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营养素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向荣 刘英华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443-449,I0003,共8页
伴随对恶性肿瘤免疫机制研究的深入,免疫营养素的研究和临床运用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多种免疫营养素通过抗炎、增强各类免疫细胞功能、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及促进恶性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来预防恶性肿瘤发生、降低恶性肿瘤对部分... 伴随对恶性肿瘤免疫机制研究的深入,免疫营养素的研究和临床运用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多种免疫营养素通过抗炎、增强各类免疫细胞功能、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及促进恶性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来预防恶性肿瘤发生、降低恶性肿瘤对部分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减轻恶性肿瘤术后各类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加速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恢复等,但由于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研究的证据,目前对谷氨酰胺(Gln)、精氨酸(Arg)、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维生素等免疫营养素在恶性肿瘤的预防、治疗和预后作用上依然没有达成一致结论。本文旨在系统综述蛋白质类免疫营养素(谷氨酰胺、精氨酸)、脂肪酸类免疫营养素(ω-3 PUFAs)、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硒)、微生态免疫营养素(合生元)、植物提取物免疫营养素(人参皂苷)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探索各类免疫营养素的优点和自身局限性,以便为免疫营养素抗恶性肿瘤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联合用药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营养 谷氨酰胺 精氨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 合生元 人参皂苷
下载PDF
不同类型疾病住院患者维生素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鹿 杨雪艳 +3 位作者 张新胜 徐庆 张永 刘英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38-341,349,共5页
目的对不同疾病住院患者血清维生素浓度进行分析,为不同疾病患者补充维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16年11月-2018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14026例住院患者(其中包括10680例疾病患者和3346例查体正常者)进行血清9种维生素(A/... 目的对不同疾病住院患者血清维生素浓度进行分析,为不同疾病患者补充维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16年11月-2018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14026例住院患者(其中包括10680例疾病患者和3346例查体正常者)进行血清9种维生素(A/D/E/C/B1/B2/B6/B9/B12)浓度测定,分析不同类型疾病住院患者的维生素营养状况。结果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维生素缺乏,其中维生素D、维生素B2及维生素A缺乏率较高(19.3%、12.1%、5.9%)。不同疾病住院患者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与查体正常者有统计学差异,其中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维生素B12水平与查体正常者有统计学差异(384.78±78.67pg/ml、378.28±74.77pg/mlvs412.42±78.51pg/ml,P均<0.05);肿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维生素C水平显著低于查体正常者(50.90±5.81μmol/L、50.63±5.81μmol/L、49.68±6.42μmol/L、50.53±5.92μmol/L、51.18±7.12μmol/Lvs53.14±6.66μmol/L,P均<0.0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维生素D水平低于查体正常者(33.30±11.47ng/mlvs38.34±11.44ng/ml,P<0.05),肿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维生素E水平与查体正常者有统计学差异(11.04±0.42μg/ml、10.97±0.40μg/ml、10.92±0.40μg/ml、10.94±0.36μg/ml、11.07±0.44μg/mlvs11.24±0.51μg/ml,P均<0.05)。结论相对健康人群,住院患者血清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A缺乏现象较为突出,血清维生素监测可为临床合理补充维生素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住院患者 营养
下载PDF
低血糖生成指数配方奶粉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研究
3
作者 于志盟 张克明 +3 位作者 胡若梅 叶文慧 刘英华 徐庆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60,共6页
