模式CC基因型跪推实心球成绩高于AC基因型(P=0.037)、AA基因型(P=0.028)及AC+AA基因型(P=0.013);CC基因型俯卧撑成绩高于AC基因型(P=0.046)、AC+AA基因型(P=0.034);CC基因型立定跳远成绩高于AA基因型(P=0.006),C等位基因型(AC+CC)立定跳远成绩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11)。MMP3基因rs650108位点不同遗传模式AA基因型跪推实心球成绩高于GA基因型(P=0.023)及GA+GG基因型(P=0.024)。COL1A1基因rs1107946位点CC基因型较AA基因型和AC基因型血清TBil和DBil高水平(P=0.040,P=0.041)、ALP低水平(P=0.018)。MMP3基因rs650108位点AA基因型较GG基因型和GA基因型HCT高水平(P=0.045),PCT、HDL-C低水平(P=0.011,P=0.012)。结论COL1A1 rs1107946、MMP3 rs650108基因多态性可作为力量素质的分子遗传标记,COL1A1 rs1107946 CC基因型和MMP3 rs650108 AA基因型是力量素质的优势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I型胶原基因 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 力量素质 血液指标
下载PDF
多重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对高苯丙氨酸血症基因变异实验室检测效率的研究
9
作者 吉栩 李锦 +3 位作者 潘亭亭 陈宁 沈鸣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1653-1658,共6页
目的对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干血片DNA样本进行多重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检测,研究该方法对HPA潜在病因的实验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既往70例生化筛查为HPA的患儿干血片,提取DNA后使用覆盖126种遗传病130个基因的扩增... 目的对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干血片DNA样本进行多重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检测,研究该方法对HPA潜在病因的实验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既往70例生化筛查为HPA的患儿干血片,提取DNA后使用覆盖126种遗传病130个基因的扩增子建库试剂盒建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获得样本基因变异信息。经一代测序验证位点准确性后,分析对样本具有诊断价值的变异位点信息进行疑似病因判定,评价高通量测序的检测和诊断效能。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和既往部分样品的一代测序结果完全吻合。70例样本中,5例为PAH和PTPS纯合突变,53例检测出PAH或PTPS单个基因2~3个杂合突变位点,还有2例检出HPA信号通路相关的SPR基因或GCH1基因各1个突变。检测结果中c.158G>A、c.728G>A、c.1068C>A、c.1238G>C、c.611A>G位点为PAH基因频率最高的5个突变。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可准确检测基因突变,提供病因解释,为后续召回和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苯丙氨酸羟化酶 四氢生物喋呤(BH4)缺乏 高通量测序 遗传诊断
下载PDF
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逄瑷博(综述) 张春燕(综述) +3 位作者 凌存保(综述) 吴洋洋(综述) 黄薇(综述) 田亚平(审校)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78-82,共5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最常见原因[1],其中70%以上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目前,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α-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aders,α-A...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最常见原因[1],其中70%以上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目前,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α-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aders,α-ARB)与5-α还原酶抑制剂(5α-reductase inhibitors,5-ARI)是治疗BPH的一线药物[2,3]。但单药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且5-ARI治疗也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性欲下降、男性乳房发育和勃起功能障碍[4]。有研究发现,联合治疗可补充彼此的药理作用,不但疗效满意还能抑制疾病进展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5]。本文对5-ARI与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PDE5I)、α-ARB、抗胆碱能药物、植物类药物及手术等方法的联合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5-Α还原酶抑制剂 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抗胆碱能药物 下尿路症状
下载PDF
