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卫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程寿峰 胡勇 +4 位作者 蒋瑶 秦旭 魏绍峰 滕军 荆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卫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12月贵州医科大学2021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生52名作为教学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20名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32名学生应用线上线下混合...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卫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12月贵州医科大学2021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生52名作为教学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20名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32名学生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分别对2组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比较,同时对学生教学效果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对照组技能考试成绩为72.50(65.25,78.00)分,试验组成绩为81.50(72.00,85.00)分,试验组学生实验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高分数分数段(≥80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在卫生分析化学实验授课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技能考试的教学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实验成绩,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传统教学 混合教学 技能考试 实验教学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卫生微生物学实验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希兰 张雪 +1 位作者 宋磊 李开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1期15-19,共5页
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育人和育才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向教育“初心”回归的必然选择。因此深入理解和实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成为当前国内各个高校普遍关注、积极探索与实践的重... 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育人和育才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向教育“初心”回归的必然选择。因此深入理解和实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成为当前国内各个高校普遍关注、积极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教学研究课题。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本身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政元素,是体现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又一新途径。卫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公共卫生专业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育人功能。文章从思政目标构建、思政内容挖掘、思政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卫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思政教学探讨,以提高“课程思政”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实现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高校 卫生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公共卫生专业
下载PDF
贵州省某市脱贫人口健康促进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宝坤 朱焱 +2 位作者 曹煜 胡元霞 李德健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8期10-13,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脱贫人口健康促进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提高脱贫地区健康促进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8月,采用分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出贵州省某市208名脱贫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17名健康促进工作人员和20名脱贫人... 目的:了解贵州省脱贫人口健康促进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提高脱贫地区健康促进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8月,采用分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出贵州省某市208名脱贫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17名健康促进工作人员和20名脱贫人口进行访谈。结果:脱贫人口均以低学历、低收入、多病共存为主,不知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者占18.8%,健康知识及技能缺乏,负性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专业水平不高;地方健康促进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健康教育精准性不高,健康支持性环境尚未真正形成。结论:新时代应加大对脱贫人口的健康监测和慢性病防治力度,加快提高脱贫人口卫生政策知晓率及健康素养水平,关注脱贫人口的心理健康,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加快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人口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对策
