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ndocan、JKAP水平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近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国锐 王成 史永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62-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Jun N-末端激酶途径相关磷酸酶(JKAP)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192例新诊断AIS患者(AIS组)...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Jun N-末端激酶途径相关磷酸酶(JKAP)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192例新诊断AIS患者(AIS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NHIS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轻症组(NIHSS评分<6分,n=52)、中症组(6分≤NIHSS评分<14分,n=85)和重症组(NIHSS评分≥14分,n=55)。所有受试者入组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ndocan,JKAP水平,比较不同神经缺损程度患者血清Endocan,JKAP水平差异。出院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预后,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影响AIS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以及Endocan,JKAP预测AIS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AIS组血清Endoca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JK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血清Endocan水平高于中、轻症组(P<0.05),JKAP水平低于中、轻症组(P<0.05)。神经预后不良48例,预后良好14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NIHSS评分,高水平Endocan是AI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JKAP是保护因素(P<0.05)。Endocan,JKAP预测AIS患者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742,联合Endocan,JKAP预测AIS患者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高于单独Endocan,JKAP预测(P<0.05)。结论AIS患者血清Endocan水平增高,JKAP水平下降,且与神经缺损程度加重以及不良预后的发生有关,检测Endocan和JKAP可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近期预后 Endocan Jun N-末端激酶途径相关磷酸酶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复发或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2
作者 李君莲 李海燕 +4 位作者 霍发荣 吴倩 董利萍 陈思 张晓燕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0-375,405,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复发或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1-1—2022-4-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神经内科98例首次确诊M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1年后随...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复发或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1-1—2022-4-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神经内科98例首次确诊M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1年后随访时的病情变化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复发或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的列线图,同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估该模型对MG患者复发或疗效不佳的预测价值。结果98例MG患者中缓解组61例,未缓解组37例。与缓解组相比,未缓解组MG患者的病程更长、美国MG基金会分型及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更高(均P<0.05),不规律服药、有感染诱因、累及四肢躯干、累及呼吸肌者比例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程长[OR=1.082,95%CI:1.011~1.157;P=0.022]、不规律服药[OR=4.778,95%CI:1.539~14.833;P=0.007]、有感染诱因[OR=9.217,95%CI:2.856~29.740;P<0.001]、累及四肢躯干[OR=3.298,95%CI:1.093~9.950;P=0.034]为MG患者复发或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经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估显示,根据上述4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结论病程长、累及四肢躯干、不规律服药、感染易导致MG患者病情反复或疗效不佳,由上述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评估MG患者复发或预后不佳的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复发 预后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ROC曲线
下载PDF
炎症相关脂肪因子与痴呆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华卉娟 梁玉霞 +1 位作者 李岩 赵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痴呆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与高血压、高龄、高脂血症、肥胖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关,对记忆、注意力、语言等能力造成影响。脂肪因子作为脂肪细胞中的活性因子参与肥胖及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与炎症有关的脂肪因子通过多种机制影... 痴呆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与高血压、高龄、高脂血症、肥胖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关,对记忆、注意力、语言等能力造成影响。脂肪因子作为脂肪细胞中的活性因子参与肥胖及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与炎症有关的脂肪因子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痴呆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促炎脂肪因子(瘦素、抵抗素、内脂素和趋化素)和抗炎脂肪因子(脂联素)与痴呆的相关性,就促炎及抗炎脂肪因子与痴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痴呆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炎症相关脂肪因子 脂联素 瘦素 抵抗素 内脂素 趋化素
原文传递
重症肌无力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
4