床旁即时检测仪用于野外军训检测尿液肌红蛋白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文杰 李春宝 +13 位作者 张春燕 张朋军 蒋涛 许璐 张蔓丽 崔佳奕 桑培培 程昱璇 檀旭东 舒杨 张民杰 朱雨 孙荣距 田亚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181-1183,1192,共4页
目的分析野外军训中床旁即时检测仪(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检测尿液肌红蛋白(myoglobin,Mb)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8-10月19日某军校参加野外军训的新学员,采集其第1天训练后和最后1天训练后的血清和尿液样本,比较第1天... 目的分析野外军训中床旁即时检测仪(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检测尿液肌红蛋白(myoglobin,Mb)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8-10月19日某军校参加野外军训的新学员,采集其第1天训练后和最后1天训练后的血清和尿液样本,比较第1天和最后1天训练后的血清Mb和尿液Mb;以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为检测肌肉损伤的标准,比较第1天训练后血清Mb与尿液Mb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结果65名新学员,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8岁。相较于第1天,最后1天训练后POCT仪检测的尿液Mb水平明显下降(下降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天训练后,血清检测CK阳性40例,血清Mb阳性2例,POCT仪检测尿液Mb阳性19例;血清Mb诊断肌肉损伤的敏感度为5.0%,显著低于尿液Mb的敏感度47.5%(P<0.001);血清Mb和尿液Mb的特异性均为100%;血清Mb的准确度小于尿液Mb的准确度(41.5%vs 67.7%,P=0.003)。结论相较于检测血清Mb,POCT仪检测尿液Mb敏感度和准确度更高,且尿液样本获取方便,POCT仪容易携带,因此POCT仪检测尿液Mb适用于野外军训条件下身体训练状态的预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即时检测仪 野外军训 尿液肌红蛋白 敏感度 准确度
下载PDF
PPARD基因rs2267668、rs1053049多态性与中国男性运动人群下肢力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霞 于季红 +9 位作者 倪文凤 漆小琴 王山 董博 裴金连 吴立本 田亚平 白骏北 陈伟 王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7-902,共6页
背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δ,PPARD)编码基因rs2267668和rs1053049多态性与体能运动及下肢肌肉体积增加相关,但其与下肢力量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目的 研究PPARD基因rs2267668和r... 背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δ,PPARD)编码基因rs2267668和rs1053049多态性与体能运动及下肢肌肉体积增加相关,但其与下肢力量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目的 研究PPARD基因rs2267668和rs1053049多态性与中国男性运动人群下肢力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assARRAY核酸质谱技术检测某单位2021年1-2月参加集训的378例男性志愿者(18~31岁)的PPARD基因rs2267668和rs1053049多态性。采用垂直纵跳评估下肢力量,垂直纵跳成绩大于等于均数加标准差定义为下肢力量强组,垂直纵跳成绩小于均数减标准差定义为下肢力量弱组。对纳入人群的9项体形态/成分和9项血液细胞及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比较下肢力量强、弱两组PPARD rs2267668、rs105304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体形态/成分和血液指标与垂直纵跳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控制显著相关体形态/成分和血液指标后的PPARD rs2267668、rs1053049基因型与垂直纵跳的相关性。结果 下肢力量强组共68例,中位年龄21岁;下肢力量弱组共65例,中位年龄20岁。两组PPARD rs2267668、rs105304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下肢力量强组rs2267668 AA基因型频率(67.6%vs 47.7%,P=0.008)和A等位基因频率(83.8%vs 69.2%,P=0.005)显著高于下肢力量弱组;下肢力量强组rs1053049 TT基因型频率(64.7%vs44.6%,P=0.011)和T等位基因频率(81.6%vs 66.2%,P=0.004)显著高于下肢力量弱组。部分体形态/成分和血液指标与垂直纵跳水平相关,包括体质量指数(r=-0.291, P=0.001)、腰围(r=-0.274, P=0.001)、臀围(r=-0.307, P<0.001)、体脂率(r=-0.527,P <0.001)、内脏脂肪(r=-0.503,P <0.001)、红细胞计数(r=0.370,P <0.001)、血红蛋白含量(r=0.542,P <0.001)、总蛋白(r=0.274,P=0.001)。控制相关系数大于0.5的体形态/成分和血液指标后,rs2267668、rs1053049多态性对垂直纵跳水平仍产生显著影响(P <0.05)。结论 PPARD基因rs2267668和rs1053049多态性与中国男性运动人群下肢力量相关,rs2267668-A和rs1053049-T与良好的下肢力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力量 基因多态性 PPARD基因 Rs2267668 Rs1053049
下载PDF
