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及耐药现状 被引量:5
1
作者 叶丽艳 马艳宁 +4 位作者 沈跃云 马薇 张有江 杨继勇 罗燕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734-1738,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腹泻标本中分离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coli,EPEC)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Vitek MS质谱仪或Vitek 2compact GN进行细菌鉴定,并用肠致病性大肠埃... 目的了解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腹泻标本中分离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coli,EPEC)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Vitek MS质谱仪或Vitek 2compact GN进行细菌鉴定,并用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型凝集,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按CLSI2016-M100的标准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2008~2016年解放军总医院自临床腹泻标本分离到EPEC菌株82株,检出率为2.10%;EPEC的病例主要来自门急诊患者(28.05%),各年龄段均有检出。EPEC的血清型主要是O86:K61(B7)17株(20.73%),未检出O11:K55(B4)、O126:K71(B16)、O119:K69(B14)、O114:K90(B)血清型。EPEC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耐药比较严重,耐药率在70.00%左右;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EPEC,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达到97.56%。结论 EPEC是引起腹泻病的一种重要致病菌,血清型较分散,耐药较严重,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应以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依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EPEC的经验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致病性 大肠埃希菌 腹泻 耐药 流行
原文传递
临床微生物信息管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 被引量:7
2
作者 罗燕萍 叶丽艳 +2 位作者 余浩 蔡程 杨继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09-811,共3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由于检验项目与标本种类多、检验环节复杂、检验数据多样等特点,一直难以实现检验的自动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对微生物检验仪器和检验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实现对标本接... 临床微生物检验由于检验项目与标本种类多、检验环节复杂、检验数据多样等特点,一直难以实现检验的自动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对微生物检验仪器和检验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实现对标本接收、检验流程、检验结果回报以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各种数据接口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其他微生物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医院范围内的微生物检验信息自动化,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微生物 信息管理 数字化平台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继勇 罗艳萍 +2 位作者 梁新秀 宋辉 沈定霞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信息管理系统 微生物 实验室
下载PDF
自动微生物诊检仪在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中的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坚 田桂荣 +3 位作者 丛红英 张军民 程彦国 周贵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4-104,共1页
Vitek 公司生产的自动微生物诊检仪(AutoMicrobic System 简称AMS),能分别或同时完成临床微生物的诊检、鉴定、计数和药敏等多种试验.我们将临床分离出的菌株用AMS 与常规法做了对照研究,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一、仪器特点1.功能多它... Vitek 公司生产的自动微生物诊检仪(AutoMicrobic System 简称AMS),能分别或同时完成临床微生物的诊检、鉴定、计数和药敏等多种试验.我们将临床分离出的菌株用AMS 与常规法做了对照研究,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一、仪器特点1.功能多它可以做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奈瑟氏菌/嗜血杆菌、厌氧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的鉴定,尿液中细菌直接鉴定及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诊检仪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8
5
作者 罗燕萍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前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是一种直接从完整细菌中获得蛋白指纹图谱,从而对细菌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由于可以对常见细菌,诺卡菌、分枝杆菌、厌氧菌、酵母菌及丝状真菌进行快速和准... 目前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是一种直接从完整细菌中获得蛋白指纹图谱,从而对细菌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由于可以对常见细菌,诺卡菌、分枝杆菌、厌氧菌、酵母菌及丝状真菌进行快速和准确的鉴定,近年来备受推崇。该文对这次质谱专题刊登的1篇综述和4篇论著进行总结评价。相信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这项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将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细菌鉴定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玲 沈定霞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可以对临床样本中分离的细菌、真菌等进行快速鉴定。与传统的表型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快速、准确的优势,而且可以直接从血培养、尿等临床标本中鉴定细菌。在细菌...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可以对临床样本中分离的细菌、真菌等进行快速鉴定。与传统的表型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快速、准确的优势,而且可以直接从血培养、尿等临床标本中鉴定细菌。在细菌的耐药性检测方面也已获得阶段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细菌 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2008—2016年某医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叶丽艳 马艳宁 +4 位作者 沈跃云 马薇 张有江 杨继勇 罗燕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了解2008—2016年我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控制和治疗此类细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上述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5... 目的了解2008—2016年我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控制和治疗此类细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上述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5-M100的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分析。