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倩 王颖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9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骨科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17—74岁,平均38±25.8岁,将患者根据是否行无痛干预治疗分为...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骨科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17—74岁,平均38±25.8岁,将患者根据是否行无痛干预治疗分为2组,常规术后护理组40例,无痛病房术后护理组40例。结果:无痛病房组患者12小时、24小时、72小时国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明显偏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创立骨科无痛病房,更新医、护、患无痛理念,建立系统的疼痛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病房 疼痛管理模式 疼痛程度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传开 冯晖 +1 位作者 孙燚炎 孟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935-937,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急性期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2月对19例ACL损伤患者采用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对...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急性期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2月对19例ACL损伤患者采用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对关节稳定度进行比较,并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8个月。患膝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91.3±11.5)°增加到平均(129.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从术前(41.9±6.2)分增加至术后(92.9±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膝关节ACL具有创伤小、抗拉强度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LARS人工韧带是一种理想的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ISOLA与TSRH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善松 李明 +3 位作者 朱晓东 倪春鸿 赵新刚 白玉树 《颈腰痛杂志》 2004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ISOLA及ISRH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分析各自相对通应症。方法在1997年9月至2002年3月份间分别应用ISOLA(28例)及TSRH(62例)技术治疗共9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对侧凸的矫正度、脊柱的平衡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应用ISOLA及ISRH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分析各自相对通应症。方法在1997年9月至2002年3月份间分别应用ISOLA(28例)及TSRH(62例)技术治疗共9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对侧凸的矫正度、脊柱的平衡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obb角小于65度的患者,ISOLA组矫正率率为67%,TSRH组矫正率为62%;Cobb角大于65度的患者,ISOLA组矫正率为59%,TSRH组矫正率为40%。结论ISOLA及TSRH技术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行之有效的矫形内固定方法。对于脊柱侧凸角度超过65度,伴有脊柱侧后凸的患者,运用ISOLA技术矫正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术侧凸 ISOLA TSRH 矫正率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孟磊 王和洪 刘宏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带支具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桡侧屈腕肌腱瓣转位术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护理
5
作者 刘英 宋一平 张传开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624-625,共2页
目的探讨桡侧屈腕肌腱瓣转位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桡侧屈腕肌腱瓣转位重建下尺桡关节稳定术20例。术前进行心理疏导,皮肤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分阶段功能锻炼指导。结果20例全部得到随访,时间1~10年,平均2.5年... 目的探讨桡侧屈腕肌腱瓣转位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桡侧屈腕肌腱瓣转位重建下尺桡关节稳定术20例。术前进行心理疏导,皮肤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分阶段功能锻炼指导。结果20例全部得到随访,时间1~10年,平均2.5年。根据Sarmiento功能评分,优12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90%。结论在配合该术式过程中,手术前的心理护理、石膏固定护理、饮食指导及术后患肢血供的观察、患肢肿胀情况的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等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尺桡关节 脱位 桡侧屈腕肌腱瓣 转位 护理
下载PDF
带线锚钉治疗肩锁关节重度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
6
作者 张倩 胡玉玲 +1 位作者 周敏 卞春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1期94-96,共3页
目的总结使用双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军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并分析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3例严重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匀采用双枚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方法治疗。结果 13... 目的总结使用双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军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并分析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3例严重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匀采用双枚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方法治疗。结果 13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间的针对性综合护理和专门的功能锻炼指导,术后肩锁关节稳定性较术前明显改善,4周后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结论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在进行双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术后,有针对性地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线锚钉 肩锁关节脱位 针对性护理 喙锁韧带重建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灌注联合局部注射治疗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8
