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管理APP在创伤骨科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孔丹 高远 付小洁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57-59,63,共4页
目的观察护理管理APP在创伤骨科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16年1-5月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应用护理管理APP,42例)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宣教,40例)。入院后在病情转归的各时间节点,向试验组患者... 目的观察护理管理APP在创伤骨科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16年1-5月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应用护理管理APP,42例)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宣教,40例)。入院后在病情转归的各时间节点,向试验组患者移动端APP推送健康教育资料,进行护理宣教。对照组按传统围术期管理的方式给予常规护理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效果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9.52%和8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27,P=0.000)。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落实评分为(18.76±1.59)分和(14.75±1.4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69,P=0.000)。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依从性评分为(93.4±3.9)分和(81.8±5.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P=0.00)。结论相比于传统护理宣教,通过护理管理APP平台构建的新型护患沟通模式能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增强护患沟通效果,提高患者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护理 移动APP 围术期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护理干预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高远 屈波 +4 位作者 孔丹 陈雪梅 陈玉娥 张里程 皮红英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防跌倒指南推荐的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排除双侧骨折、既往骨折、病理性骨折及多发伤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方法分为防跌倒综合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人防跌倒指南推荐的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排除双侧骨折、既往骨折、病理性骨折及多发伤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方法分为防跌倒综合干预组及无干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对侧再次骨折发生率及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总共386例符合人组条件并随机分配至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9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并存疾病、手术类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及对照组分别有12例(6.2%)、20例(10.4%)失访。随访结果显示,干预组6例(3.1%)发生对侧再次骨折,对照组有巧例(8.7%),防跌倒综合干预明显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次骨折发生率(P=0.033)。干预组术后1年功能康复较对照组更佳(75.1 vs 69.4,P=0.000)(功能恢复评分)。多因素分析发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对侧再骨折的原因有重度骨质疏松,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结论经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次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防跌倒 再骨折 综合护理
下载PDF
医用胶粘剂氰基丙烯酸酯聚合热对神经组织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占芳 梁向党 +3 位作者 蔡宏飞 孙赓 李宏伟 邹秀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粘合吻合术中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粘剂聚合热对神经组织的再损伤。方法取8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各20只,以游离左侧坐骨神经滴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粘剂建立损伤模型。A组用氰基丙烯酸酯正辛酯胶粘剂1滴(2... 目的研究粘合吻合术中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粘剂聚合热对神经组织的再损伤。方法取8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各20只,以游离左侧坐骨神经滴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粘剂建立损伤模型。A组用氰基丙烯酸酯正辛酯胶粘剂1滴(20μl);B组用氰基丙烯酸酯正辛酯胶粘剂4滴(80μl);C组用氰基丙烯酸乙酯胶粘剂1滴(20μl);D组用生理盐水1滴(20μl)。24 h后大体观测4组间左侧坐骨神经差异,进行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测,HE染色和嗜银染色,组织学观察损伤情况。结果 C组与A、B、D组坐骨神经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比较差异明显,C组和A、B、D组间神经组织电生理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剂量氰基丙烯酸正辛酯聚合热对神经组织损伤较轻,在神经组织修复中可用于吻合剂和固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黏合剂 氰丙烯酸盐类 创伤 神经系统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经皮微创固定技术在骨盆和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海龙 唐佩福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8-101,共4页
自19世纪60年代Judet等[1]对骨盆骨折类型进行经典分类论述后,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便进入系统发展时期。传统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一直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的标准手术,尤其对超过2 mm移位的髋臼骨折或是在承重拱顶位置的骨折效果... 自19世纪60年代Judet等[1]对骨盆骨折类型进行经典分类论述后,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便进入系统发展时期。传统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一直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的标准手术,尤其对超过2 mm移位的髋臼骨折或是在承重拱顶位置的骨折效果良好[2]。但传统技术需要术者对骨盆深层结构进行广泛地暴露,术中可能伤及盆腔神经、大血管,并有高达25%的感染发生率[3]。并发症通常与原发伤无直接关系,而是跟手术暴露有关。因此,目前研究者都在寻求通过微创技术达到骨折固定的替代手术方法,其中经皮微创固定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994年Simonian等[4]首次使用骶髂关节螺钉在微创条件下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和骶骨骨折,此后,骶髂螺钉经皮固定技术在治疗复杂骨盆环骨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现将经皮微创固定技术在骨盆和髋臼骨折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盆 髋臼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大鼠静脉重建影响模型建立及微观结构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占芳 梁向党 +3 位作者 孙赓 邹秀强 余宽宽 房卓群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5年第4期5-7,11,共4页
