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结合Seminar教学法在产科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婧 王景华 +3 位作者 张世平 李鑫 王飞 朱利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0期170-172,176,共4页
目的比较翻转课堂结合Seminar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医师产科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入科开始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麻醉专业规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理论考试成绩,采用抵消平衡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比较翻转课堂结合Seminar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医师产科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入科开始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麻醉专业规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理论考试成绩,采用抵消平衡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学生。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于课程结束后1周、6个月对两组规培学生进行评估。结果课后1周,观察组基础知识题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例分析题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后6个月,观察组的基础知识题考核成绩与病例分析题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课前预习时间、课后1周、6周复习时间均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认同率调查结果显示,提高自学能力和兴趣、有利于建立临床思维能力两项的认同人数最多,认同率达90.00%。观察组对教学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翻转课堂结合Seminar教学法的模式对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产科麻醉的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且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SEMINAR教学法 产科麻醉
下载PDF
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景华 王璇 +5 位作者 王小鹏 张旭辉 冯泽国 张晓莹 王维 梁雪梅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688-691,694,共5页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5月就诊于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符合麻醉评估要求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丙泊酚组(E-P...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5月就诊于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符合麻醉评估要求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丙泊酚组(E-P组),每组120例,P组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E-P组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阶段两组均使用丙泊酚,麻醉期间全程监测各组患者的无创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NBP)、心率(heart rate,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ulse oximetry,SPO2),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胃肠镜检查时间、患者苏醒时间,以及循环抑制、呼吸抑制、注射痛、肌阵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数量。结果与P组比较,E-P组的患者出现平均血压下降(11.67%vs.24.17%,P=0.0184)、呼吸抑制(8.33%vs.22.50%,P=0.0042)和注射痛(5.83%vs.50.83%,P<0.0001)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两组间肌阵挛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P组发生率较高(15.00%vs.5.83%,P=0.0346)。结论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更加安全、舒适,循环呼吸抑制和注射痛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 丙泊酚 无痛胃肠镜
下载PDF
基于MAX30101芯片的脉搏血氧监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姬军 王景华 +1 位作者 曾毅东 高佳硕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0期27-31,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MAX30101芯片实现对脉搏血氧的监测,为脉搏血氧仪传感器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满足穿戴式脉搏血氧仪的设计需求。方法:基于血氧监测原理以及光电容积描记技术,将MAX30101芯片紧贴手腕,采集脉搏波光电容积(PPG)信号,并将数... 目的:研究基于MAX30101芯片实现对脉搏血氧的监测,为脉搏血氧仪传感器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满足穿戴式脉搏血氧仪的设计需求。方法:基于血氧监测原理以及光电容积描记技术,将MAX30101芯片紧贴手腕,采集脉搏波光电容积(PPG)信号,并将数据导出,针对获取的PPG信号夹杂的噪声干扰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滤波去噪,通过滑动滤波消除基线漂移对计算结果的干扰,经阈值法找出信号峰值,由公式计算出血氧饱和度。根据算法得出的血氧值与Flukeindex2血氧饱和度模拟仪进行比较,验证芯片传感器以及算法输出的可靠性。结果:基于MAX30101芯片测得的血氧值与血氧模拟仪的标准值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两组数据之间的误差<1%。根据算法测出的血氧值波动范围不大,在上下0.1%波动,有较好的输出稳定性。结论:MAX30101芯片结构和算法可实现设备的微型化,确保其可穿戴性,可为用户进一步提供血氧算法的开发,能够满足穿戴式脉搏血氧仪的设计需求,实现血氧饱和度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 光电容积描记法 血氧监测 MAX30101芯片
下载PDF
基于HDF5格式的警觉度数据库建立
4
作者 姬军 王景华 +3 位作者 曾毅东 高佳硕 胡婕 袁有法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9期6-9,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层次性数据格式5(HDF5)格式的警觉度数据库,以推动警觉度研究,解决警觉度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方法:使用HDF5格式存储警觉度数据,将数据的多种元数据信息以HDF5格式专有的特征属性附加到数据记录里,数据库被设计成一组... 目的:建立基于层次性数据格式5(HDF5)格式的警觉度数据库,以推动警觉度研究,解决警觉度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方法:使用HDF5格式存储警觉度数据,将数据的多种元数据信息以HDF5格式专有的特征属性附加到数据记录里,数据库被设计成一组使用腕带传感器在清醒-睡眠过程中同步获取的独立信号组成光电脉搏波信号和加速度信号。以三轴加速度的振动波幅和入睡时间区分警觉状态,将脉搏波数据划分为高、中、低警觉度片段,利用可视化工具HDFView软件将数据编写形成数据库。结果:HDF5警觉度数据库获取的独立信号是匿名存储,每组信号均由ID号和信号记录组成,最终建立了包含90个样本、5 min时长片段和3种警觉等级的脉搏波类型警觉度生理数据库。结论:HDF5数据库支持警觉生理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表示,该数据库的建立对于警觉度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数据共享以及开发通用工具,并在其他数据处理项目中具有普及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觉度数据库 层次性数据格式5(HDF5) 光电脉搏波 腕带传感器
下载PDF
电针穴位刺激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困难气道患者行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5
作者 原珮江 张栩峥 王景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刺激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困难气道患者行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拟行气管插管术且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电刺激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右美托咪定1μg/k...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刺激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困难气道患者行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拟行气管插管术且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电刺激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右美托咪定1μg/kg泵入,15 min内输注完毕再行气管插管;电针组在右美托咪定泵注的同时予以电刺激双侧内关穴、曲池穴(频率2/100 Hz,疏密波)15 min。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Ramsay镇静评分及插管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插管舒适度评分。结果:与T0时刻比较,两组T1、T2时MAP、HR均增高(P<0.05);且T2时,电针组低于对照组(P<0.05);T1、T3时,两组MAP、HR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电针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插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穴位刺激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道患者清醒气管插管可有效抑制插管应激反应,增强镇静效应,降低插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电针穴位刺激 右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舒适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