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PPPS模型用于非医务人员心肺复苏培训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陶莉 秦洪真 +2 位作者 王伟 刘志鹏 翟文慧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BOPPPS模型用于非医务人员心肺复苏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五医院采用BOPPPS模型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非医务人员200例作为BOPPPS组,另选择2020年2月—12月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心肺复苏... 目的 探讨BOPPPS模型用于非医务人员心肺复苏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五医院采用BOPPPS模型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非医务人员200例作为BOPPPS组,另选择2020年2月—12月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非医务人员52例作为非BOPPPS组。对比两组学习效果,并评估两组受训者对心肺复苏培训的满意度。结果 BOPPPS组和非BOPPPS组心肺复苏培训合格率均达到100%。BOPPPS组心肺复苏培训后优秀率、受训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非BOPP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BOPPPS模型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心肺复苏培训效果,提升非医务人员院前急救能力,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模型 非医务人员 心肺复苏 培训 教学效果 院前急救
下载PDF
包裹间充质干细胞的大鲵皮肤粘液凝胶敷料制备研究
2
作者 李巍 杜大勇 +5 位作者 徐萃 武效宏 柳杨 马建新 杨杰 刘志鹏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2期1734-1740,共7页
目的 以大鲵皮肤粘液作为凝胶基质,同时将间充质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装载于凝胶内部,研究新型的伤口敷料,观察其对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 刮取大鲵皮肤粘液,采用真空冷冻干、低温超微粉碎等方法,将大鲵皮肤分泌物粉末制备成大鲵皮... 目的 以大鲵皮肤粘液作为凝胶基质,同时将间充质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装载于凝胶内部,研究新型的伤口敷料,观察其对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 刮取大鲵皮肤粘液,采用真空冷冻干、低温超微粉碎等方法,将大鲵皮肤分泌物粉末制备成大鲵皮肤粘液凝胶,采用HE染色以及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大鲵皮肤粘液凝胶基质材料学表征,明确大鲵皮肤粘液凝胶的内部结构。之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孵育于大鲵皮肤粘液凝胶基质,然后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共培养,促使BMSC向内皮细胞分化。完成包裹间充质干细胞的大鲵皮肤粘液凝胶的材料学表征、表面生物相容性等方面评价。建立创伤动物模型,分别将凝胶敷料和生理盐水的医用纱布敷在伤口处,分别记为凝胶处理组和生理盐水组。观察伤后第4、14、20天两组伤口流血、红肿、渗出、瘙痒、结痂和脱痂状态、表面平整度与皮肤弹性等指标,并比较愈合率。结果 成功制备包裹间充质干细胞的大鲵皮肤粘液凝胶敷料,通过HE染色、扫描电镜、免疫荧光、罗丹明染色等可观察到凝胶敷料中包裹的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创伤愈合相关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在创伤后大鲵皮肤粘液凝胶敷料处理组的创面愈合情况较生理盐水组效果显著,愈合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包裹间充质干细胞的大鲵皮肤粘液凝胶敷料能促进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皮肤粘液 凝胶 间充质干细胞 创面愈合
下载PDF
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景华 王璇 +5 位作者 王小鹏 张旭辉 冯泽国 张晓莹 王维 梁雪梅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688-691,694,共5页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5月就诊于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符合麻醉评估要求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丙泊酚组(E-P...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5月就诊于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符合麻醉评估要求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丙泊酚组(E-P组),每组120例,P组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E-P组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阶段两组均使用丙泊酚,麻醉期间全程监测各组患者的无创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NBP)、心率(heart rate,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ulse oximetry,SPO2),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胃肠镜检查时间、患者苏醒时间,以及循环抑制、呼吸抑制、注射痛、肌阵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数量。结果与P组比较,E-P组的患者出现平均血压下降(11.67%vs.24.17%,P=0.0184)、呼吸抑制(8.33%vs.22.50%,P=0.0042)和注射痛(5.83%vs.50.83%,P<0.0001)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两组间肌阵挛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P组发生率较高(15.00%vs.5.83%,P=0.0346)。结论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更加安全、舒适,循环呼吸抑制和注射痛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 丙泊酚 无痛胃肠镜
下载PDF
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宋雪艾 魏智民 +5 位作者 宋梅 浦仕彪 孙永强 张宁 任岳波 张悦 《传染病信息》 2012年第6期381-384,共4页
瘙痒常见于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胆疾病,也可伴发于几乎所有其他种类肝病。既往研究的胆汁淤积所致瘙痒的潜在致痒源有胆盐、组胺、孕酮代谢产物、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和溶血磷脂酸。中医认为血热血淤是引起胆汁淤积性瘙痒的主要原因。然而,胆... 瘙痒常见于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胆疾病,也可伴发于几乎所有其他种类肝病。既往研究的胆汁淤积所致瘙痒的潜在致痒源有胆盐、组胺、孕酮代谢产物、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和溶血磷脂酸。中医认为血热血淤是引起胆汁淤积性瘙痒的主要原因。然而,胆汁淤积性瘙痒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的止痒治疗方法仅可使部分患者症状得以缓解。本文旨在回顾最近相关研究,对胆汁淤积性瘙痒的中西医病机、病理和治疗现状予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瘙痒症 肝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新型腰椎轴向负荷装置MRI诊断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
5
