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A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文全 陈志达 +3 位作者 刘怡 卢婷婷 唐云 郗洪庆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5A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进入本研究团队主诊组轮转学习的学员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5A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进入本研究团队主诊组轮转学习的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0名,采用5A教学模式;对照组20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2组学员进行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记录考核成绩,并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学员在消毒铺巾、切开缝合和腔镜技能考核3个方面的成绩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在团队协作和科学研究2个方面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A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员的临床实践操作、团队协作和科学研究能力,可作为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临床技能教学 普通外科 继续教育
下载PDF
普通外科病人住院期间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动态变化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鑫 崔红元 +6 位作者 陈伟 石汉平 唐云 陈鄢津 朱赛楠 朱明炜 韦军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0-273,279,共5页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病人入院时及出院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动态变化。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对5家三甲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病人进行前瞻性调查;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和主观全面营养评定(SGA)对病人进...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病人入院时及出院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动态变化。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对5家三甲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病人进行前瞻性调查;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和主观全面营养评定(SGA)对病人进行一次营养状态评估,并收集体质量、BMI、握力、臂围、血清蛋白、血脂等营养相关指标,分析病人营养状态在住院期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普通外科住院病人1818例,其中良性疾病病人806例,恶性肿瘤病人1012例;出院时NRS 2002筛查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56.71%,显著高于入院时的52.48%(χ^2=6.578,P=0.010);出院时SGA评定轻度以上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2.01%,也显著高于入院时的31.02%(χ^2=47.256,P<0.001);分层分析发现恶性疾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比例的差异更显著(P<0.001),而良性疾病出院时和入院时的营养状态没有显著改变(P>0.05)。出院时病人体质量、握力、臂围、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较入院时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普通外科住院病人出院时营养状态劣于入院时,尤其在恶性肿瘤病人中;营养不良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外科 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 动态调查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护理难度分析
3
作者 常荣 程艳爽 +4 位作者 周静 胡敬利 马燕兰 黄静 张宇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1-736,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的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护理难度,为普通外科护理人力配置及绩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专家会议法确定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护理难度评分表,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20个DRG组共400份... 目的:分析不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的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护理难度,为普通外科护理人力配置及绩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专家会议法确定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护理难度评分表,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20个DRG组共400份病历资料,邀请24名普通外科护理专家对患者进行住院期间的护理难度评分。结果:普通外科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与肝、胆、胰疾病及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难度均明显高于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疾病及功能障碍与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及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难度;普通外科DRG组护理难度评分介于23.10~60.18,不同DRG组的护理难度存在差异,其中HC39(除胆囊切除手术以外的胆道手术组)护理难度最高,JB39(其他乳房手术)护理难度最低。结论:不同DRG的护理难度具有明显差异,普通外科不同亚专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绩效管理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难度 普通外科 住院患者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原文传递
新医科视域下医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探讨
4
