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电阻抗技术分析人体脂肪成分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曾强 孙晓楠 +5 位作者 吴红梅 王东叶 杨丹 赵建传 范利 叶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473-2476,共4页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探讨人体脂成分与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05-01/06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符合入选条件者856名,其中男601例,女255例,平均年龄(45.2...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探讨人体脂成分与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05-01/06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符合入选条件者856名,其中男601例,女255例,平均年龄(45.2±8.7)岁。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分析受试者的人体成分组成,主要参数指标包括体脂肪量、去脂肪量、体脂肪率等,同时测定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生化指标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和腰/臀围比,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人体去脂肪量与血液生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相关,而且这种相关程度远远高于体脂肪量、体质量指数及腰/臀围比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②体脂肪率升高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体脂肪率正常者(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体脂肪率正常者(P<0.05),此外,体脂肪率升高者的国际标准化比率低于体脂肪率正常者,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体脂肪率正常者(P<0.05);以上变化还体现在腰/臀围比正常与腰/臀围比升高人群之间;但是,体质量指数的正常和体质量指数升高人群之间则无此变化。结论:①体脂肪率与心血管风险因子相关,且相关程度高于体质量指数和腰臀围比。②与体质量指数和腰臀围比,体脂肪量、体脂肪率等人体成分测量指标在判定机体是否肥胖和评估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凝集功能方面更加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 人体成分 体质量指数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武彩娥 叶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30年前,MeCully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甲硫氨酸(Met)代谢紊乱引起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升高的研究,观察到其对动脉壁造成的损伤,从而提出:血浆Hcy水平轻度升高可能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从此,大量... 30年前,MeCully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甲硫氨酸(Met)代谢紊乱引起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升高的研究,观察到其对动脉壁造成的损伤,从而提出:血浆Hcy水平轻度升高可能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从此,大量的有关血浆Hcy浓度升高是否能够增加心血管病发生危险的相关研究相继展开。血浆Hcy升高,即通常所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M),十分常见,其作为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子的观点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心血管病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贝特类药物及烟酸在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平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5期307-310,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发病率显著增长。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近10年增长了10倍,居全球第2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关键词 降脂药 烟酸 贝特类药物 糖尿病 心血管并发症 血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血管病
下载PDF
老年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赵佳慧 程庆砾 +1 位作者 张晓英 叶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123-2124,共2页
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竭(HA-ARF)的特点、病因、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1年间诊断的老年HA-ARF病例,统计分析老年HA-ARF的发病情况、病因、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HA-ARF占同期老年急性肾衰竭(A... 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竭(HA-ARF)的特点、病因、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1年间诊断的老年HA-ARF病例,统计分析老年HA-ARF的发病情况、病因、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HA-ARF占同期老年急性肾衰竭(ARF)患者总数54%,明显高于老年社区获得性ARF(CA-ARF),(P<0.05),并以肾前性ARF(74.4%)为主。多因素综合分析老年HA-ARF病因以感染(33.3%)为首位病因,其次与低血容量(29.6%)、肾毒性药物(27.2%)、心功能衰竭(24.7%)、手术(22.2%)、肿瘤(8.6%)及肾后性疾病(1.2%)相关。老年HA-ARF多由多种病因共同导致。老年HA-ARF的病死率高达66.7%。发生少尿和多器官衰竭(MODS)可明显增加病死率,行血液净化治疗未能明显降低病死率。结论感染、低血容量、肾毒性药物、心功能衰竭及手术是老年人HA-ARF的常见病因。加强原发病的整体治疗,尽早发现并治疗HA-ARF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竭 病因 预后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大鼠心肌过氧化氢、丙二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韩磊 叶平 李鸣皋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大鼠心肌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20月龄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10 mg/(kg·d)]和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组[1... 目的观察老年大鼠心肌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20月龄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10 mg/(kg·d)]和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组[1 mg/(kg·d)],每组30只;另选取3月龄Wister大鼠30只作为青年对照组。高、低剂量组每天给予相应剂量阿托伐他汀灌胃,老年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青年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灌胃4个月后留取大鼠心肌标本,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H2O2、MDA及GSH-Px。结果老年对照组心肌H2O2、MDA含量均显著高于青年对照组(P<0.01),GSH-Px活性显著低于青年对照组(P<0.01)。高、低剂量组H2O2、MDA含量均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P<0.01),GSH-Px活性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P<0.01);高、低剂量组H2O2、MDA含量均显著高于青年对照组(P<0.05,P<0.01),而GSH-Px活性显著低于青年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变化较低剂量组更为显著(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抑制老年大鼠心脏的衰老性改变,可能与其对心脏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过氧化氢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衰老 心肌 大鼠 Wister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杜瑞雪 范利 张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治疗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控制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10年来曾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638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 目的观察治疗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控制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10年来曾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638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病例中,正常血压节律者占23.57%(151/638),异常血压节律者占76.43%(487/638);其中非杓型占48.43%,反杓型占26.49%,超杓型占1.41%。