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4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放军总医院近10年角膜移植手术适应证和术式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珊 胡健 +3 位作者 项然 秦丽敏 黄一飞 王丽强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2004-2015年本院角膜移植手术适应证和术式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施行角膜移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角膜移植手术适应证和术式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5年共有患者631例,角... 目的探讨2004-2015年本院角膜移植手术适应证和术式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施行角膜移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角膜移植手术适应证和术式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5年共有患者631例,角膜移植手术721台。其中男性430例(68.15%)489眼,女性201例(31.85%)232眼。前4位角膜移植手术适应证依次为角膜白斑135例(18.72%),再次手术(已实施1次及以上角膜移植手术患者因角膜原发病复发、植片排斥、植片溶解、人工角膜溶解等需再次手术)122例(16.92%),化脓性角膜炎90例(12.48%),圆锥角膜89例(12.34%)。化脓性角膜炎、再次手术和圆锥角膜逐年增多,2004年化脓性角膜炎、再次手术和圆锥角膜各3例、9例、3例,2015年分别为16例、15例、20例。在所有角膜移植手术中,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414例(57.42%),深板层角膜移植(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DLKP)161例(22.33%),板层角膜移植(lamellar keratoplasty,LKP)134例(18.59%),角膜内皮移植(endothelia keratoplasty,EKP)12例(1.66%)。DLKP和LKP近5年明显增多,2010年DLKP 6例,LKP 8例,2015年DLKP 20例,LKP 18例。而PKP自2012年后有减少趋势,2012年PKP 60例,2015年仅34例。结论角膜白斑、再次手术、化脓性角膜炎、圆锥角膜是本院角膜移植手术适应证前4位。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式逐渐减少,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式增加。角膜内皮移植术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适应证 手术方式
下载PDF
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2015-2019年角膜移植手术病因及术式变化分析
2
作者 李燕 梅丽娜 +4 位作者 吕秀珊 杜翠梅 陈雯 黄一飞 王丽强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43-1147,共5页
背景角膜疾病是常见的可逆性致盲疾病,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角膜盲的主要方法,是目前成功率最高的移植手术,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LKP)、深板层角... 背景角膜疾病是常见的可逆性致盲疾病,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角膜盲的主要方法,是目前成功率最高的移植手术,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LKP)、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DLKP)和角膜内皮移植术(endothelia keratoplasty,EKP)。随着角膜移植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显微手术精密性的增加,成分角膜移植手术方式逐渐代替PKP应用于临床中。目的探讨患者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病因、手术方式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眼科行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手术原因及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受角膜移植手术患者共计667例722眼。其中,男性451例(67.6%)492眼,女性216例(32.4%)230眼,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92岁,平均(43.8±20.1)岁,18~59岁的中青年患者453例(67.9%)。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北京市周边省市地区265例,占39.7%。病因分析:最常见为感染性角膜病变共167眼(23.1%),其中以病毒性角膜炎最多共79眼(47.4%);其次为再次手术111眼(15.3%)、角膜白斑108眼(15.0%)、眼外伤98眼(13.6%)、圆锥角膜83眼(11.5%)、大疱性角膜病变79眼(10.9%)、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51眼(7.1%)、角膜肿瘤及其他25眼(3.4%)。5年中眼外伤比例增长最明显。所有角膜移植手术中,PKP 227眼(31.4%),LKP 190眼(26.3%),DLKP182眼(25.2%),EKP 73眼(10.1%),各术方式的手术量趋于平衡且每年手术总量变化不大,PKP稍有下降趋势,LKP和EKP有上升趋势,DLKP趋于平稳。结论感染性角膜炎是角膜移植手术的主要原因,PKP仍为主要的手术方式,LKP手术量增加,EKP普遍应用于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角膜疾病 病毒性角膜炎 穿透性角膜移植 板层角膜移植
下载PDF
眼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燕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8期3625-3626,共2页
目的:探讨眼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管理体系,以控制眼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医务人员感染意识、病房的空气、医护人员的手消毒和无菌物品的管理、对病人的... 目的:探讨眼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管理体系,以控制眼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医务人员感染意识、病房的空气、医护人员的手消毒和无菌物品的管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强,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的重要措施。结论:控制眼科病房医院感染是一个复杂、需要每个医务人员都积极参与的过程,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病房 医院感染 控制
下载PDF
首诊于眼科的Wernicke脑病1例
4
作者 啜玉彩 张丽芝 +1 位作者 靳韬 宋宏鲁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8期770-771,793,共3页
Wernicke脑病是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营养障碍性疾病,可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甚至危及生命。由CARL WERNICKE于1881年首次描述,临床上以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精神意识障碍“三联征”为主要表现[1-2]。该病相对少见,病情通常... Wernicke脑病是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营养障碍性疾病,可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甚至危及生命。由CARL WERNICKE于1881年首次描述,临床上以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精神意识障碍“三联征”为主要表现[1-2]。该病相对少见,病情通常较危重,如果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病死率较高,达50%以上[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RNICKE脑病 胆总管支架术 维生素B_(1)