结果 2008—2016年我院自临床标本中共检出CRE菌株703株,CRE率检出率为3.1%,并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37株,大肠埃希菌59株,肠杆菌属47株。标本来源最多为呼吸道标本(44.2%),且其分离率最高(5.0%),病房来源最多为监护病房(45.2%);分离率最高的科室是呼吸监护室(26.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对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0.3%、53.1%和69.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80%。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较其他菌种的耐药性高,除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庆大霉素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94%。结论 CRE菌株的分离数量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并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医疗机构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遏制此类菌株的大范围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 耐药 肠杆菌科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下载PDF
临床血液分离大肠埃希菌株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熊杰 杨继勇 +3 位作者 邹自英 朱冰 汪璐 曾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3699-3701,共3页
目的探讨该院血流感染产超广谱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检出率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结晶紫半定量方法检... 目的探讨该院血流感染产超广谱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检出率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结晶紫半定量方法检测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 92株ECO临床血液分离菌株中,产ESBLs菌株53株(占57.61%),ESBLs阴性菌株39株(占42.39%)。对3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ECO 73株(占79.35%),其中,产ESBLs菌株52株,占总菌株数的56.52%,占产ESBLs菌株数的98.11%。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西林(94.57%),其次为头孢唑啉(71.74%)和氨苄西林/舒巴坦(67.39%);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对于临床常用的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的妥布霉素和单酰胺类抗菌药物,与ESBLs阴性菌株相比,产ESBLs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显著升高,耐药率显著升高(P<0.05)。而对头霉素类、呋喃类、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含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ESBLs阳性组与ESBLs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74%的ECO临床血液分离株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生物被膜形成量以中量为主。结论该院ECO血液分离菌株产ESBLs比例高,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呈现多药耐药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标本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Β内酰胺酶类 生物膜 抗药性
下载PDF
普通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滕达 荆颖 +9 位作者 叶丽艳 张樱 卫勃 李松岩 贾立静 胡时栋 郭欣 谢天宇 杜晓辉 罗燕萍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普通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来源、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普通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病原菌的来源、种类、分布... 目的回顾分析普通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来源、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普通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病原菌的来源、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做统计分析。结果 554例感染患者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63种,共计589株。标本主要来自组织(41.52%)、呼吸道标本(含痰)(24.55%)、血液(9.75%)、导尿管(5.06%)、腹腔引流及穿刺液(4.33%)、尿液(4.15%)、脓液(3.79%)等。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G-)为主,占74.19%,革兰阳性菌(G+)占20.03%,真菌占5.7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均高度敏感(敏感性均>95%);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敏感性>85%),但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耐药率均>50%);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耐药率0)。结论普通外科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占绝对优势,治疗可以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如美罗培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外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4种内植物材料影响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储诚兵 黎檀实 +3 位作者 沈定霞 罗燕萍 郝立波 王继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4种内植物材料对表皮葡萄球菌黏附及形成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表皮葡萄球菌培养、分离纯化、药敏试验及生物被膜形成鉴定,将钛合金、钴铬钼、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国产骨水泥(PMMA)制成圆片状试样,分别与表皮葡萄球菌悬... 目的探讨4种内植物材料对表皮葡萄球菌黏附及形成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表皮葡萄球菌培养、分离纯化、药敏试验及生物被膜形成鉴定,将钛合金、钴铬钼、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国产骨水泥(PMMA)制成圆片状试样,分别与表皮葡萄球菌悬液共同培养5d;试样表面黏附的细菌经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定量接种培养及菌落计数,观察4种试样表面黏附的细菌数量;真空干燥法制备试样,扫描电镜(SEM)观察4种试样表面生物被膜形成情况。结果此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对半合成青霉素耐药,可形成生物被膜;细菌计数显示UHMWPE试样表面细菌数量最多,为(24.96±1.459)×105/CFU;其次为国产PMMA,为(17.44±1.883)×105/CFU;金属合金表面细菌数量较少,钛合金为(0.424±0.065)×105/CFU,钴铬钼为(0.382±0.075)×105/CFU;UHMWPE、国产PMMA与其他各组比较,均P值<0.05;SEM观察发现UHMWPE试样表面有较多生物被膜形成,钛合金及钴铬钼表面细菌聚集成团,国产PMMA表面黏附许多单个细菌菌落。结论4种内植物材料对表皮葡萄球菌黏附及形成生物被膜有影响,表皮葡萄球菌容易在UHMWPE表面黏附、形成生物被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植物 感染 表皮葡萄球菌 材料 生物被膜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6种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及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荣 王磊利 +3 位作者 沈定霞 杨继勇 罗燕萍 叶丽艳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研究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6种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以及血流感染后患者死亡情况。