下载PDF
Cd污染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因子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4
作者 白本燕 王俊丽 任建国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6期69-74,共6页
以黔产艾纳香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浓度Cd污染(0mg·kg^(-1)、0.5mg·kg^(-1)、5.0mg·kg^(-1))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因子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旨在探究Cd污染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处理浓... 以黔产艾纳香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浓度Cd污染(0mg·kg^(-1)、0.5mg·kg^(-1)、5.0mg·kg^(-1))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因子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旨在探究Cd污染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大,根际土壤Cd含量增加;所有Cd处理均能增加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浓度Cd处理(5.0mg·kg^(-1))能提高根际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速效氮含量,降低铵态氮含量,而低浓度Cd处理(0.5mg·kg^(-1))则表现相反作用。与根际土壤真菌和细菌相比,放线菌对Cd污染的敏感性更强。在6类功能细菌中,Cd处理抑制亚硝酸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有机磷细菌和无机磷细菌的生长,而低浓度Cd处理(0.5mg·kg^(-1))促进反硝化细菌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艾纳香 根际土壤 微生物 土壤因子
下载PDF
一例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与分析
5
作者 陶明江 杨小鹏 +3 位作者 冯旭芳 冯煜 石胜芬 王峰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89-91,共3页
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羊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以发热、溶血性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动物共患病。我们对贵州德江县一户近期发病羊群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吉姆萨染色镜检和PCR检测方法,证实为羊附红... 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羊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以发热、溶血性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动物共患病。我们对贵州德江县一户近期发病羊群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吉姆萨染色镜检和PCR检测方法,证实为羊附红细胞体感染,其基因序列与美国人源绵羊附红细胞体(GU230143)序列高度同源。采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以及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和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治疗后康复。结合茵陈蒿散全群防治,未出现新的感染和传播。该病例进一步提示羊附红细胞体病对羊的危害,需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意识,预防羊群感染及人畜共患附红细胞体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附红细胞体病 诊治
下载PDF
贵州微小扇头蜱的鉴定、产卵和孵化观察
6
作者 吴胜春 孟娇 +9 位作者 唐继霞 林祉君 陈秋 余福勋 吴家红 杨光红 江佳富 孙毅 曹务春 詹琳 《草食家畜》 2023年第6期28-35,共8页
【目的】了解贵州微小扇头蜱的产卵和孵化情况,为微小扇头蜱及蜱媒病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从贵州省部分地区采集的黄牛体表寄生蜱样本中随机抽取微小扇头蜱饱血母(雌)蜱共104只,置于15 mL的无菌离心管中,在室温条件下观察母蜱... 【目的】了解贵州微小扇头蜱的产卵和孵化情况,为微小扇头蜱及蜱媒病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从贵州省部分地区采集的黄牛体表寄生蜱样本中随机抽取微小扇头蜱饱血母(雌)蜱共104只,置于15 mL的无菌离心管中,在室温条件下观察母蜱产卵和卵孵化的时间及其形态学变化,对产卵后母蜱和蜱卵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经鉴定所采集的样本均为微小扇头蜱,母蜱的产卵率为74.04%(77/104)。母蜱产卵后,身体逐渐皱缩干瘪,体积变小,蜱色由黑色变为褐黄色。所产的卵呈现黄褐色,有光泽,粘连成团。蜱所产的77组卵中,有11组幼蜱已孵出。幼蜱体似卵样大小,体色淡黄,3对足。【结论】脱离野外环境,微小扇头蜱仍然能够产卵、孵化,说明微小扇头蜱繁殖生存能力顽强。提示人们进入野外要做好自身防护,饲养家畜的农户做好灭蜱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扇头蜱 产卵 卵孵化 分子生物学鉴定 贵州
下载PDF
贵州省四至九年级学龄儿童营养素养现状及其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7
作者 谢竞成 王惠群 +4 位作者 余慧娴 刘涛 何琳 刘怡娅 刘菁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9-653,共5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四至九年级学龄儿童的营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营养素养与体质健康关系,为改善学龄儿童体质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3年2—7月抽取贵州省遵义市、铜仁市、毕节市小学四至六年级和中... 