作者 韩红亚 史宏志 +3 位作者 马涵英 张涵博 刘晓丽 史冬梅 《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生命观是个体对生命的观点及看法。在新医科视域下加强医学生生命观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培养当代医学生敬畏生命、尊重以及珍惜生命的医学人文素质。医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包括了生命的知识教育、价值教育以及... 生命观是个体对生命的观点及看法。在新医科视域下加强医学生生命观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培养当代医学生敬畏生命、尊重以及珍惜生命的医学人文素质。医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包括了生命的知识教育、价值教育以及意识教育等。对医学生进行生命观的教育方式包括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课程教学中融入生命伦理意识、课堂思政教育中融入生命观教育、死亡教育以及多种形式的生命观实践活动等。在医学生的全程医学教育过程中积极推进生命观的教育,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更好地培养医学生关爱生命和关爱患者的情感,为医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提供思想上的引领,有助于培养新医科视域下“有温度的卓越医生”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生 生命观 医学教育 关爱生命 医学人文
下载PDF
翻转课堂联合PCT综合教学法在普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东星 张春侠 +1 位作者 聂玉辉 林雪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团队协作教学法(PCT)联合起来的综合教学方法在普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9月—2021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学习的“三生”中,按照随机方法... 目的探讨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团队协作教学法(PCT)联合起来的综合教学方法在普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9月—2021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学习的“三生”中,按照随机方法选取8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研究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PCT综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中,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及病历书写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度、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度、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查阅文献能力、提高团队沟通及协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翻转课堂联合PCT综合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深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团队协作教学法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微创外科治疗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昊 卫勃 《腹部外科》 2024年第4期231-236,共6页
新辅助免疫治疗已成为提升局部进展期胃癌(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GC)治疗效果的有效方式。在微创外科时代,新辅助免疫治疗带来的良好肿瘤学响应、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及对术区组织的潜在影响与围手术期安全性及远期生存关系... 新辅助免疫治疗已成为提升局部进展期胃癌(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GC)治疗效果的有效方式。在微创外科时代,新辅助免疫治疗带来的良好肿瘤学响应、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及对术区组织的潜在影响与围手术期安全性及远期生存关系密切。现有证据认为LAGC新辅助免疫治疗后行微创手术尽管操作难度较大,但整体安全可行,远期生存相当。在此基础上,应积极推动临床合作,聚焦新辅助免疫治疗后手术时机选择、淋巴结个体化清扫、功能保留性微创手术等关键问题,以规范及拓展微创手术在LAGC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外科治疗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胃癌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中国甲状腺外科近十年成就 被引量:3
7
作者 田文 刘军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近10年来,中国甲状腺外科发展迅速。随着甲状腺诊断技术的提高、手术治疗的规范、系统治疗的应用和基础研究的突破,甲状腺外科实现了全面发展,为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了更规范、更安全、更有效、更多样的治疗,最终实现患者获益,5年生存率... 近10年来,中国甲状腺外科发展迅速。随着甲状腺诊断技术的提高、手术治疗的规范、系统治疗的应用和基础研究的突破,甲状腺外科实现了全面发展,为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了更规范、更安全、更有效、更多样的治疗,最终实现患者获益,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此外,我国专家学者牵头撰写了众多甲状腺外科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使甲状腺疾病诊疗全流程趋向于规范化,尤其是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发展为复杂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条件。本文将从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手术安全性、微创技术应用、特殊甲状腺癌诊疗、多学科诊疗模式和术后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阐述近10年来中国甲状腺外科的进步和发展,普及甲状腺疾病规范化诊疗理念,提高甲状腺外科规范化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手术治疗 规范化诊治 微创手术 多学科诊疗
下载PDF
无充气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王冰 刘子靖 +5 位作者 阳泽龙 菅雁兵 张淋淋 李晨 姚京 田文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无充气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gasless trans-subclavian approach endoscopic surgery,GTAES)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1月~2024年10月接受单侧甲状旁腺腺... 