文章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使用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配方奶粉对其血糖的影响。筛选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天津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8名... 文章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使用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配方奶粉对其血糖的影响。筛选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天津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8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每日早餐时分别服用低GI配方奶粉50 g和中老年配方奶粉48 g。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比较2组情况。结果显示,共59例受试者完成试验(试验组33例,对照组26例),干预前2组间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210.90±99.33)与对照组(273.70±124.98)相比其标准餐后血糖曲线下增加面积显著减低(P=0.036)。研究表明低GI配方奶粉在维持和改善餐后血糖、糖耐量等方面发挥较好作用,可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的优质膳食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生成指数 血糖 糖尿病 配方奶粉
下载PDF
脂菌营养包联合电解质饮料对长期高强度训练士兵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庆 张新胜 +5 位作者 刘钊 刘玉猛 邱继红 孔爱景 杨雪艳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5期32-38,共7页
目的:观察长期高强度训练条件下特种兵口服脂菌营养包联合电解质饮料对其疲劳的影响。方法:选择执行演训任务特种兵160人,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ontrol)、电解质饮料组(DRINK)、脂菌营养包组(MCT组)和电解质饮料+脂菌营养包组(DRINK+MC... 目的:观察长期高强度训练条件下特种兵口服脂菌营养包联合电解质饮料对其疲劳的影响。方法:选择执行演训任务特种兵160人,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ontrol)、电解质饮料组(DRINK)、脂菌营养包组(MCT组)和电解质饮料+脂菌营养包组(DRINK+MCT组),每组40人。每日三餐时服用干预物,连续服用12周,并分别于干预前后收集一般情况、疲劳评分、肌氧饱和度及血液等相关指标,比较各组间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共有154人完成研究,脱失率3.75%。DRINK组、MCT组和MCT+DRINK组在躯体疲劳评分以及总疲劳评分与对照组比均显著降低(P<0.05);DRINK组、MCT组和MCT+DRINK组在21s和41s的肌氧饱和度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升(P<0.01),其差值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MCT+DRINK组在81s的干预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DRINK组和MCT+DRINK组的血清尿酸(P<0.05)、尿素氮(P<0.01)和乳酸脱氢酶(P<0.01)含量干预后降低更为显著,3个干预组的血清肌酐和肌酸激酶含量干预后降低更为显著(P<0.01);干预后MCT+DRINK组的皮质醇含量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睾酮/皮质醇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脂菌营养包和电解质饮料均改善高强度训练后的机体疲劳,两者联用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三酯 电解质饮料 疲劳 特种兵
下载PDF
微量元素硒在肿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于志盟 刘英华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微量元素是人体代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其摄入量相对较少,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许多接受营养治疗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疾病进展并影响临床结局。肿瘤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原因... 微量元素是人体代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其摄入量相对较少,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许多接受营养治疗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疾病进展并影响临床结局。肿瘤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近年来,硒(Se)作为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适当的硒摄入可以降低某些类型肿瘤的发病风险,并在提高化疗和放疗效果、减少治疗不良反应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硒通过其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特性,在抗肿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机制包括增强抗氧化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以及调节免疫系统。硒在多靶点作用、不良反应、成本效益等方面相较于传统抗肿瘤药物具有显著优势。此外,硒补充在减少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毒性反应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本文旨在综述硒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分析其在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中的辅助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改善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肿瘤防治 抗氧化 免疫调节 化疗 放疗 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口服新型复合水溶性膳食纤维对超重/肥胖伴轻度高脂血症患者脂代谢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6
作者 张新胜 吕春健 +4 位作者 刘鹿 于志盟 杨荩冉 李丽雅 刘英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25年第3期282-287,共6页
