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激光医学概况——发展历史、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激光医学 北京同仁医院 视网膜 基础研究 动物实验 生物学研究 激光器 中国制造
下载PDF
激光医学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记“青年科学家论坛”第68次活动 被引量:1
2
作者 顾瑛 骆清铭 曹健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6-208,共3页
“青年科学家论坛”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而特别设立的一项活动 ,旨在为扎根国内并已取得一定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园地 ,鼓励青年科学家走... “青年科学家论坛”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而特别设立的一项活动 ,旨在为扎根国内并已取得一定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园地 ,鼓励青年科学家走向世界科学最前沿 ,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优秀科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同时促进所在学科的发展。“青年科学家论坛”第 68次活动是首次举行的以激光医学为主题的活动 ,参会代表均为激光医学各领域中从事实际工作的学科带头人或优秀学术骨干 ,他们的观点必将对激光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值得关注。现将会议有关内容刊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医学 临床应用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士勇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激光医学 激光器 GOLDMANN ND:YAG激光 二氧化碳激光 红宝石激光 氩离子激光 治疗工具
下载PDF
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春喜 韩丽娜 +5 位作者 顾瑛 王晓玲 彭正 李丽民 范红艳 闻智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总结激光光凝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方法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83例,其中单纯大隐静脉曲张278例,同时伴有轻度胭静脉返流5例。内踝部切口1cm,显露大隐静脉,使用810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利用5F导管将光纤...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总结激光光凝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方法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83例,其中单纯大隐静脉曲张278例,同时伴有轻度胭静脉返流5例。内踝部切口1cm,显露大隐静脉,使用810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利用5F导管将光纤(直径400μm)送入大隐静脉内,行血管内激光光凝。激光功率12W,照射1s,间隔1s。结果术后当天既自由活动,术后8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肢体活动自如,无皮肤灼伤、皮下血肿和下肢水肿。随访6-22个月,平均14个月,超声检查大隐静脉均已闭塞,无复发或再通现象,局部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明显减轻,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下肢酸胀感减轻或消失。结论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操作简便、创伤小、美观、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激光治疗 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光凝 浅静脉曲张 临床经验 静脉返流 激光功率 切口愈合 肢体活动 皮肤灼伤 下肢水肿 皮下血肿 超声检查 再通现象 皮肤营养 完全消失 微创方法 推广应用 静脉内 血管内 无复发
下载PDF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术研究光敏剂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30
5
作者 戴维德 王雷 +4 位作者 刘凡光 顾瑛 李晓松 丁新民 曾晶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及荧光定量分析方法,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在靶细胞亚细胞结构中的精确定位及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鼠肺内皮细胞与HMME共同孵育24h。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选择特异性细... 目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及荧光定量分析方法,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在靶细胞亚细胞结构中的精确定位及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鼠肺内皮细胞与HMME共同孵育24h。