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年龄≥80岁是异常血压节律的危险因素,而服用利尿剂则降低血压异常节律的危险(P<0.05)。性别、靶器官损害、糖尿病及其他降压药物对血压节律均无影响(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重视血压节律的监测。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患者,选用利尿剂可能是较好的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昼夜节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北京市老年男性居民血脂异常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盛莉 叶平 +3 位作者 许如意 武彩娥 肖文凯 肖铁卉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8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老年男性人群的血脂水平,了解老年男性居民血脂异常的分布特点。方法 2009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市范围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纳入志愿者2 936例,年龄60~99岁。按年龄分组分为:60岁组(60~69岁)、70岁组(70~7...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老年男性人群的血脂水平,了解老年男性居民血脂异常的分布特点。方法 2009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市范围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纳入志愿者2 936例,年龄60~99岁。按年龄分组分为:60岁组(60~69岁)、70岁组(70~79岁)、80岁以上组(≥80岁)组。对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测量。结果 TC,LDL-C和TG实际水平随年龄升高而降低(P<0.05或<0.01),HDL-C异常80岁以上组发生率为40.4%,为最高。根据心血管病防治建议需要干预的血脂异常的检出情况证明:TC需要控制的比例在60岁组、70岁组和80岁以上组分别为38.5%、46.1%和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年龄的升高而上升。LDL-C在上述3组所占异常的比例分别为29.1%、34.5%(P<0.05)和46.3%(P<0.01),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随着年龄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增加,需要干预的血脂异常情况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健康调查 老年人 男(雄)性 流行病学方法
下载PDF
尸检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杜瑞雪 范利 +3 位作者 李小鹰 韦立新 韩志涛 胡亚卓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0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股动脉、颈总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各种病变的检出情况,分析老年尸检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3-04/2003-11的尸体解剖病例15例,男13例,女2例,平均年龄(84.9&#... 目的:观察股动脉、颈总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各种病变的检出情况,分析老年尸检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3-04/2003-11的尸体解剖病例15例,男13例,女2例,平均年龄(84.9±8.9)岁。尸体纳入标准符合下列两项之一:①年龄≥70岁。②生前有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血压病史之一。排除标准: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肿瘤病史者。所有病例尸体解剖前均征得家属同意并签署尸检同意书。尸检病例生前有冠心病史者10例,有高血压病史者9例,有脑梗死病史者6例,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史者2例。取股动脉、颈总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筛选出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切片,按病理诊断标准分为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复合病变。参照超声中采用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评分方法,对每例尸检3个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别进行评分,无动脉粥样硬化:0分;脂纹:1分;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2分;复合病变:3分。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病变得分×节段数)。动脉粥样硬化范围按有病变的节段数计算。按以上方法计算出每例病例3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范围的得分。结果:①股动脉(左、右)、颈总动脉(左、右)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检出情况为11/73%,14/93%,12/80%,12/80%,14/93%,斑块的检出情况为10/67%,14/93%,12/80%,11/73%,14/93%。②股动脉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47,粥样硬化范围的相关系数为0.41;股动脉和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01;粥样硬化范围的相关系数为-0.06;颈总动脉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49,粥样硬化范围的相关系数为0.37。以上P值均>0.05。结论:股动脉、颈总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动脉粥样硬化在程度和范围上均无相关性,在同一个体,似不能用股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估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冠状动脉硬化 股动脉 颈动脉 尸体解剖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佳慧 程庆砾 +1 位作者 张晓英 叶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老年人急性肾衰竭(ARF)的特点、病因、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11年间诊断的老年ARF共150例,统计分析老年人ARF的特点、病因、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ARF占同期全部ARF患者总... 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老年人急性肾衰竭(ARF)的特点、病因、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11年间诊断的老年ARF共150例,统计分析老年人ARF的特点、病因、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ARF占同期全部ARF患者总数33%,老年人医院内获得性ARF(HA-ARF)的发生率为54%,明显高于社区获得性ARF(CA-ARF,P<0.05)。老年ARF的发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老年ARF以肾前性ARF为主,多因素综合病因分析显示:与感染(56%)相关为首位病因,其次与低血容量(30.7%)、肿瘤(26%)、心功能衰竭(25.3%)、肾毒性药物(22%)、手术(14%)、肾脏疾病(14.7%)及肾后性疾病(8.7%)相关。单因素病因分析显示与低血容量相关为首位病因(21.6%)。老年ARF多由多种病因共同导致,其死亡率高达53.3%,HA-ARF死亡率是CA-ARF死亡率的1.87倍。结论老年人易患ARF。HA-ARF的增多是主要原因。感染、低血容量、肿瘤、心功能衰竭、肾毒性药物及手术是老年人ARF的常见原因。加强原发病的整体治疗,尽早发现并治疗ARF,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肾衰竭 急性 预后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磊 李鸣皋 叶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1-512,共2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0.1μmol/L)、Ang-Ⅱ+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1μmol/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Ca2+]i。结果:(1)Ang-Ⅱ组的[Ca2+]i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Ang-Ⅱ+阿托伐他汀组的[Ca2+]i显著低于Ang-Ⅱ组(P<0.01)。(3)Ang-Ⅱ+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的[Ca2+]i低于Ang-Ⅱ+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可引起细胞内[Ca2+]i的显著增加,阿托伐他汀对Ang-Ⅱ所致的[Ca2+]i增加具有保护作用,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细胞 CA2+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3