目的:探讨口服新型复合水溶性膳食纤维联合饮食运动干预对超重/肥胖伴轻度高脂血症患者脂代谢及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例超重/肥胖伴轻度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试验组(A组,n=40)和对照组(B组,n=40)。A组接受新型复合... 目的:探讨口服新型复合水溶性膳食纤维联合饮食运动干预对超重/肥胖伴轻度高脂血症患者脂代谢及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例超重/肥胖伴轻度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试验组(A组,n=40)和对照组(B组,n=40)。A组接受新型复合水溶性膳食纤维(每日20 g)联合标准化饮食运动干预,B组仅接受饮食运动干预,持续12周。收集受试者一般情况,比较两组营养素摄入情况、体成分分析指标(体脂百分比、体脂重、去脂体重、肌肉重、蛋白质、无机盐、总体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及血清学指标(AST、ALT、TP、ALB、球蛋白、TBIL、DBIL、IBIL、GGT、ALP、GLU、Crea、BUN、TC、TG、LDL-C、HDL-C、AST/ALT、白/球蛋白比、TC/HDL-C、非-HDL-C)的变化。结果:干预后,A组膳食纤维摄入量高于B组(P<0.05),脂肪摄入量低于B组(P<0.05)。A组基础代谢率(Δ=-7.74 kcal·d^(-1))体脂百分比(Δ=-0.01%)、体脂重(Δ=-0.48 kg)及血脂指标减少量(TCΔ=-0.25 mmol·L^(-1)、LDL-CΔ=-0.09 mmol·L^(-1)、非HDL-CΔ=-0.13 mmol·L^(-1))优于B组(P<0.05)。A组TC/HDL-C比值增加程度低于B组(Δ=0.18 vs 0.36,P<0.05),且未发现肝肾毒性。结论:口服新型复合水溶性膳食纤维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改善超重/肥胖伴轻度高脂血症患者的体脂分布及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膳食纤维 超重 肥胖 高脂血症 人体成分分析
下载PDF
脂菌营养包联合高钙锌奶对坑道作业人员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玉猛 孙志伟 +5 位作者 徐庆 张碰 张新胜 张永 刘钊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4期71-76,共6页
目的:观察坑道作业人员服用脂菌营养包联合高钙锌奶后疲劳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某坑道施工单位作业人员100名,年龄18~41岁,按照工种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每日饮用高钙锌奶(含Ca 150 mg/100 g、Zn 1.2 ... 目的:观察坑道作业人员服用脂菌营养包联合高钙锌奶后疲劳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某坑道施工单位作业人员100名,年龄18~41岁,按照工种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每日饮用高钙锌奶(含Ca 150 mg/100 g、Zn 1.2 mg/100 g)2次,每次227 mL;试验组每日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脂菌营养包2次,每次1包。连续服用12周并在干预前后收集膳食营养素摄入、人体成分、疲劳评分、肌氧饱和度等指标,比较两组及干预前后的指标数据。结果:共有93名受试者完成研究(对照组45名、试验组48名),脱失率为7%。主观疲劳评分显示,躯体疲劳评分中试验组在干预后较干预前(P<0.001)和对照组(P=0.028)均显著降低,总疲劳评分中试验组在干预后也显著降低(vs干预前P<0.001、vs对照组P=0.032);人体成分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干预后体脂率显著下降(vs干预前P=0.045、vs对照组P=0.048);肌氧饱和度监测显示,做同等强度运动时,干预后对照组(P=0.021)和试验组(P=0.006)在运动开始时(1s)肌氧饱和度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在运动21 s进入肌氧稳定期后试验组肌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47)。结论:脂菌营养包联合高钙锌奶更能显著缓解坑道作业人员肌肉疲劳,对精神疲劳缓解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中链脂肪酸 疲劳 坑道作业
下载PDF
补充水解乳清蛋白对胃切除术后患者低蛋白血症及体成分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新胜 张晓伟 +7 位作者 陈改云 刘钊 李鹏 安颖 赖必辉 刘鹿 刘玉猛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11期57-64,共8页
目的:观察口服补充水解乳清蛋白和分离乳清蛋白对胃切除术后患者低蛋白血症、体成分、免疫球蛋白及胃肠症状的影响。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胃切除术后一周内诊断为低蛋白... 目的:观察口服补充水解乳清蛋白和分离乳清蛋白对胃切除术后患者低蛋白血症、体成分、免疫球蛋白及胃肠症状的影响。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胃切除术后一周内诊断为低蛋白血症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水解乳清蛋白组(A组)、分离乳清蛋白组(B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7 d、21 d比较各组间3大营养素摄入、体成分变化、血常规、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胃肠道耐受性情况。结果:共有112例患者完成研究,A组36例、B组38例、对照组42例。干预前3组间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第7天,A组和B组能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摄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A组和B组腹泻发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A组便秘发生比例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第21天,A组和B组蛋白质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瘦体重和瘦体重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脂肪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血红蛋白和B组红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组和B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胃切除术后患者及时口服补充水解乳清蛋白和分离乳清蛋白胃肠耐受好,并可增加术后能量、蛋白质摄入,提高瘦体重,改善血清低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低蛋白血症 水解乳清蛋白 分离乳清蛋白 人体成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营养自评系统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陶扬 李海燕 +3 位作者 徐庆 刘钊 张永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患者问卷自评方式的快捷、准确的适用冠心病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评估的信息化工具。