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凹凸棒石粘土口服制剂治疗消化道粘膜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唯坚 肖正达 +3 位作者 谢宇野 蔡定国 曾华武 张兵 《海军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评价凹凸棒石粘土 (attapulgiteclay)制剂对消化道粘膜病变疗效及应用前景。 方法 :用凹凸棒石粘土口服制剂治疗消化道粘膜病变 6 9例 ,其中急性胃肠炎 31例 ,慢性结肠炎 16例 ,溃疡性结肠炎 11例 ,消化性溃疡 11例 ,比较各组治... 目的 :评价凹凸棒石粘土 (attapulgiteclay)制剂对消化道粘膜病变疗效及应用前景。 方法 :用凹凸棒石粘土口服制剂治疗消化道粘膜病变 6 9例 ,其中急性胃肠炎 31例 ,慢性结肠炎 16例 ,溃疡性结肠炎 11例 ,消化性溃疡 11例 ,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计算各组有效率 ,观察副反应。结果 :各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相差显著 (P <0 .0 5 ) ,总有效率达 73.9%。结论 :凹凸棒石粘土制剂对消化道粘膜病变治疗疗效较满意 ,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粘土 消化粘膜病变 消化性溃疡 治疗 口服制剂
下载PDF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用于消化道微结构形态学诊断标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广勇 吕礁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29-331,共3页
大量研究显示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技术(NBI-ME)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消化道黏膜病变。针对消化道不同部位微结构形态差异的研究发现,消化道组织病理类型与窄带成像(NBI)图像之间存在相关性。此文就近年来NBI-ME用于消化道微结构形态学诊断... 大量研究显示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技术(NBI-ME)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消化道黏膜病变。针对消化道不同部位微结构形态差异的研究发现,消化道组织病理类型与窄带成像(NBI)图像之间存在相关性。此文就近年来NBI-ME用于消化道微结构形态学诊断标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消化道黏膜病变 诊断标准
下载PDF
毫米波并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正达 金冠球 +2 位作者 谢宇野 张海英 宋霁云 《中华理疗杂志》 1994年第2期109-110,共2页
毫米波并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肖正达,金冠球,谢宇野,张海英,宋霁云毫米波的生物学效应,己引起了医学界广泛重视[1].作为物理因子,临床试用已取得一定的疗效[2]。为探索其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我科自1990年9月~... 毫米波并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肖正达,金冠球,谢宇野,张海英,宋霁云毫米波的生物学效应,己引起了医学界广泛重视[1].作为物理因子,临床试用已取得一定的疗效[2]。为探索其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我科自1990年9月~1993年3月,采用毫米波辐射加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雷尼替丁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活化巨噬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覃林花 吕礁 +6 位作者 孔玲 施云兴 李永平 周国中 郑智武 李琳 季兴英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32-637,共6页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脂多糖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作用于...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脂多糖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作用于脂多糖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细胞计数试剂盒8测定穿心莲内酯对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巨噬细胞ERK1/2、p38和JNK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巨噬细胞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100μg/mL穿心莲内酯对脂多糖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无细胞毒作用;穿心莲内酯能抑制脂多糖活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ERK1/2磷酸化,随着穿心莲内酯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0.01);1~25μg/mL穿心莲内酯不能抑制脂多糖活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p38和JNK磷酸化,对脂多糖引起的IκBα降解也无影响。12μg/mL穿心莲内酯和20μmol/LPD98059(ERK1/2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能降低巨噬细胞TNF-αmRNA的表达和其上清液中TNF-α的分泌水平(P〈0.01)。结论:穿心莲内酯能阻断ERK1/2信号转导通路,并在抑制TNF-α的表达中可能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巨噬细胞活化
下载PDF
以梗阻性黄疸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广勇 施云星 吕礁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80-381,共2页
患者,女性,79岁。因中上腹隐痛2月,皮肤发黄1月于2013年9月10日入本院。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隐痛,不向肩背部及腰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进食后明显。无畏寒、发热,无心慌、胸闷,无厌油... 患者,女性,79岁。因中上腹隐痛2月,皮肤发黄1月于2013年9月10日入本院。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隐痛,不向肩背部及腰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进食后明显。无畏寒、发热,无心慌、胸闷,无厌油腻饮食,无呕血、黑便,无酱油色小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外科学 十二指肠肿瘤 诊断 十二指肠肿瘤 病理学 十二指肠肿瘤 外科学 胆汁淤积 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术中、术后出血的诊治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施云星 王广勇 +4 位作者 吕礁 周国中 曾晓虹 李玲霞 过常琴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937-94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中、术后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EST术中、术后出血的12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总结其经验教训。结果 12例EST术中、术后出血患者中,即...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中、术后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EST术中、术后出血的12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总结其经验教训。结果 12例EST术中、术后出血患者中,即时出血9例,迟发性出血3例;渗血9例,搏动性出血3例;轻度出血9例,中度出血2例,重度出血1例。内镜下治疗成功10例(轻度出血9例,中度出血1例),内镜下止血无效行DSA治疗2例(中度出血1例,重度出血1例);并发轻度胰腺炎1例,无其他并发症;全部病例均治愈,无手术及死亡病例。结论 EST术中、术后出血多为渗血和即时出血,出血多为轻度至中度,内镜下治疗多能止血,无效时应及时行DSA或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并发症 出血 止血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血清免疫不同分型患者的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情况 被引量:4