作者 吴倩 李君莲 +2 位作者 李海燕 胡婉贞 张晓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5-331,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收集MG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新鲜粪便标本,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测定两组肠道菌群的丰度,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代谢产物的水平。收集受试者的临床特...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收集MG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新鲜粪便标本,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测定两组肠道菌群的丰度,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代谢产物的水平。收集受试者的临床特征,包括MG定量评分(quantitative MG score,QMGS)、M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MG-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MG-ADL)评分、15项MG生活质量量表(MG-specific quality-of-life 15,MGQOL-15)评分、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评分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水平,对差异菌群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收集50例MG患者及15名健康对照者。MG组Simpson指数(0.936±0.041)高于对照组(0.888±0.123),即MG组Alpha多样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P=0.022),且两组的微生物表型即Beta多样性存在差异(R=0.966,P=0.001,Adonis)。LEfSe结果提示MG组中志贺氏杆菌、琥珀酸弧菌属、梭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富集,而丰度降低的有毛螺菌属、罗氏菌属、脱硫弧菌属、粪球菌属。两组菌群的代谢产物不同,其中MG组有28种上调及71种下调代谢产物。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功能聚类分析显示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代谢途径为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途径。MG患者肠道微生物61.2%(30/49)的扩增子序列(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ASV)与多种代谢产物相关(P<0.001)。毛螺菌科与患者QMGS(r=-0.496,P<0.001)、MG-ADL评分(r=-0.542,P<0.001)、MG-QOL15评分(r=-0.464,P=0.007)、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r=-0.315,P=0.026)呈负相关,与MMT评分(r=0.374,P=0.008)呈正相关。结论MG患者肠道菌群存在有益菌丰度下调,有害菌丰度上调的情况,亦存在代谢产物紊乱,且差异ASV与MG肌无力严重程度具有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16S rRNA 多样性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相关性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类药物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韩卓 (综述) +1 位作者 万东君 马丹丹(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04-610,共7页
偏头痛作为一种全球流行性的原发性头痛,高患病率及失能率对个人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应对其进行预防性及急性期治疗。以往的偏头痛治疗策略包括传统镇痛药、曲坦类药物,通常以对症止痛、减少其他伴随症状为主,但长期服用易致药物过... 偏头痛作为一种全球流行性的原发性头痛,高患病率及失能率对个人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应对其进行预防性及急性期治疗。以往的偏头痛治疗策略包括传统镇痛药、曲坦类药物,通常以对症止痛、减少其他伴随症状为主,但长期服用易致药物过量性头痛。近年来,针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受体开发的新药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受体拮抗剂均在偏头痛急性期和预防性治疗中展现了可观的前景,同时可应用于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的偏头痛患者。本文将对近年CGRP类药物治疗偏头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偏头痛 CGRP单克隆抗体 CGRP受体拮抗剂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丁苯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6
作者 崔冰冰 尹榕 +1 位作者 刘天珍 马慧萍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1-14,共4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而脑卒中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并且具有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已成为中国居民第1致死病因。缺血性卒中占全部脑卒中发病率的70%,其中急性脑缺血引起的卒中,...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而脑卒中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并且具有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已成为中国居民第1致死病因。缺血性卒中占全部脑卒中发病率的70%,其中急性脑缺血引起的卒中,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经国内外研究表明,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有多个病理环节参与,目前没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特效药物 1:。溶栓是治疗AIS的有效手段,但受溶栓禁忌及“时间窗”等因素影响,使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寻找最佳治疗药物对于AIS患者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丁苯酞 疗效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多中心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占比及院前延迟原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艳淑 王则托 +3 位作者 贾存玮 牛建平 吕云利 刘献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调查多中心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及院前延迟的情况,并分析影响老年AIS院前延迟的就医行为,为老年AIS的科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来自3家卒中中心住院的老年AIS患者1867例,... 目的调查多中心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及院前延迟的情况,并分析影响老年AIS院前延迟的就医行为,为老年AIS的科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来自3家卒中中心住院的老年AIS患者1867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就诊时间、医疗费用类型、来院方式、独居、转诊、发病地点、危险因素、发病前改良的Rankin量表、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意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等。根据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是否在4.5 h内分为及时组447例和延迟组1420例。统计老年AIS静脉溶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评估院前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431例(23.1%)使用了静脉溶栓治疗;而在未使用静脉溶栓的原因中,院前延迟1272例(88.6%),占比最大。2组使用急救服务系统、独居、转诊、心房颤动、NIHSS评分、缺乏脑卒中意识比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NIHSS评分高(OR=0.876,95%CI:-0.192~-0.073)、独居(OR=23.558,95%CI:2.166~4.153)、转诊(OR=2.913,95%CI:0.417~1.721)、缺乏脑卒中意识(OR=84.562,95%CI:4.057~4.818)是院前延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老年AIS患者静脉溶栓率不高,而院前延迟是提高静脉溶栓率的主要障碍。减少转诊、提高脑卒中意识等可能有助于缩短院前延迟的时间,增加AIS静脉溶栓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纤维蛋白溶解药 回顾性研究 院前延迟