方法:选择心内科患者150名,分别采用临床营养师面对面评估和患者自评软件系统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通过比较两种方法,以... 目的:探索基于患者问卷自评方式的快捷、准确的适用冠心病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评估的信息化工具。方法:选择心内科患者150名,分别采用临床营养师面对面评估和患者自评软件系统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通过比较两种方法,以检验该自评系统筛查营养风险和诊断营养不良的效力,评价该软件在冠心病患者人群中的适用性。结果:两种调查方式在膳食营养评估方面对主食摄入、粗粮摄入、蔬菜摄入、叶菜摄入、肉类摄入、鱼虾摄入、鸡蛋摄入、坚果摄入、大豆摄入和烹调油摄入结果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自评软件结果显示,患有营养风险患者比例较营养师评价的比例偏高,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营养自评系统可以较好地反应患者的膳食摄入和营养风险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评软件 营养风险筛查 膳食调查
下载PDF
海南健康百岁老人膳食营养调查分析
10
作者 李丛勇 陈俊 +3 位作者 朱金花 栾哲 张永 孙刚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健康百岁老人的膳食营养情况,分析特殊人群的膳食模式特征。方法: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调查海南省儋州市、澄迈市等两个地区健康百岁老人的膳食情况,并进行记录和分析,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及中国居民膳... 目的:了解海南省健康百岁老人的膳食营养情况,分析特殊人群的膳食模式特征。方法: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调查海南省儋州市、澄迈市等两个地区健康百岁老人的膳食情况,并进行记录和分析,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分析其膳食特点。结果:调查共纳入27名海南百岁老人,平均年龄(103.81±2.95)岁。海南百岁老人饮食首选烹饪方式为水煮(85.19%),能量摄入偏低(1040 kcal/d),三大产热营养素供能比分别为碳水化合物52.67%、脂肪32.82%、蛋白质14.69%,优质蛋白占总蛋白的58.97%,畜禽肉摄入稍高,蔬菜类、水产类摄入达到推荐摄入量,食盐摄入量符合低盐标准,其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普遍偏低。结论:海南省百岁老人有其独特的膳食模式特点,可以为进一步验证这种膳食模式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调查 食物频率法 海南 百岁老人 长寿
下载PDF
增强免疫营养素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玉猛 张碰 刘英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营养素是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近年研究表明,一些营养素除了维持生命活动,在调节免疫、抗疲劳、调节睡眠等多个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抵御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入侵大有裨益。本文综述... 营养素是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近年研究表明,一些营养素除了维持生命活动,在调节免疫、抗疲劳、调节睡眠等多个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抵御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入侵大有裨益。本文综述了增强免疫营养素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正确选择免疫增强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 免疫 微生物
下载PDF
脂代谢平衡防治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雁南 赵锋 刘英华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473-479,共7页
人体内脂肪酸水平与食物成分摄入紧密相关,在肿瘤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直接或间接影响脂肪酸代谢。通过饮食调整脂肪酸比例,特别是降低过高的棕榈酸水平和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可改善肠道的抗炎环... 人体内脂肪酸水平与食物成分摄入紧密相关,在肿瘤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直接或间接影响脂肪酸代谢。通过饮食调整脂肪酸比例,特别是降低过高的棕榈酸水平和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可改善肠道的抗炎环境和整体健康。增加绿叶菜的摄入可提供α-亚麻酸和丰富的膳食纤维,支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平衡。增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优化肠道菌群,降低炎症与肿瘤风险,而高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肠道炎症,可能促进肿瘤发生、发展。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通过竞争性抑制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促炎作用来减少肿瘤风险。控制血液中ω-6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花生四烯酸与二十碳五烯酸的比例对降低慢病和肿瘤的风险十分重要。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高摄入与肿瘤风险增加有关,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肿瘤的影响尚未明确,需更多研究以确定。因此,本文综述通过饮食合理控制不同脂肪酸的比例,有效调节肠道健康、降低炎症反应,将对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视角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抗肿瘤机制 细胞凋亡 肿瘤免疫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慢性炎症 肠道菌群
