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成军 李莉 《肝脏》 2002年第3期186-188,共3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基因治疗 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Β 信号转导 间质炎症 贮脂细胞 端粒酶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4B反式激活基因的克隆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妍 成军 +5 位作者 王建军 白桂芹 王志凌 郭风劲 纪冬 崔玉芳 《肝脏》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 (HCV)非结构蛋白 4B(NS4B)转染细胞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 ,克隆HCVNS4B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方法 以HCVNS4B表达质粒pcDNA3 .1( ) NS4B... 目的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 (HCV)非结构蛋白 4B(NS4B)转染细胞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 ,克隆HCVNS4B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方法 以HCVNS4B表达质粒pcDNA3 .1( ) NS4B转染HepG2细胞 ,以空载体pcDNA3 .1( )为对照 ,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 ,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 ,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分析。将富集的二次PCR产物与T A载体连接 ,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 ,随机挑取克隆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文库扩增后得到 3 3个阳性克隆 ,经菌落PCR分析显示其中 2 8个克隆含有大小不等的 2 0 0~ 10 0 0bp插入片段。测序及同源性分析显示 ,12种已知基因编码蛋白 ,包括一些与细胞周期、信号传导及肿瘤发生等细胞生长调节密切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 ,可能是NS4B反式激活靶基因。结论 成功构建了HCVNS4B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 ,为进一步阐明HCVNS4B反式调节的靶基因在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4B 非结构蛋白 反式激活基因 克隆化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HCV) 聚合酶链反应(PCR) CDNA消减文库 抑制性消减杂交分析 反式激活相关基因 HepG2细胞 反式激活靶基因 分子生物学机制 同源性分析 基因编码蛋白 蛋白编码基因
下载PDF
丙型肝炎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13
3
作者 成军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9年第5期207-210,共4页
α-干扰素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公认治疗丙型肝炎有效的药物,但它的疗效远不能满足临床病人的需要。近年来,白细胞介素-12、乳铁蛋白、抑制性RNA、舒拉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疫苗和核酶技术在治疗丙型肝炎中取得了较好的效... α-干扰素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公认治疗丙型肝炎有效的药物,但它的疗效远不能满足临床病人的需要。近年来,白细胞介素-12、乳铁蛋白、抑制性RNA、舒拉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疫苗和核酶技术在治疗丙型肝炎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细胞因子 乳铁蛋白 抑制性RNA 治疗
下载PDF
抗HCV基因治疗新方案——根据HCV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成军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9年第2期59-61,共3页
到目前为止,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还没有确切的免疫预防手段,干扰素治疗的效果也不十分令人满意。近年来基因治疗技术的出现在传染病治疗中显示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抗HCV基因治疗新方案的设计作了综述。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基因治疗 设计方案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基因疫苗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成军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0年第6期247-250,共4页
自1993年,Ulmer等开始对流感病毒基因疫苗进行研究以来,在短短的几年中基因疫苗的研究不仅从病毒性疾病扩展到各种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而且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基因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自1993年,Ulmer等开始对流感病毒基因疫苗进行研究以来,在短短的几年中基因疫苗的研究不仅从病毒性疾病扩展到各种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而且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基因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对基因疫苗的接种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基因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特别是能有效地诱导CTL的细胞免疫应答,因此在难治性传染病(如艾滋病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疫苗 人体试验 临床研究 基因治疗 肿瘤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区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董菁 成军 +6 位作者 王勤环 王刚 施双双 刘妍 夏小兵 李莉 斯崇文 《肝脏》 2001年第S1期73-,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戴恩颗粒 准种 基因启动子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囊膜中蛋白与白细胞介素18联合基因免疫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董菁 成军 +7 位作者 王勤环 刘妍 王刚 施双双 夏小兵 李克 邵得志 斯崇文 《肝脏》 2001年第S1期71-,共1页
关键词 基因免疫 遗传免疫 白细胞介素 抗体滴度 蛋白
下载PDF