下载PDF
血清β_(2)微球蛋白升高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损害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璇 冷慧层 +5 位作者 张英杰 仇慧慧 张志英 郭爱斌 马丹丹 尹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2-617,共6页
目的β_(2)微球蛋白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β_(2)微球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 目的β_(2)微球蛋白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β_(2)微球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头颅MRI主要表现为脑白质高信号的脑小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使用Fazekas量表和改良Scheltens量表对纳入患者头颅核磁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两量表评估结果一致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并按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222例患者,其中轻度组112例(50.45%),中重度组110例(49.55%)。中重度组患者年龄、高血压、β_(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8,95%CI:1.05~1.127)、高血压(OR=2.576,95%CI:1.116~5.946)、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1.037,95%CI:1.005~1.07)、β_(2)微球蛋白(OR=1.685,95%CI:1.04~2.731)、D-二聚体(OR=3.587,95%CI:1.219~10.55)是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β_(2)微球蛋白对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价值。此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年龄、高血压也是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严重程度 β_(2)微球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但美伶 尹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为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嗜神经性病毒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炎症,由虫媒传播。乙脑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西太平洋...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为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嗜神经性病毒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炎症,由虫媒传播。乙脑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西太平洋的24个国家,约有30亿人生活在乙脑流行区域,每年报道约6.8万乙脑临床病例,病死率为25%~30%,30%~50%的乙脑幸存者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给社会和公共卫生带来沉重负担[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后遗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 嗜神经性 中枢神经系统 ENCEPHALITIS 乙脑病毒 公共卫生 流行区域
下载PDF
肥胖相关认知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冷慧层 刘璇 尹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5期101-104,共4页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预计到2030年,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将分别达到13.5亿和5.73亿[1]。肥胖的发生除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及某些癌症的患病风险,也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肥胖和...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预计到2030年,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将分别达到13.5亿和5.73亿[1]。肥胖的发生除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及某些癌症的患病风险,也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肥胖和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与学习、记忆和执行功能缺陷以及潜在的脑萎缩相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风险 脑萎缩 超重和肥胖 心血管疾病 认知障碍 高脂饮食 实验证据 糖尿病
下载PDF
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但美伶 张英杰 +3 位作者 刘璇 冷慧层 马丹丹 尹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JE)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7月到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确诊并住院的37例J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JE临床分型及是否出现呼吸衰竭,分为JE1组(n=21)和JE2组(n=16),分析JE的临床... 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JE)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7月到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确诊并住院的37例J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JE临床分型及是否出现呼吸衰竭,分为JE1组(n=21)和JE2组(n=16),分析JE的临床特征。结果 3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0.9±17.2)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00%)、脑膜刺激征阳性(83.8%)、意识障碍(78.4%)、头痛(70.3%)及精神症状(62.2%)。与JE1组相比,JE2组肢体瘫痪、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均P<0.05),此外血白细胞计数、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血尿素水平、血二氧化碳分压、颅内压、CSF葡萄糖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而GCS评分、血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氯化物、血氧分压、氧合指数、CSF氯化物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头颅MRI示JE患者病变主要累及丘脑和基底节区,EEG多为慢波,JE2组EEG异常比例显著多于JE1组(P<0.05)。37例患者中死亡5例(13.5%),均来自JE2组;幸存者中25例(78.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结论发病后合并呼吸衰竭的JE患者临床症候更重,合并感染更多,住院时间更长,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特征 认知障碍 预后