下载PDF
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对轻度高脂血症人群血脂干预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13
作者 张新胜 缪婷婷 +4 位作者 刘钊 杨荩冉 李丽雅 于志盟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5期68-74,共7页
目的:观察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对轻度高脂血症人群血脂、抗氧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门诊轻度高脂血症患者90例,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 目的:观察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对轻度高脂血症人群血脂、抗氧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门诊轻度高脂血症患者90例,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5例干预3个月,两组均常规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和运动指导,A组补充ω-3脂肪酸2粒3次/日和辅酶Q10胶囊2粒2次/日(早、晚)。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间三大营养素摄入量、人体测量指标、体成分变化、血生化、抗氧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结果:共有82例患者完成研究,A组42例、B组40例。干预前两组间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后两组营养素摄入量、人体测量及体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两组间肝、肾功能、蛋白水平、胆红素、血脂水平等指标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比较两组间干预前后差值变化水平(∆=结束-开始),发现A组∆TC、∆LDL-C及∆非-HDL-C下降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抗氧化水平的影响,发现A组∆MDA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炎症指标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轻度高脂血症人群补充ω-3脂肪酸和辅酶Q10,对其肝肾功能无不利影响,能改善其血脂及抗氧化水平,起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高脂血症 Α-亚麻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辅酶Q10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干预对围绝经期女性综合征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鹿 吕春健 +4 位作者 张新胜 张碰 张永 徐庆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11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大豆异黄酮对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综合征及性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为科学规范指导围绝经期女性营养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80名围绝经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大豆异黄酮组和安慰剂组,于研究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进行血清激素... 目的:分析大豆异黄酮对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综合征及性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为科学规范指导围绝经期女性营养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80名围绝经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大豆异黄酮组和安慰剂组,于研究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进行血清激素、抗氧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检测及更年期自我综合征评定、疲劳量评定、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大豆异黄酮组雌二醇(E2)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含量与基线值的平均变化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1);大豆异黄酮组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丙二醛(MDA)含量、更年期综合征评分、疲劳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基线值的平均变化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对围绝经期女性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维持激素水平是有效、安全的,适宜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可作为围绝经期女性的营养保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 雌性激素
下载PDF