下载PDF
部队医院眼外伤登记表和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颖 张卯年 +1 位作者 张鲲 邱怀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724-1729,共6页
目的:探索制定符合我国救治现状的眼外伤登记表,建立部队医院眼外伤网络数据库。方法: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美国眼外伤登记表内容,按照伯明翰眼外伤术语及眼外伤积分系统等标准,制定眼外伤登记表,通过Access软件建立眼外伤电子数据库。... 目的:探索制定符合我国救治现状的眼外伤登记表,建立部队医院眼外伤网络数据库。方法: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美国眼外伤登记表内容,按照伯明翰眼外伤术语及眼外伤积分系统等标准,制定眼外伤登记表,通过Access软件建立眼外伤电子数据库。结果:全军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领导下的部队眼外伤登记表制定完成、部队医院眼外伤登记数据库初步建立,相关网站和网络通道拟定形成。结论:建立标准统一的眼外伤登记表及部队医院眼外伤数据库是开展部队平时及战时眼外伤防治研究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流行病学 军队 数据库
下载PDF
神经眼科患者的视觉相关生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姜兆财 钱海燕 +3 位作者 刘子豪 陈霆隽 李红阳 魏世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4-438,共5页
背景 神经眼科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39(NEI VFQ-39)可以用来评估视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但目前中国还缺少将其用于神经眼科疾病的研究. 目的 采用NEI VFQ-39评估神经眼科患... 背景 神经眼科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39(NEI VFQ-39)可以用来评估视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但目前中国还缺少将其用于神经眼科疾病的研究. 目的 采用NEI VFQ-39评估神经眼科患者的视觉相关生存质量,为神经眼科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1日至9月30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就诊的97例患者,收集其所有的临床资料及中文版NEI VFQ-39调查量表.以发病眼数量、病种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不同分组方式对NEI VFQ-39各项分数进行比较,同时对NEI VFQ-39分数与较好眼及较差眼的BCVA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受试患者平均年龄为(36.6±177;14.4)岁,且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VFQ-39总分为57.36(46.50,73.38),其中精神健康项得分最低,为45.00(35.00,60.00).4个组疾病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组除眼痛、依赖程度及周边视力外,其他各项评分均较其余3个组评分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发病患者各项得分均较单眼发病者低,除眼痛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好眼BCVA>20/32的患者得分优于其他两组,与较好眼BCVA<20/200组比较患者除整体健康及眼痛外,与20/200≤较好眼BCVA≤20/32组比较患者除眼痛、社会活动及色觉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FQ-39多数项目得分与较好眼或较差眼的BCVA呈正相关(P<0.05),且与较好眼BCVA的相关性较强.结论 神经眼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及其生活质量,努力提高视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学 视觉相关生存质量 国立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39 NEI VFQ-39
下载PDF
军人眼外伤基层医院救治情况调查 被引量:7
7
作者 邱怀雨 张卯年 张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了解军人发生眼外伤后,在基层医院的救治情况及常见的误诊、漏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21所团级医院就诊的953例眼外伤病例;调查军人眼外伤患者在基层医院的诊治过程,包括首次手术的时间、延迟手术的... 目的了解军人发生眼外伤后,在基层医院的救治情况及常见的误诊、漏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21所团级医院就诊的953例眼外伤病例;调查军人眼外伤患者在基层医院的诊治过程,包括首次手术的时间、延迟手术的原因、误诊疾病的种类及原因等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眼球开放伤的缝合率为89.9%(98/109),其中伤后24h内行一期缝合的占62.4%(68/109),延期手术的常见原因为转诊耽搁。眼球闭合伤的首次手术时间以Ⅲ区间隔时间最长。容易误诊的疾病包括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损伤、球内异物以及伪盲。结论为提高我军基层医院的卫勤保障能力,眼外伤发生后救治的时效性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生对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损伤、球内异物以及伪盲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视网膜脱离 视神经损伤 球内异物
下载PDF
伴眼部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眼科漏诊、误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晓明 魏世辉 宋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伴眼部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眼科漏诊、误诊情况,眼科临床特点及CVST确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伴眼部症状的眼科漏诊、误诊CVST患者的眼科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19例... 目的分析伴眼部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眼科漏诊、误诊情况,眼科临床特点及CVST确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伴眼部症状的眼科漏诊、误诊CVST患者的眼科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19例伴眼部表现的CVST患者均伴双侧视盘水肿。所有患者均伴有颅内压增高,13例高于300mmH2O,双眼视力下降18例,双眼复视7例,一过性黑矇1例。其中,10例误诊为双眼视盘炎,5例误诊为双侧视盘血管炎,误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伴外展神经麻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双侧外展神经麻痹各1例。19例患者中,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12例,经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6例,经MRI确诊1例。结论伴视力下降、复视、视盘水肿等眼部表现的CVST易被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眼科疾病。MRI+磁共振血管成像可做为确诊CVST首选检查方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CVST更为准确。眼科医师遇到伴双侧视盘水肿的患者应考虑到CVST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视盘水肿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磁共振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程康鹏 魏世辉 +3 位作者 范珂 邱怀雨 黄厚斌 陈永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354-1356,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患者神经眼科临床方面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神经眼科学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服务。