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相关因素及中医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堃瑛 魏日胞 +3 位作者 李锋 王娜 黄梦杰 杨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9期770-77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130例CKD3-5期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收集贫血、肾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辨证;将130例CKD3-5期并RA患者根据e GRF分为3组,应用方差分析比...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130例CKD3-5期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收集贫血、肾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辨证;将130例CKD3-5期并RA患者根据e GRF分为3组,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多元回归法分析肾性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随着e GFR下降,血红蛋白、血清铁指标,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提示血红蛋白下降与肾功能进展呈正相关。肾性贫血患者的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血阴阳亏虚;本虚证以阴阳两虚证比例最高(30.1%),标实证以湿毒最高(26.4%)。结论:CKD患者肾性贫血程度与e GRF下降呈正相关。中医病机以阴阳两虚证、湿毒症最多见,值得临床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性贫血 中医
下载PDF
组蛋白转录后修饰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敏 董哲毅 张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5%~40%最终出现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1]。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2]。"代谢记忆"现象等证据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参与了DN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3,4]。组蛋白转录后修饰(post-transl... 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5%~40%最终出现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1]。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2]。"代谢记忆"现象等证据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参与了DN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3,4]。组蛋白转录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histone modification,PTHMs)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和DN有着潜在联系。因此,本综述主要阐明DN和PTHMs之间的关系,为DN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后修饰 糖尿病肾病 组蛋白 TRANSLATIONAL 终末期肾病 潜在联系 表观遗传 糖尿病大鼠 发病机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文娟 王思扬 +6 位作者 刘洁琼 张伟光 董哲毅 张利 朱晗玉 蔡广研 陈香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T2DM)患者66例,T2DM所致DKD患者54例。记录年龄、身高、体重、病史、血压、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检...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T2DM)患者66例,T2DM所致DKD患者54例。记录年龄、身高、体重、病史、血压、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采用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risin水平。比较DKD组与T2DM组血清Irisin水平的差异,观察DKD不同肾功能亚组血清Irisin水平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血清Irisin水平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血清Irisin水平在DKD组明显低于T2DM组(P<0.05);DKD亚组分析结果显示,e GFR<60 ml·min-1·1.73 m-2组中血清Irisin水平较e GFR≥60 ml·min-1·1.73 m-2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risin水平与UREA、CRE、SBP以及DBP呈负相关(均P<0.01);与TP、Alb、TBIL以及e GFR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性别、年龄、BMI后,血清Irisin水平与e GFR呈独立正相关(P<0.01),与舒张压呈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DKD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显著降低,在肾功能下降组中进一步降低,可能与e GFR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血尿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董哲毅 王远大 +7 位作者 邱强 张雪光 侯凯 朱晗玉 张利 魏日胞 蔡广研 陈香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明确不同标准血尿对2型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血尿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以尿红细胞>3/Hp、>10/Hp为镜下血尿的标准,尿异形红细胞>80%为肾源性血尿,分析它们对糖尿病肾病和非糖... 目的:明确不同标准血尿对2型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血尿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以尿红细胞>3/Hp、>10/Hp为镜下血尿的标准,尿异形红细胞>80%为肾源性血尿,分析它们对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用多元回归的统计学方法筛选与血尿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肾病组100例,非糖尿病肾病组200例,三种不同标准血尿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肾小球源性血尿预测非糖尿病肾病的特异度(94%)和阳性预测值(90.16%)最高,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608)。肾病综合征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血尿的独立危险响因素(OR=2.411,P=0.04)。结论:肾源性血尿对2型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镜下血尿,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更易出现血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 糖尿病肾病 非糖尿病肾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吕杨 谢院生 陈香美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54-57,共4页
研究肾脏疾病发病机制和生物标志物,有助于临床上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蛋白质组学是研究发病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历史、主要技术方法以及蛋白质组学在IgA肾病、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急性肾损伤和肾癌... 研究肾脏疾病发病机制和生物标志物,有助于临床上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蛋白质组学是研究发病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历史、主要技术方法以及蛋白质组学在IgA肾病、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急性肾损伤和肾癌研究中的应用做了详尽的阐述,并对日后蛋白质组学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肾脏病 肾细胞癌 慢性肾脏病
原文传递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晓媛 白雪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0-1024,共5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第4位病因,迄今临床上仍然缺乏对该疾病进展的敏感监测方法和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ADPKD的基因研究、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生长抑素类似物...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第4位病因,迄今临床上仍然缺乏对该疾病进展的敏感监测方法和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ADPKD的基因研究、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生长抑素类似物以及抗利尿激素V2受体拮抗剂的临床试验使得托伐普坦已被批准在一些国家用于ADPKD的治疗。本文对ADPKD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诊断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肾脏疾病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述蔷 耿晓东 吴镝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132-137,共6页