补充ω-3脂肪酸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永 张静 +3 位作者 于志盟 陶扬 刘鹿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10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补充ω-3脂肪酸膳食补充剂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按入选标准纳入60名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安慰剂和ω-3脂肪酸补充剂,ω-3脂肪酸组剂量为每人每日... 目的:观察补充ω-3脂肪酸膳食补充剂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按入选标准纳入60名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安慰剂和ω-3脂肪酸补充剂,ω-3脂肪酸组剂量为每人每日1000 mg[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干预时间12周。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时,测量血压及体成分,检测血脂、血清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结果:干预12周后,ω-3脂肪酸补充剂组的甘油三酯水平及载脂蛋白B的水平显著下降,炎性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降低,血清EPA、DPA、DHA显著升高,ω-6/ω-3 PUFA比值显著下降,且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充ω-3脂肪酸可能通过下调ω-6/ω-3 PUFA比值抑制炎症反应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脂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脂肪酸 脂代谢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一种预包装无渣流食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新胜 王赞滔 +5 位作者 邱晓钰 刘钊 陶扬 柴宁莉 于志盟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12期62-67,共6页
目的:观察一种预包装无渣流食与传统低渣饮食比较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为其作为肠道准备代餐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干预研究,2019年1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招募73名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 目的:观察一种预包装无渣流食与传统低渣饮食比较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为其作为肠道准备代餐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干预研究,2019年1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招募73名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饮食组(n=36例,检查前2日均低渣饮食)和代餐组(n=37例,检查前天低渣饮食+前1天预包装无渣流食),比较两组检查前2日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和饥饿程度评分、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结肠镜操作时间及息肉检出率。结果:共70例受试者完成研究(饮食组35例、代餐组35例);代餐组肠镜检查前2日蛋白质、脂肪及膳食纤维平均摄入量显著低于饮食组(P<0.05);代餐组Boston总评分(6.49±1.12)显著高于饮食组(5.71±1.18),且在盲肠和升结肠、降结肠到直肠部位Boston评分(2.09±0.45、2.29±0.46)均显著高于饮食组(1.80±0.47、1.90±0.54)(P<0.05);肠道准备优良率(BBPS总评分≥8分)代餐组显著高于饮食组,且肠镜检查操作时间显著低于饮食组(P<0.05);两组肠镜结肠息肉检出率在各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代餐组结肠息肉总检出率(54.29%)显著高于饮食组(20.00%)(P<0.05)。结论:结肠镜检前进食预包装无渣流食较传统低渣饮食能够显著改善肠道准备效果,提高结肠息肉总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渣饮食 无渣流食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Boston肠道准备量表
下载PDF
强化钙锌奶对某部队战士骨质、训练疲劳度及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庆 刘玉猛 +6 位作者 牛志强 陈历俊 司海峰 张新胜 张碰 李峰 刘英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观察饮用强化钙锌奶后士兵骨质指标、疲劳度指标及神经行为能力的变化。方法选择某部男性士兵103名,年龄18~25岁,按照班建制整群随机分为2组,高钙锌奶组55名,普通奶组48名,均从事技术工作并正常参加体能训练,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饮用强化钙锌奶后士兵骨质指标、疲劳度指标及神经行为能力的变化。方法选择某部男性士兵103名,年龄18~25岁,按照班建制整群随机分为2组,高钙锌奶组55名,普通奶组48名,均从事技术工作并正常参加体能训练,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高钙锌奶组每日饮用强化钙锌奶(含Ca 150 mg/100 g,Zn 1.2 mg/100 g),普通奶组每日饮用普通奶(含Ca 100 mg/100 g,Zn 0.4 mg/100 g),均为每日2袋(每袋227 ml),连续干预12周后,收集血标本指标(血常规、血生化、维生素、骨钙素)、人体成分、骨密度等数据,行疲劳量测评和神经行为学能力评定,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共有94名受试者完成研究(高钙锌奶组51名、普通奶组43名),脱落率为8.74%。干预后两组血清骨钙素浓度较干预前均有升高,高钙锌奶组升高幅度更大[(0.59±0.36)ng/ml vs(0.41±0.38)ng/ml,P=0.037];干预后两组骨密度均有提高,但干预前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质量较干预前均有提高,高钙锌奶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普通奶组(4.25±6.69 vs 2.03±3.21,P=0.042);主观疲劳评定结果显示,高钙锌奶组疲劳评定总分值在干预后有所下降(4.25±3.12 vs5.14±3.36,P=0.013)。神经行为能力测试中,两组数字译码正确分值在干预后均有提高,高钙锌奶组提升幅度更为显著(7.41±9.53 vs 3.42±9.61,P<0.001)。高钙锌奶组目标追踪平均分值在干预后有所提高,普通奶干预后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3±24.60 vs-8.92±22.60,P<0.001)。结论每天饮奶可以提高士兵骨质,而强化钙锌奶在骨钙素、骨质量指标上更具优势,并对缓解士兵训练疲劳、提高神经行为能力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食品 乳制品 军事人员
下载PDF
