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中医药大学名中医临床名方运用探讨
1
作者 孙达 陈烨文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目的:以贵阳中医学院名中医为例,研究和探讨贵州近现代名中医的临床经验方心得、方义。方法:运用方剂学、中医临床基础和人物访谈的研究方法,通过临床适应病证、方药组成和方义探讨三个维度介绍贵州名中医的临床用方思路。结果:各位名... 目的:以贵阳中医学院名中医为例,研究和探讨贵州近现代名中医的临床经验方心得、方义。方法:运用方剂学、中医临床基础和人物访谈的研究方法,通过临床适应病证、方药组成和方义探讨三个维度介绍贵州名中医的临床用方思路。结果:各位名中医的临床思路和擅长诊治病证各不相同,有以经方加减为主者,有以合方化裁为主者,有以中西医结合临床遣方用药者,流派纷呈。结论:贵州近现代名医经验丰富,但系统研究较少,流派研究更是缺乏,未来总结名医经验,探讨学术思想的传承尤其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袁家玑 刘尚义 陈慈煦 石恩权 丁启后 王祖雄 何成瑶
下载PDF
饮食民俗与中医药食气味理论研究——以贵州为例
2
作者 黄书婷 李良松 +1 位作者 曹峰 郭永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5-220,共6页
民以食为天,饮食民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历来注重“药食同源”学说,饮食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密切相关。中医药食气味理论是中医认识药食性用的核心理论与原创理论,贵州饮食民俗内涵凸显药食气味思想。通过中医药食气味理论的视... 民以食为天,饮食民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历来注重“药食同源”学说,饮食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密切相关。中医药食气味理论是中医认识药食性用的核心理论与原创理论,贵州饮食民俗内涵凸显药食气味思想。通过中医药食气味理论的视域,阐述贵州饮食民俗文化的内涵:善嗜辣、喜用酸、爱饮酒、饮食茶、米为主等贵州特色饮食民俗,反映辛温调口欲而行气祛湿、味酸存食物而助胃消化、辛苦热流动气血并爽神、苦甘性寒解辛炙消腻滞、味甘平可口充饥养身等养生保健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气味理论 贵州 饮食民俗 内涵阐释
下载PDF
“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罗瑞熙 王腊 +2 位作者 马齐蔓 王文佳 王平 《科技风》 2024年第31期87-89,共3页
在中医药院校中,“医学寄生虫学”是一些临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但该课程目前存在课时有限、知识抽象、实验课时利用度不高等问题,如何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是一项难点。贵州中医药大学病... 在中医药院校中,“医学寄生虫学”是一些临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但该课程目前存在课时有限、知识抽象、实验课时利用度不高等问题,如何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是一项难点。贵州中医药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结合现有教学情况,设计和构建了“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以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课程“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应用为例,就教学问题分析、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效果及评价进行阐述及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寄生虫学 虚实结合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医药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龚雪敏 黄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10-12,共3页
高校思政课程作为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才能为专业课程保驾护航,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文章结合高校思政课程的主... 高校思政课程作为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才能为专业课程保驾护航,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文章结合高校思政课程的主要内容,从立德树人、以史明智、哲学省思、循法而行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中医药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强调教师在传授中医药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在道德规范、历史传承、哲学智慧、医学法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进一步实现育人功能,达到“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中医药学
下载PDF
以夯实基础 提升素养 培育思维为导向构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
5
作者 吴筱枫 李霞 周雪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作为中医学的一门传统基础课程,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效果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在深化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契合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中医学人才的要求,课程考核评价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作为中医学的一门传统基础课程,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效果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在深化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契合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中医学人才的要求,课程考核评价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动态的、多元化的综合性考核评价,构建以夯实基础、提升素养、培育思维为导向的综合性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评价构成。其中过程性评价又包括阶段性知识考核评价、综合素质考核评价和运用能力考核评价三方面;终结性考核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核评价 中医基础理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某院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6
作者 吴燕 黎豫川 +1 位作者 张远哲 徐献梅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1-125,133,共6页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医院中医药治疗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2016—2022年贵州某医院中医药治疗脾虚型IBS-D处方,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中药处方信息表,利用SPSS 23.0与SPSS Modeler18.0...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医院中医药治疗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2016—2022年贵州某医院中医药治疗脾虚型IBS-D处方,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中药处方信息表,利用SPSS 23.0与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性味归经、功效、频数、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以挖掘医院中医药治疗脾虚型IBS-D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中药处方502首,处方中药味多见甘味,药性以温、平性为主,多归于脾、胃经,治疗药物以补虚药、行气药为主,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白术、木香、陈皮等;治疗常用药对组合有白术-木香、白术-陈皮、木香-陈皮等,聚类分析得出3类处方,主要功效益气健脾、行气化痰、渗湿止泻等。结论 医院中医药治疗脾虚型IBS-D组方规律以益气健脾、行气化痰、渗湿止泻为主要治法,临床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加减方辨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ChatGPT技术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影响
7
作者 谭世雨 余江维 杜志慧 《中医学》 2024年第1期206-213,共8页
ChatGPT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模型,它的出现,将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中医药现代化也将受到不可避免的重大影响。首先,文章将从工作流程、语料库、预训练算法、微调算法四个维度对ChatGPT相关技术进行简介;其次,从中医... ChatGPT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模型,它的出现,将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中医药现代化也将受到不可避免的重大影响。首先,文章将从工作流程、语料库、预训练算法、微调算法四个维度对ChatGPT相关技术进行简介;其次,从中医药辅助诊疗系统、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构建、中医药文献挖掘三个方面,概括中医药现代化成果与现状;然后,从自动实体识别技术、多模态融合技术、决策推理技术三个角度,分析ChatGPT技术将给中医药现代化带来的技术变革;最后,从人才培养、中医药术语规范、算力成本三个方向,提出ChatGPT技术下中医药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及其探讨,以及中医药人应该如何把握住时代的机遇,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中医药现代化 深度学习 变革 挑战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机能学教学改革——以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实验为例