方法对由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所致的492例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例及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6种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以及血流感染后患者死亡情况。方法对由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所致的492例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例及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总体死亡率分别为22.29%、23.44%、28.28%、28.30%、36.25%、38.46%。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占50.96%,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2.63%,多耐药菌株占所有铜绿假单胞菌的23.44%,耐碳青霉烯菌株占所有鲍曼不动杆菌的54.72%,耐高单位庆大霉素菌株在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中分别占71.25%和56.41%。结论粪肠球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患者死亡率最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死亡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死亡率高于非耐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细菌 耐药性 死亡率
原文传递
浅谈微生物检验科室加强与临床科室的交流与沟通 被引量:14
12
作者 罗燕萍 杨继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5-376,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微生物科室和临床科室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从分析微生物科室与临床科室目前存在的衔接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做好互相沟通衔接的对策措施。(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37...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微生物科室和临床科室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从分析微生物科室与临床科室目前存在的衔接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做好互相沟通衔接的对策措施。(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375-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医院科室 微生物学技术 信息交流
原文传递
阴道微生态平衡在细菌性阴道病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卫平 宋磊 +1 位作者 罗艳萍 袁艺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研究通过阴道内微生态平衡状态的维持对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价值。方法:根据Amsel标准确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2例(其中2例患者失访)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单用定菌生组,联合组,序贯组,对照组。结果:停药3d后4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 目的:研究通过阴道内微生态平衡状态的维持对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价值。方法:根据Amsel标准确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2例(其中2例患者失访)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单用定菌生组,联合组,序贯组,对照组。结果:停药3d后4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1个月后组1、2、4比实验组3患者的乳酸杆菌计数明显增加,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05),而其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阴道乳酸杆菌数量的降低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初发及复发有明显相关性:在细菌性阴道病初发或复发患者阴道乳酸杆菌数量明显降低(在本研究中患病者阴道乳酸杆菌数量小于30个/1000倍视野)。②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方法的选择:阴道内单用定菌生10d、定菌生联合甲硝唑10d及单用甲硝唑10d的治疗方法均为效果较好的选择;而先用甲硝唑5d再用定菌生5d的序贯疗法不可取。③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对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平衡 阴道病 细菌性 甲硝唑 乳杆菌 嗜酸
下载PDF
12家部队医院细菌分布及耐药监测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定霞 曹敬荣 +11 位作者 罗燕萍 曲芬 李仕英 刘丽萍 王露霞 鲁卫平 王燕 孙建文 徐修礼 刘玉祥 牛雷 姜美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调查不同地区部队医院患者血液、尿液等标本中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12家部队医院2006年1-12月临床分离的1099株不重复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M... 目的调查不同地区部队医院患者血液、尿液等标本中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12家部队医院2006年1-12月临床分离的1099株不重复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MIC50、MIC90,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7年标准判断敏感率(S%)、中介率(I%)、耐药率(R%),利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纸片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3-氨基苯酚硼酸(APB)纸片增强法检测AmpC酶。结果共获得革兰阳性菌436株(39.7%),革兰阴性菌663株(60.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检出率分别为62%和92%,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E.coli)、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比率分别为51.1%和45.1%,二者产AmpC酶的比率分别为11.3%和16.2%。血液中E.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普遍低于尿液中的相应细菌,而血液中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多黏菌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尿液中的相应细菌。结论MRSA、MRSCN以及产ESBLs、AmpC酶的耐药细菌在部队医院的发生率较高;自血液和尿液分离的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军队 细菌 分布 耐药监测
下载PDF
2007年9家军队医院细菌分布与耐药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敬荣 罗燕萍 +1 位作者 陈荣 沈定霞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627-630,共4页