乳粉及乳制品中酪蛋白含量及产地关联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姗姗 李刚 +4 位作者 罗娇依 梁瑞强 曹进 陈启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第10期20-25,共6页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不同类型乳产品中αs1-、αs2-、β-、κ-酪蛋白四种亚型的含量比例及总含量,为临床营养师和食品监管机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新型质谱定量技术对106批次国内外乳原料及乳制品中酪蛋白四种亚型含量进行分析,通...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不同类型乳产品中αs1-、αs2-、β-、κ-酪蛋白四种亚型的含量比例及总含量,为临床营养师和食品监管机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新型质谱定量技术对106批次国内外乳原料及乳制品中酪蛋白四种亚型含量进行分析,通过合成特异性标准多肽,进行内标法定量。结果:国内外乳原料、婴幼儿配方乳粉、普通营养调制乳粉和液态乳中酪蛋白总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4.79、3.47、12.66、1.95g/100g。中国国产以上四类乳产品中酪蛋白总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5.08、4.17、11.66、2.06g/100g,除普通营养调制乳粉外,其余三类均高于本次分析国内外样本量的平均值。酪蛋白含量丰富的产品与优质奶源产地之间不存在完全正相关的关系。另外,本研究还发现了酪蛋白四种亚型之间的含量比例在不同类型乳产品中呈规律性分布。结论:酪蛋白作为乳产品中丰度最高的营养性蛋白,其总含量及亚型之间的比例可以作为指征乳产品优劣程度和食品检验的精准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乳粉 乳粉原料 液态乳 含量比例 食品检验
下载PDF
不同地域来源乳粉及乳制品中乳铁蛋白含量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姗姗 罗娇依 +4 位作者 李刚 梁瑞强 曹进 陈启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第8期20-25,共6页
目的:考察不同地域来源的乳产品中乳铁蛋白的含量,为指导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合理选择乳制品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制定乳制品中乳铁蛋白最低限量国家标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质谱绝对定量方法对103批次国内外乳原料及乳... 目的:考察不同地域来源的乳产品中乳铁蛋白的含量,为指导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合理选择乳制品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制定乳制品中乳铁蛋白最低限量国家标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质谱绝对定量方法对103批次国内外乳原料及乳制品中乳铁蛋白含量进行分析,通过合成特异性标准多肽,进行内标法定量。结果:国内外乳原料、乳粉和液态乳中乳铁蛋白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3. 0、54. 6、6. 4mg/100g。中国国产乳原料、乳粉和液态乳中乳铁蛋白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7. 8、58. 6、8. 1mg/100g,均高于本次分析国内外样本量的平均值。另外,本研究还发现了不同地域来源的同类型乳产品中乳铁蛋白含量相差悬殊,同品牌的相似产品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不同地域来源乳粉及乳制品中乳铁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生产企业及消费者应合理选择乳制品摄入,未来,市场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乳粉产品中乳铁蛋白最低限量的国家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乳粉 乳粉原料 液态乳 含量分布
下载PDF
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静息能量消耗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贺红艳 孙菁 +2 位作者 刘英华 黄先勇 孟庆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33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9.8±8.1)岁,男性384例,女性149... 目的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33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9.8±8.1)岁,男性384例,女性149例。进行一般体格检查,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脂肪量和体脂肪率,检测血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血清尿酸水平,采用代谢仪测量静息能量消耗,对比正常血糖组、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的REE变化特点。结果糖尿病组静息能量消耗值(1615.1±125.6)kJ/d高于正常血糖组(1523.4±142.6)kJ/d和糖尿病前期组(1534±157.5)kJ/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静息能量消耗值减低,相同年龄段糖尿病组静息能量消耗值升高显著,男性静息能量消耗明显高于女性,肥胖者静息能量消耗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正常血糖组静息能量消耗的因素有年龄、体重、收缩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影响糖尿病前期组静息能量消耗的因素有年龄、体重;影响糖尿病组静息能量消耗的因素有年龄、体重和臀围。结论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REE有差异,血糖升高增加能量消耗,正常血糖人群饮食运动管理需结合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糖进行早期综合管理,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需要更重视体重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能量消耗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糖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