甘草甜素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志凌 成军 +1 位作者 刘妍 张连峰 《肝脏》 2005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甘草甜素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肝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成军 陈菊梅 《肝脏》 1999年第2期117-118,共2页
肝脏是人体中少有的能够进行快速再生的器官之一。肝脏的部分切除,化学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以及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都能够触发肝脏的再生。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调节事件,近年来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 肝脏是人体中少有的能够进行快速再生的器官之一。肝脏的部分切除,化学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以及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都能够触发肝脏的再生。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调节事件,近年来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和胰岛素等生长因子在肝再生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逐步得到阐明。与肝细胞再生有关的新的生长因子也不断发现,肝再生增强因子(ALR)的发现即为一例。有关肝再生相关因子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肝再生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凋节机制,而且还可据此研制出促进肝再生的药物,以解决各种重症肝病及暴发性肝衰竭的治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肝再生增强因子 肝病 肝功能衰竭 结构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成军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1年第6期273-277,共5页
第三届国际肝炎及肝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18~23日在我国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国内外代表对于第二届国际肝炎及肝病学术研讨会(1999年,北京)以来国际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本栏目就此会议... 第三届国际肝炎及肝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18~23日在我国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国内外代表对于第二届国际肝炎及肝病学术研讨会(1999年,北京)以来国际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本栏目就此会议研讨的内容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预防 发病机制 诊断
下载PDF
抗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_3单链抗体的制备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1
作者 钟彦伟 王松山 +2 位作者 赵景民 成军 张玲霞 《肝脏》 2001年第S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单链抗体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 NS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刘妍 成军 +5 位作者 董菁 李克 夏小兵 王刚 杨继珍 王琳 《肝脏》 2001年第S1期-,共1页
关键词 反式激活 蛋白 表面抗原
下载PDF
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组DNA的克隆化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菁 成军 +4 位作者 刘友昭 王刚 施双双 钟彦伟 王勤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7,共2页
根据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 (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 ,ALR)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法自Wistar大鼠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大鼠ALR基因组DNA ,全长为 15 0 8nbp ,结构为 3个外显子和 2个内含子 ,外显子长度分别为... 根据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 (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 ,ALR)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法自Wistar大鼠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大鼠ALR基因组DNA ,全长为 15 0 8nbp ,结构为 3个外显子和 2个内含子 ,外显子长度分别为 18bp、197bp和 16 3bp ,各编码 6个、6 4个和 5 5个氨基酸残基 ,长度与小鼠、人类ALR的外显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再生增强因子 基因组 DNA 克隆化 序列分析 多聚酶链反应 外显子 内含子
下载PDF
巴西利什曼原虫激活蛋白激酶C受体的基因克隆化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成军 夏小兵 +2 位作者 王刚 刘妍 钟彦伟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193-198,共6页
体外培养巴西利什曼原虫 (Lb ,Leishmaniabraziliensis)株无鞭毛体 ,常规方法提取制备基因组DNA。以公开发表的婴儿利什曼原虫 (Li,Leishmaniainfantum)的激活蛋白激酶C受体RACK (receptorforactivatedproteinCkinase)基因核苷酸序列为... 体外培养巴西利什曼原虫 (Lb ,Leishmaniabraziliensis)株无鞭毛体 ,常规方法提取制备基因组DNA。以公开发表的婴儿利什曼原虫 (Li,Leishmaniainfantum)的激活蛋白激酶C受体RACK (receptorforactivatedproteinCkinase)基因核苷酸序列为参照 ,设计并合成利什曼原虫RACK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以巴西利什曼原虫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利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技术 ,扩增获得巴西利什曼原虫RACK的全长编码基因。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巴西利什曼原虫RACK基因序列长度为 10 2 5bp ,开放读码框架由 939bp组成 ,编码产物为 312个氨基酸残基。获得的巴西利什曼原虫的RACK基因与报导的婴儿利什曼原虫的RACK基因编码产物的序列同源性达 99% (310 312 )。本研究克隆了巴西利什曼原虫的RACK基因 ,为应用诱导T细胞免疫应答抗原的编码基因进行巴西利什曼原虫的基因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 受体 编码基因 基因克隆化 婴儿 基因序列 T细胞免疫 激酶 激活蛋白 基因组DNA