方法:调查我院神经内科2009-06-01/2010-06-01全年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疾病构成,神经眼科主要临床表现进行...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患者神经眼科临床方面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神经眼科学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服务。方法:调查我院神经内科2009-06-01/2010-06-01全年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疾病构成,神经眼科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共调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651例,其中有神经眼科表现的为24.6%。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年龄为非正态分布,M=54岁;神经内科患者神经眼科症状最多的是复视44例,持续性视力下降42例,体征最多的是眼球运动障碍43例,眼球震颤38例。引起神经眼科表现的神经内科主要疾病构成:脑梗死49例、视神经脊髓炎17例、重症肌无力15例、脑出血1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5例、多发性硬化5例、炎性脱髓鞘病5例和颅内恶性肿瘤8例等,以上疾病占81.3%。有神经眼科表现的神经内科病变性质为循环障碍92例、非感染性炎症48例、恶性肿瘤8例、颅内感染性炎症4例、外伤3例、中毒2例、原因不明3例。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24.6%有神经眼科表现。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眼科临床表现以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持续性视力下降、眼球震颤最多。有神经眼科表现的神经内科主要疾病有脑梗死、NMO,MG、脑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CVST,MS、炎性脱髓鞘病和颅内恶性肿瘤。有神经眼科表现的神经内科疾病的病变性质主要为循环障碍和非感染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神经眼科 临床医学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沫 魏世辉 徐全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9-473,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具有高分辨率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三维立体成像、分层成像,并同时提供视网膜结构和功能信息等,已经广泛应用于视网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但是OCTA技术处于其...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具有高分辨率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三维立体成像、分层成像,并同时提供视网膜结构和功能信息等,已经广泛应用于视网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但是OCTA技术处于其发展初期阶段,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复习了大量国内外有关OCTA的临床研究,就其对视网膜和视神经解剖结构的新探索、对临床疾病诊疗价值及其局限性进行综述,以加深眼科医师对该技术的理解并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 视盘
下载PDF
单中心神经眼科住院患者疾病病因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雷 王伟 +2 位作者 黄厚斌 魏世辉 谭少英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928-932,963,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眼科专科病房患者病因及病变部位分布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2 673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 365例,女性1 308例,男女比例1.04:1。平均年龄(37.91... 目的分析神经眼科专科病房患者病因及病变部位分布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2 673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 365例,女性1 308例,男女比例1.04:1。平均年龄(37.91±18.12)岁,其中20~60岁1 881例,占70.37%;病变部位分布:视觉传入神经系统2 376例(88.88%),运动传出神经系统190例(7.11%),眶周及颅内血管及软组织疾病107例(4.00%)。病因分布:视神经炎性脱髓鞘疾病845例(31.60%),外伤性视神经病变282例(10.55%),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36例(8.23%),颅内肿瘤继发视神经萎缩207例(7.74%),病因未明219例(8.19%)。结论本院神经眼科住院疾病群体以60岁以下中青年人群为主;病变性质以视觉传入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视神经炎性脱髓鞘疾病、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 病因分析 疾病谱
下载PDF
PBL教学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和效果 被引量:16
12
作者 金鑫 刘铁城 李朝辉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8年第6期680-682,共3页
目的评价PBL教学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闭卷测试和开放问卷调查,了解45名培训学员对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规范化培训教学满意度。结果培训学员业务考核通过率为100%,培训学员对应用PBL的培训教学比较满意。结论 ... 目的评价PBL教学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闭卷测试和开放问卷调查,了解45名培训学员对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规范化培训教学满意度。结果培训学员业务考核通过率为100%,培训学员对应用PBL的培训教学比较满意。结论 PBL教学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眼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评价
下载PDF
应用PBL教学模式提高眼科年轻医师培养质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彩辉 肖建河 张卯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8期141-142,145,共3页
PBL教学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临床医学教学方法。PBL强调知识的主动构建而不是被动接受,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年轻医师在回答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养成终生受益的自主学习技能。在PBL教学过程中,首先... PBL教学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临床医学教学方法。PBL强调知识的主动构建而不是被动接受,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年轻医师在回答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养成终生受益的自主学习技能。在PBL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年轻医师了解PBL的目的和形式,然后提供典型的临床病例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自学了解与该病例相关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年轻医师独立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与该病例及其需要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PBL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年轻医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养成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年轻医师的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年轻医师 临床教学 眼科学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眼科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世红 何守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治疗 眼肿瘤国 眼科疾病 光敏剂
