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脉散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肾保护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宋丹 陈莉 +1 位作者 杨娟 杨传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730-736,共7页
目的 探讨生脉散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肾功能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AKI... 目的 探讨生脉散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肾功能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AKI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脉散加味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分级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肾损伤标志物[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apolipoprotein,NGAL)、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及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变化。结果 治疗1周、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和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BUN、Scr、UAER和mALB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Ccr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肾功能指标BUN、Scr、UAER和mALB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cr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ysC和尿KIM-1、NGA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CysC和尿KIM-1、NGA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1β、IL-6和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1β、IL-6和IL-1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91%(50/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4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散加味治疗T2DM合并AKI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保护肾功能,其机制或与下调肾损伤因子及炎症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肾损伤 生脉散 肾功能 炎症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护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任玲 莫兰 +2 位作者 曲凌西 方娅霞 雍朝斌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0期81-84,共4页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施护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中医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观察患者血糖谱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气阴血虚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施护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中医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观察患者血糖谱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气阴血虚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基础治疗及一般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辨证施护;观察两组出院时满意度、出院4周后血糖达标率,比较两组出院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相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4周后试验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HbA1c水平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够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中医临床路径患者血糖达标率和满意度,有效降低HbA1c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施护 2型糖尿病 中医临床路径
下载PDF
丹黄散激活PINK 1/Parkin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范燚 张春玲 +6 位作者 赵伟 陈露 邸铁涛 周世勇 魏良纲 张艳 董源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01-2106,共6页
目的基于PINK 1/Parkin信号通路探究丹黄散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高糖组、高糖+生长因子组、高糖+丹黄散组,每... 目的基于PINK 1/Parkin信号通路探究丹黄散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高糖组、高糖+生长因子组、高糖+丹黄散组,每组3例,干预48 h;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率;免疫荧光法测定抗凋亡蛋白Bcl-2、Beclin-1、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假定激酶(PINK 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 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在正常环境下及高糖处理后,丹黄散均可降低细胞的细胞转移率和侵袭率(P<0.05);荧光免疫法结果显示,在正常环境下及高糖处理后,丹黄散均可上调细胞中的Bcl-2、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正常环境下及高糖处理后,丹黄散均可下调Bax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升高细胞中的PINK 1、Parkin和LC 3-Ⅱ蛋白表达水平(P<0.05),且丹黄散效果均明显优于空白血清和生长因子(P<0.05)。结论丹黄散可通过激活PINK 1/Parkin通路,减缓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丹黄散促进线粒体自噬进而增强损伤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黄散 PINK 1/Parkin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细胞 线粒体自噬 糖尿病溃疡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血压及炎症介质与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时黛 顾雯 +6 位作者 李晓英 段小平 张航 赵伟 穆旭 王霄霄 秦嘉恒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脂、血糖指标及血压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MS患者40例作为MS组,单纯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HT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NS组;比较3组被检者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检测...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脂、血糖指标及血压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MS患者40例作为MS组,单纯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HT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NS组;比较3组被检者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法(ELISA)测定3组被检者血清IGF-1及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MS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BMI、FBG、2 hPBG、HbA1c、TG高于HT组和NS组(P<0.05),MS组患者的LDL-C高于HT组(P>0.05),MS组患者的HDL-C低于HT组和NS组(P<0.05);MS组患者的IL-1β水平高于NS组和HT组(P<0.05);MS组和HT组患者的TNF-α水平均高于NS组(P<0.05);MS组IL-6水平低于HT组(P<0.05),HT组IL-6水平高于NS组(P<0.05);MS组患者的IGF-1水平低于HT组(P<0.05),HT组IGF-1水平高于NS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hPBG、HbA1c与IGF-1呈负相关(r=-0.235、-0.195,P<0.05),收缩压、舒张压与IGF-1呈正相关(r=0.124、0.208,P<0.05),TG、LDL-C、HDL-C与IGF-1无相关性(P>0.05)。结论MS患者存在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部分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炎症介质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监测系统的天麻素干预糖尿病脑损伤显微组织的研究及HPLC法验证