目的: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大鼠颈动静脉内瘘后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取30只雄性SD大鼠,体质量300-350 g,行颈总动脉、颈外静脉造瘘术,以动静脉吻合口为中心、由静脉端1 cm进行取材作为实验组,对侧正常静脉1 cm处进行取材作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大鼠颈动静脉内瘘后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取30只雄性SD大鼠,体质量300-350 g,行颈总动脉、颈外静脉造瘘术,以动静脉吻合口为中心、由静脉端1 cm进行取材作为实验组,对侧正常静脉1 cm处进行取材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和4周观察颈动静脉重建微观结构变化情况。移植段血管纵行切开后,(1)行大体观察;(2)行HE染色,测量血管内膜厚度;(3)行EVG(Verhoeff's Van Gie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变化;(4)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增生情况。结果:超声扫描和大体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管均通畅。术后2和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in-eosin staining,HE)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管内膜增生严重。EVG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弹性纤维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较对照组胶原纤维含量增多。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可见大量增生细胞,对照组未见增生细胞。结论:大鼠颈动静脉瘘模型制作简单,可作为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血管重建影响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动静脉瘘 增生 萎缩
下载PDF
优化黏合吻合法修复神经专用导管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宏飞 梁向党 +3 位作者 孙赓 宋垚垚 郝永玉 陈文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2-15,共4页
目的优化神经导管结构参数,使其更适用于黏合吻合法修复神经技术。方法①取12只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分为A、B、C 3组(n=8),插入导管神经长度分别为3、4、5 mm,滴黏合剂于神经导管结合处待凝固后观察神经断端情况;②取12只SD大鼠双侧坐... 目的优化神经导管结构参数,使其更适用于黏合吻合法修复神经技术。方法①取12只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分为A、B、C 3组(n=8),插入导管神经长度分别为3、4、5 mm,滴黏合剂于神经导管结合处待凝固后观察神经断端情况;②取12只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随机分为D、E、F 3组,导管内径1.5、1.8、2.0 mm,分别将神经横断后的断端插入导管内,滴黏合剂于神经导管结合处待凝固后检测拉力强度;③取12只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随机分为传统导管组(G组)、改进导管(表现有两个V形切口的神经导管)组(H组),将神经插入导管,记录操作时间,观察导管内神经屈曲情况。结果①A、B组分别有5、2根发生黏合剂浸入神经断端,C组无一根发生。②D、E、F 3组待黏合剂凝固后能承受的拉力值分别为(2.48±0.32)、(1.93±0.26)、(1.26±0.41)N。D组拉力值显著高于E、F组(t=4.08、t=7.08,P<0.05)。③H组操作时间[(0.25±0.05)min]较G组[(1.20±0.10)min]显著缩短(t=23.81,P<0.01)。H组发生神经断端屈曲现象的根数(1根)较G组(10根)大大减少。结论本实验推荐的神经导管结构参数及外形更适用于黏合吻合修复神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管 黏合吻合 结构优化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大鼠颈动静脉移植血管重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占芳 梁向党 +3 位作者 邹秀强 孙赓 余宽宽 房卓群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2-36,共5页
目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对大鼠动静脉移植后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移植到大鼠右侧颈外静脉;对照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切除后原位移植。分别于术后第1、2、... 目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对大鼠动静脉移植后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移植到大鼠右侧颈外静脉;对照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切除后原位移植。分别于术后第1、2、4周进行大体观察、血管超声检查、血管内膜厚度观察、细胞增生情况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观察。结果两组大体观察血流均通畅。超声检查显示实验组血流信号较弱。实验组各观察时间点血管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2周两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观察时间点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动脉血管移植后,血流动力差异导致血管内膜呈现萎缩和增生不同结果,细胞的凋亡和增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动脉血管移植到静脉后,血管重构符合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血管移植术 血管内膜 大鼠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在老年髋部骨折并血栓形成患者术中应用及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雪梅 高远 孔丹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448-449,共2页
近年来,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急剧上升,骨折导致的畸形及残疾,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外伤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脱落的血栓极易造成肺动脉栓塞(Pulmon... 近年来,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急剧上升,骨折导致的畸形及残疾,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外伤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脱落的血栓极易造成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发生。据Freedman等。研究发现,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下骨折后DVT发生的危险性是39%-74%。研究证实,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降低DVT血栓脱落造成PE的发生率,降至0.9%-5%。现选择2012—01至2012—07我科收治老年髋部骨折合并下肢DVT患者12例,通过与多学科合作,于我科行常规手术治疗当日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滤器 老年髋部骨折 血栓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循环系统异常的观察与护理