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选择特异性细胞器荧光探针若丹明(rhodamine)-123、荧光素黄(luciferyellow)、DiOC6(3)和BODIPY分别标记细胞内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采取不同的采集顺序激发染色细胞样品,通过预先设置的相应的发射滤光片分别采集细胞内HMME与细胞器探针的荧光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采用像素-荧光强度分析方法对光敏剂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采用先激发探针后激发HMME的顺序,HMME及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及形态特征保持较好;细胞质与细胞核内HMME平均荧光光强差异有显著意义,前者是后者的2倍以上;HMME在4种细胞器区域平均荧光光强与细胞平均荧光光强(J1/J2)比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随参数m的增高,HMME在4种细胞器区域J1/J2比值呈下降趋势。结论HMME在细胞内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有分布;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结合荧光定量分析法能对荧光效率极低的光敏剂进行精确的亚细胞定位及分布定量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术 光敏剂 亚细胞定位 荧光定量分析法
下载PDF
倍频Nd:YAG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虹霞 顾瑛 +2 位作者 刘凡光 曾晶 韩丽娜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倍频Nd:YAG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在临床上作为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光源的安全性。方法以新西兰兔10只20眼为实验对象,倍频Nd:YAG激光(532nm)通过裂隙灯照射兔眼底视乳头下方的后极部,照光功率...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倍频Nd:YAG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在临床上作为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光源的安全性。方法以新西兰兔10只20眼为实验对象,倍频Nd:YAG激光(532nm)通过裂隙灯照射兔眼底视乳头下方的后极部,照光功率密度为600、800、1000、1600和2000mW/cm2,照光时间为100s和200s,光斑直径为2mm。在照后第1h和24h进行眼底照相与组织病理学观察,初步确定在该照射条件下,倍频Nd:YAG激光的兔视网膜损伤阂值范围。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眼底镜与眼底荧光造影显示视网膜最小损伤剂晕为100J/cm2,光镜下出现损伤剂量为80J/cm2;视网膜激光损伤在24h内逐渐加重;能量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激光视网膜损伤程度与功率密度关系更为密切。结论532nm激光作为临床上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源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频ND:YAG激光 损伤作用 眼视网膜 脉络膜新生血管 视网膜激光损伤 532NM激光 病理学观察 不同剂量 实验对象 新西兰兔 功率密度 眼底照相 照射条件 损伤阈值 实验条件 造影显示 眼底荧光 能量密度 密度关系 损伤程度
下载PDF
铜蒸气激光照射下三种光敏剂杀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慧龙 刘凡光 +4 位作者 顾瑛 赵井泉 马江华 曾晶 潘玉明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1-155,共5页
目的测定血卟啉衍生物(HpD)和竹红菌素A(HA)、竹红菌素B(HB)在铜蒸气激光照射下的半数杀伤浓度和半数杀伤光剂量,了解HA、HB与HpD杀伤特性的差异。方法将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然后加入用DMEM(低糖)培养基配制的光敏剂,4... 目的测定血卟啉衍生物(HpD)和竹红菌素A(HA)、竹红菌素B(HB)在铜蒸气激光照射下的半数杀伤浓度和半数杀伤光剂量,了解HA、HB与HpD杀伤特性的差异。方法将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然后加入用DMEM(低糖)培养基配制的光敏剂,4h后应用铜蒸气激光510.6nm和578.2nm单色光分别照射,24h后用四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在510.6nm和578.2nm波长饱和光剂量条件下HpD的半数杀伤浓度分别是HA的63.51和70.96倍,是HB的27.08和25.03倍。在饱和光敏剂剂量条件下510.6nm和578.2nm的半数杀伤光剂量HA分别是HpD的6.77和6.59倍,HB则分别是HpD的5.45和4.91倍。结论HA、HB在510.6nm和578.2nm波长的杀伤效应都较HpD强并和光剂量、波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蒸气激光照射 光敏剂 杀伤效应 血卟啉衍生物 竹红菌素A 竹红菌素B
下载PDF
Nd∶YAG激光照射大鼠皮肤组织的温度实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小霞 范世福 +3 位作者 赵友全 顾瑛 刘凡光 曾晶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50-353,共4页
目的验证激光与组织光热效应预示模型和计算结果,考查激光功率密度和照射时间与组织温度和损伤的定量关系,获得组织热效应的温度数据。方法连续Nd∶YAG激光照射活体皮肤组织,组织为全身麻醉状态下大鼠腹部皮肤,每次实验同时测量三路信号... 目的验证激光与组织光热效应预示模型和计算结果,考查激光功率密度和照射时间与组织温度和损伤的定量关系,获得组织热效应的温度数据。方法连续Nd∶YAG激光照射活体皮肤组织,组织为全身麻醉状态下大鼠腹部皮肤,每次实验同时测量三路信号:表面照射点辐射温度、皮下1mm的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为了获得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数据,根据照射功率和时间进行分组。结果得到连续Nd∶YAG激光相同照射时间(t=1s)时不同功率(P=2、3、4、5W)、相同功率(P=5W)时不同照射时间(t=0·5、0·8、1·0s)以及照射功率较高时(t=0·5s,P=5、10、15W)的大鼠皮肤组织皮下1mm的温度。温度随着功率和照射时间的增加相应升高,温度响应形状相似,温度上升时间与照射时间相关。结论Nd∶YAG激光表面辐射温度远远低于皮下温度,对热效应研究意义不大。热电偶所测内部温度能够很好地反映激光功率、照射时间的变化,可用来验证相关模型和数值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活体组织 测温 热电偶