目的探讨无充气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gasless trans-subclavian approach endoscopic surgery,GTAES)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1月~2024年10月接受单侧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的PHPT病人55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传统低领弧形切口入路开放手术组(开放组)31例,无充气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组(腔镜组)2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颈前功能恢复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与开放组术前血钙分别为(2.68±0.10)mmol/L、(2.63±0.16)mmol/L,术后1天血钙分别为(2.39±0.12)mmol/L、(2.36±0.16)mmol/L;腔镜组与开放组术前甲状旁腺激素(PTH)分别为27.55(110.05,155.75)pg/ml、137.00(107.00,210.30)pg/ml,术后1天PTH分别为18.98(12.64,23.53)pg/ml、13.85(7.36,23.23)pg/ml,各自组内术后1天血钙及PTH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声音嘶哑、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术后出现手足麻木症状病人腔镜组5例(20.8%),开放组8例(2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两组术后3天颈部疼痛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1个月吞咽牵拉感评分[(1.92±1.06)分比(2.77±1.38)分,P=0.015]及颈前不适感评分[(1.63±0.88)分比(2.35±1.33)分,P=0.018]均优于开放组。术后3个月两组Stony Brook颈部瘢痕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病人切口满意度的VAS评分为(9.08±0.88)分,开放组为(8.19±1.30)分,腔镜组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对于经术前定位检查明确由单侧甲状旁腺腺瘤引发的PHPT病人,GTAES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术式,在术中寻找及识别病灶、切口美容及颈前功能保护效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PHPT病人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充气 锁骨下入路 腔镜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野战条件下多发伤动物模型损伤控制外科救治效果分析及卫勤手术力量优化的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志达 吴佳佳 +2 位作者 卫勃 任昊远 郗洪庆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63-768,共6页
背景近年来,全军各单位组织了大量演习,尤其是卫勤救治演习,在救治流程上已日渐成熟。目前在模拟伤员的创伤动物模型等方面研究不够,欠缺实战化经验。目的模拟野战演训基地医疗条件下卫勤手术力量对多发伤动物模型的救治全流程,分析损... 背景近年来,全军各单位组织了大量演习,尤其是卫勤救治演习,在救治流程上已日渐成熟。目前在模拟伤员的创伤动物模型等方面研究不够,欠缺实战化经验。目的模拟野战演训基地医疗条件下卫勤手术力量对多发伤动物模型的救治全流程,分析损伤控制手术的时效救治效果,探讨现有机动手术力量的短板不足,并提出优化策略方案。方法选取2只成年实验动物绵羊,麻醉条件下建立目标伤情模型。模型建立后前接、转送至手术方舱进行紧急救治手术,记录手术操作过程、手术时间和生命体征,并在模拟战场环境——突发停电环境下完成救治。手术后转送重伤救治组继续圈养,静脉和动脉采血检测血清电解质并进行血气分析,观察实验动物3 d内存活情况。结果成功建立2例目标伤情动物模型,分别为腹部闭合性撞击伤伴上肢擦伤动物模型、多发伤动物模型。在手术方舱内分别应用常规条件和极端停电条件完成了2例动物模型的紧急救治:模型1手术时间34 min,完成剖腹探查,胃壁破裂穿孔修补术,左上肢清创缝合术;模型2手术时间58 min,完成剖腹探查,经过胃壁破裂穿孔修补术、肝填塞止血、补片辅助临时性腹腔关闭,胸腔探查、胸腔闭式引流管置入术,颅脑坏死组织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左大腿组织清创缝合术。2只实验动物术中和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均于术后30 min顺利清醒,2 h左右恢复自主活动能力,术后6 h给予进食喂养,存活3 d生命体征和自主活动进食情况良好。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指标稳定无异常波动。结论现有机动卫勤手术力量可以完成野战演训基地医疗条件下多发创伤动物模型的紧急手术救治,救治流程配合流畅并固化成熟,但仍应在极端条件卫勤准备等方面进一步贴近实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医疗所 腹部创伤 多发伤 动物模型 卫勤手术力量 手术方舱
下载PDF
智能医疗在腹部战创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思喆 孙旭 +5 位作者 李丁昌 刘先强 高文星 赵稳 刘浩 董光龙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7,共6页
腹部战创伤是现代战场环境下常见的战创伤类型,其发生率较高,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高,目前亟需采用新的医疗技术以提高我军腹部战创伤急救的效率及成功率。随着人工智能(AI)、5G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并与医疗相结合模式的推进,智能... 腹部战创伤是现代战场环境下常见的战创伤类型,其发生率较高,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高,目前亟需采用新的医疗技术以提高我军腹部战创伤急救的效率及成功率。随着人工智能(AI)、5G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并与医疗相结合模式的推进,智能医疗的概念逐渐形成,并可为腹部战创伤的诊治提供帮助。本文就数次现代战争中腹部战创伤的伤情特点、智能医疗在腹部战创伤救治中的应用及其待解决的弊端进行综述,旨在为腹部战创伤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医疗 腹部战创伤 人工智能 5G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苗欣 刘培发 +2 位作者 菅雁兵 郗洪庆 陈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3-386,共4页
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越来越多研究证据表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早期生理功能恢复。目的探讨ERAS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 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越来越多研究证据表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早期生理功能恢复。目的探讨ERAS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中心病理确诊为胃癌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情况、血清学及生活质量等。结果ERAS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61.88±9.37)h vs(73.42±8.69)h,P<0.01]、首次进食时间[(28.61±4.76)h vs(81.33±9.57)h,P<0.01]、首次下床时间[(36.74±6.81)h vs(75.17±13.42)h,P<0.01]、尿管留置时间[(43.29±8.31)h vs(83.77±11.39)h,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112.43±20.58)h vs(157.68±29.32)h,P<0.01]、术后各时间点数字分级评分法的评分[6 h:(3.17±0.76)vs(4.82±1.03),P<0.01;24 h:(2.33±0.56)vs(3.74±0.87),P<0.01;48 h:(1.28±0.31)vs(2.96±0.52),P<0.01]、术后住院时间[(7.21±1.32)d vs(10.32±1.68)d,P<0.01]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的应用可促进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胃癌 消化道肿瘤 腹腔镜 根治性手术
