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洋 徐永茂 江兴松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66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2次出血28例,3次出血9例。死亡15例(40.5%),治愈22例。结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2次出血28例,3次出血9例。死亡15例(40.5%),治愈22例。结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感染等全身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有效防治并发症是防止再次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 反复发作
下载PDF
肿瘤光动力学疗法与免疫效应分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鑫 张南征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72-277,共6页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多种免疫效应分子在PDT介导的局部及全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肿瘤PDT后主要免疫效应分子表达的改变和作用,以及相关肿瘤PDT增效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光动力学疗法 免疫效应分子 肿瘤
下载PDF
CD_3AK细胞肝瘤内注射结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永茂 张国龙 +3 位作者 张南征 刘军权 邓凯莉 史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CD3AK细胞肝瘤内局部注射结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观察疗效。方法:对2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外周血行CD3AK细胞培养后肝瘤内局部注射并结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并与同期24例中、晚期... 目的:观察CD3AK细胞肝瘤内局部注射结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观察疗效。方法:对2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外周血行CD3AK细胞培养后肝瘤内局部注射并结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并与同期2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单纯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相对照。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5例,有效率RR(CR+PR)80.0%,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P<0.01)。结论:CD3AK细胞局部注射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增加(P<0.05),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局部注射 肝癌 TACE 化疗
下载PDF
经皮肝瘤内注入无水乙醇结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永茂 张南征 +2 位作者 张国龙 徐卫东 史跃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 评估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时机选择与疗效。方法 对 5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 (PEI)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并与同期 5... 目的 评估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时机选择与疗效。方法 对 5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 (PEI)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并与同期 58例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对照组 )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肿瘤缩小率、AFP下降、Karnofsky评分、0 .5年、1年累计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瘤内注入无水乙醇 TACE 治疗 中晚期 原发性肝癌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以CTP方案双介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徐永茂 张国龙 +2 位作者 马文青 高从敬 史跃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 为了评估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双介入化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 对 3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CTP方案双介入化疗 ,并与同期采用的CTP方案静脉化疗 3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较。结果 双介入组 :完全缓解 (CR) 2例 ,部... 目的 为了评估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双介入化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 对 3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CTP方案双介入化疗 ,并与同期采用的CTP方案静脉化疗 3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较。结果 双介入组 :完全缓解 (CR) 2例 ,部分缓解 (PR) 2 0例 ,有效率 (RR) 73.3% ) ,毒副反应小。静脉化疗组 :部分缓解 (PR) 14例 ,有效率 44 .5 %。结论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双介入化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增加 ,值得临床应用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入 化疗 中晚期肺癌 治疗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基因治疗
6
作者 吕昕蕾(综述) 张南征 陈复兴(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60-462,共3页
肿瘤基因治疗往往由于携带治疗性细胞因子的载体从而使到达肿瘤部位的效率低而受到限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免疫原性低及肿瘤趋向性。近年研究发现,它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抑制某些恶性肿瘤的生长,同时可作为一种克隆载体转... 肿瘤基因治疗往往由于携带治疗性细胞因子的载体从而使到达肿瘤部位的效率低而受到限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免疫原性低及肿瘤趋向性。近年研究发现,它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抑制某些恶性肿瘤的生长,同时可作为一种克隆载体转染治疗基因,通过使治疗性细胞因子在肿瘤组织浓度提高、产生某些抗癌物质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基因疗法 肿瘤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组织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吕昕蕾 张南征 +3 位作者 陈复兴 刘军权 周忠海 孙蕾清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873-878,共6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接种于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后局部免疫效应及肿瘤细胞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MSC用于肝癌治疗的可能性及安全性。方法体外贴壁培养法制备昆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MSC表型。4,6...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接种于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后局部免疫效应及肿瘤细胞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MSC用于肝癌治疗的可能性及安全性。方法体外贴壁培养法制备昆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MSC表型。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对MSC进行标记备用。随机取54只8同龄雄性昆明小鼠建立Heps肝癌移植瘤模型。移植瘤长径达0.5~0.8cm时,随机分为MSC组、DAPI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MSC组及DAPI组分别向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内注射2×10^6 MSC及DAPI标记的MSC,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4^+、CD8^+T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行常规组织学检查。结果MSC组平均生存期为45(95%C,33~56)d,NS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33(95%C1:28—3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发现接种MSC早期肿瘤组织CD4^+、CD8^+T细胞下降明显,接种MSC晚期肿瘤组织VEGF表达明显下调,组织坏死严重,荷瘤小鼠生存期延长。结论MSC可在原发性肝癌Heps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内定植,MSC接种后早期降低CD4^+T、CD8^+T表达.抑制荷瘤小鼠T细胞免疫,促进肿瘤的生长;晚期下调VEGF表达,诱发肿瘤组织大片坏死,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因子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Heps肝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