7
作者 吕礁 季兴英 +4 位作者 刘长云 王石 施云星 覃林花 周国中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免疫类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影响,以甄别与不典型增生有关的H.pylori免疫类型,从而为临床有目的选择病人进行抗H.pylori治疗及临床随访等提供依据。方法受检对象为289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免疫类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影响,以甄别与不典型增生有关的H.pylori免疫类型,从而为临床有目的选择病人进行抗H.pylori治疗及临床随访等提供依据。方法受检对象为289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CagA、VacA等H.pylori抗体,并于电子胃镜下观察粘膜病变情况,以及活检粘膜标本经Giemsa染色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情况,分析不同免疫类型H.pylori感染的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发生情况。结果 H.pylori抗体阳性者为186例,阳性率为64.4%。其中,CagA和VacA均阳性组与仅CagA阳性组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分别为25.6%与20.2%,均显著高于CagA/VacA均阴性组的7.7%和仅CagA阴性组的9.8%,P均<0.05。结论不同免疫分型的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不同。CagA和VacA均阳性组和仅CagA阳性组H.pylori感染者对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发生的影响更显著。应对这些免疫类型的H.pylori感染给予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血清免疫分型 不典型增生 癌前病变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检查致肠穿孔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广勇 周国中 +1 位作者 吕礁 施云星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并发肠穿孔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方法 2003-12至2013-12我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3 651例次,对其中4例结肠镜检查致消化道穿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电子结肠镜并发结肠穿孔4例,诊断性肠穿孔3例,治疗...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并发肠穿孔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方法 2003-12至2013-12我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3 651例次,对其中4例结肠镜检查致消化道穿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电子结肠镜并发结肠穿孔4例,诊断性肠穿孔3例,治疗性穿孔1例。3例为无痛肠镜检查,1例为常规肠镜检查。3例在乙状结肠,1例在回盲部。结论结肠镜诊疗中并发肠穿孔临床少见,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的肠道疾病,肠穿孔后并发感染的程度,可以采取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穿孔 并发症
下载PDF
华特灵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唯坚 肖正达 吕礁 《海军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 :评价我院药研中心研制的新型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华特灵治疗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 6 9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 ,其中华特灵组 33例 ,分别与思密达组 2 0例、氟哌酸组 16例进行对照 ,比较各组间疗效。结果 :华特灵组疗效明显... 目的 :评价我院药研中心研制的新型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华特灵治疗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 6 9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 ,其中华特灵组 33例 ,分别与思密达组 2 0例、氟哌酸组 16例进行对照 ,比较各组间疗效。结果 :华特灵组疗效明显高于氟哌酸组 (P <0 .0 5 ) ,而与密达组相近 (P >0 .0 5 )。结论 :华特灵是治疗腹泻的有效药物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特灵 急性腹泻 氟哌酸 思密达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强化液体复苏治疗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晓虹 刘长云 +4 位作者 张莉 吕礁 施云星 李永平 钱萍萍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58例SAP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SAP患者采用强化液体复苏,应用羟乙基淀粉并增加胶体液输入,也可临时加用少量血...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58例SAP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SAP患者采用强化液体复苏,应用羟乙基淀粉并增加胶体液输入,也可临时加用少量血浆或白蛋白,晶体采用生理盐水和/或平衡盐液,晶胶液体比例2∶1-1∶1;对照组28例给予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每日输入一定量的血浆或白蛋白。对SAP患者在急性反应期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急性反应期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比较,治疗组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急性反应期每日液体输入量比较,治疗组液体输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患者急性反应期采用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可降低各种并发症,补充羟乙基淀粉并提高胶体液比例,可取得更好的复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反应期 液体复苏
下载PDF