下载PDF
代谢产物与缺血性卒中临床诊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英杰 尹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70-875,共6页
缺血性卒中(IS)是由于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坏死的总称。通过代谢组学研究IS代谢产物水平变化,可以为认识IS的病理生理和致病机制,探究IS的临床诊疗综合措施提供新的角度。但目前研究多限于探究代谢产物与IS临床... 缺血性卒中(IS)是由于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坏死的总称。通过代谢组学研究IS代谢产物水平变化,可以为认识IS的病理生理和致病机制,探究IS的临床诊疗综合措施提供新的角度。但目前研究多限于探究代谢产物与IS临床诊疗之间的相关性,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不明确。该文对代谢产物水平变化与IS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诊断、预后和复发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代谢产物 临床诊疗 生物标志物 综述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P与阿尔兹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志英(综述) 尹榕(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2-183,共2页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全世界每年新增990多万痴呆患者,截止2019年报告,目前世界上已有近5000万痴呆患者,2050年将增加至1.52亿例。据推算,2030年全球用于痴呆症的费用将达到2.54万亿美元,2050年为9.12万亿美元[1],给整个...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全世界每年新增990多万痴呆患者,截止2019年报告,目前世界上已有近5000万痴呆患者,2050年将增加至1.52亿例。据推算,2030年全球用于痴呆症的费用将达到2.54万亿美元,2050年为9.12万亿美元[1],给整个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痴呆的两大主要类型,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其中AD约占全部痴呆的50%,VD约占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P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NPY、NT的影响
14
作者 姚向荣 冯海霞 +3 位作者 万东君 王向红 王继芳 苟丽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6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微创术后患者早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治疗对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微创术后患者早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治疗对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收治的HICH经微创血肿清除术后5d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86)和对照组(n=86),另同期选取86例进行体检健康者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HBO治疗。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0d、22d、34d各组的NPY和NT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34d、90d、180d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Barthel index,BI)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NPY、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d,22d及34d,研究组NPY、N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10~22d及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10~34d NPY和N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两组NPY和NT水平逐渐下降,研究组34d基本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NIHSS、MMSE、Fugl-Meyer、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4d,90d及180d,研究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4d,90d及180d,研究组MMSE、Fugl-Meyer、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ICH微创术后早期HBO治疗显著降低血浆NPY及NT水平,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躯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高压氧 微创手术 康复治疗 神经肽Y 神经降压素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β2-微球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英杰 邵少举 +4 位作者 但美伶 仇慧慧 郭爱斌 张志英 尹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371...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371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IS组(232例)和非急性期IS组(139例),再根据急性期IS组所有患者的血浆Hcy四分位数水平,分为Q1组(Hcy<14.33μmol/L)、Q2组(Hcy 14.33~18.05μmol/L)、Q3组(Hcy18.06~23.88μmol/L)和Q4组(Hcy>23.88μmol/L);并以血浆Hcy中位数水平进行分组,即合并Q1组、Q2组为Q1-2亚组,Q3组、Q4组为Q3-4亚组。比较急性期IS组和非急性期IS组及各亚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以血浆Hcy为因变量,将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共线性检验及变量筛选后的相关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期IS组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非急性期I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248,P<0.01)。在以血浆Hcy四分位数水平分组的各亚组比较中,血浆Hcy水平较高的患者整体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且吸烟比例也呈升高趋势;但患有糖尿病和使用降糖药物患者比例均较低(P<0.05)。血浆Hcy水平较高患者血清β2-MG水平也较高(P<0.01)。即使在正常临床参考值范围内,随着血浆Hcy水平升高,血肌酐(Creatinine,Cr)、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呈升高趋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则呈降低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升高(在Q2和Q3亚组)与性别(男性)独立相关(P<0.05),血浆Hcy水平升高(在Q3和Q4亚组)与血清β2-MG水平升高独立相关(P<0.05)。在以血浆Hcy中位数水平分组的两亚组比较中,Q3-4亚组男性患者比例更高(P<0.05),且血清β2-MG水平也更高(Z=-4.96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向前法)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升高与性别(男性)[OR=2.529,95%CI(1.367~4.679),P=0.003]、血清β2-MG水平升高[OR=3.625,95%CI(2.126~6.180),P<0.001]显著相关。结论血浆Hcy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IS急性期升高,血浆Hcy水平升高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血清β2-MG水平升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Β2-微球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相关性