目的监测2007年不同地区军队医院患者血液、尿液、无菌体液标本中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不重复临床分离菌1397株,经我院微生物科复核,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 目的监测2007年不同地区军队医院患者血液、尿液、无菌体液标本中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不重复临床分离菌1397株,经我院微生物科复核,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获得革兰阳性菌382株(27.3%),革兰阴性菌1015株(72.7%)。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1.3%,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米诺环素保持较高敏感率(93.9%~100%)外,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13%。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和葡萄球菌(VRSA)。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100%),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仅为12%左右;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产ESBLs的比率分别为69.4%和61.8%。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分别占34.6%和60.2%。尿液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高达89.6%和90.6%。结论MRSA、产ESBLs的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仍是部队医院高耐药菌;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军队 细菌 分布 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100例铜绿假单胞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30d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红旭 佘丹阳 +2 位作者 梁志欣 罗燕萍 陈良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30d死亡危险因素,为初始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重症监护室2009年1月-2011年10月100例铜绿假单胞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信息,对30d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下呼吸道标本分离...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30d死亡危险因素,为初始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重症监护室2009年1月-2011年10月100例铜绿假单胞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信息,对30d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高APACHEⅡ评分(P=0.00)和病原菌未覆盖(P=0.01)是医院获得性肺炎30d死亡的危险因素。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7%、19%、21%和26%。结论高APACHEⅡ评分,病原菌未覆盖是30d死亡危险因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保持着良好的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获得性肺炎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一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酸克雷伯菌的医院感染流行分析
17
作者 崔岩 沈定霞 周贵民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1年第5期74-78,共5页
目的:研究同一时期、同一病房、不同病人临床分离的8株多重耐药产酸克雷伯菌的特性.方法:对8株产酸克雷伯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表型测定及等电聚焦电泳(Isoelectric Focusin... 目的:研究同一时期、同一病房、不同病人临床分离的8株多重耐药产酸克雷伯菌的特性.方法:对8株产酸克雷伯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表型测定及等电聚焦电泳(Isoelectric Focusing Electrophoresis,IEF)、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等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8株产酸克雷伯菌为产ESBLs的亲缘关系密切的同源菌.结论:这8株产酸克雷伯菌曾经在同一病房引起小规模的爆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克雷伯菌 产酸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及微生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吴华 李东冬 +3 位作者 王京 孙运芳 叶丽艳 沈定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3259-3263,共5页
目的 对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和致病菌的微生物特性进行总结,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北京3家教学医院,经B超或CT诊断为肝脓肿、脓肿穿刺物培养为肺炎克雷伯菌的152例患... 目的 对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和致病菌的微生物特性进行总结,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北京3家教学医院,经B超或CT诊断为肝脓肿、脓肿穿刺物培养为肺炎克雷伯菌的152例患者病历,对其中137份完整的病历进行分析;对来自肝脓肿的非重复患者的152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黏丝试验确定高黏液性状,使用PCR方法进行荚膜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χ2 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及糖尿病患者,92.7%(127/137)有发热,80.3%(110/137)的脓肿为单发,单发脓肿中80.9%(89/110)发生于右叶,33.6%(46/137)的脓肿内可见气体;74.5%(102/137)的白细胞计数、83.2%(114/137)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1%(107/137)的谷丙氨酸转氨酶和51.8%(71/137)的胆红素升高.87.5%(133/152)菌株属于高黏液型;K1型是最常见的血清型,其次为K2 型;毒力基因 rmpA 和气杆菌素的检出率分别为82.9%(126/152)和88.2%(134/152);不伴其他肝胆疾病的肝脓肿的K1型比例、rmpA和气杆菌素检出率分别为65.7%、94.9%和96.0%,高于伴有其他肝胆疾病肝脓肿的28.9%、50.0%和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4.98、38.40、17.61,均P〈0.01),未分型比例为5.1%,低于伴有其他肝胆疾病脓肿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65,P〈0.01).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多由高黏液、携带毒力基因rmpA和气杆菌素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大多数菌株对抗生素尚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表现 高毒力 耐药率
原文传递
临床微生物学标本采取和处理的规范化要求 被引量:34
19
作者 周惠平 王金良 +2 位作者 周贵民 朱庆义 张俭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12-314,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微生物学 标本 采取 处理 规范化
原文传递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专家共识 被引量:17
20
作者 马筱玲 胡继红 +36 位作者 徐英春 孙自镛 张莉萍 刘文恩 王辉 府伟灵 任健康 戴二黑 谢鑫友 阿祥仁 魏莲花 许建成 孙长贵 徐修礼 苏建荣 罗燕萍 李敏 顾兵 吕火烊 苏丹虹 张红梅 徐元宏 刘根焰 胡云建 魏超君 刘瑛 杨滨 孙恩华 梁宏洁 陶传敏 刘家云 伍勇 倪安平 余方友 胡志东 韩晓旭 闵嵘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0-823,共4页
微生物可引起个体或群体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超级耐药细菌传播、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SARS)流行、炭疽杆菌生物恐怖事件、分枝杆菌医院感染等均由微生物所致。临... 微生物可引起个体或群体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超级耐药细菌传播、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SARS)流行、炭疽杆菌生物恐怖事件、分枝杆菌医院感染等均由微生物所致。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可鉴定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并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与其他检验方法不同,微生物学检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实验室建设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微生物学检测 感染性疾病 专家 公共卫生事件 生物恐怖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