8
作者 邓颖 王慧 +4 位作者 涂小华 杨光勇 万亿 全睿 徐萌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7期44-46,共3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主要由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部分融合而成,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院校的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应具有中医特色。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实验是重要的医学生理学、药理学实验,为研究药物的胃...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主要由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部分融合而成,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院校的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应具有中医特色。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实验是重要的医学生理学、药理学实验,为研究药物的胃肠道作用机制提供了有效手段。附子可兴奋家兔离体小肠的自发收缩活动,尚无报道附子炮制前后对肠肌收缩活动的影响。文章在传统离体小肠生理特性实验的基础上,观察中药附子炮制前后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自发性收缩频率和振幅的影响,结合微信公众号平台,实施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以期为中医药院校机能学离体小肠生理特性实验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机能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病原生物学教学模式探索
9
作者 陈万浩 梁建东 +1 位作者 代永东 任秀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9期46-48,共3页
病原生物学作为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起着衔接基础与临床的作用。文章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开设的面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病原生物学课程为例,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探索和分析,分别从课程... 病原生物学作为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起着衔接基础与临床的作用。文章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开设的面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病原生物学课程为例,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探索和分析,分别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验教学等方面对本科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以帮助该课程更能适应专业发展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研究——评《中医文化蓝皮书: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6)》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星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I0016-I0016,共1页
中医药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基础,与西方医药理论体系不同,它结合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生命观、健康观和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在全球视野的研究中,中医药具有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与科学体系,... 中医药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基础,与西方医药理论体系不同,它结合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生命观、健康观和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在全球视野的研究中,中医药具有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与科学体系,广泛吸引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路径得到了全面且深入的创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 中医药 健康观 创新探索 一带一路 我国民族文化 路径研究 全球视野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肠道微生态防治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金涛 于红红 +1 位作者 俞琦 韩慧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258-3262,3269,共6页
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相关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血脂异常与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中医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能够有效恢复脂质代谢,改善血脂水平,这有助于防治血脂异... 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相关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血脂异常与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中医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能够有效恢复脂质代谢,改善血脂水平,这有助于防治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发展。现就国内外有关文献展开综述,为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肠道微生态 菌群 血脂异常 脂质代谢 机制
下载PDF
Meta方法评价中医药文献的商榷 被引量:2
12
作者 卯荣梅 赵博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4期72-74,共3页
中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引入了Meta分析方法,Meta分析方法是循证医学的延续,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式,主要以抽象思维为主导,注重定量分析,以统计学思想为主要特征,把人与自然割离,注重标准化。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一脉相承,以气一元论、阴... 中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引入了Meta分析方法,Meta分析方法是循证医学的延续,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式,主要以抽象思维为主导,注重定量分析,以统计学思想为主要特征,把人与自然割离,注重标准化。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一脉相承,以气一元论、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以意象思维为主导,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征,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组方加减化裁灵活多变;中医学与Meta分析从文化背景到思维方式、理论特征、方法学上均存在着天然的差异,Meta分析方法在中医运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中医药文献进行评价并不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META分析 思维方式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万浩 梁建东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7期244-245,243,共3页
发酵工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轻工、食品、化工、医药等多方面。作为中医药院校生物制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由于其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知识呈现碎片化等因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浓,难度较大。本文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开... 发酵工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轻工、食品、化工、医药等多方面。作为中医药院校生物制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由于其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知识呈现碎片化等因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浓,难度较大。本文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开设的发酵工程为例,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措施,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 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 成绩考核 自主学习