9
作者 陈玉娥 屈波 +1 位作者 余黎君 辛海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0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循环系统的异常变化,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循环系统的异常变化,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5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ST段下移、T波低平、U波时限延长、QRS波时限延长、Q-T间期时限延长人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ECG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和心率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颈4以下患者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颈4以上患者,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循环系统有明显的异常变化,损伤平面越高,循环系统功能越不稳定。采用综合护理配合治疗,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 循环系统 护理
下载PDF
CBL教学模式下骨盆移位计算软件联合3D打印在骨盆复位架技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攻孜 姚琦 +2 位作者 彭烨 王翔 张立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067-3071,共5页
背景:新开发的骨盆移位计算软件可增强使用者对骨盆移位的准确判断和理解,在更贴近临床的CBL教学模式和3D打印技术带来的实训演练下,突破骨盆复位架技术这一教学难点。目的:探讨CBL教学模式下骨盆移位计算软件联合3D打印在骨盆复位架技... 背景:新开发的骨盆移位计算软件可增强使用者对骨盆移位的准确判断和理解,在更贴近临床的CBL教学模式和3D打印技术带来的实训演练下,突破骨盆复位架技术这一教学难点。目的:探讨CBL教学模式下骨盆移位计算软件联合3D打印在骨盆复位架技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至201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一病区进行学习的进修医生和研究生共96名按在院学习时间分为传统教学组(n=53)和新教学模式组(n=43)。新教学模式组在CBL教学模式指导下,使用骨盆移位计算软件辅助术前规划。2组均在3D打印模型上模拟实际操作和实训考核。教学完成后对2组进行教学评估。结果与结论:(1)在教学吸引力、对典型骨盆骨折认识深度、对骨盆闭合复位手术的手术方案制定能力、对外架操作熟练所需操作练习次数、总体满意度及实训考核(手术时间)等方面,新教学模式组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提示CBL教学模式指导下,骨盆移位计算软件辅助术前规划,在3D打印模型上模拟实际操作的新教学方式应用于骨盆复位架技术临床教学,可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对骨盆骨折疾病的理解和手术规划能力,并可使学生快速有效掌握骨盆复位外架的使用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组织工程 骨盆骨折 闭合复位 CBL教学模式 3D打印技术 骨盆移位计算软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医用胶制动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修复效果影响研究
11
作者 邹秀强 梁向党 +3 位作者 郭占芳 孙赓 余宽宽 房卓群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医用胶制动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只。实验组于坐骨神经中点处离断后手术显微镜下行传统针线缝合吻合,硅胶导管套在吻合口表面,导管中点与吻合口... 目的观察医用胶制动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只。实验组于坐骨神经中点处离断后手术显微镜下行传统针线缝合吻合,硅胶导管套在吻合口表面,导管中点与吻合口位置相同,导管两端口各滴20μl医用粘合剂固定。对照组于坐骨神经中点处离断后仅行手术显微镜下传统针线缝合吻合,未使用医用胶和导管固定。术后第8周对吻合口神经结缔组织行大体观察、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记录神经外膜内、外结缔组织增生情况,观测吻合口神经纤维再生数量。结果术后第8周,大体观察:两组大鼠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但实验组坐骨神经分离容易;实验组左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6、8周)、神经潜伏期、神经外膜瘢痕结缔组织最大厚度、4个视野神经内结缔组织面积之和均小于对照组(P<0.05);神经振幅、神经纤维再生计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离断后使用医用胶对神经制动,可以抑制吻合口疤痕结缔组织的增生,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丙烯酸盐类 制动 修复 坐骨神经 大鼠
下载PDF
简易负压封闭引流在开放性下肢骨折一期术后皮肤缺损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远 屈波 +3 位作者 张浩 孔丹 陈雪梅 皮红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582-4584,共3页
目的探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对开放性下肢骨折一期术后皮肤缺损感染控制中的治疗作用与护理要点,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6例开放性下肢骨折一期术后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自制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目的探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对开放性下肢骨折一期术后皮肤缺损感染控制中的治疗作用与护理要点,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6例开放性下肢骨折一期术后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自制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对创面进行处置,并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选取2011年12月以前常规敷料包扎治疗开放性下肢骨折一期术后皮肤缺损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换药处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二期手术的达标率,并比较一期手术后至二期手术期间住院天数、换药次数。结果研究组创面达标率为100.0%,平均住院时间为(9.2±3.4)d,平均换药次数为(3.8±1.2)次;对照组达标率为84.4%,平均住院时间为(14.7±4.5)d,平均换药次数为(6.3±3.6)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负压引流法可促进下肢开放性骨折一期术后皮肤条件改善,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减轻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费用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负压封闭引流 开放性下肢骨折 皮肤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