运动损伤恢复后进行体能训练的尿液有机酸代谢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桑培培 檀旭东 +8 位作者 张民杰 程昱璇 舒杨 崔佳奕 史文杰 蒋涛 周红辉 田亚平 张春燕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1640-1645,共6页
目的研究体能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对机体有机酸代谢的影响,为合理安排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0例训练后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作为疾病组和参加同期训练的30名健康大学生作为正常组,疾病组均已通过入院治疗并调整休息2月。随后两组共同... 目的研究体能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对机体有机酸代谢的影响,为合理安排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0例训练后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作为疾病组和参加同期训练的30名健康大学生作为正常组,疾病组均已通过入院治疗并调整休息2月。随后两组共同进行长时间低强度的70km徒步运动和短时间高强度的2h 15km训练,分别在拉练前、徒步70km运动前后、2h 15km运动前后、集训结束后进行尿液有机酸的动态检测。结果两组在经过运动后,乳酸水平增加,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2-酮异戊酸、3-羟基异戊酸、乙醛酸、2-羟基异戊酸、苯乙酸、喹啉酸、2-甲基-3-羟基丁酸、肌酐、杏仁酸等各个指标均较运动前有所升高。与正常组相比,疾病组的乳酸、柠檬酸、富马酸、2-酮戊二酸、乙醇酸、3-羟基异戊酸、2-羟基丁酸、丙二酸、肌酐、2-酮异戊酸明显升高,棕榈酸水平持续低于正常组。结论运动后机体有机酸代谢明显增强,运动损伤恢复后再次进行大负荷运动时,会加速体内的无氧代谢,使乳酸堆积,并且消耗更多的脂类来维持所需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代谢 运动损伤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下载PDF
体能训练过程中尿液肌红蛋白升高对有机酸代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桑培培 张蔓丽 +11 位作者 李婕 李锦 史文杰 彭薇 檀旭东 程昱璇 舒杨 崔佳奕 张民杰 蒋涛 张春燕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790-794,共5页
目的研究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尿液肌红蛋白增高对学员尿液代谢水平的变化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12人序贯进行队列动作训练、40km(6h)和55 km(11h)徒步训练,分别在静息状态、队列动作训练后、6h 40km徒步运动后和11h 55km徒步运动后收集尿液... 目的研究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尿液肌红蛋白增高对学员尿液代谢水平的变化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12人序贯进行队列动作训练、40km(6h)和55 km(11h)徒步训练,分别在静息状态、队列动作训练后、6h 40km徒步运动后和11h 55km徒步运动后收集尿液。现场即时测定尿液肌红蛋白水平,并将剩余尿液分装冻存,用于尿液有机酸检测。其中尿液肌红蛋白>1ng/mL被分为肌红蛋白升高组,尿液肌红蛋白<1ng/mL被分为正常组。结果在训练过程中,正常组各指标均较静息状态有显著变化(P<0.05),而肌红蛋白升高组琥珀酸、2-酮戊二酸、苹果酸、顺乌头酸和柠檬酸无显著变化,其余指标均较静息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在6h 40km徒步运动后,肌红蛋白升高组丙酮酸、2-酮戊二酸、3-羟基丁酸、2-羟基异戊酸、2-甲-3羟基丁酸水平降低(P<0.05),在11h 55km运动后,2-酮戊二酸和戊烯二酸低于正常组(P<0.05)。肌红蛋白升高组在6h 40km和11h 55km运动后乳酸水平增高,棕榈酸水平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动过程中,肌红蛋白升高组较正常组无氧酵解产生更多乳酸,有氧氧化和脂肪酸代谢较弱。密切监测尿液肌红蛋白及尿液代谢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揭示机体在运动中的肌肉微损伤情况及变化过程,指导科学训练,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代谢 尿液 肌红蛋白 肌肉微损伤
下载PDF
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胆道闭锁肝功能指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星宇 张春燕 田亚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9-1285,1292,共8页
背景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和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两种临床症状相似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较难区分,所以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十分有意义。目... 背景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和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两种临床症状相似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较难区分,所以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十分有意义。