11
作者 苗冬梅 曹瑞华 +1 位作者 刘源 张今尧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心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明确诊断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42例,根据是否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分组,对比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慢性肾功能...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心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明确诊断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42例,根据是否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分组,对比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发病率高(79.6%vs59.1%,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50.6%±9.5%)vs(54.8%±6.2%),P<0.01〕、室间隔厚度增加〔(12.2±0.9)mmvs(11.5±0.6)mm,P<0.001〕。(2)慢性肾功能不全组与对照组比较,三支病变多(69.4%vs31.8%,P<0.001),多处钙化病变多(57.1%vs29.5%,P<0.01),接受介入治疗比例低(24.5%vs52.3%,P<0.001),药物治疗多(70.4%vs34.1%,P<0.001)。(3)肾功能不全组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53.1%vs27.3%,P<0.05)、急性左心衰竭(27.6%vs11.4%,P<0.05)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Logistic分析显示,收缩压水平(β=0.65,P<0.001)和肾小球滤过率(β=-0.49,P<0.001)是随访期内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广泛,钙化明显,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比例低;随访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但症状不典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冠心病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肾功能衰竭 慢性
下载PDF
老年人健康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瑞芹 肖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81-78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健康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候玉波等编制的健康行为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0名老年人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老年人在健康行为与心理健康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健康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候玉波等编制的健康行为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0名老年人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老年人在健康行为与心理健康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与活动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心理应激、不良生活习惯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减少各种心理应激和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行为 心理健康
下载PDF
高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靶器官损害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瑞雪 叶平 范利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靶器官损害情况。方法入选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年龄≥80岁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6例(难治组)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高血压3级患者90例(普通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合并疾病及靶器官损...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靶器官损害情况。方法入选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年龄≥80岁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6例(难治组)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高血压3级患者90例(普通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合并疾病及靶器官损害。结果两组在吸烟、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难治组超重、糖尿病、肾动脉狭窄的比率明显增高,分别为53.5%vs 36.7%、72.1%vs 53.3%、18.6%vs 3.3%(均P<0.05);左心室重量指数增加(114.3 vs 99.6,P<0.01);患Ⅱ级以上心力衰竭、颈动脉及其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比率亦明显高于普通组(分别为25.6%vs 6.7%、20.9%vs 0、25.6%vs 13.3%,均P<0.05)。结论高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与超重、糖尿病、肾动脉狭窄等因素关系密切,且易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及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靶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动脉粥样硬化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下载PDF
老年人造影剂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孙晓楠 程庆砾 +2 位作者 叶平 刘胜 张晓英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7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造影剂肾病(RCN)的发生率并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比较造影剂肾病患者与未发生造影剂肾病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特点、造影当日静脉液体入量、基础肾功能水平,探讨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0岁以上人... 目的探讨老年人造影剂肾病(RCN)的发生率并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比较造影剂肾病患者与未发生造影剂肾病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特点、造影当日静脉液体入量、基础肾功能水平,探讨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为11.52%,明显高于30~59岁人群;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RCN的发生率增加;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RCN的发生率可达54.8%;RCN患者液体入量远远低于未发生RCN的患者。结论老年人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很高,可能与肾脏贮备能力降低有关;充分水化是防止造影剂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造影剂肾病 水化
下载PDF
概念图教学法在医学研究生科研选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边素艳 林欣 +1 位作者 高扬 张丽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0期136-138,共3页
