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度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武淑萍 高莹卉 +9 位作者 钱小顺 赵力博 徐虎 徐伟豪 孔晓萱 杨阳 车贺宾 王亚斌 袁熹娜 刘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严重度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鼾症门诊确诊为OSAS患者311例(年龄≥65岁)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13例,女性98例。同期入...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严重度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鼾症门诊确诊为OSAS患者311例(年龄≥65岁)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13例,女性98例。同期入选体检人群排除OSAS的老年人120例为对照组。根据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再将观察组分为3组:轻度OSAS组(AHI为5.0~14.9,n=90),中度OSAS组(AHI为15.0~29.9,n=113),重度OSAS组(AHI≥30,n=108)。对照组的AHI<5。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多导睡眠监测、静脉抽血查常规、血生化全套指标,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OSAS严重度与RDW的相关性。结果重度OSAS组的RDW、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1);重度OSAS组和中度OSAS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高于轻度OSAS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HI与体质量指数(Beta=0.111,P=0.032)、RDW(Beta=0.106,P=0.029)呈正相关。RDW预测OSAS的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7(P=0.0001)。结论RDW可随着老年OSAS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可能作为老年OSAS患者严重度评估的潜在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老年人 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汪亚亚 王小军 +2 位作者 杜延玲 栾强强 钱小顺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812-816,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构成的重叠综合征(OS)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COPD合并OSAH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3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构成的重叠综合征(OS)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COPD合并OSAH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3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单纯COPD组(n=64)和OS组(n=59)。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应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合并OSAHS的危险因素。结果OS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颈围、体质量指数(BMI)、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呈正相关(r=0.774、0.905、0.761,P<0.05);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 1/FVC)、动脉氧分压(PaO_(2))呈负相关(r=-0.597、-0.856,P<0.05)。颈围(OR=3.453,95%CI 2.004~5.948;P=0.000)、BMI(OR=3.467,95%CI 2.268~6.696;P=0.000)、打鼾(OR=5.925,95%CI 2.622~13.386;P=0.000)、吸烟(OR=2.503,95%CI 1.076~5.822;P=0.033)是COPD合并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围增大、BMI增大、吸烟及打鼾均是COPD合并OS的危险因素,而OS患者较单纯COPD患者更容易出现低氧和高碳酸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重叠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苏小凤 李建华 +1 位作者 韩继明 刘霖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11-314,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以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和(或)呼吸中枢驱动降低,导致呼吸暂停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OSA是除肥胖、年龄、遗传、吸烟等因素之外的独立致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以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和(或)呼吸中枢驱动降低,导致呼吸暂停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OSA是除肥胖、年龄、遗传、吸烟等因素之外的独立致相关性高血压(HTN)危险因素,并且可以对HTN的发生进行预测,其严重程度和血压(BP)之间呈剂量-效应关系,OSA与HTN并存会明显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2]。美国国家HTN联合委员会在发表的第7次报告(JNC-7)中已将OSA作为继发性HTN的可识别病因[3]。随后我国新疆HTN研究中心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所有继发性HTN病因分析中,OSA居于首位,占62.6%(742/1186)[4]。即便如此,OSA患者的HTN症状仍未引起国民高度重视[5]。且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OSA与HTN患者管理共识中均没有HTN药物治疗是否应针对OSA而进行修改的细化指导,致使其有效治疗陷于难点[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高血压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率的影响
4
作者 田玉洁 陆诗阳 武淑萍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S01期0271-0272,共2页
目的:探究将预防性护理融入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率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于我院施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进行研究,并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管理,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 目的:探究将预防性护理融入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率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于我院施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进行研究,并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管理,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预防性护理管理,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质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比较。结果:施行预防性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2.69%,施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22.41%,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预防性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高于施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施行预防性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施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防性护理管理融入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率中的实际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感染情况,还能够较大程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极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预防性护理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罗政 高艳红 皮红英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照护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医学中心呼吸内科门诊及病房收...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照护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医学中心呼吸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89例,分别进行肺功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慢阻肺自我评估测试(CAT)等调查。结果老年COPD患者PSQI评分为5.73±2.96分,42.6%患者睡眠质量下降(PSQI>5分)。mMRC(OAR=0.663,P=0.039)得分和CAT评分(OR=1.124,P=0.007)与老年COPD患者睡眠质量显著相关。结论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睡眠质量欠佳,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和呼吸困难严重程度是影响睡眠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人工气道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被引量:8