胰管支架置入联合吲哚美辛栓纳肛预防困难胆管插管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广勇 施云星 +5 位作者 周国中 吕礁 钱慧 曾晓虹 李玲霞 过常琴 《海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联合吲哚美辛栓纳肛对困难胆管插管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ERCP术中发生困难胆管插管的患者...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联合吲哚美辛栓纳肛对困难胆管插管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ERCP术中发生困难胆管插管的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组,A组:单纯行胰管支架置入,B组:单纯行吲哚美辛栓纳肛,C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吲哚美辛栓纳肛,D组: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措施。分别检测术前、术后4 h、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腹痛程度进行评分。对比各组ERCP术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PEP发生率及术后腹痛评分。结果术后4 h血清淀粉酶水平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D组(P<0.05),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A组、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D组(P<0.05)。术后24 h PEP发生率A组和C组均为0%,明显低于D组7.4%(P<0.05)。术后4 h、24 h各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B组和C组术后4 h、24 h均明显低于D组(P<0.05);B组术后4 h、24 h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仅术后24 h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胰管支架置入联合吲哚美辛栓格纳肛可减少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可减少PEP发生率,减轻ERCP术后患者的腹痛评分,可以有效预防PEP和高淀粉酶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内窥镜逆行 胰管支架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
下载PDF
长期远海护航不同阶段护卫舰官兵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 被引量:3
12
作者 覃林花 张兵 +7 位作者 周国中 潘竹林 郑智武 王广勇 钱惠 季兴英 吕礁 施云星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了解非感染性疾病在护卫舰长期远海护航不同阶段的发病情况。方法计算长期远海某舰护航全程非感染性疾病的构成比,比较各非感染性疾病在不同阶段的发病情况。结果在护卫舰长期远海护航全程中,非感染性疾病构成比排在前3位的是腰肌... 目的了解非感染性疾病在护卫舰长期远海护航不同阶段的发病情况。方法计算长期远海某舰护航全程非感染性疾病的构成比,比较各非感染性疾病在不同阶段的发病情况。结果在护卫舰长期远海护航全程中,非感染性疾病构成比排在前3位的是腰肌劳损、失眠和运动病,随后依次为皮炎、口腔溃疡、干眼病、创伤、心血管疾病。各种非感染性疾病的早期、中期和后期发病率均不相同,腰肌劳损、失眠、皮炎、口腔溃疡和干眼病在远海护航后期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早期(P<0.01),运动病的早期发病率显著高于后期(P<0.01)。结论随护航时间延长,腰肌劳损、失眠、皮炎、口腔溃疡和干眼病的发病率增加,运动病的发病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卫舰 远海护航 发病率 非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老年癌症晚期患者疼痛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雪丽 薛晶晶 江有琴 《海军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癌症晚期 疼痛 护理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评价伽玛刀治疗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国中 季兴英 +3 位作者 吕礁 施云星 刘长云 覃林花 《海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20-522,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PCL)疗效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9例PCL伽玛刀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清VEGF水平,分析其与疗效、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PCL患者伽玛刀治疗前血清VEGF水...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PCL)疗效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9例PCL伽玛刀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清VEGF水平,分析其与疗效、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PCL患者伽玛刀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927. 2±278. 1) pg/ml,治疗后1个月为(287. 1±148. 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血清VEGF含量下降≥65%的15例中,CR+PR14例,生活质量改善4例;血清VEGF含量下降<65%的4例中,CR+PR1例,生活质量改善1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4,P=0. 013)。随访满2年17例患者血清VEGF下降≥65%的14例中,1年生存率92. 9%(13/14),显著高于血清VEGF下降<65%者(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6)。结论伽玛刀治疗后PCL患者血清VEGF水平下降,其下降幅度可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放射疗法 Γ射线 VEGF
下载PDF
肝硬化分级与血清CA125水平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琳 周国中 +7 位作者 吕礁 施云星 郑智武 刘长云 覃林花 季兴英 张莉 崔佳佳 《海军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Push肝功能分级与血清肿瘤抗原CA125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34名正常人(对照组)和17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肝硬化患者和肝硬化Child分级A级、B级、C级的患者各17例检测血清CA125值,并用组间t检验...