目的了解贵州省四至九年级学龄儿童的营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营养素养与体质健康关系,为改善学龄儿童体质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3年2—7月抽取贵州省遵义市、铜仁市、毕节市小学四至六年级和中学七至九年级1155名在校学生,使用学龄儿童食物营养素养问卷进行营养素养调查,并通过体质监测平台获取其体质健康数据(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等体测指标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营养素养与体质健康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学龄儿童营养素养得分为(63.50±8.63)分,营养素养各层次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互动性(66.09±13.99)、功能性(63.84±8.80)、批判性(61.15±14.65);营养素养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得分分别为(64.71±10.77)(62.97±9.21);选择食物、制作食物、摄入食物维度得分分别为(64.68±13.52)(56.39±12.17)(63.63±10.04)分。是否独生子女及不同性别、民族、年级、主要照顾人、主要照顾人学历、家庭经济情况学龄儿童营养素养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2.88,-3.28,5.02,18.32,4.67,32.47,32.53,P值均<0.05);学龄儿童体质健康合格率为85.8%,体质健康总分、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身体素质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71.86±10.52)(93.29±12.06)(72.12±14.42)(67.26±13.13)分;控制混杂因素后,学龄儿童营养素养得分与体质健康呈正相关(OR=1.03,95%CI=1.01~1.05,P<0.05)。结论贵州省四至九年级学龄儿童营养素养得分较低,且营养素养与体质健康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养 体质 回归分析 儿童
原文传递
贵阳市小学新生常见病检出情况及家长检后健康管理服务需求
8
作者 蔡菁晖 朱焱 +1 位作者 张加才 方雪 《中国学校卫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89,294,共6页
目的 了解贵阳市小学新生健康状况及家长检后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为构建家校医三方共防、共治的学校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4年9—10月,在贵阳市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3 210名参与本年度小学入学体检的新生... 目的 了解贵阳市小学新生健康状况及家长检后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为构建家校医三方共防、共治的学校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4年9—10月,在贵阳市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3 210名参与本年度小学入学体检的新生及其家长3 133名为研究对象。收集学生人口统计学指标、体格检查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自编问卷调查家长对于学生检后健康管理服务需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家长检后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相关因素。结果 小学新生常见病检出率分别为龋齿60.22%、筛查性近视17.23%、肥胖6.11%、缺铁性贫血3.86%、脊柱侧弯1.15%。体检新生多病共患率为23.89%(767名),其中筛查性近视+龋齿(8.22%)及肥胖+龋齿(4.27%)检出率较高。有63.80%的家长表示体检项目较简单,2 366名(75.52%)表示对检后健康管理服务有需求;家长对检后健康服务需求的平均得分为(3.12±0.70)分。从各维度来看,营养健康的得分均值(3.58±0.74)最高,中医保健得分均值(2.77±0.67)最低,其他分别为运动干预(3.29±0.79)、心理监测(3.17±0.58)、健康教育与签约服务(2.81±0.7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文化程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居住情况(流动)、孩子患病情况(1,2,≥3种)是新生入学检后家长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相关因素(B值分别为2.16,3.07,3.68;-2.19;3.14,3.34,3.11,P值均<0.05)。结论 贵阳市小学新生常见病患病率单病负担较重,多病共患情况凸显。入学体检后,家长对于后续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明显,检后健康管理服务应根据家长需求且融入多病共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近视 肥胖症 贫血 回归分析 学生 法定监护人
原文传递
贵州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相关因素的网络分析
9
作者 赵文欣 田萌 +4 位作者 陈思远 吴瑾怡 高瑛 邓茜雯 张宛筑 《中国学校卫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5,101,共5页
目的 探索贵州省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高风险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4—10月选取贵州省遵义市、黔南州、铜仁市1 034名初、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自我... 目的 探索贵州省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高风险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4—10月选取贵州省遵义市、黔南州、铜仁市1 034名初、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使用R 4.4.1软件进行网络分析可视化、中心性指标及结果稳定性评估。结果 贵州省中学生NSSI行为的检出率为29.6%,男生检出率为25.5%,女生检出率为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P<0.05)。有无NSSI中学生的情感交流、自我主义、家庭规则、积极沟通、问题解决、表达积极情绪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欺凌受害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3.66~-7.05,P值均<0.01)。中学生NSSI与社会/关系欺凌、抑郁、焦虑均呈正相关,且在网络中存在较为紧密连接(r值分别为0.35,0.43,0.42,P值均<0.01)。中心性指标提示强度和接近中心性最高为压力(Z值分别为1.29,1.58),中介中心性最高为情感交流(Z=1.91),预期影响指数最高为身体欺凌(Z=1.44)(P值均<0.05)。结论 压力、情感交流、身体欺凌在NSSI相关因素网络中有着重要影响,社会/关系欺凌、抑郁、焦虑与中学生NSSI行为存在较强的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伤害行为 精神卫生 网络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的临床医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子云 任玮 +1 位作者 耿妍 刘海燕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 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期提升教学效果。