5
作者 吴春 伍庆 左雅敏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762-770,共9页
目的糖尿病脑损伤早期病灶定位诊断和药物治疗难度大,本研究拟建立基于近红外监测系统的脑组织天麻素及其代谢物含量定量校正模型和脑中枢神经不同部位判别模型,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用SPF级雄性昆明小鼠... 目的糖尿病脑损伤早期病灶定位诊断和药物治疗难度大,本研究拟建立基于近红外监测系统的脑组织天麻素及其代谢物含量定量校正模型和脑中枢神经不同部位判别模型,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用SPF级雄性昆明小鼠为对象构建糖尿病模型并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利用近红外监测系统监测小鼠脑组织,并测定药物含量;使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LS)及判别分析(DA)建立天麻素干预糖尿病鼠脑组织模型并进行比较研究,运用DAS2.0软件评价天麻素在脑中枢不同位置的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以动物实验体外模型验证成功为基础,基于PLS算法的脑组织天麻素GAS及其代谢物对羟基苯甲醇HBA含量定量校正模型R_(p)和RMSEP分别为0.9579、3.28及0.9020、2.68;DA分析模型能够对脑中枢不同病变组织进行正确的分类,且近红外监测系统监测和HPLC法得到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方法学验证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结论本研究为探讨近红外监测系统作为快速判定脑中枢神经组织病灶位置和实时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方法提供实验数据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糖尿病脑损伤 近红外光谱监测系统 偏最小二乘算法 判别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脑显微组织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足溃疡住院患者营养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研究
6
作者 董源源 张春玲 +5 位作者 史青 陈露 范燚 朱蕾 赵思思 罗智钦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9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住院患者的营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老年DFU住院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通过营养风险筛...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住院患者的营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老年DFU住院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通过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判断其营养情况,NRS2002<3分(40例)为无风险组,NRS2002≥3分(96例)为风险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6例研究对象中,96例患者(70.58%)存在营养风险。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足溃疡感染情况、Wagner分级、葡萄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足溃疡感染、Wagner分级、HbA1c、CRP均是影响老年DFU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DFU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营养风险,年龄、病程、足部溃疡感染情况、Wagner分级、C反应蛋白因素可增加患者的营养风险。因此,医护工作者应重视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评估,及时将精准化医学营养治疗方案与慢病治疗相结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足溃疡 住院患者 营养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论治桥本病亚临床期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祎楠 张兰 +4 位作者 董佳妮 李叙颖 王琳 许可 董天娇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5期576-579,共4页
从治未病理论出发探讨“阴阳失衡”和“正虚外侵”与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关系。该病亚临床期多以肝郁脾虚或兼肾虚为其病机关键,临床常伴有颈部不适感、周身乏力、情绪不宁或兼有腰膝酸软等症状。围绕既病防变的治疗理念,中医针对桥... 从治未病理论出发探讨“阴阳失衡”和“正虚外侵”与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关系。该病亚临床期多以肝郁脾虚或兼肾虚为其病机关键,临床常伴有颈部不适感、周身乏力、情绪不宁或兼有腰膝酸软等症状。围绕既病防变的治疗理念,中医针对桥本病亚临床期进行药物干预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根据患者亚临床期的症状及病情转归,予疏肝健脾、补肾软坚功效的中药复方软坚消瘿汤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治未病 阴阳失衡 正虚外侵 软坚消瘿汤
下载PDF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探讨择时艾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桃 邸铁涛 任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艾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艾灸组、择时艾灸组各29例,常规治疗组予DPN常规基础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艾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艾灸组、择时艾灸组各29例,常规治疗组予DPN常规基础治疗与护理,艾灸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予艾灸治疗,择时艾灸组则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引入子午流注纳子理论择时艾灸,均干预2周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3组患者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组间比较示择时艾灸组临床疗效、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最优、艾灸组次之,常规治疗组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艾灸可有效提高DPN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DPN 子午流注理论 艾灸 消渴 痹证
下载PDF
丹银海绵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春玲 陈露 +5 位作者 赵伟 黄蔷 龙丽 李桃 唐丽莎 罗开中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丹银海绵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7组大鼠,通过手术在其背部形成一10mm×10mm相同大小,深达肌层的溃疡,分别给予抗生素、生长因子凝胶、纳米银、丹黄... 目的:探讨丹银海绵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7组大鼠,通过手术在其背部形成一10mm×10mm相同大小,深达肌层的溃疡,分别给予抗生素、生长因子凝胶、纳米银、丹黄散,以及不同浓度的丹银海绵处理溃疡面。给药28d后处死大鼠,取溃疡部位新生肉芽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大鼠创面组织中AGEs、hs-CRP、IL-1、IL-6、bFGF、PDGF、VEGF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切片观察显示适宜浓度的丹银海绵可以促进血管新生并伴扩张,同时生成大量新生成纤维细胞。WesternBlot检测显示高浓度的丹银海绵可以显著上调创面组织中生长因子表达(P<0.05),降低AGEs水平及炎症因子表达(P<0.05)。结论:适宜浓度的丹银海绵对于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银海绵 糖尿病 皮肤溃疡 AGES 生长因子 炎症因子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从肠道有益菌群可激活AhR/ILC3s信号通路探讨解毒化浊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理论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光美 赵伟 张婷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415-1417,共3页