下载PDF
中西医思维结合案例在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来来 蒲翔 +4 位作者 陈云志 柴艺汇 杨雨齐 钱海兵 刘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23期17-18,共2页
药理学作为一门医学药学的专业基础课,涉及生理、生化、解剖等多门学科知识,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难度较大。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药理学知识与思维的同时,采用具体案例分析,融通中西医理念与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合与统一,... 药理学作为一门医学药学的专业基础课,涉及生理、生化、解剖等多门学科知识,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难度较大。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药理学知识与思维的同时,采用具体案例分析,融通中西医理念与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合与统一,增强其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思维 案例 药理学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中医药膳学教学设计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振亮 曹峰 +1 位作者 吴大梅 秦源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6期213-215,共3页
在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变革,受此影响,当前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在经历巨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中医药膳学的教学设计亦应顺应趋势,探求如何在教学活动的... 在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变革,受此影响,当前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在经历巨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中医药膳学的教学设计亦应顺应趋势,探求如何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 药膳学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中医药膳学》慕课的建设及运行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峰 吴大梅 +3 位作者 田梦源 罗振亮 秦源 刘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目的:通过 《中医药膳学》 慕课的建设与运行,探讨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方法:《中医药膳学》 慕课建设主要包括教学视频、 作业、 测验、 讨论、 期末考试五项内容.建设完成后经过调试运行,针对500名学生开放选修,并且在课程结束时进... 目的:通过 《中医药膳学》 慕课的建设与运行,探讨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方法:《中医药膳学》 慕课建设主要包括教学视频、 作业、 测验、 讨论、 期末考试五项内容.建设完成后经过调试运行,针对500名学生开放选修,并且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共有413名学生参加了期末考试.最终370名学生通过 《药膳学》 慕课的考核,获得选修课学分.结论:通过 《中医药膳学》 慕课的建设与运行,教学效果良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膳学 在线课程 建设及运行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柯尊丽 李瑞 《中国食品》 2022年第7期46-48,共3页
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是研究食品、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现代“四育”中食育健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营养学、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等。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学习和工... 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是研究食品、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现代“四育”中食育健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营养学、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等。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学习和工作压力大,加上经常熬夜、暴饮暴食以及营养单一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很多营养相关性慢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通过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以及这些物质与健康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指导他们如何选择营养健康的食品、如何合理搭配各种食品、如何达到膳食的营养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饮食习惯 营养平衡 营养物质 人体健康 营养健康 疾病预防 活性物质
下载PDF
试论清嘉庆中期的学术与中医药学之关联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达 陈烨文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45-49,共5页
清代嘉庆中期的学术,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本朝的乾嘉之学进行总结和完善,并在乾嘉后期形成了一个高潮,出现了新一代学坛领袖阮元。在此期间,中医药学仍延续着此前的学术传统,并有了一定发展。同时文史学界开始有学者进一步... 清代嘉庆中期的学术,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本朝的乾嘉之学进行总结和完善,并在乾嘉后期形成了一个高潮,出现了新一代学坛领袖阮元。在此期间,中医药学仍延续着此前的学术传统,并有了一定发展。同时文史学界开始有学者进一步关注中医药学,出现了孙星衍这样致力于医书辑佚与校勘的大家。其间阮元所编四库续书《宛委别藏》对医书的选择,则遵循了文史丛书的收录原则。这一时期的中医药学研究,在一些方面有了更为细致的认识,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受到乾嘉学风的影响。然而由于学科距离较大,文史学科与中医药学之间并未出现深入结合的学术成果。总的来看,清嘉庆中期的学术与中医药学在文献考据方法上存在着有限度的借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清代 学术史 发展 古典文献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环境毒物致雄性生殖毒性的用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酉冲 陈向云 +4 位作者 章艳鲜 杨欣 刘杨 朱璨 李尧锋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9期155-157,共3页
目的:通过查阅关于中医药对环境毒物致雄性生殖毒性影响的文献,分析其中医药用药规律。方法:查阅有关文献,搜集文献中涉及的中药及治疗原则,统计中药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类别。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16篇,药物107... 目的:通过查阅关于中医药对环境毒物致雄性生殖毒性影响的文献,分析其中医药用药规律。方法:查阅有关文献,搜集文献中涉及的中药及治疗原则,统计中药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类别。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16篇,药物107味,复方22首,药物常选用枸杞、黄芪和菟丝子。经统计,所用药物的药性,以温性、甘味、肝肾经药物最多,功效类别以清热、补阳药为多,治法以补肾壮阳类为多。结论:中医药在防治环境毒物致雄性生殖毒性方面以补肾壮阳为治则,辨证配伍清热、补阳类药物,多选用甘温、归肝肾经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毒物 雄性生殖毒性 中药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用于中医院校机能学实验课的探索
20
作者 杨光勇 涂小华 邓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4期181-183,共3页
探讨微信公众号在中医院校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相关教学经验。机能学实验是中医院校临床类专业的一门实验课性质必修科目,教学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但中医院校对该科目的教学方式多有不足。因此... 探讨微信公众号在中医院校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相关教学经验。机能学实验是中医院校临床类专业的一门实验课性质必修科目,教学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但中医院校对该科目的教学方式多有不足。因此,为改进机能学实验教学模式,采取以翻转课堂为主,结合基于案例的学习(CBL)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便捷优点的混合式教学,结果显示效果良好,学生成绩提高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学实验 微信公众平台 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