6
作者 武淑萍 罗淑平 +3 位作者 袁熹娜 杨阳 于江丽 张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75,78,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方法。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及人工气道护理相关文献,以护理技术专业化为前提,结合人工气道专项护理技术的管理经验,提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 目的探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方法。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及人工气道护理相关文献,以护理技术专业化为前提,结合人工气道专项护理技术的管理经验,提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期间人工气道专项护理技术的实施方法,并在38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进行实践应用。结果在人工气道固定、湿化、排痰及气囊管理等四个重点环节实施规范化管理,应用于38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创通气时的呼吸道管理,未发生意外脱管、皮肤黏膜损伤、痰痂或黏痰堵管、气囊压力性损伤等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人工气道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科学性,可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症 人工气道 护理
下载PDF
远海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家森 贺晶 +3 位作者 刘朝阳 许永乐 傅仰木 王洋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028-1029,共2页
2019年,中国第一艘自主制造的航母--山东舰[1]正式加入南部战区海军,这标志着我远海作战本领的进一步加强,也对远海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远海卫勤保障能力的现状远海卫勤保障一般来说包含3种模式:(1)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卫... 2019年,中国第一艘自主制造的航母--山东舰[1]正式加入南部战区海军,这标志着我远海作战本领的进一步加强,也对远海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远海卫勤保障能力的现状远海卫勤保障一般来说包含3种模式:(1)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2],如远洋护航、国外撤侨、打击海盗、和平出访等情势下的卫勤保障,首要着眼于平时医疗保健,其次着眼于舰艇官兵日常生活中易患疾病的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卫勤保障 海战创伤救治 远海医疗后送 战斗应激反应
下载PDF
现代战争中外军胸部战伤救治经验对我军的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家森 贺晶 +3 位作者 傅仰木 许永乐 刘朝阳 王洋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764-766,共3页
现代战争中,随着精确制导导弹等新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不断出现,胸部战伤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救治手段也在不断改进。本研究通过对现代战争中外军胸部战伤救治现状的分析,总结其经验,期望对我军的胸部战伤救治提供一些有益借鉴。1外军... 现代战争中,随着精确制导导弹等新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不断出现,胸部战伤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救治手段也在不断改进。本研究通过对现代战争中外军胸部战伤救治现状的分析,总结其经验,期望对我军的胸部战伤救治提供一些有益借鉴。1外军胸部战伤救治现状1.1胸部战伤伤情特点外军在现代战争中非常重视战地医院的前出作用。如英军设立的战地医院[1],2003〜2011年的8年间,共收治了7856例战伤伤员,其中826例为胸部战伤,经过救治,死亡人数为118人,占比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战争 外军 胸部战伤 救治 经验启示
下载PDF
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经验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家森 王洋 +1 位作者 许永乐 傅仰木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经验,以提高我军战伤救治能力。方法:分析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的主要特征,理清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的组织实施步骤。结果:美军战术战伤救治具有战术性、时效性、合理性特征。结论:我军应加快战伤救治的实践化研究,... 目的:探讨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经验,以提高我军战伤救治能力。方法:分析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的主要特征,理清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的组织实施步骤。结果:美军战术战伤救治具有战术性、时效性、合理性特征。结论:我军应加快战伤救治的实践化研究,增强战伤救治延时救护能力,加快研制新型战伤救治装备,重视战伤自救互救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战伤救治 美军 组织实施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靶向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颖林 叶斯斯 +2 位作者 康馨丹 李娟 白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3-1117,共5页
背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已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其联合靶向及局部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背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已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其联合靶向及局部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经病理学或临床诊断为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TACE+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TACE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分析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98例,男性8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55.5岁;对照组52例,男性4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53.7岁。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ORR分别为56.1%和38.5%,DCR分别为81.6%和69.2%,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3.1个月和16.27个月,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22.4%),其次为腹泻(21.4%)、手足反应(20.4%),而对照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反应(32.7%),其次为腹泻(19.2%)、高血压(15.4%),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带来了希望,有望推动局部介入与药物联合治疗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客观缓解率 总生存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