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Push肝功能分级与血清肿瘤抗原CA125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34名正常人(对照组)和17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肝硬化患者和肝硬化Child分级A级、B级、C级的患者各17例检测血清CA125值,并用组间t检验比较慢性乙肝肝功能正常者与对照组、肝硬化不同分级患者血清CA125值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无肝硬化组血清CA125值[(10.61±5.94)U/ml]与对照组[(9.92±5.43)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清CA125水平[(86.78±55.43)U/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A级组血清CA125值[(23.32±4.83)U/ml]显著高于慢性乙肝无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B级组[(43.21±10.57)U/ml]、C级组[(239.32±90.83)U/ml]与慢性乙肝肝功能正常者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硬化A级患者与肝硬化B级、C级患者血清CA125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Child-Push肝功能分级、血清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与血清CA125呈正相关(r=0.347,0.318,0.329,均为P<0.01),血清白蛋白含量与血清CA125呈负相关(r=-0.309,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程度与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CA125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参考指标,其水平高低可作预测预后的参考。血清CA125水平显著升高者应积极行保肝、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A125 肝硬化 肝功能 Child-Push分级
下载PDF
甲氨蝶呤过量导致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国中 吕礁 +2 位作者 施云星 曾晓虹 李琳 《海军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氨蝶呤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胆道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多支架置入治疗及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施云星 王广勇 +4 位作者 曾晓虹 吕礁 周国中 刘长云 覃林花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胆道支架及十二指肠支架治疗胆道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3例胆道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行胆道及十二指肠支架治疗的资料。1例胃癌复发患者,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然后行...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胆道支架及十二指肠支架治疗胆道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3例胆道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行胆道及十二指肠支架治疗的资料。1例胃癌复发患者,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然后行胃镜下胃十二指肠支架置入;1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十二指肠镜下胆道金属支架及十二指肠内金属支架同时置入,术后因再次黄疸,经十二指肠金属支架网眼再次胆道金属支架内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十二指肠癌患者,先行PTCD胆道内外引流管引流治疗,再通过胆道内外引流管窦道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十二指肠镜下置入胃十二指肠金属支架。结果 3例患者术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上消化道梗阻症状明显改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多支架治疗胆道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但多支架置入的方法应因人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恶性梗阻 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支架
下载PDF
静脉输液泵滴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玲霞 曾晓虹 《海军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输液泵滴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26例诊断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分为观察组(13例)与对照组(1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观...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输液泵滴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26例诊断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分为观察组(13例)与对照组(1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静脉输液泵滴注生长抑素,对照组应用普通输液方法滴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静脉输液泵滴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配合良好的护理,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泵 生长抑素 垂体后叶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护理
下载PDF
浅谈干部病房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雪丽 《海军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54-356,共3页
关键词 干部病房 护士 素质
下载PDF
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诊断及治疗胰胆管系良、恶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林向阳 吕礁 +3 位作者 谢宇野 毛欣 曾晓虹 张志良 《海军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胰胆系良、恶性病变及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胆道内支架置入引流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富士公司的EVE 2 0 0电子十二指肠镜 ,在X线引导下对 5 0例胆道、胰腺良恶性病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并行... 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胰胆系良、恶性病变及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胆道内支架置入引流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富士公司的EVE 2 0 0电子十二指肠镜 ,在X线引导下对 5 0例胆道、胰腺良恶性病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并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4例造影未成功 ,4 6例造影成功 ,成功率为 92 %。其中胆胰良性疾患 36例 ,胆胰系肿瘤 10例。结论 :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行内镜下治疗 (如Oddis括约肌切开引流取石术、胆道内支架置入引流术 )是确实有效的胰胆系疾患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疾病 逆行胰胆管造影 微创诊疗 括约肌切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