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素E_1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阎宛春 葛伟 梁立权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307-309,共3页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 (LipoPGE1 ,凯时 )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71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 ( 41例 )和对照组 ( 30例 ) ,又据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 2 4hUAER)将 2组病例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IDN)和临...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 (LipoPGE1 ,凯时 )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71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 ( 41例 )和对照组 ( 30例 ) ,又据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 2 4hUAER)将 2组病例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IDN)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CD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凯时 2ml( 10 μg) +生理盐水 10ml静脉推注 ,1日 1次 ,共 4周。观察 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IDN患者 2 4hUAER及尿 β2 微球蛋白 ( β2 MG)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 <0 0 1) ;CDN患者 2 4hUAER及尿 β2 MG)较治疗前有下降 (P <0 0 5 ) ;且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结论  凯时是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前列腺素E1 老年人 DN
下载PDF
银杏黄酮甙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荣怀 李源 +1 位作者 王晓明 郭海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9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甙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本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银杏黄酮甙组,HCMV感染组,HCMV感染+银杏黄酮甙组。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情...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甙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本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银杏黄酮甙组,HCMV感染组,HCMV感染+银杏黄酮甙组。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银杏黄酮甙对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观察银杏黄酮甙对HCMV引起的离体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nl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304)增殖和分泌一氧化氮的影响。 结果:银杏黄酮甙促进HUVEC304增殖较正常对照组升高,银杏黄酮甙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增强HUVEC304 MTT光吸收值,当加入1×10^(-5)~1×10^(-2)mol/L银杏黄酮甙时MTT光吸收值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4%,16%,19%和51%(t=9.67~18.72,P<0.01),一氧化氮分泌量明显增加;HCMV感染的细胞增殖显著升高,MTT光吸收值较对照组增加91%(t=7.96,P<0.05),而一氧化氮分泌量显著降低44%(t=19.46,P<0.01);银杏黄酮甙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CMV促进的HUVEC304增殖,当加入1×10^(-5)~1×10^(-2)mol/L银杏黄酮甙时MTT光吸收值较HCMV组分别降低5%(t=0.14,P>0.05),19%(t=26.75,P<0.05),29%(t=9.68,P<0.01)和33%(t=9.30,P<0.01),促进一氧化氮的分泌量升高57%(t=6.84,P<0.01)。 结论:银杏黄酮甙可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黄酮甙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动脉粥样硬化 保护作用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中药对胃肠激素及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航向 任平 +1 位作者 黄熙 李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1141-1144,共4页
中药对中医脾胃病的治疗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和比较完整的理论,而中医脾胃病证有与西医的胃肠运动障碍疾病相似或相近的临床表现.近年来,对胃肠运动的研究迅速发展,中药对胃肠运动的实验研究已广泛开展,而胃肠激素又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 中药对中医脾胃病的治疗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和比较完整的理论,而中医脾胃病证有与西医的胃肠运动障碍疾病相似或相近的临床表现.近年来,对胃肠运动的研究迅速发展,中药对胃肠运动的实验研究已广泛开展,而胃肠激素又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因素,人们在研究中药对胃肠运动的调节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胃肠激素在其中的作用,胃肠激素及其相应的胃肠激素受体可能是调理胃肠运动的新途径.1 中药与胃肠运动胃肠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其分泌、肌电活动及机械活动之间的协调,评估其运动功能包括测定胃肠排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激素类 胃肠活动 胃泌素类 中草药 药理
下载PDF