方法 2020-2021年,教研组对《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优化并选择贵州医科大学某临床专业班级(31人)进行应用评价。教学改革主要通过建设配套学习资源库(... 目的 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期提升教学效果。方法 2020-2021年,教研组对《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优化并选择贵州医科大学某临床专业班级(31人)进行应用评价。教学改革主要通过建设配套学习资源库(包括Jamovi软件教学视频资源库)、依托雨课堂、QQ等互联网教学软件建设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闭环,强化统计软件教学,注重学习过程监督与管理、学情信息收集与分析、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结果 学生对教学的整体满意率为93.55%,该试验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平均分为83.02分,高于同年级普通临床医学班级总体均值(t=-3.484,P=0.0005);学生对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三个环节评价为非常好和好的比例分别为87.10%、87.10%以及77.42%;有90.32%的学生反映学习Jamovi软件对于《医学统计学》课程学习有帮助。结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统计学》小班教学模式初步建立,应用效果良好,但课后复习等部分教学环节仍可进一步持续优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医学统计学 软件教学 线上+线下教学
下载PDF
刺梨的活性成分含量分布与光谱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家敏 李博岩 +3 位作者 胡芸 张进 汪瑞敏 孙晓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03-3408,共6页
刺梨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其果实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药食用价值。采用近红外、紫外-可见、激发发射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系统性表征刺梨鲜果提取物化学组成,探讨不同产地的301个批次刺梨果中总酚、总黄酮、总三萜类... 刺梨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其果实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药食用价值。采用近红外、紫外-可见、激发发射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系统性表征刺梨鲜果提取物化学组成,探讨不同产地的301个批次刺梨果中总酚、总黄酮、总三萜类物质的含量与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刺梨果中具有高含量的酚类、黄酮类、三萜类物质,分别为9.23~37.45,8.80~27.96和6.91~22.62 mg·g^(-1) FW(新鲜刺梨果的重量)。刺梨果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为14.39%~83.19%、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率18.50%~68.45%、对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0.08~0.44 mmol·L^(-1) TE·g^(-1) FW。这些物质含量与活性指标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表明实验用的多批次刺梨样本具有多样性、代表性、随机性,并且不同产地的样本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提取物样本的紫外-可见、近红外、荧光光谱都具有明显的谱带特征,其光谱数据的主判别变量模型可有效鉴别八个不同产地的刺梨样本。研究表明多光谱技术能够表征提取物的物质组成,可对刺梨鲜果进行快速检测、品质差异判别与产地溯源,为刺梨质量评价、选种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植物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等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等指标不能准确反映样本的活性物质组成特征性,不能用于样本产地溯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抗氧化活性 近红外光谱 激发发射荧光光谱 主判别变量法
下载PDF
氮磷钾复合肥减量配施促生菌Bacillus sp.KTS-1-1对太子参块根蛋白质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松林 王俊丽 任建国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4-1042,共9页
目的:探讨氮磷钾复合肥减量配施促生菌Bacillus sp.KTS-1-1作用下太子参块根蛋白质差异表达情况,以期从组学角度初步了解其对太子参块根次生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太子参‘三泓1号’为研究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氮磷钾复合肥处理(... 目的:探讨氮磷钾复合肥减量配施促生菌Bacillus sp.KTS-1-1作用下太子参块根蛋白质差异表达情况,以期从组学角度初步了解其对太子参块根次生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太子参‘三泓1号’为研究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氮磷钾复合肥处理(TCF,含2.0 g氮磷钾复合肥的200 mL水溶液)和促生菌Bacillus sp.KTS-1-1与减施75%用量的常规氮磷钾复合肥配施处理(TCJ,本课题前期筛选的组合处理,含0.5 g氮磷钾复合肥的200 mL 3×10^(8)CFU/mL促生菌Bacillus sp.KTS-1-1菌悬液),块根采收前2个月灌根各处理液,采收后采用TMT标记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分析不同处理块根差异表达蛋白,并利用多重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试剂盒(比色法)测定不同处理块根总黄酮含量。结果:TCJ/TCF共有89个蛋白表达差异显著,包括47个上调蛋白和42个下调蛋白。基于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富集分析共筛选到9个差异表达蛋白参与“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生物碱生物合成”及“环肽生物合成”过程;总黄酮含量验证结果与TMT定量蛋白质组结果相吻合。结论:氮磷钾复合肥减量配施促生菌Bacillus sp.KTS-1-1可能通过影响太子参块根次生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进而影响其次生代谢活性成分的合成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 太子参 氮磷钾复合肥 蛋白质组