作者 房星宇 李佳林 +7 位作者 秦景春 朱博 张彬 韩巍 吕苇 张艺军 唐志全 张金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新型腰椎轴向负荷装置轴向负荷MRI(alMRI)诊断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价值。方法对87例临床疑诊LSS患者依次采集传统MRI(cMRI)及基于新型轴向负荷装置的alMRI,对比2种图像中L_(3-4)、L_(4-5)及L_(5)-S_(1)椎间隙硬膜囊横截面积... 目的观察基于新型腰椎轴向负荷装置轴向负荷MRI(alMRI)诊断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价值。方法对87例临床疑诊LSS患者依次采集传统MRI(cMRI)及基于新型轴向负荷装置的alMRI,对比2种图像中L_(3-4)、L_(4-5)及L_(5)-S_(1)椎间隙硬膜囊横截面积(DSCA)、椎管矢状径(SVCD)、椎间盘高度(DH)及黄韧带厚度(LFT)的差异,分析施加轴向负荷前后上述参数差值的相关性,统计椎管相对狭窄、绝对狭窄、DSCA明显缩小(缩小>15 mm^(2))、椎间盘突出及膨出、黄韧带肥厚、椎管内滑膜囊肿及椎间孔狭窄椎间隙的数量。结果cMRI与alMRI中,L_(3-4)、L_(4-5)及L_(5)-S_(1)的DSCA、SVCD、DH及F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施加轴向负荷前后DSCA差值分别与SVCD、DH及LFT差值呈高度、高度及弱相关(r_(s)=0.72、0.66、0.29,P均<0.01)。87例261个椎间隙中,cMRI显示椎管相对狭窄128个,椎管绝对狭窄5个,无DSCA明显缩小,椎间盘突出66个,椎间盘膨出145个,黄韧带肥厚39个,椎管内滑膜囊肿5个,椎间孔狭窄113个,alMRI分别显示为155、28、29、86、176、53、10及132个椎间隙;cMRI显示501个、alMRI显示669个椎间隙存在LSS相关异常指标,后者较前者增加33.53%(168/501)。结论基于新型腰椎轴向负荷装置的alMRI有助于诊断L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 磁共振成像 轴向负荷
下载PDF
智能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髓内钉远端锁定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锟 徐萃 +5 位作者 王中鹤 王军松 聂少波 赵燕鹏 张巍 郝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智能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髓内钉远端锁定的优势与效果。方法将32个成人尸体股骨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个。实验组采用智能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髓内钉远端锁孔锁定,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透视下手工锁定方法。记录并比较... 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智能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髓内钉远端锁定的优势与效果。方法将32个成人尸体股骨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个。实验组采用智能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髓内钉远端锁孔锁定,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透视下手工锁定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锁定时间、透视次数及首次锁定成功率。结果实验组锁定时间为(273.94±38.67)s,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78.38±152.72)s;透视次数为(4.56±0.81)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00±3.9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73.054(−37.187,85.813),P=0.049;MD=1.969(−1.437,2.563),P=0.002]。实验组首次锁定成功率为100%(16/16),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1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与传统透视下手工锁定相比,智能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髓内钉远端锁定可以明显减少锁定时间及术中辐射,提高锁定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机器人辅助 股骨髓内钉 远端锁定
原文传递
CYP2C9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建新 马丽群 +5 位作者 刘畅 崔莲 霍文静 王光辉 张蓉 马建慧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CYP2C9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华法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解放军305医院收治的156例老年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限制性酶切片长度多态性法检测PCR产物。根据CYP2C9和CYP... 目的探讨CYP2C9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华法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解放军305医院收治的156例老年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限制性酶切片长度多态性法检测PCR产物。根据CYP2C9和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将患者分为4种:CYP2C9野生型(CYP2C9*1*1)、CYP2C9突变型(CYP2C9*3)、CYP2C19野生型(CYP2C19*1*1)、CYP2C19突变型(CYP2C19*2或CYP2C19*3)。根据基因变异情况分为2个基因均无变异、2个基因均有变异、只有CYP2C9基因变异及只有CYP2C19基因变异。记录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首次达标的时间、华法林总用量及平均每日用量。结果 CYP2C9野生基因型患者的INR首次达标时间较突变型患者明显延长,且INR首次达标时所需的华法林总量高于突变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突变基因型患者的INR初次达标天数、华法林达标时总用量及达标平均日用量与野生型患者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9和CYP2C19基因均变异的患者INR首次达标天数、华法林总剂量及平均日用量均低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CYP2C9基因变异的患者首次INR达标时所需的华法林总剂量和平均日用量减少,与2个基因均无变异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YP2C9和CYP2C19基因同时变异的患者与只有CYP2C9基因变异患者比较,INR首次达标的平均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的华法林总剂量及平均日用量有减少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9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华法林维持剂量重要的遗传因素,而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影响较小,可根据患者基因型的不同合理分配华法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心房颤动 CYP2C9 CYP2C19
下载PDF
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在战创伤中应用展望
8
作者 刘畅 马瑞 董源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65-767,共3页
在现代战争中,战创伤极易引起皮肤缺损或功能丧失,使皮肤对人体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目前,可供选择的创面覆盖物品种多样,但因性能不同,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与适应证。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新兴产品,有着巨... 在现代战争中,战创伤极易引起皮肤缺损或功能丧失,使皮肤对人体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目前,可供选择的创面覆盖物品种多样,但因性能不同,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与适应证。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新兴产品,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 战创伤 应用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