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航向 宁晓暄 王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95-97,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它不仅是男性,而且也是女性死亡和致残的第l位原因,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与健康[1]。回顾20多年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男性的冠心病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而女性却呈稳中有升的趋势...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它不仅是男性,而且也是女性死亡和致残的第l位原因,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与健康[1]。回顾20多年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男性的冠心病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而女性却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继续增加,同样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增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绝经期 吸烟 肥胖症 抑郁症 血脂异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脾虚大鼠IMC-胃肠运动-Mot间的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任平 黄熙 +3 位作者 张莉 王骊丽 李月彩 陈建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脾虚证大鼠 IMC-胃肠运动-Mot 含量间的关系,为脾虚证本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用传感器和双极银丝电极同步、动态地观察7 d 和14 d 脾虚证(pixu)大鼠胃和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综合肌电(IMC)电活动的及其机械运动,以及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目的探讨脾虚证大鼠 IMC-胃肠运动-Mot 含量间的关系,为脾虚证本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用传感器和双极银丝电极同步、动态地观察7 d 和14 d 脾虚证(pixu)大鼠胃和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综合肌电(IMC)电活动的及其机械运动,以及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析下丘脑、胃窦、十二指肠组织及血浆中的胃动素(Mot)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脾虚早期十二指肠Ⅰ相时程缩短(1.9±0.7 vs 4.2±0.3 min),Ⅱ相时程延长(6.5±0.4 vs 4.3±0.7min),脾虚晚期十二指肠Ⅱ相时程缩短(1.1±0.3 min).脾虚早期十二指肠收缩振幅(103.5±9.7 vs 78.9±6.3 mV/min)和收缩频率(21.4±1.9 vs 17.3±0.9次/min)均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而脾虚晚期表现为十二指肠收缩振幅(106.9±10.3mV/min)明显高于正常大鼠,收缩频率(11.7±1.2次/min)则明显减低.无论脾虚早期或晚期胃 IMC Ⅰ相时程延长(8.2±0.9和6.2±1.1 vs 3.5±0.8 min,运动功能均减弱(9.2±1.8和5.2±0.2 vs 13.4±1.3次/min,75.2±10.1和42.4±9.1vs 110.2±9.8mV/min).脾虚早期下丘脑、胃窦、十二指肠、空肠组织及血浆中 Mot 的含量升高(76.4±8.0,37.2±7.3.51.2±1.9,63.2±2.2和99.8±6.5 vs 53.2±9.3,29.5±7.6,35.6±3.0,46.6±7.0和82.7±9.3 ng/L),而脾虚晚期却下降(32.5±5.5,21.6±6.2,27.9±1.7,32.3±5.1和64.5±5.4 ng/L,P<0.05~P<0.01).结论脾虚程度不同,其各部位的 Mot 含量,十二指肠 IMC 的Ⅰ,Ⅱ相持续时间及机械运动不同;脾虚时 IMC 十二指肠运动-Mot 含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9937),而 IMC 一胃运动-Mot 含量间为负相关关系(r=-0.9986).此体现了脾虚证在发展过程中由轻到重、由初期到久病的不同阶段,为认识脾虚证提供了定性定量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胃肠活动 四君子汤 促胃动素 胃动素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脑梗死大鼠脑内的存活与分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郭亮 麦晓燕 +3 位作者 申晶 徐宁 杨静 李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6661-6664,共4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表达神经元表面标志物,提示其具有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内的存活和分化情况,拟进一步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脑梗死的可行性。设计、时...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表达神经元表面标志物,提示其具有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内的存活和分化情况,拟进一步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脑梗死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观察,于2004-12/2007-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健康16周龄雄性SD大鼠6只,1只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只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方法:取第2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48h行BrdU标记。脑梗死大鼠经尾静脉注射1mL细胞悬液,约含有3×106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脑内的存活情况及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结果:细胞移植后28d,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脑梗死灶(海马)边缘聚集大量BrdU阳性细胞,而健侧脑组织中BrdU阳性细胞数量相对较少。脑梗死灶边缘可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移植入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体内后,可存活、移行至脑梗死灶周围,并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神经元 脑梗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对紫杉醇所致的神经毒性反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军 何芙蓉 +1 位作者 孟华 刘文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1期10-10,3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针刺治疗紫杉醇化疗所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01/2003-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中心和解放军西安451医院住院和门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共36例。其中乳腺癌9例,肺癌13例,食管癌8例,睾丸瘤 1例,卵巢... 目的探讨应用针刺治疗紫杉醇化疗所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01/2003-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中心和解放军西安451医院住院和门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共36例。其中乳腺癌9例,肺癌13例,食管癌8例,睾丸瘤 1例,卵巢癌5例。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合谷、曲池。采用28-30号2寸不锈钢针,1次/d,疗程7-15 d。神经毒性反应有周围神经病变、便秘及肌肉疼痛。按WHO推荐的抗癌药物不良事件分5级(0级为无,Ⅰ级为轻度,Ⅱ级为中度,Ⅲ级为重度,Ⅳ级为极重)。结果治疗5-15 d后,抗癌药物的不良事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Ⅰ、Ⅱ级不良事件患者症状均消失,Ⅲ、Ⅳ级不良事件患者只有4例患者恢复到Ⅰ级,其余患者症状均消失。治愈率为89%,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疗法在抑制癌性疼痛方面疗效肯定,且具有见效快特点。提示针剌疗法可有效控制紫杉醇所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药物毒性 神经毒素类/针灸效应