7
作者 史跃 尹文洲 +4 位作者 陈启忠 王安明 刘军权 刘宏宾 高从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5-1069,共5页
背景:细胞水平研究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股骨近端成骨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股骨头内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因此,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应在改善血供的同时,还应在坏死区局部补充具有成骨能力的种子细胞。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 背景:细胞水平研究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股骨近端成骨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股骨头内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因此,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应在改善血供的同时,还应在坏死区局部补充具有成骨能力的种子细胞。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灌注联合局部穿刺注射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32例股骨头缺血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至股骨头供养动脉,灌注脲激酶30×104U,罂粟硷30mg;然后经旋股内动脉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0mL,经皮穿刺股骨头坏死区多点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0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为2×107~2×108个。同期对照组34例股骨头缺血死患者,单纯采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进行比较。两组间隔2,4周再进行第2,3次介入治疗,3次为1个疗程。结果与结论:研究组32例患者,股骨头、颈区域狭窄闭塞血管再通,股骨头血管染色区域明显增大,坏死区域逐渐缩小29例;治疗后研究组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3.8%、临床治愈率为84.4%,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经动脉溶栓后灌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经皮穿刺局部多点注射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提高疗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动脉灌注 局部穿刺多点注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士兵胫骨应力性骨折的影像评分与临床表现相关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秋怡 徐凯 +2 位作者 陈凯 刘忱 文磊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6期783-790,共8页
目的:明确士兵胫骨应力性骨折患者不同影像学评分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对士兵胫骨应力性骨折的认识。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4例参加军事训练出现胫骨应力性骨折的士兵患者,所有对象平均年龄为19.1岁。所有患者分别由骨科医生及影... 目的:明确士兵胫骨应力性骨折患者不同影像学评分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对士兵胫骨应力性骨折的认识。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4例参加军事训练出现胫骨应力性骨折的士兵患者,所有对象平均年龄为19.1岁。所有患者分别由骨科医生及影像科医生采用X线、MRI扫描及CT扫描来评价胫骨应力性骨折的严重程度。同时由骨科医生对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评分与临床严重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像学检查评分与治愈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价不同医生采用不同影像学设备评价患者的可靠性。结果:临床严重程度与患者的X线(r=-0.529,P=0.029)、MRI扫描(r=-0.641,P=0.006)及CT(r=-0.573,P=0.016)影像学评分存在负相关。治愈时间与患者的X线及CT影像学评分无相关性,与MRI扫描的影像学评分虽无相关性,但有相关的趋势(P=0.09)。MRI扫描的可靠性最佳(α=0.849),CT次之(α=0.779),X线第三(α=0.623)。结论:胫骨应力性骨折临床严重程度与X线、磁共振及CT扫描影像学评分存在负相关。X线、磁共振及CT扫描影像学评分与治愈时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性骨折 影像学评分 临床严重评分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手法整复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6
9
作者 曹建刚 张传开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早期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接诊的68例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早期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接诊的68例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进行手法整复外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两组患者术后的肿胀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活动评分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在B1型和B2型的踝关节骨折分型中的治疗优良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B3型踝关节骨折中,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92.3%,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治疗后肿胀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试验组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两组患者各骨折分组类型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复位方法对B1型和B2型踝关节骨折分型术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各项分值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3型踝关节骨折中,对照组患者的AOFAS评分优于试验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1型和B2型的踝关节骨折方面在术后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手术内固定术在治疗B3型的踝关节骨折中更加有效,术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闭合性 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1例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重度烧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丹 孙媛 赵蓓蓓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期157-158,共2页
近年来.频发的高楼火灾导致一些高处坠落伤合并烧伤的患者。这类患者伤情一般较为复杂,在治疗和护理方面均需要特别注意。治疗身体上的伤病的同时还要兼顾其心理伤痛。2015年11月18日我科急诊收治1例因火灾从高处坠落的患者,明确诊... 近年来.频发的高楼火灾导致一些高处坠落伤合并烧伤的患者。这类患者伤情一般较为复杂,在治疗和护理方面均需要特别注意。治疗身体上的伤病的同时还要兼顾其心理伤痛。2015年11月18日我科急诊收治1例因火灾从高处坠落的患者,明确诊断为腰3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全身重度烧伤的患者,经医生的积极治疗和护士的细心呵护,患者已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骨折 重度烧伤 护理