下载PDF
首诊于眼科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巩琰 魏世辉 曹向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813-81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相关眼科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前瞻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期间(2007-01),1mo中因首诊于眼科而误诊的4例CVST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此病多以视力下...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相关眼科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前瞻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期间(2007-01),1mo中因首诊于眼科而误诊的4例CVST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此病多以视力下降、头痛、恶心、视乳头水肿而首诊于眼科,此4例患者均有视力下降的症状,全部有视乳头水肿及颅压高等临床表现。阻塞部位均为横窦。结论:本病并不少见,早期容易漏诊误治,对于CVST患者,视力下降、视乳头水肿是其常见表现,可以通过DSA(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做出早期诊断,对于颅内高压的症状应高度怀疑CV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ST 视乳头水肿 颅高压 误诊
下载PDF
神经梅毒患者22例神经眼科表现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樊小娟 赵杰 魏世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985-1988,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患者神经眼科表现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病例分析方法。共分析神经梅毒患者22例39眼,其中男17例30眼,女5例9眼,年龄34~65(平均49.6)岁。描述并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包括视力、瞳孔、视神经、视网膜脉...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患者神经眼科表现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病例分析方法。共分析神经梅毒患者22例39眼,其中男17例30眼,女5例9眼,年龄34~65(平均49.6)岁。描述并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包括视力、瞳孔、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改变以及与眼球运动相关的颅神经病变。并分析血清及脑脊液检验结果。结果:临床表现为视神经萎缩11例22眼,其中1例1眼伴左眼动眼神经麻痹;视神经炎急性期3例5眼,视神经视网膜炎4例6眼;伴有视盘水肿的脉络膜视网膜炎1例2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1眼;仅表现为阿罗瞳孔2例3眼。在所有病例中,有阿罗瞳孔体征的共10例19眼。所有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TPPA)检查均为阳性,21例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19例阳性,2例阴性。所有患者均行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RPR、脑脊液蛋白、白细胞计数,13例脑脊液RPR阳性,18例脑脊液蛋白大于450mg/L,13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大于5个/mm3。结论:累及神经眼科的神经梅毒患者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多为双眼同时或相继发生的视神经疾患,少数可表现为视神经以外的其他颅神经麻痹,容易误诊而导致不能及时进行病因学治疗,造成视功能严重损害。综合病史、临床表现、眼科检查及血清、脑脊液等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视神经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与眼科疾病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7
17
作者 魏世辉 孙堂胜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眼科症状 颅神经麻痹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与眼科改变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堂胜 魏世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239-1242,共4页
随着颅内动脉瘤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早期颅内动脉瘤患者被发现,避免了因动脉瘤破裂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大大降低了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更多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眼科有关,... 随着颅内动脉瘤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早期颅内动脉瘤患者被发现,避免了因动脉瘤破裂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大大降低了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更多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眼科有关,甚至可以是首发症状。详细了解颅内不同部位动脉瘤与眼科改变的密切关系有助于眼科医师及时捕捉颅内动脉瘤的相关信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眼科 症状 颅神经麻痹
下载PDF
医用牛心包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希彬 黄一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97,共3页
作为新型生物材料,牛心包具有抗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医用牛心包在眼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取代目前临床常用的异体生物材料。本文对医用牛心包的制备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牛心包 眼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Q-开关Nd:YAG激光眼科临床应用1000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守志 李晓陵 +3 位作者 李星星 何庆华 王小婕 宋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5-197,共3页
80年代初,国外出现一种新的激光显微手术技术,即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简称Q-开关Nd:YAG激光)用于切割眼内病理性膜组织,获得巨大成功。我科自引进此项技术以来,对治疗各种类型的后发膜性白内障、青光眼。
关键词 激光 眼科 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