下载PDF
活血柔肝法改善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锋 周新民 +2 位作者 行利 张珊红 姚菊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灵丹顺肝汤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01/2003-12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的患者65例。①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灵丹顺肝汤治疗组(治疗组)34例、常规治疗组(对... 目的:观察灵丹顺肝汤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01/2003-12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的患者65例。①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灵丹顺肝汤治疗组(治疗组)34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云芝胞内糖肽,2粒/次,3次/d;或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甘利欣150mg静脉点滴,1次/d;维生素C、肌苷片与饮食调理。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灵丹顺肝汤(灵芝、丹参、苦参等),50mL/次、3次/d。疗程共3个月。②观察治疗前后肝纤维化4项(透明质酸酶、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B超检测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临床症状变化。③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黄疸》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结果:①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酶、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明显降低,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亦见缩小,治疗组显效率提高、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总胆红素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3.30±6.01),(19.13±9.61)μmol/L,P<0.05)。③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6%。④治疗组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灵丹顺肝汤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整体调节中医脏腑(肝脾)功能,明显缓解全身乏力、腹胀、纳差症状,临床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肝硬化 中药疗法
下载PDF
人工心脏起搏器对高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晨 张勇翔 张阳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期386-387,共2页
目的:对比安装单心室或双腔心脏起搏器对高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36例大于70岁的高龄患者安装起搏器术后(3.5±2.1)年,观察生活质量分级、运动能力、生存率、心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起搏器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 目的:对比安装单心室或双腔心脏起搏器对高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36例大于70岁的高龄患者安装起搏器术后(3.5±2.1)年,观察生活质量分级、运动能力、生存率、心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起搏器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7%与94.2%,P>0.05)。运动总时间、距离、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起搏器综合征仅发生于单心室起搏者(27.1%)。单心室起搏者术后左房内径(3.82±0.21)大于双腔起搏者(3.38±0.41),心功能两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无论是单心室起搏还是双腔起搏术后均能满足高龄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双腔起搏更能满足老年患者心脏生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起搏器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晨 张荣怀 +2 位作者 张阳阳 高建苑 郑敏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 应用电子束CT ,对 5 8例血糖异常者进行冠脉钙化发生率、钙化积分、软斑数、冠脉狭窄数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以正常血糖及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结果血糖耐量异常组、糖尿病组的冠脉钙...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 应用电子束CT ,对 5 8例血糖异常者进行冠脉钙化发生率、钙化积分、软斑数、冠脉狭窄数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以正常血糖及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结果血糖耐量异常组、糖尿病组的冠脉钙化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发生率分别为 93.3% ,96 .4 % ,5 6 .0 % ,P <0 .0 0 1) ,与冠心病组相当 (90 .9% ,P >0 .0 5 )。血糖耐量异常组和糖尿病组的钙化积分值有高于正常组的趋势 ,但P >0 .0 5 ;血糖耐量异常组和糖尿病组的冠脉狭窄数和软斑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2 .2 0 0± 2 .0 2 4 ,2 .96 4± 1.915vs0 .5 2 0± 1.2 95 ,P <0 .0 5和 2 .4 6 7± 2 .36 0 ,2 .893± 1.771,vs 0 .5 11± 1.197,P <0 .0 5 ) ,与冠心病相当 (2 .2 73± 1.6 79和 2 .372± 1.819,P >0 .0 5 )。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钙化积分与年龄有关。软斑数和冠脉狭窄数与年龄、餐后血糖和胆固醇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冠脉病变 ,EBT钙化检查及狭窄定量分析 ,对冠脉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 患者 2型糖尿病 血糖 钙化 冠脉病变 冠脉狭窄 糖耐量异常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病因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晨 张荣怀 +1 位作者 王晓明 郭海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老年病二科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完成。①细胞来源及分组:将液氮中冻存的人巨细胞病毒AD169...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老年病二科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完成。