原文传递
贵州省初中生心理韧性和父母控制与行为问题的关联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德鑫 张江萍 +6 位作者 罗鹏 汪俊华 龙蓉 卢春远 毛永佳 谢虹雅 李秀玲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9-692,699,共5页
目的探讨初中生心理韧性、父母控制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为初中生行为问题的预防、干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8—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3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市区(贵阳市、都匀市和凯里市)共2745名... 目的探讨初中生心理韧性、父母控制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为初中生行为问题的预防、干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8—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3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市区(贵阳市、都匀市和凯里市)共2745名七至九年级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控制问卷、心理韧性问卷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使用网络分析法构建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网络分析模型。结果贵州省初中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2.62%,中学生心理韧性因子(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以及行为控制中主动询问的得分无行为问题组均高于有行为问题组,心理控制因子得分(引发内疚、收回关爱和坚持权威)有行为问题组均高于无行为问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0,17.76,6.21,12.20,13.18,6.28,11.58,11.10,10.74,P值均<0.05)。网络模型显示,相同变量因子间,连线权重最强的为引发内疚和收回关爱,连线权重为0.79;不同变量间,行为问题与心理韧性(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行为控制(主动询问、行为约束)间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0.42,-0.16,-0.31,-0.33,-0.17,-0.03),心理控制(引发内疚、收回关爱和坚持权威)与行为问题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0.27,0.27)、与心理韧性(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间呈负相关(r=-0.53~-0.13)(P值均<0.05)。连线权重最强的是收回关爱与家庭支持为-0.53。家庭支持是联系整个行为问题网络模型的重要桥梁症状,具有较高强度的中心性。结论贵州省中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可通过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去培养中学生的耐挫能力,提高心理韧性,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行为 父母控制 学生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视角下贵州省县域卫生资源聚集性分析
14
作者 陈太好 汪俊华 +3 位作者 谢虹雅 张江萍 叶新贵 冯军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908-1910,1917,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分析,为优化贵州省各县级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对2019年贵州省县级卫生资源配置数据开展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全省卫生资源主要聚集在云岩区、南明... 目的通过对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分析,为优化贵州省各县级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对2019年贵州省县级卫生资源配置数据开展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全省卫生资源主要聚集在云岩区、南明区、钟山区等地,分别以这些区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减少;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Moran’s I=0.1549,P<0.001)、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Moran’s I=0.2107,P<0.001)、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Moran’s I=0.1989,P<0.001)呈正相关;卫生资源配置高-高聚集区域主要在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等地,低-低聚集区域主要在望谟县、册亨县、罗甸县等地;卫生资源配置“热点区”主要聚集在黔中地区,“冷点区”主要聚集在黔西南地区。结论从空间视角上显示贵州省县域卫生资源存在聚集性,空间布局不均衡,大部分区域配置不足,提示研究区域亟需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 聚集性 空间视角 贵州
下载PDF
贵阳市低工龄预防接种医生隐性缺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潘帝文 高岚 +1 位作者 杨敬源 汪聪智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了解贵阳市低工龄预防接种医生的隐性缺勤现状,分析引发隐性缺勤的原因,为减少因隐性缺勤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贵阳市182家预防接种门诊工龄≤10年的预防接种医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了解贵阳市低工龄预防接种医生的隐性缺勤现状,分析引发隐性缺勤的原因,为减少因隐性缺勤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贵阳市182家预防接种门诊工龄≤10年的预防接种医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马斯勒职业倦怠调查量表(MBI-GS)和斯坦福隐性缺勤中文版(SPS-6)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贵阳市低工龄预防接种医生高隐性缺勤发生率为68.16%;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为73.35%,其中54.48%人为轻度职业倦怠、45.51%人为中重度职业倦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去人格化、成就感低、职业倦怠是隐性缺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贵阳市低工龄预防接种医生高隐性缺勤检出率较高,重点关注男性、中重度去人格化、成就感低、职业倦怠等人群,针对重点人群提出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隐性缺勤的发生,以提升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接种 职业倦怠 隐性缺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南某市地铁站和车厢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及菌群分布特征