AhR/ILC3s通路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调节肠道菌群可激活AhR/ILC3s通路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浊毒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解毒化浊法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其机制与调节肠道菌群,抑制代谢性炎症有关,但是否通过AhR/ILC3s... AhR/ILC3s通路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调节肠道菌群可激活AhR/ILC3s通路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浊毒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解毒化浊法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其机制与调节肠道菌群,抑制代谢性炎症有关,但是否通过AhR/ILC3s通路起作用尚未可知。笔者通过对胰岛素抵抗、代谢性炎症、AhR/ILC3s信号通路、浊毒理论等相关古今文献进行研究,对解毒化浊法与AhR/ILC3s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理论机制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调节轴。肠道有益菌群可激活AhR/ILC3s信号通路,抑制代谢性炎症,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键环节。解毒化浊法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激活AhR/ILC3s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这可能是解毒化浊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信号通路,也可能是解毒化浊法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R/ILC3s信号通络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肠道菌群 代谢性炎症 浊毒理论 解毒化浊
下载PDF
浊毒清对糖耐量减低患者VEGF、PEDF的影响
11
作者 梁生光 陈文辉 +3 位作者 赵伟 白蕊 唐爱华 方宗新 《光明中医》 2021年第5期681-683,共3页
目的观察浊毒清治疗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选取IGT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0例采用阿卡波糖片治疗;治疗组80例采用浊毒清治疗。治疗3个月后,... 目的观察浊毒清治疗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选取IGT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0例采用阿卡波糖片治疗;治疗组80例采用浊毒清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VEGF、PEGF水平。结果最终完成试验者146例,治疗组72例,对照组74例。2组患者治疗后主要证候评分、2 hPG、HbA1c、血清VEGF、PE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主要证候评分、血清VEGF、VEGF/PEDF水平改善均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浊毒清可以改善IGT患者糖代谢及症状,可能降低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毒清 糖耐量减低 脾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下载PDF
糖通饮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小星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2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糖通饮、羟苯磺酸钙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尿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空白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对照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目的:分析糖通饮、羟苯磺酸钙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尿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空白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对照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通饮,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糖通饮。结果:用药后治疗组血糖、肾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中药糖通饮有利于保障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 糖通饮 羟苯磺酸钙 尿微量蛋白 尿微量蛋白/尿肌酐
下载PDF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效果对比
13
作者 王信杰 凌珑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41-42,共2页
目的分析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 目的分析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应用医院自制的疼痛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9.80%)明显低于B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总有效率(96.08%)明显高于B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效果,具有创伤小,减轻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优势,还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手术 甲状腺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甲钴胺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中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郭茜 张烁 李益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32期147-148,共2页
目的观察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1-2020.9收治的68例DPN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甲、乙组,每组各34例,均进行常规治疗,乙组加用甲钴胺,观察各组治疗情况,并在组间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正中... 目的观察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1-2020.9收治的68例DPN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甲、乙组,每组各34例,均进行常规治疗,乙组加用甲钴胺,观察各组治疗情况,并在组间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正中、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NCV、SNCV)均有提升,乙组更高于甲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和甲组14.7%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DPN病患,推荐其采用甲钴胺治疗,能更好的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甲钴胺 神经传导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低频脉冲刺激穴位疗法联合规律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文雪 任玲 +2 位作者 方娅霞 葛正懿 李珊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刺激穴位疗法联合规律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DPN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刺激穴位疗法联合规律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DPN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8,常规治疗联合规律有氧运动)和研究组(n=68,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低频脉冲刺激穴位疗法),两组以14 d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18%(62/68)高于对照组75%(51/68)(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胫神经SCV、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胫神经MCV均升高,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全血黏度值(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下降,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神经症状积分、神经反射、感觉功能和总分均下降,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刺激穴位疗法联合规律有氧运动治疗DPN患者,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感觉阈值和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刺激穴位疗法 有氧运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阈值 神经传导速度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Graves病伴双下肢胫前水肿一例
16
作者 肖宴 高镜云 +6 位作者 杨桃 郭艺 华诏召 曾灵 凌珑 吴曼 林琳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40-43,共4页