下载PDF
激光光凝后曲张大隐静脉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韩丽娜 王春喜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后曲张大隐静脉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810nm波长激光器,功率为12W,暴光时间1s,血管内光凝治疗曲张大隐静脉9例,光凝后3h取血管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光凝后血管结构变化。以正常静脉和治疗前曲张静脉作为对照。结...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后曲张大隐静脉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810nm波长激光器,功率为12W,暴光时间1s,血管内光凝治疗曲张大隐静脉9例,光凝后3h取血管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光凝后血管结构变化。以正常静脉和治疗前曲张静脉作为对照。结果正常静脉分3层,内膜为单层血管内皮细胞,中膜为平滑肌细胞、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等,外膜为一疏松排列的结缔组织。曲张静脉组织学检查见内膜不完整,内皮细胞之间连接疏松,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厚或萎缩,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光凝后管腔内可见大量血细胞,血小板扁平,伸出伪足,贴附于胶原表面;血管内皮细胞和靠近管腔部位的平滑肌细胞结构破坏,细胞浆外溢,和细胞外基质融合;靠近血管腔部位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断裂,部分脱落于管腔;靠近外膜部位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和外膜结构没有改变。结论激光光凝治疗曲张静脉的内膜和部分中膜结构破坏,大量血细胞聚集于管腔,促进血小板附着于血管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张大隐静脉 病理学变化 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病理学检查 平滑肌细胞增生 胶原纤维 弹力纤维 曲张静脉 激光光凝治疗 组织学检查 细胞外基质 血细胞聚集 结构变化 结缔组织 细胞结构 血小板 膜结构 激光器 治疗前 内膜 细胞浆
下载PDF
532nm激光对兔视网膜损伤阈值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虹霞 顾瑛 +2 位作者 刘凡光 杨在富 曾晶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5,87,共2页
目的:确定532nm激光对兔视网膜的损伤阈值。方法:以家兔14只28眼为实验对象,倍频Nd:YAG激光(532nm)通过裂隙灯照射兔视网膜后极部,光斑直径为2mm,照光时间100s,功率密度为900mW/cm2-1500 mW/cm2,于照后24h观察视网膜损伤发生率,并用加... 目的:确定532nm激光对兔视网膜的损伤阈值。方法:以家兔14只28眼为实验对象,倍频Nd:YAG激光(532nm)通过裂隙灯照射兔视网膜后极部,光斑直径为2mm,照光时间100s,功率密度为900mW/cm2-1500 mW/cm2,于照后24h观察视网膜损伤发生率,并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损伤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结果:532nm激光照射兔视网膜的ED50为119.7J/cm2,95%置信区间为:(112.6J/cm2,127.0J/cm2),斜率S为1.18。结论:当光斑直径为2mm,照光时间100s时,532nm激光致兔视网膜损伤的阈值为119.7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2NM激光 视网膜 损伤阈值
下载PDF
510.6 nm激光照射对兔在体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淑兰 田蕾 +2 位作者 娄书艳 张秀丽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510.6 nm激光照射兔在体腹主动脉壁24h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与激光剂量的关系。方法新西兰白兔12只,由股动脉导入柱状光纤至腹主动脉,在血管腔内进行分段激光照射,根据光照剂量分为6组。1~5组的光剂量分别为100... 目的观察510.6 nm激光照射兔在体腹主动脉壁24h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与激光剂量的关系。方法新西兰白兔12只,由股动脉导入柱状光纤至腹主动脉,在血管腔内进行分段激光照射,根据光照剂量分为6组。1~5组的光剂量分别为100mW/cm^2×500 s、100mW/cm^2×1000 s、150mW/cm^2×1000 s、200mW/cm^2×500 s、200mW/cm^2×1 000 s;第6组为对照组,不照射激光。照光后24 h处死动物,取照射段血管组织,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兔腹主动脉经功率密度为100 mW/cm^2或150 mW/cm^2的激光照射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以细胞凋亡为主要特征的形态结构改变,其损伤部位以线粒体为主。功率密度为200 mW/cm^2的激光照射后,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坏死为主。激光照射后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上述形态变化主要与激光功率密度和照射时间有关。