目的探究这两种疾病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总蛋白(total protein,TP)4种常见肝功能指标的表达差异。方法通过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截至2021年3月符合要求的文献。按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使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项研究最终纳入了2005-2019年的英文文献5篇,中文文献4篇,文献NOS评分为5~8分。其中NICCD组患者189例,BA组患者3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ICCD组TBIL、GGT、TP水平明显低于BA组(SMD=-0.41,95%CI:-0.75~-0.07;SMD=-1.03,95%CI:-1.23~-0.84;SMD=-1.69,95%CI:-1.99~-1.38。P<0.05),ALP水平高于BA组(SMD=1.37,95%CI:0.52~2.21,P<0.05)。在对TBIL和ALP进行异质性分析时,显示存在较高的异质性(66.3%,86.4%)。根据样本量之比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样本量可能为异质性的来源之一。结论NICCD与BA患者的TBIL、GGT、ALP和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BA与NICCD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RIN缺陷 胆汁淤积症 胆道闭锁 META分析 鉴别诊断 肝功能指标
下载PDF
高通量自动化磁珠提取血凝块DNA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亭亭 汪伟伟 吉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索和研究基于磁珠法适合高通量自动化提取血凝块DNA的方法。方法血凝块分割成小块,使用蛋白酶K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消化,用DNA裂解液处理后比较血凝块的消化裂解率。使用磁珠法提取DNA,电泳分析DNA完整性。选择优化条件对48例样本各... 目的探索和研究基于磁珠法适合高通量自动化提取血凝块DNA的方法。方法血凝块分割成小块,使用蛋白酶K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消化,用DNA裂解液处理后比较血凝块的消化裂解率。使用磁珠法提取DNA,电泳分析DNA完整性。选择优化条件对48例样本各取两份进行自动化提取,分析提取效果。结果4℃条件下使用蛋白酶K消化制备得到的条带完整,DNA产量较高。室温和37℃消化4小时所得DNA都出现一定降解,37℃下降解最严重。48例血凝块样本自动化提取两份,两份的单位质量DNA产量和总产量相关,表明提取方法稳定性好。结论4℃条件下蛋白酶K消化处理血凝块可保证DNA的质量,结合自动化可简化人工操作,实现高通量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块 DNA提取 蛋白酶K 4℃消化 高通量自动化方法
下载PDF
希特林蛋白缺乏所致Ⅱ型瓜氨酸血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星宇 张春燕(综述) 田亚平(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517-1521,共5页
Ⅱ型瓜氨酸血症(CTLN2)是由SLC25A13基因突变引起希特林蛋白缺乏或异常的一种遗传代谢病,患者表现为高氨血症、瓜氨酸血症及反复发作的神经、精神症状,预后往往不良。CTLN2的明确诊断依赖于对SLC25A13基因的突变分析。目前CTLN2的治疗... Ⅱ型瓜氨酸血症(CTLN2)是由SLC25A13基因突变引起希特林蛋白缺乏或异常的一种遗传代谢病,患者表现为高氨血症、瓜氨酸血症及反复发作的神经、精神症状,预后往往不良。CTLN2的明确诊断依赖于对SLC25A13基因的突变分析。目前CTLN2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饮食干预和药物治疗,一些基因疗法也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瓜氨酸血症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 高氨血症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专业防控联盟良性前列腺增生生物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良性前列腺增生专业防控联盟专家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数据与样本资源库专业委员会 +7 位作者 傅炜骁 许宁 罗明 王山 袁育林 吴丽娜 宋刚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1261-1265,1315,共6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专业防控联盟明确并归纳了常用BPH诊断血清学标志物,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前2肽前列腺特异抗原及其衍生参数的特性及临床应用情景,经讨论后对常用BPH诊断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其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专业防控联盟明确并归纳了常用BPH诊断血清学标志物,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前2肽前列腺特异抗原及其衍生参数的特性及临床应用情景,经讨论后对常用BPH诊断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其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形成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血清学标志物 实验室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