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纤维素减轻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邱竣 柳大烈 +6 位作者 张阳 王晋煌 奚廷斐 张志雄 赖琛 钟春燕 盛高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4597-4601,共5页
背景: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细菌纤维素对皮肤创伤愈合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其对增生性瘢痕是否有治疗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细菌纤维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建立兔耳腹侧增生性瘢痕模型,术后第21天创面上皮化后,对每只兔耳5个不... 背景: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细菌纤维素对皮肤创伤愈合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其对增生性瘢痕是否有治疗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细菌纤维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建立兔耳腹侧增生性瘢痕模型,术后第21天创面上皮化后,对每只兔耳5个不同瘢痕面随机给予5种不同处理方式:持水性分别为1:5,1:6,1:8细菌纤维素组、阳性对照组(贴敷瘢痕贴)、阴性对照组(未贴任何敷料且瘢痕自然生长)。观察不同处理后第0,14,21,28,42,56天瘢痕面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结论:持水性1:5,1:6,1:8细菌纤维素组瘢痕增生厚度低于阴性对照组,但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持水性1:5,1:6,1:8细菌纤维素组瘢痕组织中真皮层薄,成纤维细胞少,胶原纤维较细、排列较整齐;与阳性对照组组比较,持水性1:5,1:6,1:8细菌纤维素组成纤维细胞数稍多,胶原也稍粗、排列也稍不整齐。3种细菌纤维素组间瘢痕厚度及成纤维细胞数量为1:5细菌纤维素组>1:6细菌纤维素组>1:8细菌纤维素组(P<0.05)。说明细菌纤维素有效抑制了兔耳创面愈合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并且持水性越高,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纳米生物材料 动物模型 增生性瘢痕 胶原
下载PDF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KKβ特异性siRNA的筛选和载体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瑞霞 柳大烈 +1 位作者 张阳 陈伯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920-3923,共4页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κB通过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凋亡等多种生理功能,并在细胞恶性转化、纤维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nhibitor of kappa B kinase,IKK)β是核转录因子κB激...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κB通过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凋亡等多种生理功能,并在细胞恶性转化、纤维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nhibitor of kappa B kinase,IKK)β是核转录因子κB激活通路中的关键激酶,被抑制后可以阻断核转录因子κB的活化过程,通过siRNA干扰沉默IKKβ基因,下调核转录因子κB。目的:体外合成并筛选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特异性IKKβ-siRNA,并构建其表达载体。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观察实验,于2008-04/2008-10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细胞来源为珠江医院整形外科25~40岁患者切除的瘢痕疙瘩标本,患者知情同意。方法:化学合成3条IKKβ-siRNA,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所合成的SiRNA对IKKβ表达的抑制,筛选出特异性IKKβ-siRNA,并采用PU6质粒构建载体。主要观察指标:①RT-Q-PCR检测结果。②载体基因连接产物酶切鉴定。③重组质粒测序鉴定。结果:经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合成的3条IKKβ-siRNA链中,IKKβ-siRNA-2有明显抑制IKKβmRNA表达的作用,IKKβ-siRNA-1、IKKβ-siRNA-3干扰效果不明显。并通过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IKKβ-siRNA载体。结论: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可筛选出针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特异性IKKβ-siRNA;可构建具有干扰效果的IKKβ-siRNA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抑制蛋白激酶β
下载PDF
外用细菌纤维素影响兔耳创面愈合的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盛高铭 柳大烈 +4 位作者 张阳 奚廷斐 张志雄 赖琛 钟春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811-1814,共4页