结论功率密度为100 mW/cm^2或150 mW/cm^2的510.6 nm激光照射后24 h在体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微创瓣膜修复联合腔内激光光凝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春喜 韩丽娜 +3 位作者 顾瑛 赵文光 王琦 王晓玲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总结股部小切口微创修复瓣膜功能,结合血管内激光光凝曲张静脉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872例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部小切口,对第一对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选用810nm的半导体激光器,对迂曲扩... 目的总结股部小切口微创修复瓣膜功能,结合血管内激光光凝曲张静脉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872例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部小切口,对第一对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选用810nm的半导体激光器,对迂曲扩张的大隐静脉进行血管内光凝术,对细小迂曲交通支或属支静脉行消痔灵局部注射。结果术后当天患者既可下床,无淋巴漏、皮下血肿或下肢水肿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5年,临床治愈95.18%,深静脉瓣膜外修复处除15例出现轻度返流外,余均无静脉返流,无闭塞静脉复发。结论股部小切口微创修复瓣膜功能,结合血管内激光光凝曲张静脉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操作简便、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激光光凝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载PDF
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疗效的无损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颖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近年来随着光学等检测技术的发展,出现许多无损检测评价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效果的技术。其中,评价病变颜色的方法有正交偏振漫反射成像系统、红斑指数评价法;监测PWS血流变化的技术有激光多普勒、光学多普勒层析成像;观察PWS形态结构的技... 近年来随着光学等检测技术的发展,出现许多无损检测评价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效果的技术。其中,评价病变颜色的方法有正交偏振漫反射成像系统、红斑指数评价法;监测PWS血流变化的技术有激光多普勒、光学多普勒层析成像;观察PWS形态结构的技术有体视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皮内分析、光声探测技术等。笔者对目前临床常用方法以及各种新技术的优缺点、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鲜红斑痣 疗效
下载PDF
利用腔内激光技术制作肝静脉阻塞性布加氏综合征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春喜 梁发启 +2 位作者 韩丽娜 顾瑛 肖越勇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利用腔内激光光凝技术探讨制作肝静脉阻塞性布加氏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为进一步探讨本病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研究对象。方法  2 0条杂种犬 ,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自动控制X光机监视下 ,利用介入技术将光纤导丝分别... 目的 利用腔内激光光凝技术探讨制作肝静脉阻塞性布加氏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为进一步探讨本病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研究对象。方法  2 0条杂种犬 ,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自动控制X光机监视下 ,利用介入技术将光纤导丝分别放入肝左静脉和肝右静脉 ,实验组以功率为 6W的 81 0nm半导体激光光凝主干肝静脉 ,对照组不做光凝处理。饲养 5个月后在全身麻醉下 ,观察门静脉的压力和肝脏的病理变化 ,与未行本项操作的家犬门静脉和肝脏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均出现肝静脉闭塞或严重狭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淤血性肝硬化 ,而对照组正常。实验组和对照组门静脉压力分别为 2 5 33± 7 1 1cmH2 O(1cmH2 O =98 0 7Pa)和 1 0 6 4± 3 70cmH2 O ,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利用介入激光光凝技术可成功制作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家犬模型 ,为进一步探讨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阻塞 布加氏综合征 对照组 腔内 激光光凝 治疗方案 门静脉 激光技术 光纤 半导体激光
下载PDF