①细胞来源及分组:将液氮中冻存的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进行增殖培养6~8代;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消化成单细胞悬液,用DMEM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以一传三种于培养瓶继续培养至细胞贴壁并已伸展但未汇合,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查活细胞数大于95%,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组接种人巨细胞病毒169病毒株。②组织学及实验室检查:凋亡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学特点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两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以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得的A490值表示。两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上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两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细胞凋亡情况以Annex-inⅤ染色法的以荧光强度判定。结果:①凋亡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学特点:正常的生长融合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呈铺路石状镶嵌排列,细胞边界清楚,胞浆丰富,胞核椭圆居中,核仁明显;凋亡的细胞有的变成大细胞。②人巨细胞病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24h,对照组与人巨细胞病毒组A490值分别为1.09±0.08与2.08±0.09(t=7.96,P<0.05)。③人巨细胞病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正常对照组G0/G1期的细胞为74.4%,加入人巨细胞病毒后为59.3%,较正常对照组降低20.3%(P<0.05)。④人巨细胞病毒对人脐静脉内皮凋亡的影响:正常对照组凋亡细胞为8.3%,当加入人巨细胞病毒后为5.8%,较对照组降低30.1%(P<0.01)。结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引起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水平的改变增加G0/G1期细胞进入S和G2/M期,降低细胞凋亡,导致细胞最终表现为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脐静脉 细胞学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容积敏感性外向整流氯离子通道的调节机制及药理学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磊 王晓明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3期1-3,共3页
氯离子通道存在于各种细胞,并对细胞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容积敏感性氯离子通道不仅参与细胞容积平衡及调节细胞的电活动,而且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药研发的迅猛发展,针对氯离子通道的中药单体研究也成为当今的热点。... 氯离子通道存在于各种细胞,并对细胞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容积敏感性氯离子通道不仅参与细胞容积平衡及调节细胞的电活动,而且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药研发的迅猛发展,针对氯离子通道的中药单体研究也成为当今的热点。该文根据氯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从研究基本情况、通道特性、调节机制及生理功能、相关中药单体等几方面介绍了容积调节性氯离子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调节性氯离子通道 细胞凋亡 调节性容积减少 中药单体
下载PDF
高通量中药单体筛查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磊 王晓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8期4-6,共3页
随着现代化学、生物学及药学等领域日新月异的进步,相关现代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中药单体的药效和药代研究的进展,为中药走向国际提供了基础。如何获得目的中药单体成为目前研发的热点和焦点。本文就目... 随着现代化学、生物学及药学等领域日新月异的进步,相关现代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中药单体的药效和药代研究的进展,为中药走向国际提供了基础。如何获得目的中药单体成为目前研发的热点和焦点。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中药单体的筛选方法、不同筛选类型原理、局限性及意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高通量药物筛选 细胞膜色谱法
下载PDF
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影响
14
作者 刘安恒 曹亚南 +3 位作者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 王晓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十字孢碱组、DIDS组、LY294002(特异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和L-NAME(非...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十字孢碱组、DIDS组、LY294002(特异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和L-NAME(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在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观察DIDS对心肌细胞存活率、凋亡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与十字孢碱组比,DIDS明显改善了细胞存活率,提高了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活性2.1倍(P<0.01),增加了一氧化氮合酶和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和一氧化氮水平(P<0.01);LY294002预处理完全抑制了磷酸化蛋白激酶B、一氧化氮合酶和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升高及升高的一氧化氮,完全阻断了DIDS的抗细胞凋亡作用;L-NAME预处理也使升高的一氧化氮水平下降,但仅部分阻断了DIDS的细胞保护作用。结论DIDS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发挥其抑制十字孢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心肌细胞 凋亡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 十字孢碱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危险性分析(英文)
15
作者 黄晨 高建苑 +4 位作者 王晓明 李榕 杨爱丽 郑敏文 薛富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51-253,共3页