16
作者 程淑燕 桂卓嘉 +13 位作者 苏丽琴 田国忠 葛覃兮 罗姣 邵冉起 李峰 奚伟豪 周纯良 彭蔚 彭敏兰 杨敏 张必科 王先良 姚孝元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1-806,813,共7页
[背景]细菌是地铁室内空气中种类最多、来源最广泛的微生物,其中的病原菌可通过空气在人群中传播,导致健康风险增加。[目的]了解中南某城市地铁站内及车厢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及其菌群分布特征,为制定改善地铁室内空气细菌污染干预措施... [背景]细菌是地铁室内空气中种类最多、来源最广泛的微生物,其中的病原菌可通过空气在人群中传播,导致健康风险增加。[目的]了解中南某城市地铁站内及车厢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及其菌群分布特征,为制定改善地铁室内空气细菌污染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客流量差异,选择中南某市三个地铁站及停靠列车车厢进行同步空气采样监测。采用直读法测定温度、湿度、风速、二氧化碳(CO_(2))、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按照GB/T 18204.3—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要求,以28.3 L·min^(−1)流量采集空气样本,培养检测细菌总数,对细菌微生物种类进行质谱鉴定,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区分病原菌和非病原菌。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不同区域和时段地铁卫生指标的比较分析,采用Bonferroni检验进行两两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CO_(2)浓度与细菌总数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地铁站内和车厢内空气细菌总数、PM_(2.5)和PM_(10)合格率均为100.0%,温度、风速合格率均为94.4%,CO_(2)合格率为98.6%,湿度合格率为0%。地铁站内和车厢内空气细菌总数的中位数及第25、75百分位数为177(138,262)CFU·m^(−3);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比较分析显示,空气细菌总数站厅高于站台,早高峰高于晚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共鉴定出874株菌株,82类菌种,鉴定结果得分均>9分;空气细菌优势菌为藤黄微球菌(52.2%)和人葡萄球菌(9.8%)。在3个地铁站内和车厢内检出表皮葡萄球菌(2.2%)、鲍氏不动杆菌(0.3%)和纹带棒杆菌(0.1%)这3种病原菌共23例(2.6%),检出位置主要分布于晚高峰时的车厢内。[结论]地铁室内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空气细菌总数存在差异,且存在一定的条件致病菌感染风险,应加强客流高峰时段及各区域的清洁与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室内空气 细菌总数 菌种鉴定 致病菌
原文传递
贵州省2020-2021年流感季6月龄-5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与社会经济指标的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军 陈太好 +4 位作者 戴丽芳 唐宁 杜雯 叶新贵 雷世光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分析社会经济水平对儿童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InfV)接种率的影响。方法通过贵州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0-2021年流感季6月龄-5岁儿童InfV接种数据,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区县级为单位的儿童InfV接种率与国内生... 目的分析社会经济水平对儿童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InfV)接种率的影响。方法通过贵州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0-2021年流感季6月龄-5岁儿童InfV接种数据,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区县级为单位的儿童InfV接种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贵州省2020-2021年流感流行季6月龄-5岁儿童InfV接种率为16.27%,各县区在1.01%-47.17%之间。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儿童InfV接种率与GDP、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空间正相关,Moran’s I分别为0.195、0.242和0.272。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儿童InfV接种率与GDP、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存在29个、28个和33个聚集县区,共同存在11个聚集县区,包括8个高-高、2个低-低和1个高-低聚集县区。结论贵州省6月龄-5岁儿童InfV接种率低,社会经济水平显著影响儿童InfV接种率;需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儿童InfV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疫苗 接种率 社会经济指标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儿童
原文传递
贵阳市云岩区中学新生结核潜伏感染现状与预防性治疗意愿
18