下载PDF
3D可视化技术在腹膜后脂肪肉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华夏 张科学 +1 位作者 夏绍友 杜晓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3D可视化技术在腹膜后脂肪肉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8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随机分为3D可视化组(3D组,n=14),男7例,女7例,平均年龄(46.42±18.65)岁;对照组(常规手术组,n=14),男6例,女8例... 目的探讨3D可视化技术在腹膜后脂肪肉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8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随机分为3D可视化组(3D组,n=14),男7例,女7例,平均年龄(46.42±18.65)岁;对照组(常规手术组,n=14),男6例,女8例,平均年龄(46.5±13.65)岁。3D组术前使用3D重建技术将患者的CT图像进行3D可视化重建,并行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制订。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3D组3D可视化重建后CT图像均可360°清晰显示肿瘤组织、腹腔脏器、腹腔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14例评估后均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结果均与术前3D重建肿瘤的解剖关系大致相符。3D组实际切除肿瘤体积(4 343.8±1 803.95)ml,术前模拟切除肿瘤体积(4 119.6±1 767.9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可视化组与常规组相比,术中出血量[(344.29±343.71)ml vs(728.57±598.95)ml,P=0.049]、手术时间[(132.14±44.58)min vs(216.43±81.04)min,P=0.003]和住院时间显著减少[(13.5±5.98)d vs(18.07±4.16)d,P=0.028]。结论应用3D可视化技术能够对腹膜后脂肪肉瘤进行精准术前评估,同时达到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腹膜后脂肪肉瘤 术前评估
下载PDF
多形等离子体手术刀在爆炸伤模型中的清创效果研究
13
作者 郑宏烨 李宇 +5 位作者 徐梓恒 韦禹帆 张博雅 李晏 朱荔 李席如 《医疗卫生装备》 2025年第2期31-38,共8页
目的:探究3种等离子体手术刀在爆炸伤动物模型中的清创效果,并与钢制手术刀和高频电刀进行对比。方法:首先,利用高压气体冲击配合预置金属弹片在9头长白猪右后肢内侧面腹股沟区域构建爆炸伤创面模型。其次,以宽型、箭型、针型等离子体... 目的:探究3种等离子体手术刀在爆炸伤动物模型中的清创效果,并与钢制手术刀和高频电刀进行对比。方法:首先,利用高压气体冲击配合预置金属弹片在9头长白猪右后肢内侧面腹股沟区域构建爆炸伤创面模型。其次,以宽型、箭型、针型等离子体手术刀为实验组,钢制手术刀和高频电刀为对照组进行清创。清创过程中记录各设备的工作温度和清创时间,并在术后取创面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对比宽型、箭型、针型等离子体手术刀与高频电刀、钢制手术刀的清创效率,以及电切和电凝模式下宽型、箭型、针型等离子体手术刀与高频电刀4种设备的最高工作温度和组织热损伤深度(钢制手术刀因无热量产生不参与对比)。采用GraphPad Prism 9.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多形等离子体手术刀的清创效率与钢制手术刀、高频电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手术过程中,3种等离子体手术刀的最高工作温度与高频电刀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电切和电凝模式下,3种等离子体手术刀的热损伤深度均较高频电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设备电凝模式的热损伤深度均大于电切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等离子体手术刀能有效完成清创手术,清创效能与钢制手术刀和高频电刀相当,且等离子体手术刀的工作温度更低,对组织产生的热损伤更小,具有更好的创面保护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手术刀 清创术 爆炸伤模型 低温大气压等离子体 清创效果
下载PDF
全腔镜技术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费阳 田文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9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讨全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其中全腔镜组32例,开放手术组44例。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术中情... 目的:探讨全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其中全腔镜组32例,开放手术组44例。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术中情况、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结果:全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失血量则少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术后引流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腔镜组疼痛评分小于开放组(P<0.05),两组出血、甲亢危象、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甲亢复发、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全腔镜组美容效果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Ⅰ、Ⅱ度肿大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全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开放手术相当,且微创及美容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借力新技术、新理念促进甲状腺外科加速康复的开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邬一军 田文 陈凌慧 《加速康复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27-130,共4页
加速康复夕卜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推行至今因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等,在多学科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多项新技术、新理念的涌现使甲状腺外科得以蓬勃的发展。本文就现... 加速康复夕卜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推行至今因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等,在多学科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多项新技术、新理念的涌现使甲状腺外科得以蓬勃的发展。本文就现阶段甲状腺外科领域开展的精准临床评估技术、多路径手术技术、组织器官功能保护技术以及多学科团队协作理念等展开梳理,为更好地促进ERAS的开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甲状腺外科 新技术