下载PDF
杜氏利什曼原虫蛋白磷酸酶-2C的基因克隆化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成军 夏小兵 +4 位作者 王刚 刘妍 钟彦伟 王琳 杨继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 克隆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donovani,Ld) 1S株蛋白磷酸酶 2C(PP2C)的编码基因 ,为应用这种编码T细胞抗原的基因进行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体外培养杜氏利什曼原虫 1S株无鞭毛体 ,常规方法从虫体提取制备基因组DNA。... 目的 克隆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donovani,Ld) 1S株蛋白磷酸酶 2C(PP2C)的编码基因 ,为应用这种编码T细胞抗原的基因进行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体外培养杜氏利什曼原虫 1S株无鞭毛体 ,常规方法从虫体提取制备基因组DNA。以夏科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chagasi,Lc)的PP2C基因序列为参照 ,设计并合成利什曼原虫PP2C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结果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基因组为模板 ,利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技术 ,扩增获得了杜氏利什曼原虫PP2C的全长编码基因。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杜氏利什曼原虫 1S株PP2C基因序列长度为 1317bp ,开放读码框架由 12 2 1bp组成 ,编码产物为 40 6个氨基酸残基。获得的杜氏利什曼原虫 1S株的PP2C基因与来源于夏科氏利什曼原虫的PP2C氨基酸残基序列的同源性为 95 % (387/ 40 6 )。结论 本研究克隆了杜氏利什曼原虫的PP2C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利什曼原虫 蛋白磷酸酶2C 基因疫苗 T细胞抗原 基因克隆化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硕大利什曼原虫激活蛋白激酶C受体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成军 夏小兵 +4 位作者 王刚 刘妍 钟彦伟 王琳 杨继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 蛋白激酶C受体 基因克隆 多聚酶链反应 RACK基因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15
17
作者 成军 钟彦伟 +9 位作者 施双双 倪勤 夏小兵 董菁 王刚 刘友昭 王琳 刘妍 杨继珍 陈菊梅 《肝脏》 2000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 筛选、鉴定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表面抗原 (HBsAg)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的编码基因 ,为细胞内表达小分子单链抗体的研究及抗HBV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氯化铯超速离心法纯化的HBsA... 目的 筛选、鉴定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表面抗原 (HBsAg)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的编码基因 ,为细胞内表达小分子单链抗体的研究及抗HBV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氯化铯超速离心法纯化的HBsAg蛋白为固相抗原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半合成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淘洗过程 ,获得抗原结合活性较强的HBs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阳性克隆 ,并对其进行免疫检测及序列测定。 结果 筛选得到的ScFv片段编码基因为 789nt,编码的产物由 2 6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具有典型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结构特点以及与HBsAg结合的特异性。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成功地获得了HBs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编码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SAG SCFV 编码基因 噬菌体抗体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4A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妍 白杜芹 +4 位作者 成军 王琳 蔺淑梅 黄燕萍 戴久增 《肝脏》 2005年第4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HCV) NS4A蛋白 非结构蛋白 酵母表达载体 NS3丝氨酸蛋白酶 A基因 单股正链RNA病毒 蛋白磷酸化 细胞信号 免疫应答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败血症患者粪肠球菌PBP4基因的克隆化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倪勤 成军 +6 位作者 李莉 夏光明 王红旗 夏小兵 李克 王刚 洪源 《肝脏》 2001年第S1期151-,共1页
关键词 肝移植术后 粪肠球菌 PBP4 败血症 败血病 感染 患者 基因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干扰素敏感决定区 被引量:19
20
作者 成军 张玲霞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0年第2期55-58,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慢性化率高达60%~80%以上,决定HCV感染慢性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HCV对α干扰素(IFN-α)敏感株与抗性株核苷酸序列的比较,发现HCV NS5A区的核苷酸序列的变异是影响HC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并提出了...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慢性化率高达60%~80%以上,决定HCV感染慢性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HCV对α干扰素(IFN-α)敏感株与抗性株核苷酸序列的比较,发现HCV NS5A区的核苷酸序列的变异是影响HC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并提出了HCVNS5A区存在IFN-α敏感决定区(ISDR)的概念。应用基因的转移与表达技术,证实ISDR的表达可使宿主细胞处于显著的抗IFN-α的状态。最近的研究表明,HCV NS5A区ISDR与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PKR)的结合可阻断PKR的抗病毒作用,是HCV慢性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