作者 彭晓唯 张江萍 +3 位作者 罗鹏 陈思银 徐孟群 王群 《中国学校卫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目的 了解贵阳市云岩区中学新生结核潜伏感染(LTBI)情况和结核潜伏感染新生预防性治疗意愿,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23年贵阳市云岩区公办中学13 915名入学新生,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X线胸片检查筛查LTBI情... 目的 了解贵阳市云岩区中学新生结核潜伏感染(LTBI)情况和结核潜伏感染新生预防性治疗意愿,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23年贵阳市云岩区公办中学13 915名入学新生,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X线胸片检查筛查LTBI情况,并对确诊的LTBI新生进行预防性治疗意愿问卷调查。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筛查新生中LTBI检出率为3.29%。不同性别(男生:2.87%,女生:3.81%)、年龄段(12~15岁:3.31%,16~17岁:3.92%,18~20岁:1.91%)、学段(初中:3.52%,普通高中:5.96%,职业高中:2.29%)新生的LTBI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59,13.08,54.30,P值均<0.01)。共356例LTBI新生完成预防性治疗意愿问卷调查,其中299例(83.99%)愿意接受预防性治疗,但实际进行预防性治疗者为0。接种过卡介苗的LTBI者愿意进行预防性治疗报告率(86.97%)高于未接种过卡介苗的LTBI者(7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不愿意预防性治疗最主要的原因为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及副作用(80.70%),最需要的是社会的接纳和社会机构的支持(85.96%)。结论 贵阳市云岩区中学新生结核感染处于较高水平;虽然LTBI新生对预防性治疗的接受意愿较高,却无人进行预防性治疗。还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LTBI新生预防性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感染 预防和防护用药 态度 学生
原文传递
贵州省12~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现况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虹雅 李秀玲 +3 位作者 王雯 陈太好 罗鹏 张江萍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1-214,218,共5页
目的 探讨贵州省12~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8—12月选取贵州省贵阳、都匀、凯里3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市的12所中小学校的3 217名12~16岁... 目的 探讨贵州省12~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8—12月选取贵州省贵阳、都匀、凯里3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市的12所中小学校的3 217名12~16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父母用儿童行为量表对儿童青少年监护人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6.60%,其中男生为14.41%,女生为18.6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身边同龄人关系一般或较好与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呈负相关;非父母为主要看护人、孩子每天屏幕时间为1~2 h、孩子每天屏幕时间>2 h、无体育爱好、父亲教养方式为溺爱型或忽视型、母亲教养方式为溺爱型、父亲有不良生活嗜好、父亲偶尔生病、母亲偶尔生病与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0.25,0.16,1.44,1.47,2.75,1.36,1.85,2.01, 2.12,1.69,1.30,1.38,P值均<0.05)。结论 贵州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率与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中的多种因素有关。家庭、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回归分析 儿童 青少年
原文传递
典型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氟斑牙流行程度与饮用水源化学元素组成的空间关联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建莹 程建中 +2 位作者 杨娜 张江慧 涂成龙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1-898,共8页
目的探讨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氟斑牙流行程度与饮用水源化学元素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联性。方法2022年基于贵州省CDC氟斑牙流行程度的调查资料,在典型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区域采集274份原有地表饮用水源,测定水中氟、钙、镁、铝、钛... 目的探讨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氟斑牙流行程度与饮用水源化学元素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联性。方法2022年基于贵州省CDC氟斑牙流行程度的调查资料,在典型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区域采集274份原有地表饮用水源,测定水中氟、钙、镁、铝、钛、铬、锰、铁、镍、铜、锌、砷、硒、钼、镉、钡、铅17种元素的含量;应用Moran′s I指数、Getis-Ord Gi*热点分析饮用水中化学元素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以及各元素在局部区域上聚集程度,并与该区域氟斑牙流行程度进行关联分析。结果除铜、锌、镉元素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为负值外,其他元素均为正值;氟、钙、铝、钛、砷、钼、镉、铜元素在东南部低海拔地区呈高值聚集;镁、钡、铅、铬、锰、铁元素主要在中部海拔地势过渡区聚集,锌、硒元素则主要聚集在西南部高海拔地区;水源中锌、硒元素与氟斑牙流行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氟、镁、铝、钛、砷、钼、镉、钡、铅元素与之呈显著负相关(P<0.05)。氟、钙、铝、钛、砷、钼元素在东南部地区及锰、铁、钡元素在中部地区呈高-高聚集,为疾病高发的热点聚集区,而氟、铝、锰、钼、镉、钡元素在西部地区呈低-低聚集,为氟中毒发病率较低冷点聚集区。结论地表饮用水源中人群氟暴露风险非常低,但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地区饮用水源化学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分布特征,且与氟斑牙的流行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可能对氟斑牙的发生与流行程度起协同或拮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饮用水源 空间相关性 化学元素 水文地质 氟斑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