以干细胞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础研究为例,介绍概念图法在医学研究生科研选题过程中的应用,即在科研选题的文献调研、立题依据的论述,以及在课题论证和立题中,充分运用概念图的高度概括、简洁的优势,优化研究生科研选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 以干细胞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础研究为例,介绍概念图法在医学研究生科研选题过程中的应用,即在科研选题的文献调研、立题依据的论述,以及在课题论证和立题中,充分运用概念图的高度概括、简洁的优势,优化研究生科研选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研究生整体科研思维能力,是一种有用的教学和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图 科研选题 教学 研究生 干细胞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时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铁卉 王士雯 +3 位作者 陈艳明 陈琪 张新勇 叶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对脂多糖诱导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心肌细胞凋亡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AT2表达变化进行分析。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空白组、脂多糖(LPS)干预2 h(L2)组、LPS干预6 h(L6)组。根据分组情况经腹腔注射LPS(10 mg/kg)制备内... 目的:对脂多糖诱导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心肌细胞凋亡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AT2表达变化进行分析。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空白组、脂多糖(LPS)干预2 h(L2)组、LPS干预6 h(L6)组。根据分组情况经腹腔注射LPS(10 mg/kg)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蛋白表达,并通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观察了大鼠心肌AT1、AT2受体表达变化,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LPS干预2 h后Bcl-2阳性细胞表达开始明显上调,之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Bax的表达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6 h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Bcl-2/Bax的比率在干预开始2 h时升高,随后开始下降,心肌细胞凋亡增加。随着LPS干预的时间延长,AT1受体、AT2受体蛋白、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6 h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大鼠经LPS干预后随时间延长Bcl-2/Bax的比率呈下降趋势,心肌细胞凋亡增加,与AT1受体、AT2受体表达水平下降呈负相关,说明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下调可能与内毒素血症时大鼠心脏功能损伤有关,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全身炎症反应所致心功能损伤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以及实验室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血管紧张素 脂多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血脂康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淑健 叶平 +3 位作者 邵宁生 杨光 陈留存 刘坤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446-2449,共4页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血脂康 血管紧张素Ⅱ 新生大鼠 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 心肌纤维化 动脉粥样斑块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δ激活剂抑制体外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被引量:2
18
作者 盛莉 叶平 +1 位作者 刘永学 韩春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δ激活剂GW0742在体外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作用,分析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δ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的心室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建立心肌肥厚模型,在... 目的探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δ激活剂GW0742在体外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作用,分析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δ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的心室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建立心肌肥厚模型,在模型中加入GW0742,用软件分析心肌细胞表面积观察心肌细胞面积,3H-亮氨酸的掺入检测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及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测定心房钠尿肽、脑钠尿肽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δmRNA的表达变化,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δ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可使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面积和3H-亮氨酸的掺入增加,升高心房钠尿肽和脑钠尿肽的表达,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δ表达下降;GW0742可逆转上述变化。结论GW0742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体外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很可能通过活化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δ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 β/δ亚型 激活剂 心肌肥厚 心房钠尿肽 脑钠尿肽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磊 叶平 李鸣皋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7期75-77,共3页
目的通过在体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老年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对上述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月龄的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0 mg/kg.d,大剂量组)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 m... 目的通过在体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老年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对上述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月龄的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0 mg/kg.d,大剂量组)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 mg/kg.d,小剂量组),每组30只。另选择30只3月龄的wister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每天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处理,老年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灌胃。4个月后,留取大鼠血清标本,采用相应的试剂盒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MDA含量显著增高,SOD、CAT、NOS水平显著降低(P<0.01)。②与老年对照组比较,两阿托伐他汀处理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大剂量组效果更为显著(P<0.01);SOD、CAT、NOS水平显著增高(P<0.01),且大剂量组效果更为显著(P<0.01)。结论老年大鼠血清的氧化应激水平显著增加,而阿托伐他汀干预可显著抑制这一趋势,且大剂量药物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氧化应激 阿托伐他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行为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瑞芹 勇琴歌 李湘萍 《护理学报》 2007年第11期20-22,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相关的健康行为现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Morisky-Green服药依从性测评表和健康行为量表对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102例患者服药治疗高血压,其中依从性高23例...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相关的健康行为现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Morisky-Green服药依从性测评表和健康行为量表对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102例患者服药治疗高血压,其中依从性高23例,依从性中45例,依从性差3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参与活动、心理应激、生活习惯方面均存在不健康行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心理应激、生活习惯维度健康行为得分明显高于普通老年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与普通老年人群在参与活动维度健康行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疾病相关的不健康行为,促进患者采取健康行为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高血压病 健康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