下载PDF
儿童及青年患者单侧脑萎缩相关疾病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璇 侯丽亚 +1 位作者 万东君 尹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65-469,共5页
儿童及青年患者单侧脑萎缩往往与一些临床罕见病相关,例如戴克-戴维夫-马森综合征、拉斯穆森脑炎、斯特格-韦伯综合征、帕里-罗姆伯格综合征、单侧惊厥-偏瘫-癫痫综合征等。病理性单侧脑萎缩以及癫痫发作似乎是上述疾病共同的神经系统... 儿童及青年患者单侧脑萎缩往往与一些临床罕见病相关,例如戴克-戴维夫-马森综合征、拉斯穆森脑炎、斯特格-韦伯综合征、帕里-罗姆伯格综合征、单侧惊厥-偏瘫-癫痫综合征等。病理性单侧脑萎缩以及癫痫发作似乎是上述疾病共同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随着脑萎缩程度的进展,患者还会出现偏瘫、偏盲、失语、精神行为异常、抑郁、认知功能减退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上述疾病相对罕见,其病理生理机制及诊断、治疗目前尚不清楚,另外对于单侧脑萎缩的发病机制及其与原发疾病的关联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脑萎缩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干预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风险发生率的影响
17
作者 刘晓梅 马春妮 +1 位作者 张琰 张美春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6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干预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风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7月某院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干预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风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7月某院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及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罗森塔尔护理干预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中,能有效提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森塔尔效应 自身免疫性脑炎 认知功能 护理风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肌生成抑制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俐 罗晓红 +4 位作者 王春雨 马凌 贾春晖 许瑞元 万东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80,共6页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肌生成抑制素(MSTN)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39例,根据患病情况分为单纯T2DM组(n=31)...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肌生成抑制素(MSTN)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39例,根据患病情况分为单纯T2DM组(n=31)、单纯ASCVD组(n=34)、T2DM合并无急性ASCVD组(T2DM+no-acute ASCVD,n=39)、T2DM合并急性ASCVD组(T2DM+acute ASCVD,n=35)。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20名为正常对照(NC)组。收集各组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STN。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MSTN与其它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血清MSTN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ASCV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STN对T2DM合并ASCVD的诊断价值。结果T2DM、ASCVD、T2DM+no-acute ASCVD、T2DM+acute ASCVD组血清MSTN高于NC组(P<0.05),T2DM+acuteASCVD组血清MSTN高于T2DM组(P<0.05),T2DM+no-acute ASCVD、T2DM+acute ASCVD组血清MSTN高于ASCVD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STN与年龄、DM病程、FPG、HbA1c、糖化血清蛋白、BUN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HbA1c、血肌酐(Scr)是血清MSTN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DM病程、红细胞沉降率和MSTN是T2DM合并ASCVD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STN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敏感度为70.27%,特异度为85.53%,截断值为1.28 pg/ml,诊断符合率为77.36%。结论血清MSTN升高与T2DM合并ASCVD相关,可能是早期筛查T2DM合并ASCVD新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肌生成抑制素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重症肌无力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19
作者 袁曼 阚鸿姣 +3 位作者 陈云娜 赵开杰 孙秀亭 张晓燕 《华西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18-824,共7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常见的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免疫疾病。其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症状性治疗、非特异性免疫抑制治疗、靶向免疫治疗)、免疫调节(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与血浆置换)及...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常见的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免疫疾病。其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症状性治疗、非特异性免疫抑制治疗、靶向免疫治疗)、免疫调节(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与血浆置换)及胸腺切除术。随着对MG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B细胞、补体系统及新生儿Fc受体等特异性免疫调节成为目前治疗MG的研究热点。与传统免疫抑制剂相比,MG患者对新型生物制剂耐受性较好,现就MG靶向治疗相关药物的研究进行阐述,并总结其在MG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寻找更多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新生儿Fc受体 细胞因子 补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