下载PDF
颈髓损伤急性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松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53-653,共1页
关键词 颈髓损伤 急性期 呼吸道管理 临床护理 心电监护 心理护理
下载PDF
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术后融合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云龙 刘宏滨 +1 位作者 王颖 文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术后融合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85例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客观评价融合效果,分析融合失败影响因素。【结果】85例患者中有10... 【目的】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术后融合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85例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客观评价融合效果,分析融合失败影响因素。【结果】85例患者中有10例(11.76%)术后融合失敗,其余75例(88.24%)融合成功。成功与失败患者初诊原发弯Cobb角、术后站高增长速度、术后顶椎旋转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侧凸类型、Risser分级、坐高增长速度原发弯方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弯初始Cobb角、术前站高增长速度、术前顶椎旋转度分级是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术后L5S1融合失败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术后有一定几率的融合失败,术前站高增长速度、术前顶椎旋转度分级、初诊原发弯Cobb角影响融合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患者术前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外科学 脊柱融合术 治疗失败
原文传递
骨科术后患者敷料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玉 袁慧 +1 位作者 杜军 刘宏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8期2205-2205,共1页
骨科患者术后多以敷料包扎,如何有效固定伤口敷料,成为减少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敷料固定法有:(1)胶布固定法。缺点:①胶布除去后易残留痕迹,且部分患者对胶布过敏,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伤口愈合;②不便... 骨科患者术后多以敷料包扎,如何有效固定伤口敷料,成为减少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敷料固定法有:(1)胶布固定法。缺点:①胶布除去后易残留痕迹,且部分患者对胶布过敏,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伤口愈合;②不便于观察伤口渗血情况;③透气性差,易松脱。(2)透明敷贴固定法。缺点:①对患者体表皮肤清洁度要求严格,不易固定,患者出汗时影响敷贴的黏贴度,易脱落致伤口敷料外露;②价格昂贵,增加患者经济负担;③透气性差。(3)普通腹带固定法。缺点:①长宽较固定,松紧调节度较小,无法适用于特殊体型患者;②内侧粘扣易损伤皮肤;③透气性较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特设计制作了一种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且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患者术后敷料的固定带,经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患者 伤口敷料 骨科患者 设计制作 临床应用 固定带 胶布固定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Autar量表应用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39
14
作者 王颖 吴倩 +11 位作者 周宜芳 张成欢 李莹 刘云 黄燕鹏 夏韦 凌琳 薛慧娟 董丰琴 丁敏华 朱冬梅 严文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 探讨Autar量表在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应用Autar量表,对10家三级甲等医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30例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于入院24 h内、术后24 h内进行Autar量表风险评估,根据得分将患... 目的 探讨Autar量表在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应用Autar量表,对10家三级甲等医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30例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于入院24 h内、术后24 h内进行Autar量表风险评估,根据得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0分)、中危组(11~14分)、高危组(≥15分),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DVT发生情况.结果Autar量表评分结果显示,骨科大手术后24 h内97.88%(323/330)的患者处于发生DVT中、高风险.不同手术方式Autar评分不同,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及术后第1天Autar评分分别为(14.26±4.06)、(17.88±3.78)分,髋关节置换术分别为(8.88±4.96)、(14.84±3.10)分,膝关节置换术分别为(8.22±3.31)、(15.17±2.63)分,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风险最高(χ2=145.131、241.256,均P〈0.01).入院24 h内的Autar评分,高危患者占13.33%(44/330),5例患者发生血栓,发生率为11.36%(5/44).术后24 h内Autar评分,高危患者占52.73%(174/330),11例患者发生血栓,发生率为6.32%(11/174).结论骨科大手术患者多处于DVT的中、高危险中.应用Autar量表对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DVT的风险评估,有利于医护人员识别高危患者,采取预见性治疗与护理干预,减少骨科大手术患者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Autar量表 骨科大手术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阳 钱齐荣 +4 位作者 吴海山 刘宏滨 李晓华 吴宇黎 祝云利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连续入院的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止血带(止血带组,40例),一组不使用止血带(非止血带组,40例)。全部采用后十... 目的探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连续入院的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止血带(止血带组,40例),一组不使用止血带(非止血带组,40例)。全部采用后十字韧带替代型骨水泥固定人工膝关节(Smith—Nephew),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术中栓子面积百分率%Ae(即总栓子面积占右心房面积的百分率)。术前及术后第1-10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右心房,评估止血带释放后的%Ae。结果止血带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小于非止血带组患者,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止血带组患者和非止血带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的1min达到高峰;非止血带组患者%Ae仅在扩髓和植入假体时出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大于非止血带组患者。结论止血带的使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无明显影响,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止血带 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人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童迅 赵海恩 +3 位作者 张栋 赵新文 曾照辉 马保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16期3040-3044,共5页