目前,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肾脏病及肾脏肿瘤的确诊均需要进行有创性组织检查来进行病理诊断。而作为一种无创、可反复收集的生物样本,尿液含有的蛋白质约70%来源于泌尿系统,30%来源于血液滤过,因此是寻找泌尿系统疾病生物学... 目前,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肾脏病及肾脏肿瘤的确诊均需要进行有创性组织检查来进行病理诊断。而作为一种无创、可反复收集的生物样本,尿液含有的蛋白质约70%来源于泌尿系统,30%来源于血液滤过,因此是寻找泌尿系统疾病生物学标记物的最佳来源。自1994年"蛋白质组"概念提出后,蛋白质组学研究便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后蛋白质组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的不断完善更促进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本文着重对尿蛋白质组研究的发展史、蛋白质组学技术及不同肾脏疾病尿蛋白质组的最新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蛋白质组学 尿液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脏疾病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斌 董哲毅 +1 位作者 荣向路 陈香美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82-85,共4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由于治疗手段有限,DKD的早期诊断和病程预测对于改善临床管理尤为重要。尽管蛋白尿、血肌酐等被认为是DKD早期诊断、病程评估的重要指标,但实际上它们的诊断效...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由于治疗手段有限,DKD的早期诊断和病程预测对于改善临床管理尤为重要。尽管蛋白尿、血肌酐等被认为是DKD早期诊断、病程评估的重要指标,但实际上它们的诊断效能非常有限。因此,亟需寻找更具诊断或预测价值的DKD生物标记物。本文就近年来DKD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为诊断策略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生物标记物 早期诊断 病程评估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的诊治与预防 被引量:14
9
作者 谢院生 陈香美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对健康产生影响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的总称。多数CKD缓慢进展,但在有效血容量不足、感染、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危险因素影响下可急性加重。详细的病史、清楚的病程、规律的随访和肾脏的大小有利于鉴别诊断。积... 慢性肾脏病(CKD)是对健康产生影响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的总称。多数CKD缓慢进展,但在有效血容量不足、感染、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危险因素影响下可急性加重。详细的病史、清楚的病程、规律的随访和肾脏的大小有利于鉴别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和纠正CKD进展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及时发现并积极清除CKD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有助于肾功能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法布里病(Fabry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曦 米悦 谢院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4期360-362,共3页
法布里病或法布雷病(fabry disease,FD)是英国医生William Anderson和德国医生Johannes Fabry分别于1898年首先报告的,由此得名Anderson-Fabry病或者Fabry病。FD是一种X连锁遗传性疾病,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FD的早期、正确... 法布里病或法布雷病(fabry disease,FD)是英国医生William Anderson和德国医生Johannes Fabry分别于1898年首先报告的,由此得名Anderson-Fabry病或者Fabry病。FD是一种X连锁遗传性疾病,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FD的早期、正确诊断已成为可能;特别是酶替代治疗的临床应用,使患者看到了希望。本文简单介绍FD的概况,详细叙述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旨在提高人们对FD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病 替代治疗 法布里病 诊断 基因检测技术 遗传性疾病 临床应用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足细胞裂孔隔膜相关蛋白分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娜 魏日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66-268,共3页
肾小球滤过屏障可以阻止血浆蛋白进入尿液,由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足突)构成。而足细胞足突间的裂孔隔膜(slit diaphragm,SD)是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及功能完整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限制蛋白滤过的关键部位。... 肾小球滤过屏障可以阻止血浆蛋白进入尿液,由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足突)构成。而足细胞足突间的裂孔隔膜(slit diaphragm,SD)是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及功能完整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限制蛋白滤过的关键部位。近年随着对肾小球滤过屏障机制的深入研究,已发现多种重要的足细胞相关蛋白。本文就足细胞具有代表性的几类相关蛋白结构特征、功能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屏障 足细胞裂孔隔膜 足细胞足突 蛋白分子 限制蛋白 肾小球基底膜 蛋白结构 血管内皮细胞 nephrin 功能完整性
下载PDF
血管抑素的功能及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园园 蔡广研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79-82,共4页
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及需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数目逐年增加。血管生成因子和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表达失调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抑素是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是纤溶酶原的蛋白水解产物。血管抑素兼具抑制血管... 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及需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数目逐年增加。血管生成因子和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表达失调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抑素是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是纤溶酶原的蛋白水解产物。血管抑素兼具抑制血管生成和抗炎作用,在非糖尿病肾病,其表现为抑制肾小管外周血管形成、减慢血流速度作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其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就血管抑素的结构、作用及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慢性肾脏病 血管生成 抗炎 肾小管周毛细血管损伤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邬明辉 杨晓丽 +2 位作者 韩秋霞 万艳红 朱晗玉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86-90,共5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近10年来,糖尿病肾病患者快速增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疾病。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DN约占终末期肾病(ESRD)的50%,已成为尿毒症的首位原发病;在我国约占25%~40%,是患者血液透析的重...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近10年来,糖尿病肾病患者快速增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疾病。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DN约占终末期肾病(ESRD)的50%,已成为尿毒症的首位原发病;在我国约占25%~40%,是患者血液透析的重要原因。因此,及时发现与防治DN,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倩 董哲毅 +2 位作者 周建辉 刘晓敏 陈香美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的金标准为肾穿刺活检的病理,但肾活检为有创检查,患者接受程度较低。临床实际应用中往往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蛋白尿、糖尿病病程、血尿、收缩压等进行鉴别诊断。近年来对这些传统临床指标有了新认... 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的金标准为肾穿刺活检的病理,但肾活检为有创检查,患者接受程度较低。临床实际应用中往往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蛋白尿、糖尿病病程、血尿、收缩压等进行鉴别诊断。近年来对这些传统临床指标有了新认识,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无创性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新技术的研究进展也逐渐增多,这些都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非糖尿病肾病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IgA肾病预后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键 段姝伟 陈香美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233-238,共6页