目的:观察细菌纤维素(BC)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应用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A组)、BC(1∶5)实验(B组)、BC(1∶6)实验(C组)、BC(1∶8)实验(D组)、纳米银对照(E组)、油纱对照(F组),建立兔耳皮肤创面愈合模型,通过不同时... 目的:观察细菌纤维素(BC)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应用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A组)、BC(1∶5)实验(B组)、BC(1∶6)实验(C组)、BC(1∶8)实验(D组)、纳米银对照(E组)、油纱对照(F组),建立兔耳皮肤创面愈合模型,通过不同时间点观察创面愈合的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①形态学观察:实验(B、C、D)组能够有效促进兔耳创面愈合,对照组间疗效并无显著区别;②HE染色:创面愈合期(0~14天)同一时间点,实验组的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生长较对照组丰富;③Masson三色法胶原染色:对照(A、E、F)组创面的胶原纤维稍粗大,排列稍紊乱;B、C、D实验组创面的胶原纤维较细,排列较整齐;④免疫组化染色:α-SMA特异性阳性表达的程度为:D组>B组>C组>A组>E组>F组。结论:BC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且细菌纤维素(1∶8)组是促进创面愈合的最适敷料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BC) 创面愈合 胶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音猬因子诱导恒河猴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与维甲酸方案比较其信号分子表达变化的意义
4
作者 宋革 张阳 +2 位作者 刘炳乾 郑炜炜 孙雪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3,共5页
背景:近来研究发现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受到来自周围微环境中诸多调控因子的作用,其中音猬因子是神经胚胎发育过程中关键性的诱导信号,有望作为一种有效的诱导剂调节神经细胞的分化。目的:探讨音猬因子诱导恒河猴骨髓间... 背景:近来研究发现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受到来自周围微环境中诸多调控因子的作用,其中音猬因子是神经胚胎发育过程中关键性的诱导信号,有望作为一种有效的诱导剂调节神经细胞的分化。目的:探讨音猬因子诱导恒河猴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信号分子表达变化。方法:常规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恒河猴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组加入含FGF2、B27、胎牛血清的L-DMEM预诱导24h撤离血清后,分别加入含0.5μmol/L维甲酸或400μmol/L音猬因子的DMEM诱导8d,以未诱导的细胞作为对照组。经神经元烯醇化酶荧光标记后,流式细胞仪筛选阳性细胞,应用RT-PCR与Western-blot法检测音猬因子和维甲酸诱导的细胞膜受体、细胞内信号蛋白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音猬因子特异性膜受体Ptc、维甲酸特异性受体RARα、信号蛋白分子ptch1及Smad在正常细胞均有表达。经音猬因子诱导的细胞其Ptc表达上调,且随着诱导时间延长持续高表达,明显强于维甲酸诱导组及对照组(P<0.01);其细胞内ptch1蛋白分子表达与此趋势一致,但不能引起RARα表达上调。经维甲酸刺激的细胞在诱导过程中没有激活Ptc通路,诱导4d后RARα表达出现小幅上调并持续至6d,但这一结果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tch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经音猬因子、维甲酸诱导的细胞Smad分子表达均上调,但无明显差异。证实音猬因子诱导方案通过持续激活其特异性受体途径参与细胞诱导分化过程,而维甲酸诱导方案和音猬因子诱导方案之间没有显著受体途径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猬因子 信号调控 恒河猴 骨髓间质干细胞 干细胞
下载PDF
次声作用后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变化与L型钙通道、Ca^(2+)-ATP酶及Na^+-K^+-ATP酶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旭良 钟卫民 +3 位作者 张阳 裴兆辉 张燕 陈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6224-622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次声作用后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变化与L型钙通道、Ca2+-ATP酶及Na+-K+-ATP酶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次声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次声作用后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变化与L型钙通道、Ca2+-ATP酶及Na+-K+-ATP酶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次声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次声暴露1,7,14d组(大鼠置于5Hz/130dB次声舱中,次声作用2h/次,1次/d),正常对照组(不予次声暴露)。②实验评估:测定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作为反映钙离子浓度的指标;测定L型钙通道mRNA的表达;测定Ca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结果:①随着次声作用时间延长,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和L型钙通道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次声暴露1d组大鼠心肌细胞Ca2+-ATP酶及Na+-K+-ATP酶的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次声暴露7d与14d组大鼠心肌细胞Ca2+-ATP酶及Na+-K+-ATP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5Hz/130dB次声引起大鼠心肌钙离子浓度的时间依赖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L型钙通道、Ca2+-ATP酶及Na+-K+-ATP酶的活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钙离子浓度 L型钙通道 CA2+-ATP酶 NA+-K+-ATP酶
下载PDF
三种不同组织移植方法一期修复外伤性甲床缺损:40例51指甲床的随访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阳 周辉 +7 位作者 张燕 王旭良 张雁 钟卫民 陈柯 周海鹰 李芳 舒灵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385-3388,共4页