患者39岁,孕3产0,因"停经35^(+4)周,甲亢病史19+年"于2022年2月17日收入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2011年患者孕1个多月因甲亢行人工流产1次,2021年2月生化妊娠1次;此次妊娠为自然受孕,末次月经2021年6月13日,预产期2... 患者39岁,孕3产0,因"停经35^(+4)周,甲亢病史19+年"于2022年2月17日收入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2011年患者孕1个多月因甲亢行人工流产1次,2021年2月生化妊娠1次;此次妊娠为自然受孕,末次月经2021年6月13日,预产期2022年3月2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末次月经 人工流产 附属医院 甲亢病 生化妊娠 自然受孕 胫前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现状调查及与疼痛评分、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佳 任玲 +2 位作者 葛正懿 闫文雪 赵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7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与疼痛评分、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未接受截肢手术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未截肢组,选取同期行截肢手术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截肢组。采用糖...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与疼痛评分、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未接受截肢手术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未截肢组,选取同期行截肢手术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截肢组。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评估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所有患者焦虑抑郁状况,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评价所有患者的医学应对情况,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所有患者的疼痛状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DSQL评分与疼痛评分、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相关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截肢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肢组患者DSQL评分、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未截肢组,而MCMQ评分低于未截肢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SQL评分与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MCMQ评分呈负相关(P<0.05)。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个人月收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截肢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HbA1c是截肢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及HbA1c均会影响其生活质量,且其生活质量与疼痛、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存在相关性,临床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 生活质量 疼痛评分 应对方式 焦虑抑郁
原文传递
基于转换生长因子-β1/Smad3信号通路观察丹黄散在糖尿病大鼠足溃疡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春玲 陈露 +6 位作者 赵伟 邸铁涛 杨传经 龙毅 李莉 罗开中 唐丽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473-3476,3480,共5页
目的基于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探讨丹黄散在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50 mg·kg-1链脲佐菌素和印章创口手术构建DFU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只;另取25只正常大鼠设... 目的基于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探讨丹黄散在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50 mg·kg-1链脲佐菌素和印章创口手术构建DFU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只;另取25只正常大鼠设为空白组。造模当天,空白组和模型组均不进行药物干预,仅在0.9%NaCl清创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在0.9%NaCl清创后,分别敷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丹黄散,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每日定时定点换药。4组大鼠均连续给药28 d。比较4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GF-β1、Smad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第28天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5.48±2.28)%,(61.03±3.73)%,(73.72±3.41)%和(72.20±3.97)%,TGF-β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0.05,0.08±0.01,0.47±0.02和0.45±0.04,Smad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6,0.05±0.04,0.52±0.01和0.51±0.02,PC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3,0.03±0.04,0.53±0.03和0.52±0.04;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黄散具有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黄散 糖尿病足溃疡 转换生长因子-β1/Smad3信号通路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苯扎贝特片致横纹肌溶解症、肝肾功能损害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青 徐寒松 +2 位作者 陈永华 赵伟 毛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3-1285,共3页
1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体质量65kg,主因“多饮、多尿3+年,四肢麻木3+月,下肢水肿半月”,于2018年6月30日11时23分入院。入院时诊断:(1)2型糖尿病并①周围神经病变?②视网膜病变?(2)高血压病?患者长期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控制... 1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体质量65kg,主因“多饮、多尿3+年,四肢麻木3+月,下肢水肿半月”,于2018年6月30日11时23分入院。入院时诊断:(1)2型糖尿病并①周围神经病变?②视网膜病变?(2)高血压病?患者长期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因血糖控制不佳,入院后停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改为门冬胰岛素30(特充)注射液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入院查生化回示:谷草转氨酶(AST):11U·L^-1,谷丙转氨酶(ALT):7 U·L^-1,尿素(BUN):4.31mmol·L^-1,肌酐(Cr):97μmol·L^-1,尿酸(UA):523μmol·L^-1,β2微球蛋白:5.03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片 横纹肌溶解症 肾损害 肝损害
原文传递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丽 郭艺 莫淑钦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S01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2020年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血压、心率、...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2020年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血压、心率、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9.7%(35/39),高于对照组的74.3%(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3,P=0.004)。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QOL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压和心率,减轻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利于维护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人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