下载PDF
多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
16
作者 刘明昊 王子昂 符瑜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
目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部分患者会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M),本研究旨在提供可靠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模型来预测PTMC患者... 目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部分患者会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M),本研究旨在提供可靠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模型来预测PTMC患者发生CLNM的概率。方法:我们从2010-2017年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中提取27 251例PTMC患者的数据。并构建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决策树(decision tree, DT)、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与朴素贝叶斯(bernoulli naive bayes, BNB)等6种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风险。此外,我们通过各种指标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来选择最佳模型,并对影响患者出现CLNM的变量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在6种机器学习模型中,XGB模型的表现最佳,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7,准确率为0.89,精确率为0.89,在测试集的AUC为0.77,准确率为0.88,精确率为0.84。在该模型中对患者发生CLNM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甲状腺腺外侵犯(extra-thyroidal extension, ETE)。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多种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PTMC患者的CLNM风险,其中XGB模型具有最佳预测效能,通过该模型更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机器学习模型 SEER数据库
下载PDF
浅析军队医院普通外科医师制作高质量演示文稿的有关事项
17
作者 姚胜 臧宇 +1 位作者 戎世捧 张伟 《人民军医》 2021年第11期1157-1159,1164,共4页
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深化,全军各医院已基本实现了由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型。“破除和平积弊,聚力备战打仗”和建设打仗型医院的要求,对军队医院赋予了新的使命任务。如何实现平时医疗工作向平战卫勤保障的“融合”转型;如... 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深化,全军各医院已基本实现了由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型。“破除和平积弊,聚力备战打仗”和建设打仗型医院的要求,对军队医院赋予了新的使命任务。如何实现平时医疗工作向平战卫勤保障的“融合”转型;如何拓展军事医学视野,熟练掌握战伤救治理论技术,不断提高战伤救治能力,持续丰富专业技术内涵,是这轮军改后军队医院普通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任务。该文作者作为长期在军队医院工作的普通外科医师,根据环境形势和岗位职责要求,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上述问题特别是就如何丰富专业技术内涵,并以如何制作高质量演示文稿的有关事项为例,进行了思考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普通外科医师 职业素养 演示文稿
原文传递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突破与挑战
18
作者 王乾宇 杜峻峰 李世拥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尽管新辅助放化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疗效和长期生存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为LAR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表明,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尽管新辅助放化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疗效和长期生存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为LAR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表明,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能够提高LARC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并且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然而,这种新型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有效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克服免疫耐药性以及优化给药方案等问题。本文评述了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LARC中的突破及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优化方向,以期为LARC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新辅助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菅雁兵 王冰 +3 位作者 苗欣 万政 肖元宏 田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967-970,98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6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6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6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34例,年龄8~18(15.48±2.35)岁,均行手术治疗并随访5~59个月,12例术后复发。单因素分析显示腺外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侧方区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范围、多灶性及术后放射性131I治疗与术后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灶性(OR=4.441,P=0.046)、腺外侵犯(OR=15.944,P=0.012)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多灶及腺外侵犯是儿童及青少年DT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儿童及青少年 肿瘤复发 外科治疗 放射碘131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