背景: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性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目的:应用电子束CT(EBT)心脏扫描,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情况,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性。设计:以伴冠状动脉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 背景: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性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目的:应用电子束CT(EBT)心脏扫描,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情况,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性。设计:以伴冠状动脉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老年病科病房。对象:收集2002-01/2004-06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经EBT扫描的住院患者共93例,男80例,女13例,年龄36~78岁。其中2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血糖对照组,男22例,女3例;其余按病情分为血糖异常组和冠心病组。血糖异常组57例,男49例,女8例,包括糖耐量低减组(IGT)29例,糖尿病组28例,44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症状;冠心病组11例,男9例,女2例。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7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冠心病患者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联合专题组冠心病诊断标准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患重大躯体疾病者。方法:93例受试者行心脏EBT平扫及增强扫描,计算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钙化积分、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软斑数,同时收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相关信息,进行冠状动脉的组间比较和危险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软斑数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硬化 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老年右肾癌合并类白血病反应1例报告
16
作者 刘艳 李源 王晓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440-440,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2岁,以"乏力、纳差半年,右上腹痛半月"于2012年3月12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贫血貌,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脏、胸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软平坦,无压痛,Murphy征阴性,右侧肾区轻度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2岁,以"乏力、纳差半年,右上腹痛半月"于2012年3月12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贫血貌,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脏、胸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软平坦,无压痛,Murphy征阴性,右侧肾区轻度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血常规:白细胞11.61×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9.6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3.1%,红细胞计数3.37×10^9/L,血红蛋白96g/L;肿瘤标记物:CA19-9轻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白血病反应 右肾癌 神经系统查体 轻度叩击痛 肿大淋巴结 入院体格检查 粒细胞绝对值 白细胞计数 临床资料 肾肿瘤
原文传递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葛伟 李源 袁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 (IC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依有无临床症状及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 ,将 85例老龄患者分为 3组 :非梗死组 (NI组 )、无症状性脑梗死组 (AI组 )和症状性脑梗死组(SI组 ) ,各组病人均行颈部血管...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 (IC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依有无临床症状及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 ,将 85例老龄患者分为 3组 :非梗死组 (NI组 )、无症状性脑梗死组 (AI组 )和症状性脑梗死组(SI组 ) ,各组病人均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查。结果 SI组和AI组斑块指数增高、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IMT)增加、颈内动脉 (CIA)及颈总动脉 (CCA)内径均较低 ,与NI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SI组斑块指数、IMT较AI组亦有显著增高。结论 IC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及评价ICD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老年人 影像学检查
原文传递
深静脉血栓诊治进展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晓乐 王晓明 +2 位作者 刘媛媛 燕青松 张航向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422-426,共5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结,常发生于机体下肢,可由多种原因例如肿瘤、分娩、手术、长期卧床等引起。近年来,DVT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美国DVT年发病人...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结,常发生于机体下肢,可由多种原因例如肿瘤、分娩、手术、长期卧床等引起。近年来,DVT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美国DVT年发病人数超过200万,并发肺栓塞死亡的〉40万,〉80岁的DVT发病率为1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肺栓塞 病人数 深静脉系统 预防措施 肿瘤晚期 溶栓效果 静脉丛 选择素 超声检查 深静脉瓣膜
原文传递
扩张型心肌病伴电风暴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李飞 啜玉彩 黄志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944-944,共1页
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首次对"室速风暴"做出明确的定义[1],室速风暴、ICD风暴、交感风暴和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是同义语,定义为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 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首次对"室速风暴"做出明确的定义[1],室速风暴、ICD风暴、交感风暴和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是同义语,定义为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和(或)室颤,间隔窦性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并发症 心律失常/并发症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