背景:指端皮肤和软组织缺损合并甲床部分缺失理想的治疗方法以术后尽可能地保留手指的长度、恢复指端外形及具有良好的感觉为目的,以往的治疗方法包括指骨缩短或皮瓣覆盖创面,各有不足之处。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一期修复甲床缺损的... 背景:指端皮肤和软组织缺损合并甲床部分缺失理想的治疗方法以术后尽可能地保留手指的长度、恢复指端外形及具有良好的感觉为目的,以往的治疗方法包括指骨缩短或皮瓣覆盖创面,各有不足之处。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一期修复甲床缺损的效果,综合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02-12/2009-02在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整形外科就诊的40例51指甲床缺损就诊者。在骨膜存在条件下,当甲床缺损≥5mm,但小于同指甲床面积的1/3者,采用同指中厚断层残留甲床移植;当甲床缺损在大于同指甲床面积的1/3者或合并两指甲床缺损时,采用第一、二足趾为供区;当末节指骨骨膜缺损时,甲床缺损面积在1/3~1/2范围内,采用有血供的断层甲床组织瓣局部转移。伤者术后随访,观察指甲形态和手指功能。结果与结论:经过1个月~2年随访,平均6个月。优良36例44指,即86.3%的病例获得良好的外形及对捏、持物功能。提示根据不同伤情采用对应甲床修复方法可达到一期修复甲床缺损的目的,恢复指甲形态和手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床缺损 修复 一期 移植 组织移植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人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罗生 张阳 +4 位作者 高兴旺 魏丽霞 郭雪霏 闵娜 廖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6762-6764,共3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细胞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7在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肿瘤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及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细胞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7在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肿瘤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及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将20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即生理盐水对照组、1μmol/L三氧化二砷组、4μmol/L三氧化二砷组和8μmol/L三氧化二砷组。各组均于瘤块移植后48h取不同剂量的药物0.2mL腹腔注射,给药5周。②实验评估:检测各组实体肿瘤生长情况并行常规病理观察。结果:20只Eca-109细胞移植裸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8μmol/L三氧化二砷组裸鼠对Eca-109细胞移植瘤的抑制率明显高于1μmol/L,4μmol/L三氧化二砷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其他各用药组之间移植瘤体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4周和5周时,8μmol/L三氧化二砷组裸鼠Eca-109细胞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68.5%和80.7%,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生理盐水对照组细胞呈多角形,核圆形,核浆比例大,核分裂多见,可见异常核分裂。用药组瘤细胞孤立,核分裂少见,可见核染色质固缩,核边聚,核碎裂等凋亡现象。结论:三氧化二砷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种植 砷剂 食管肿瘤 小鼠 细胞移植
下载PDF
恒河猴骨髓源性神经样细胞分化分子机制的基础研究
8
作者 宋革 张阳 +3 位作者 郑炜炜 江儒章 刘炳乾 孙雪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2-475,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音猬因子(SHH)诱导恒河猴骨髓间质细胞(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分子变化。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恒河猴骨髓干细胞,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SHH诱导细胞内信号蛋白变化,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音猬因子(SHH)诱导恒河猴骨髓间质细胞(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分子变化。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恒河猴骨髓干细胞,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SHH诱导细胞内信号蛋白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特异性抑制剂对细胞诱导过程的影响。结果SHH诱导恒河猴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内激酶p38在加入诱导液5min后即被激活,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升高,1h达到最高峰,诱导前、后p38的总量未见变化;而磷酸化的ERKI/2被抑制,5min时即开始减少,在2h内逐渐降低,诱导前、后ERKI/2的总量未见变化。结论MAPK激酶系统参与SHH诱导恒河猴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p38被激活,而ERK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猬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恒河猴 骨髓间充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