激光照射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迟立群 李功宋 +1 位作者 刘凡光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 观察激光照射对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探索激光疗法防治移植静脉远期再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兔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 ,应用IECu 1 0铜蒸气激光器 ,输出波长 51 0 6nm ,功率密度 50 ... 目的 观察激光照射对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探索激光疗法防治移植静脉远期再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兔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 ,应用IECu 1 0铜蒸气激光器 ,输出波长 51 0 6nm ,功率密度 50 0mW cm2 ,于移植静脉血管外照射 1 0 0 0s。术后 4周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应用DNA片段末端标记法 (TUNEL)标记凋亡细胞。HE ,Masson及维多利亚蓝染色后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移植静脉内膜、中膜增生情况。结果 术后 4周 ,激光血管外照射的移植静脉与对照组相比 ,VSMC增殖率降低 41 5 % ,细胞凋亡率增加 40 9% ,抑制了VSMC细胞增殖 ,促进细胞凋亡 ;移植静脉内膜和中膜厚度分别减少 58 5 %、1 8 0 % ,静脉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 (I M)减少 47 2 %。结论 适当能量激光血管外照射可以抑制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促进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使移植静脉内膜和中膜的增生减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射 防治 移植静脉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静脉内激光光凝术治疗静脉曲张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春喜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治疗结果 静脉内 激光光凝术 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随访期 局部麻醉 血管造影 光纤 功率密度 显示
下载PDF
578.2nm激光照射对兔视网膜的损伤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虹霞 顾瑛 +2 位作者 刘凡光 杨在富 曾晶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研究578.2 nm激光照射对兔视网膜的作用特点,以新西兰白兔5只10眼为实验对象,铜蒸汽激光(578.2 nm)通过裂隙灯照射兔视网膜后极部,照射时间为100 s,光斑直径为2 mm,照射剂量分别为60 J/cm2、80 J/cm2、100 J/cm2、120 J/cm2、160 J/cm2... 研究578.2 nm激光照射对兔视网膜的作用特点,以新西兰白兔5只10眼为实验对象,铜蒸汽激光(578.2 nm)通过裂隙灯照射兔视网膜后极部,照射时间为100 s,光斑直径为2 mm,照射剂量分别为60 J/cm2、80 J/cm2、100 J/cm2、120 J/cm2、160 J/cm2、200 J/cm2,每组4个光斑。照后1 h及24 h进行眼底照相及光镜观察。照光后可见,随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兔视网膜的损伤也逐渐加重,并且照后24 h的损伤要重于照后1h。80 J/cm2和60 J/cm2在照后1 h和24 h均未发现明显改变。578.2 nm激光照射白兔后的主要病理学改变位于脉络膜。因此,以578.2 nm激光作为光动力治疗眼底疾病的光源时,照射剂量不宜超过80 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78.2 nm激光 视网膜 损伤
下载PDF
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春喜 韩丽娜 +5 位作者 顾瑛 王晓玲 彭正 李丽民 范红艳 闻智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激光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 物理疗法 半导体激光器
下载PDF
制冷剂喷雾冷却前预热皮肤以提高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数学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颖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04-405,共2页
关键词 鲜红斑痣 PWS 血管 皮肤 解剖部位 激光治疗 喷雾冷却 制冷剂 冷冻剂 制冷材料 数学模拟 数学方法 疗效
下载PDF
578.2nm铜蒸气激光对灰兔眼视网膜损伤阈值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东雯 顾瑛 曾晶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确定脉宽20-40ns,脉冲频率为6kHz的578.2nm铜蒸气激光对灰兔眼视网膜的损伤阈值,探讨影响该激光生物学效应的因素。方法以青紫蓝灰兔(15只,30只眼)为实验对象,应用波长578.2nm,脉宽20-40ns的脉冲铜蒸气激光照射兔眼底视乳头下方... 目的确定脉宽20-40ns,脉冲频率为6kHz的578.2nm铜蒸气激光对灰兔眼视网膜的损伤阈值,探讨影响该激光生物学效应的因素。方法以青紫蓝灰兔(15只,30只眼)为实验对象,应用波长578.2nm,脉宽20-40ns的脉冲铜蒸气激光照射兔眼底视乳头下方的后极部,按照进入眼内的激光功率(total intraocular power,TIP)分为6组(15、30、45、60、75和90mW),照光时间100s,眼底光斑直径2mm。于照光后1h和24h用检眼镜检查视网膜上的曝光点,用眼底照相机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并记录。计算检眼镜下视网膜损伤阈值(照光后1h和24h)和眼底荧光造影下视网膜损伤阈值(照光后24h)。结果波长578.2nm,频率为6kHz的铜蒸气激光,在眼底光斑直径为2mm,照光时间为100s的灰兔视网膜损伤阈值如下:检眼镜下照光后1h的阈值为TIP=69.24mW,眼底功率密度为1805.97mW/cm^2;检眼镜下照光后24h阈值为TIP=53.25mW,眼底功率密度为1388.92mW/cm^2;眼底荧光造影下照光后24h的阈值为TIP=51.62mW,眼底功率密度为1346.26mW/cm^2。结论在照光时间相同和光斑大小不变的条件下,TIP是影响激光生物学效应的重要因素。在照光后24h内,随着照光后时间延长,损伤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视网膜 眼底荧光造影 损伤阈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