目的:研究人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观察各代人关节软骨细胞的形态学特性。方法:取人创伤性截肢的无菌膝关节软骨,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 目的:研究人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观察各代人关节软骨细胞的形态学特性。方法:取人创伤性截肢的无菌膝关节软骨,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两步酶消化法消化出的软骨细胞呈圆形,培养2-3天,细胞贴壁、变形,呈三角形或多角形,2周左右细胞融合成层,传代5次后出现去分化。软骨细胞增殖和生长缓慢。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培养5代以内可以保持表型的稳定。结论:本研究采用胰蛋白酶及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获得大量高纯度、高活性的人关节软骨细胞。5代以内细胞生长良好,生物学特性明显,适合于实验研究,5代以后出现去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关节软骨 软骨细胞 细胞学
原文传递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层螺旋CT三维构筑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宏滨 王建国 +5 位作者 史跃 赵汉青 朱丽丽 王安明 张传开 陈启忠 《解剖与临床》 2012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三维立体构筑的技术方法及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SomatomDefinition64层螺旋CT对3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36髋进行薄层扫描,利用Inspace软件和NeuroDSA软件进行影... 目的: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三维立体构筑的技术方法及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SomatomDefinition64层螺旋CT对3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36髋进行薄层扫描,利用Inspace软件和NeuroDSA软件进行影像重组和三维立体构筑,并在X、Y和z轴上旋转,观察股骨头的解剖形态。对I期坏死患者采用单纯经股骨头供血动脉灌注扩张血管及溶栓药物进行介入治疗;对II期及股骨头外形完整的III期患者首先采用介入治疗,然后经环钻剜出坏死骨植入混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自体松质骨。结果:容积重组图像显示早期缺血坏死的股骨头解剖形态基本正常,股骨头表面可见凹凸不平。股骨头坏死区的体积I期(8髋)为(1218.97±449.93)mm3,II期(22髋)为(3671.19±1316.83)mm3,股骨头完整的III期(6髋)为(7874.18±2381.22)mm3。根据HHS评分,疗效优23髋(63.89%),良10髋(27.78%),可3髋(8.33%),差0髋。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能够立体构筑股骨头的解剖形态,并在不同层面上对坏死区的大小进行测量,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三维重建 解剖学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后路椎间基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18
作者 刘英 宋一平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1年第3期189-189,共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既往采用开放式后路手术,有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康复时间长等缺点.如何减小创伤、降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一直是脊柱外科的发展方向.我院自2000年7月以来,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行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既往采用开放式后路手术,有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康复时间长等缺点.如何减小创伤、降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一直是脊柱外科的发展方向.我院自2000年7月以来,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行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 Copy Discectomy,MED)5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临床资料 手术 内窥镜
原文传递
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三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
19
作者 王善松 宋一平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0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对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0~1998年,共治疗71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随6访月~4年,平均14个月。随机分成:A组:桡骨茎突切除加带桡动脉茎突返支的桡骨茎突骨瓣组28例;B组:带挠动脉茎突返支的桡骨骨膜组6例;...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对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0~1998年,共治疗71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随6访月~4年,平均14个月。随机分成:A组:桡骨茎突切除加带桡动脉茎突返支的桡骨茎突骨瓣组28例;B组:带挠动脉茎突返支的桡骨骨膜组6例;C组:单纯植骨组37例。结果:按刘树清的功能判断标准,优良率:A组为92.85%,B组为82.33%,C组为70.27%。结论:疗效比较,带桡动脉突返支的骨瓣移位效果较其它两组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手术方法 临床资料 带血管蒂
原文传递
髓芯减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高压氧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跃 刘宏滨 +2 位作者 赵勇 张传开 李志才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4-306,共3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股骨头缺血、缺氧继而发生坏死,致残率较高,很多学者一直寻找早期ANFH的最佳治疗方法。本研究在动脉溶栓的基础上,采用髓...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股骨头缺血、缺氧继而发生坏死,致残率较高,很多学者一直寻找早期ANFH的最佳治疗方法。本研究在动脉溶栓的基础上,采用髓芯减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植入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Ⅱ期ANFH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高压氧治疗 股骨头坏死 疗效观察 髓芯减压 Ⅱ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液循环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