IgA肾病(IgAN)为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该病虽然为慢性进展性疾病,但预后的个体差异极大。因此预后的评估和终点事件预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IgAN预后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病理分型(Lee氏分级、牛津分型等)、临床指标(... IgA肾病(IgAN)为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该病虽然为慢性进展性疾病,但预后的个体差异极大。因此预后的评估和终点事件预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IgAN预后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病理分型(Lee氏分级、牛津分型等)、临床指标(基线蛋白尿、eGFR等)、数学模型(ARR评分、GOTO模型)以及生物标志物(尿液TGF-β1、IL-6等)。多种方法为IgAN预后的早期预测及干预提供了手段,但各有利弊,该文对近年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预后 病理 临床指标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表观遗传修饰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晓敏 董哲毅 陈香美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177-181,共5页
"代谢记忆"现象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持续增高的重要原因,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表观遗传修饰。表观遗传修饰在糖尿病肾病的纤维化、炎症、氧化应激、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等发病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该机制做... "代谢记忆"现象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持续增高的重要原因,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表观遗传修饰。表观遗传修饰在糖尿病肾病的纤维化、炎症、氧化应激、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等发病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该机制做一综述,并为进一步的分子研究、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修饰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IgA肾病临床诊治的一些新认识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广研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6年第5期193-194,共2页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目前仍然是导致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最重要原因。起病后10年约20%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但是由于IgA肾病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病理表现的多样化及预后的异质性,迄今为止,对于IgA肾病尚...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目前仍然是导致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最重要原因。起病后10年约20%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但是由于IgA肾病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病理表现的多样化及预后的异质性,迄今为止,对于IgA肾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包括一般治疗如饮食限制、血压控制、RAS阻断剂的应用等。IgA肾病中是否应该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和扁桃体切除等,临床上还缺少支持临床决策的高质量证据,关于这个问题的国际共识也是缺乏的。本文就当前有关IgA肾病的治疗新进展做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南茜 柳红芳 +3 位作者 陈香美 王学美 徐远 武曦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90-3193,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素和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相关性,探讨HbA1c水平与中医证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证素判定表,对3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5个中医证素的判定和评分,同时采集患者一般情况并检测其HbA1c值。根据HbA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素和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相关性,探讨HbA1c水平与中医证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证素判定表,对3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5个中医证素的判定和评分,同时采集患者一般情况并检测其HbA1c值。根据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不良组(HbA1c>6.5%)和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6.5%),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别分析两组中HbA1c值和中医证素积分的相关性。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组中,热盛证和HbA1c呈正相关(P<0.01);血糖控制良好组中,15个证素和HbA1c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HbA1c>6.5%时,热盛证和HbA1c相关,提示清热治疗的降糖效果更为显著,印证了'糖高不离火,降糖不远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中医证素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关注儿童肾脏健康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庆砾 刘小荣 谢院生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49-52,共4页
2016年3月10日是第11个"世界肾脏日"。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肾脏病与儿童",宣传口号是"早期行动,预防肾病,从儿童抓起"。儿童肾脏病无论是急性肾损伤还是慢性肾脏病,均有可能影响其一生,... 2016年3月10日是第11个"世界肾脏日"。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肾脏病与儿童",宣传口号是"早期行动,预防肾病,从儿童抓起"。儿童肾脏病无论是急性肾损伤还是慢性肾脏病,均有可能影响其一生,严重影响其成年后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发现、有效治疗,非常重要。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是儿童AKI的常见病因;出生缺陷和肾脏发育异常、遗传性肾病、肾小球疾病、感染性疾病和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尿路梗阻或反流是儿童CKD的主要原因,应给予高度重视。注重儿童肾脏病从儿科到成人肾脏病专科医师的连续医疗照护、加强从儿童到成年及至老年肾脏病的系统研究,对于遏制人类肾脏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肾脏日 儿童 肾脏病
原文传递
重视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哲 陈香美 聂飒飒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6年第6期241-243,共3页
急性肾损伤(AKI)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明确了新的AKI定义与分期。AKI的新定义给基础研究和常规临床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AKI诊断的灵敏度,降低了漏诊率,提高了预测危重... 急性肾损伤(AKI)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明确了新的AKI定义与分期。AKI的新定义给基础研究和常规临床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AKI诊断的灵敏度,降低了漏诊率,提高了预测危重患者死亡的能力,临床实用性更强。在此基础上,中国开展了几个大型的、多中心AKI流行病学调查,初步阐明了中国AKI流行病学现状和危险因素。在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面,更加强调肾脏的保护与支持,越来越认识到早期干预、液体管理、营养支持以及肾脏替代治疗(RRT)时机的综合管理对AKI预后影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流行病学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